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在此恭候多時了,感謝您閱讀小編今天給您帶來的文章「正月不說媒,說媒克媒人,農村裡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如果您喜歡的話,請您點上方的藍色字體關注清閒農事,謝謝。
說媒又叫做媒,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一個行當,主要是通過媒人從中說合,讓年齡合適的男女雙方加深了解進而促成雙方結成秦晉之好。在我們這裡的農村,其實並沒有真正把說媒當成職業的人,只是一些人社會交際面比較廣,喜歡保媒拉縴,這其中又有保媒說成了對自己有好處的說法,如果成了,當事人家中謝媒人買雙鞋,請吃個飯啥的也挺有意思,不過,一年十二個月,唯獨正月看不到說媒的人,這是為啥呢?
在封建社會大家的傳統觀念是男女「授受不親」,男女結合要經過三媒六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妁指的就是媒人。其中媒指的是男方請的媒人,妁指的就是女方請的媒人了。一般來說是男方先請媒人,若女方對婚姻也有意,則可以雙方派人互訪。
為什麼一直以來會有正月不說媒的傳統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正月是過年的喜慶日子,很多習俗都要求在正月裡不能說不吉利或者是有不吉祥含義的字,而媒人的「媒」字聽起來等同於沒有的「沒」字,這就傳出來一句話「正月說媒死媒人」。很多人都避諱這個詞,所以形成了一個習俗,正月不說媒,一定要等到二月二龍抬頭那天過了以後,一切事情才能正常進行。
現在的社會,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都很快,尤其在農村,好多年輕人都是常年在外打工,也就是過年正月裡在家能呆上幾天,出不了正月很多人就會回到工作崗位上去,越來越多的人家逐漸的把正月不說媒這個傳統忽略掉了,畢竟,老人們覺得,還是孩子們的終身大事重要。
雖然正月不說媒是一個傳統留下來的,沒什麼道理的習俗。但是有一點也要提起注意。正月裡,家家戶戶都忙著走親訪友,在這個時候,平時不怎麼來往的青年男女見面的機會也就相應增加了,家中的老人為了兒女的親事都很上心,難免會有意無意的提到這方面的事情,有些人也就利用了家中老人的這種心理,在沒有經過過多的考慮就促使雙方儘早定親,這樣倉促的結果有時就會造成很多的問題,比如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感覺出對方都不適合自己,導致分手,這樣的結果對雙方都不好。
總之,正月不說媒死媒人這個說法純屬無稽之談,並且這個習俗也不是每一個地區都是這樣的說法。中國這麼大的面積,如此多的人口,也沒見有哪個地方因為正月裡提親出過什麼事,大家大可不必往心裡去,有俗話說「入鄉隨俗」,但是現在看來還是就事論事的好,關鍵的一點,青年男女從戀愛到結婚畢竟都是一輩子的事,小心謹慎一些還是有必要的,找到一個真正能適合自己跟自己白頭偕老的人,那還真不是正月不正月說了算的,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吧,您說呢?
本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片的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為百家號首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也請您為小編的辛苦寫作點個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