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秀,這話有道理嗎

2020-12-17 一覽眾河小小

」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秀「,這句老話對也不對,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看娶親的對象是誰。

首先說對的一方面,如果娶親對象是也是高門大戶的,那娶大家奴是不錯的選擇,要比娶小家秀要強。不過這樣娶回來的只能是小妾,做不了正妻的。

在古代,小妾和正妻地位相差懸殊,小妾從根本上說還是奴婢的身份,這個時候,顯然大家奴是很合適的了。因為她們從小就在大戶人家伺候著,什麼規矩都等,無論是伺候男人還是伺候正妻,都不會逾越了身份,到時候家裡也會十分和諧。

如果是娶小家秀呢,那就要看運氣了。有話說是小家碧玉,但是小家可不一定都是碧玉,也有可能是頑石。其實在今天也經常存在一種現象,就是不少人家家庭條件很一般,但是反而格外寵溺孩子,似乎是家長覺得自己沒什麼錢,有點對不住孩子,反而會格外慣著他們。因此不少這樣家庭走出來的小孩品性方面不大好。正因為如此,娶小家碧玉就要看運氣了。如果萬一娶到一個在家裡面嬌生慣養,脾氣很大的,到了大戶人家家裡面,肯定會適應不了的。生活習慣方面倒是其次的,關鍵是性子,一般來說小戶人家嫁到大戶人家裡,基本上也都是做小妾的,本來在家裡面爹娘寵溺,一下子嫁到大戶人家裡成了奴婢,這脾氣一時半會兒是改不過來的。到時候再和正妻鬧矛盾,跟男人使性子,那可就要鬧個雞犬不寧了。所以對大戶人家來說,娶同樣是大戶人家的奴婢要比娶小戶人家的閨女要更和諧,更保險。

而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呢,這句話就不實用了。大戶人家的奴婢見多識廣,她們往往都習慣了大戶人家的生活,即便是伺候人的活計,那個心氣也高著呢。特別是那些受寵的奴婢,主人吃的山珍海味,穿的綾羅綢緞,她們時不時都能分享到一些。這樣的女子如果嫁到普通人家,恐怕還會端著高門大戶的那個勁,很難相容了。再說了,很多大戶人家的奴婢跟主人關係都是不清不楚的,一般人家也就娶一個老婆,不會像那種大戶人家有很多小妾不在乎這些,到時候萬一再不能生養啥的,那就更不好了。

對於普通人家來說,要娶還是要娶普通人家的閨女,哪怕對方是嬌生慣養,只要本性不是太壞,都是可以湊合過日子的。普通人一般也就是一個老婆,沒有什麼小妾的,古代男主外女主內,難道連一個女人都對付不了嗎。何況普通人家嬌生慣養的其實也是少數,大部分普通人家的閨女也都是蠻通情達理的。她們不會像大戶人家的丫頭那樣眼高於頂,而是會安分守己的過好小日子,所謂門當戶對,就是這個道理。

實際上普通人家的閨女是很常見的,如果要想知道高門大戶裡的丫頭是什麼樣子,看看《紅樓夢》就一清二楚了。看賈寶玉、賈璉甚至王夫人等等這些所謂的主人身邊的丫頭,她們是什麼德行不都暴露無疑了嗎。特別是裡面有個情節,襲人的哥哥後來家業復興了,準備把襲人贖回自由身,結果襲人怒了,根本就不願意回去,還放了狠話。為什麼呢,因為襲人已經做到了丫環的頂層,她受到賈府主人賈母的信任和寵幸,又伺候賈府的寶貝疙瘩賈寶玉,還跟賈寶玉有了肌膚之親,雖然是個奴婢,但是比外面普通人家的小姐還要牛上幾分。這樣的襲人,自然不願回去了。襲人算是比較懂得分寸的一個,知道自己姓什麼,在賈府裡,牙尖嘴利脾氣暴躁的丫頭多了去了,這樣的丫頭如果沒有主人鎮著,普通人娶回家,那還不得反了天。

所以說,「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秀」,這話對也不對,如果是娶回家做老婆的普通人家,那還是要娶小家秀更好,如果是娶回家做小妾的大戶人家,那就大家奴更妙。

相關焦點

  • 俗語: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秀,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秀,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解釋過農村老話的字面意思剩下的咱們就好理解了,「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秀」,說的是寧願娶大家閨秀的隨身丫鬟
  • 農村俗語「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秀」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經過人們長期觀察和實踐,總結和提煉出一兩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秀」蘊含著什麼道理呢?大家閨秀寧娶大家奴。丫鬟不娶小家秀。「小家秀」也叫做小家碧玉,主要是指小戶人家,相對貧寒的家庭的千金。「窮養兒富養女」,在家境條件有限的情況,大都忙於生計,沒有這麼多時間琴棋書畫。「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多讀書和未讀書的區別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從小窮怕了,對的渴望更強烈。放在當今社會,能明顯感覺窮苦人家的女孩明顯更物質。
  • 「寧娶大家奴,莫娶小家女」有何含義?
    寧娶大家奴,莫娶小家女!娶老婆千萬別取窮人家的女兒!她會讓你的家族走向沒落!為什麼說「寧娶大家奴!莫取小家女!」呢?所謂的大家,指的是富貴人家,而不是指家庭人口多少!富貴人家之所以寶貴!是因為他們有興旺的文化,於是就產生興旺的言論,引發興旺的行為!成就興旺的事業……而那些所謂的小家,當然也不是指人口少的家庭!而是指貧賤落後的家庭!貧賤的家庭之所以窮困!也是因為他們有貧賤的文化,於是就產生貧賤的言行,進而引發貧賤的行為!一生一世生生世世都在貧賤的領域掙扎……直至物極必反觸底反彈或者走向滅亡!
  • 農村俗語: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究竟是啥意思?
    在聊天的過程中,老者說: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我感覺很好奇,於是,便請老者講解一下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老者說:一、寧娶大家奴在古代,很多官宦之家或大戶人家都有丫鬟侍女,這些丫鬟侍女在封建社會裡被貶稱為「奴才」。
  • 俗語:「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古代的娶妻標準,其實另有深意
    古代的封建社會不像現在這個社會一樣講究自由戀愛,他們男女之間婚約是「父母之命,煤人之言」,很多人都是自己能夠選擇的,甚至在結婚當天不知道對方長什麼樣就要蓋上紅蓋頭去拜堂成親,所以的一切都只是通過媒人的片面之詞,而且在古代想要自由戀愛,想要去私奔的大多都會是不好的下場,所以大部分都會選擇聽家裡安排
  • 農村老人為啥說「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這話到底有什麼道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為啥說「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這話到底有什麼道理!在農村生活的很多老人,他們都是沒有接受過什麼文化教育的。但是在農村有一些老人就能出口成章,而且說出來的句子都非常有道理。老人們經常會說一些俗語,這些話雖然字數很短,但話裡卻有著大道理。就是因為這些農村俗語太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才能在農村流傳幾千年。
  • 農村俗語「寧娶富家奴,不娶窮家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不過婚姻是人生大事,不管男女,另一半的脾氣性格都將影響未來的生活,所以不僅僅是女性在乎未來丈夫的人品家境,就連男性在娶老婆的時候在這方面也是有所考量的。從前老人們常說「寧娶富家奴,不娶窮家女」,一句話就詮釋了從前的人們找老婆的眼光。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否有道理呢?
  • 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什麼意思?道理在現代也很實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俗語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俗語是老祖宗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所以大都十分有道理,有句俗語叫「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呢?古人們又給我們怎樣的警示呢?寧娶從良妓,說的是寧願娶從良的煙花女子,在古代的社會,一般煙花柳巷之地的女子,多數是身世可憐之人,古代的女子社會地位很低,不像現在似的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如果家境十分貧窮,而家中又沒有男人能掙錢養家的話,她們只能選擇去青樓。
  •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道理很現實!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道理很現實!民間的俗語文化,大多都是根據祖輩們的經驗與觀察所得,也就是說這些俗語其實都是來源於生活。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俗語埋沒於世間,很多年輕人已經忘記了老祖宗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文化,因此每日小編都會為大家搜羅文化,與大家暢聊老祖宗當時寫下的這句俗語有何典故與緣由。「天子一取(娶)十二女,象(徵)十二月,三夫人九嬪。諸侯一取(娶)九女,象(徵)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庶人一夫一婦。」
  • 古人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有道理麼?其中「生妻」指的是什麼
    我們現在這個新社會已經講究男女平等,因此在新社會之中,很多思想已經得到很大提升,可是在我們古人的封建社會中,還是存在很多思想比較獨特的,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句古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也許乍看一眼,你並不明白其中深意,但是仔細思索研究之後,你會發現古人的話語雖然有些封建,可是在今天還是有一些新的時代意義的。
  •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意思?為何不能娶生妻?
    因為好多農村裡的女孩子通過上學、就業進入到大城市以後,就不再回農村去了,而城裡的女青年更不可能嫁到農村,農村女孩流失,而城裡女孩不願意嫁進來,這樣也就造成了農村男青年娶妻難的現狀。由於在農村娶競爭壓力太大,就連二婚女也很「搶手」,但是有一類女人,很多人很嫌棄,即使寧肯一輩子打光棍,也不會去娶,這就是老人常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老祖宗的經驗「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啥道理?男人都應該看看
    俗話說「娶妻娶賢」,但是你真的覺得自己的妻子賢惠嗎?感情固然重要,可是更重的是人品,否則激情下產生的感情很難維持一輩子。交朋友都說寧願跟窮得叮噹響的老實人交朋友,也不能跟有錢的小人當酒肉朋友。娶妻子是一個道理。那「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指哪種女人?老祖宗說的有道理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句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指哪種女人?老祖宗說的有道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古代女性社會地位低下,可以說是男人的附屬品,毫無地位可言。古代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左擁右抱,視女人為衣服。但是女子就沒這麼幸運了,她們一輩子只能圍著丈夫和孩子轉。哪怕遭受夫君的打罵,也不能逃離痛苦。
  • 寧娶離婚女,不娶大齡剩女,有道理嗎?兩個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網上有句話很流行:寧娶離婚女,不娶大齡剩女。有人作了一個比喻:剩女就像菜市場的青菜,早上賣4元一斤,中午3元,到了下午只能賣兩元了,到了晚上一元都要賣掉,不然只能扔掉,難道大晚上還想賣4元,可能嗎?難道娶大齡剩女真的不如娶二婚女嗎?
  • 俗語「寧娶從良女,不要過牆妻」,是什麼意思?老話說的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寧娶從良女,不要過牆妻」,是什麼意思?老話說的有道理嗎文/二狗在農村生活中會有很多老話說法,不僅包含農業生產、氣象變化的農諺,也會包含一些生活經驗、人生哲理和婚喪嫁娶方面的前人看法,經過一代代長期經驗總結,進而成為了後人生活中不可獲取的一種前車之鑑,可以讓當下人儘量規避風險,少走彎路!
  • 農村婚嫁觀: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關於婚喪嫁娶,農村裡都有很多的禁忌。如果你去跟農村老人討教,他能給你說出一大堆有關這方面的俗語。家中孩子長大了,到了娶妻嫁人的年齡了,什麼樣的人該娶,什麼樣的人能嫁,老人就會給他們把勸誡說在前頭,比如勸誡男孩子的這句「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 寧娶離婚女,不娶喪夫妻?
    我的一個朋友前年妻子癌症去世了,大家都幫忙給他介紹對象,但是他有個條件:女方必須是「喪夫」的。以前聽說有:「寧娶離婚女,不娶喪夫妻」的說法,我也覺得好奇?是單身女人,條件相當的不就可以嗎?為什麼還要有「喪夫」或「離婚」的區別呢?
  •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什麼意思,何謂「過牆妻」?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婚喪嫁娶」一直以來都是很受中國人所重視的,尤其是在農村裡,婚喪嫁娶更是「天大的事」。雖然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些習俗不太了解,做事情也是「百無禁忌」,但婚喪嫁娶方面的事情,還是會認真聽從老輩人的意見及安排。如今農村裡最讓部分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男多女少,男性青年娶妻難。有好些家庭甚至幾個孩子都是光棍,這也讓父母是十分的著急,可是又沒有辦法。不過,農夫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另外一個話題,那就是老輩人時常說的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有何意義,「生妻」指的又是什麼?
    雖說,古代的俗語能流傳至今,一定是有其道理存在的。畢竟,這屬於前人的積累,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些俗語確實能幫助我們少走一些彎路。但「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俗語,從我們現代人的視角來看,其實並不難理解,古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觀點,主要還是受封建思想的荼毒,長期對女性持有偏見的影響。那麼,何為「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指的又是什麼?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生妻」與「寡婦」是對立的。「寡婦」指的是死了丈夫的女人,且在古代,並不禁止寡婦再嫁。
  •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不娶活漢妻」,有沒道理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不娶活漢妻」,有沒道理文/趣說歷史講故事俗語,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它有點像順口溜,而不像詩歌詞賦那樣複雜押韻。平時,小編也喜歡聊聊俗語,小編最近就看到了一句很有意思的俗語,那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句俗語是這樣說的「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一起來看看它說有沒道理?上半句是「寧讓狗咬,別讓鵝啄」。說到鵝大家肯定很熟悉,畢竟在農村家裡經常看到它,大鵝經常會在水裡嬉戲。許多人都會被它的優雅又可愛的外表所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