今日股市收盤行情:全線飄綠,滬指收報3223.18點,跌幅1.72%。
9月24日,隔夜美股集體跳水,A股滬深兩市亦低開低走。市場避險情緒濃厚,電氣設備、有色金屬、科技等板塊跌幅居前,滬指午後跌逾1.7%,創業板指跌超2%。港股方面,恒生指數一度跳水跌逾2%,港股華晨中國因私有化傳聞午後逆勢拉升逾12%,隨後漲幅明顯回落。盤面上全線飄綠,電氣設備領跌超4%。題材概念方面,第三代半導體、創業板重組概念領跌,前期受資金熱炒的豫金剛石跌近19%。兩市成交較上一交易日略有放量,北上資金淨賣出超120億元。
盤面上,全線飄綠,電氣設備領跌,有色金屬、國防軍工、汽車等跌幅居前。題材概念方面,僅註冊制次新股、大豆概念小幅收漲;第三代半導體、創業板重組鬆綁、電力物聯網等概念跌幅居前。
聯儲證券首席投顧胡曉輝對財新記者表示,隔夜美股大跌,主要源自美國流動性趨緊,美元指數走升,市場擔憂經濟復甦緩慢;其次,歐洲疫情再次抬頭、美國新一輪經濟救助計劃遲遲不能出臺,也加大了市場擔憂;最後,美股部分個股已經處於高估狀態,多重因素誘發美股下跌。9月24日A股與港股雙雙走低,這與美股下跌帶來的恐慌有一定關聯。從市場內部來看,食品飲料、釀酒等頭部板塊走弱徵兆已經出現,地產政策收緊也帶來有色、煤炭等強周期股票調整,在周期股、非周期股一起調整的背景下,股市出現向下波動也在所難免。
胡曉輝認為,北上資金近期連續流出,有兩種場景:短期A股機會不多,交易型資金撤離是一部分,佔絕大多數;二是配置類資金,在全球風險偏好發生變化大背景下,這類資金出現小幅流出,也是正常的。中秋、國慶兩節臨近,進入10月後,市場將開始關注十四五規劃,預計主題投資將十分活躍。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對於海外市場而言,現階段美股估值處於歷史偏高位置,隨著11月美國大選的逐漸臨近,美股較容易出現明顯的震蕩和波動。預計美股在未來一段時間還將出現高波動走勢。歐洲方面,疫情的急速上升對於現階段歐洲經濟的復甦造成了較大的阻礙,並且將影響到現階段投資者對於歐洲股市的信心。
國內市場方面,陳靂認為,未來幾個方面可以關注。一是基建上遊的建材板塊,考慮到疫情影響外需短期難以恢復,九月以來,基建投資繼續發力;二是中秋國慶旅遊黃金周臨近,疊加近期民航局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旅遊消費方面有望迎來反彈,關注例如景區消費、酒店餐飲消費、航空等相關板塊;三是軍工板塊,當前國際局勢日益複雜化,板塊整體估值有望提高。
9月24日,亞太地區股市普遍下跌,日經225指數收報23087.82點,跌幅1.11%;韓國綜合指數報2272.70點,跌幅2.59%。截至財新記者發稿,香港恒生指數報23308.31點,跌幅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