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石頭記》的《紅樓夢》為何更名?

2020-12-18 寫乎

作者:李大奎

眾所周知,《紅樓夢》與《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合稱我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且是巔峰之作,譽為四大名著之首。

然,《紅樓夢》廣泛問世之前並不叫《紅樓夢》,叫《石頭記》,後又稱《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等。

那,《石頭記》何以更名為《紅樓夢》,有何玄妙之處?

一、《石頭記》隱晦的更名之路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源起於小說的男一號賈寶玉系女媧補天時未用的一塊棄石,被丟在大荒山無稽崖青梗峰,通靈幻化成寶玉後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至紅塵,投身於百年望族詩書簪纓之家賈府。

由此,銜玉而生的賈寶玉,成為至尊至貴的世家公子,與原本絳珠仙草轉世有"木石前盟"的林黛玉、有"金玉良緣"之說的薛寶釵,演繹了一段悽美的"寶釵配"還是"寶黛配"的愛情故事,進而拉下"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帷幕,昭示封建社會的腐朽與必然沒落。

賈寶玉最終因林黛玉的還淚而逝,離開大婚之後的薛寶釵,隨一僧一道出家而去,最後復歸青梗峰,由此錄下這番世態炎涼的人生幻滅經歷。

空空道人聽完賈寶玉的敘述後,又見棄石上刻有這些內容,云: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便抄錄下來,擲給在"悼紅軒"正翻閱古史的曹雪芹先生傳之於世。

故《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開篇有載: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響,將這石頭記再細閱一遍……。因毫不幹涉時世,方從頭至尾抄至回來,問世傳奇。"

又因這《石頭記》中,男主賈寶玉常廝混於內帷,且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亦重點寫了出身於金陵的十二位貴族小姐的薄命一生,又寫及起了淫心的賈瑞被嫂子王熙鳳"毒設相思局",正照風月寶鏡而亡的千古悲嘆……

故章回緊接著補述:

"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孫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篡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可見,空空道人將《石頭記》易名為《情僧錄》,旨在突出賈寶玉這一"情僧"的感情經歷與最終結局。

孔梅溪改為《風月寶鑑》,意在警戒世人,妄動風月之情。無論是官場風月,還是豪門風月,有真情也有假意,箇中虛實,自然也是一本"寶鑑"。

曹雪芹題之為《金陵十二釵》,旨在單純為閨閣女子立傳罷了。

二、《石頭記》最終更名《紅樓夢》

不過,即便如此,《紅樓夢》真正廣泛問世之前的這幾個書名,還是因書的內容偏向情色,被視為《金瓶梅》之類的禁書,列入"誨淫誨盜"之作,嚴禁流傳。

兼之《石頭記》創作於"閉關鎖國"的大清時代(據考《石頭記》初稿大約完成於乾隆十六年之後),正是"文字獄"最為盛行的時期。

以致原本有110回的《石頭記》,雖說刪去了未審定的後30回敏感內容,諸如賈府被抄家等涉及高層的政治爭鬥等,還是有許多"礙語"犯忌的文字,而被束之高閣。

所幸,這80回本的《石頭記》還是得到八旗子弟,如怡親王弘曉、禮親王永恩以及閒散宗室敦誠、敦敏還有英親王阿濟格的後裔等人的偏愛,便將《石頭記》刻成手抄本在八旗貴族之間小範圍傳閱。

後來乾隆皇帝的寵臣和坤得到這一手抄本後,對這部小說亦愛不釋手,也成了《石頭記》的"鐵桿書粉"。

當他聽說《石頭記》未完,還有30回的內容因嚴重犯忌怕為此被"問罪下獄"而沒有收錄進來。

腦筋靈光的和坤即找來當時有名的文人程偉元和擔任內閣典籍的高鄂,要二人收集這後30回的殘篇餘稿,由高鄂主筆,刪去一切犯文字獄忌諱的"礙語",重新補充改編。

經高鄂、程偉元整理後,便續成今天我們看到的120回"程高本"的後40章回,將賈府被抄家的原因寫成是賈珍、賈赦等人的違法獲罪所至,後來賈家在"皇恩浩蕩"下獲赦,賈政又襲得爵位,之後便是"蘭桂齊芳",並沒因賈寶玉出家而受影響,仍有中舉後的賈蘭入仕支撐門戶。

還以賈雨村獲罪遇赦後,途經急流津覺迷渡口做了一個"草庵夢",告之空空道人將刻在石頭上的故事傳給曹雪芹先生問世,謂之"歸結紅樓夢"。

兼之書中第五回便有"紅樓夢"的出現,乃太虛幻境的仙女們演唱的十二支歌曲的總曲名,"一曲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為此,高鄂、程偉元便將續本《石頭記》最終更名為《紅樓夢》,意在說明這部書不過是有關富貴豪門一場夢幻般的人生情感歷程。遮掩了《紅樓夢》暗含的社會意義:繁華落幕,最終"白茫茫一片",依舊是紅樓一夢。

和坤閱後大悅,便上呈乾隆帝審定。乾隆帝當即予以認可,還欽定此書乃"納蘭容若之家事"。

故曾國藩的機要幕客趙烈文在《能靜居日記》中明確記述曰:

"曹雪芹紅樓夢,高廟未年,和坤以呈上,然不知所指。高廟閱而然之曰:`此蓋為明珠家作也。"

《紅樓夢》由此正式解禁,還形成全本刊發,廣泛流傳。現已風靡天下,問世二百多年,有了極具震撼的影響力與知名度,還形成專門的學術研究:"紅學",與甲骨學、敦煌學同列20世紀的三大顯學。

三、更名《紅樓夢》的玄妙之處

有名的"紅學"家俞平伯曾在臨終前為自己"腰斬紅樓夢"鄭重懺悔:"……程偉元、高鄂是保全紅樓夢的,有功。大是大非,千秋功罪,難於辭達。"

平伯先生此舉,其實透出了《紅樓夢》另外的玄機。

易名而得的《紅樓夢》,這部鴻篇巨著之所以歷經曲折,除了問世之前系禁書、躲避"文字獄"以外,還暗藏玄妙之處:作者曹雪芹大有深意地將自己的生平事跡隱藏於書中,需細細品匝方知。

那,曹雪芹是何許人也,有何特別的地方?

原來他的生平歷史真不簡單,實與大清"康乾"王朝密切相關。

公元1715年出生於江寧的曹雪芹,乃正白旗出身,有大清皇室內務府的"包衣"世家背景。其曾祖曹璽因軍功起家,首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是康熙帝的乳母,姑媽是平郡王的正妃;祖父曹寅與康熙帝是髮小,一塊長大,乃康熙帝的寵臣"御前侍衛",之後繼任肥差"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

曹寅過逝後,曹雪芹的父親曹顒接任江寧織造。1715年,曹顒回京述職病逝,其堂弟曹作為曹寅的過繼子,承襲江寧織造。這一年,"遺腹子"曹雪芹正好出生。

那時的曹家,承襲了58年的"江寧織造",鼎盛時是南京第一豪門,推為顯赫的世家望族,康熙帝4次"南巡"均是曹家接駕安排。

故曹雪芹年少時期過了一段富貴繁華、錦衣玉食的紈絝生活。只是,雍正六年,也就是公元1728年,曹雪芹13歲時,曹家受"九龍奪嫡"事件的牽連,雍正帝以追繳國庫虧空為由,將曹罷官"枷號示眾"。

曹家開始沒落,便舉家遷回北京。後來又因廢太子胤祁一案,曹家因與廢太子的同黨理親王弘晢有交情,也受池魚之災被乾隆帝徹底清理出局。

曹氏家族只得各自星流雲散,從此衰敗。1747年,33歲的曹雪芹作為犯官罪人的後代,入列市井平民,生活自是雲泥之別,顯得更加艱難潦倒,只得移居當時屬"滿徑蓬蒿"的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

歷經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後,曹雪芹在感慨家族興敗之際,經友人提點,從此便在北京西郊著書立說。打算撰寫一部世情小說,表達入世的耽溺和出世的嚮往,顯示人生無可迴避的苦澀和炎涼冷暖,折射封建社會的必然滅亡;同時又能將自己的經歷融入小說之中,藉以憶及兒時"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殘夢憶繁華"的幸福生活,並為閨閣女子立傳,追憶往日浮華,感傷家道中落。

但出於現實的考量,又不宜將此書寫成自傳體,曹雪芹便借神話傳說入題,以草蛇灰線、伏延千裡的手法構思了石頭記110回本框架,通過十年嘔心瀝血的艱辛創作,又五度修正,終於在1762年即乾隆二十八年審定完前八十回文稿。

只因石頭記後30回的內容多有敏感之處,忌諱甚多,曹雪芹便暫時分割開,沒有收錄進來弄成全本,遂成了千古遺憾。後來曹雪芹因幼子的夭折陷入長期的憂傷之中,於1763年染病醫治無效離世,卒年48歲。

後30回也就下落不明,使得問世後的《紅樓夢》留下"紅樓夢未完"的千古追問!

是為嘆。

【作者簡介】李大奎,七0後,法學學士,貴州湄潭人,文學愛好者。

推薦:

聊聊《紅樓夢》裡門子的「聰明」人生

《楊家將》中的佘太君豈止是巾幗?

相關焦點

  •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其作者不知道被後人改名為《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自誕生後經歷了曲折的版本流傳。而傳世的所有版本幾乎都是源於《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現在紅迷朋友都知道,《紅樓夢》的原名應該叫《石頭記》,但《石頭記》這部書確是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書名問世的。因為《石頭記》這部書的書名是其作者和脂硯齋老先生共同確定的,作者就是脂硯齋老先生親切稱呼的雪芹先生。《石頭記》作者雪芹先生在其逝世之前這部書從未出版發行,作者雪芹先生逝世後是脂硯齋老先生以手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名字出版問世的。
  • 《紅樓夢》原名為何叫《石頭記》,與石頭一點關係沒有,而是這個
    《紅樓夢》最初的的名字是叫《石頭記》,在書中給的出解釋是,因為這本書在一塊,女媧補天的遺留的一塊頑石上面,記錄的文字,不過在書中很多地方都是欲蓋彌彰的寫法,書中還說裡面的故事沒有什麼歷史原型,其實整部書,就是一段歷史,裡面的人物,很多映射的都是歷史人物。
  • 《紅樓夢》原著的發稿人是脂硯齋,找到她會知道石頭記的全部秘密
    2020年智慧的中國人一定能知道《石頭記》作者是誰。《紅樓夢》原著的發稿人是脂硯齋,找到她就會知道《石頭記》作者,找到她會知道《石頭記》的全部秘密。《紅樓夢》原名《石頭記》,程偉元和高鶚整理補綴的、刪去所有脂硯齋評語的、並續寫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紅樓夢》。世間倖存的《脂硯齋評石頭記》古舊鈔本相繼重現人間,迄今凡一十二種,實如鳳毛麟角,彌足珍貴。
  • 紅樓夢講的是什麼故事?獨家破解石頭記裡的家亡血史!
    紅樓夢講的是什麼故事?獨家破解石頭記裡的家亡血史!姜子解讀《紅樓夢》,深信《石頭記》以詩傳史,以風月情事寫清風明月史!《紅樓夢》這本書,你願意當它是純粹的小說,按字面意思,領略些人情世故,也是可以的。認為《紅樓夢》是純粹的言情小說,你的《紅樓夢》讀後感依然是「美好的東西被撕碎被毀滅」,《紅樓夢》終歸還是悲劇。但是,姜子認為,《紅樓夢》終歸不是純粹的小說,它是一定時期的社會產物。姜子認為,《紅樓夢》以詩傳史,以風月情事寫清風明月史,是朱明遺老的悼明之作。《紅樓夢》原名《石頭記》,《脂評本》就是《紅樓夢》以詩傳史的明證。
  • 新紅學:《石頭記》的人物及事件與《紅樓夢》的銜接
    《紅樓夢》和《石頭記》之間的銜接處的故事,這是讀者容易把《紅樓夢》和《石頭記》混為一談的關鍵。曹雪芹把《石頭記》和自己的《紅樓夢》編纂成一書,銜接融合是難度係數最高的。當仔細分析過《綠煙瑣窗集》中對《紅樓夢》故事的了解,分析《石頭記》相對就簡單許多。
  • 《紅樓夢》情節賞析《石頭記》的緣起
    #讀懂紅樓夢#【故事】《紅樓夢》的故事是記載在女媧補天剩下遺棄的頑石上的。那塊石頭就是寶玉身上的玉。它由仙人變化成為通靈寶玉,含在神瑛侍者投胎入凡塵的寶玉口中,一種帶在身上的吉祥物或者護身符,見證記載了寶玉的故事。那塊由頑石幻化成的通靈寶玉便由神瑛侍者攜人紅塵。不知過了幾世幾劫,空空道人路過青埂峰,見一塊大石上刻有字跡,便從頭到尾抄下,經曹雪芹披閱增刪,因成為《石頭記》此書。
  • 從《石頭記》到《紅樓夢》,最終定名的卻不是曹雪芹?
    《紅樓夢》一書有多種書名,如《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等。而其中流傳最廣、最為人所知的,除了今天通行的叫法《紅樓夢》之外,便是《石頭記》了。《石頭記》是《紅樓夢》最初的題名,是曹雪芹為它起的名字。為什麼稱之為「石頭記」呢?按小說中所寫,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有一塊頑石,原是女媧補天時丟棄的。此石自經鍛鍊,靈性已通,後來又得一僧一道的幫助,幻化成一塊美玉,被攜至人間,經歷了一段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故事。此後此石又返璞歸真,在石上記了這段經歷。
  • 《石頭記》為什麼改名《紅樓夢》?「紅樓夢」三字到底有何深意?
    但是,《紅樓夢》其實是後改名,最初的書名是《石頭記》,大致的演化過程是:在早期的手抄本中,書名一直都是《石頭記》,甲辰本(1784年)中,首次把《紅樓夢》作為書名,乾隆年間,《紅樓夢》開始與《石頭記》並行使用,等到程高本刻印問世(1791年)以後,《紅樓夢》則逐漸徹底取代了《石頭記》成為正式書名。
  • 「吳氏石頭記」是揭開《紅樓夢》真相的指路明燈
    ——兼批紅學會會長張慶善對「吳氏石頭記」的指摘作者:瀟湘夜雨2018年12月,中國西部首屆《紅樓夢》學術研討會在昆明召開。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在會上致辭。在致辭中,張會長直言《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後文簡稱「吳氏石頭記」)是學術造假。
  • 「吳氏石頭記」的倒塌
    為探尋「吳氏石頭記」紛紛擾擾背後的真相,記者展開調查並採訪了相關人員。  只有何莉莉讀過抄本  「吳氏石頭記」,今見只有第81回至108回共28回內容,據說原本為何莉莉所持有,因此被稱為「何初本」;由其中批語寫道成書於「癸酉臘月」,故又被稱為「癸酉本」;由其批語自述作者為吳梅村,故又被稱為「吳本」或「吳祖本」。
  • 你看紅樓夢原名是啥?
    你看紅樓夢原名是啥?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  聲能兩歌手兩牘,兩鑑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閨閣?女若未嫁將未降,末世忠義明閨閣!
  • 《紅樓夢》為什麼又叫《石頭記》?
    《紅樓夢》又叫《石頭記》,還有《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幾個名字。這幾個名字含有什麼意思?這幾個名字是曹雪芹為讀者出問題。我讀了幾年《紅樓夢》等,讓我來試著回答這幾個問題。石頭是羅貫中擊鼓傳花為山西晉源官廳起的名字,摘自《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唐人有詩嘆曰:西晉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旗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 石頭記|紅樓夢|風月寶鑑的真正寓意,你一定不知道!
    石頭記|紅樓夢|風月寶鑑的真正寓意,你一定不知道!  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寫道:「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再檢閱一遍,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 《紅樓夢》名字之爭,與《石頭記》相比,哪一個名字更合適?
    《紅樓夢》到底應該叫什麼,從程偉元高鶚出版開始,就爭議不斷。隨著脂硯齋批語的《石頭記》在近代陸續出現,這種爭議聲音越來越大。還有《金陵十二釵》《風月寶鑑》《情僧錄》等等名字,哪一個更加契合作者曹雪芹筆下主旨呢?
  • 難怪《石頭記》問世被禁,你看這三字暗指什麼?作者真膽大!
    每一次讀《紅樓夢》,都有不一樣的感覺,每一次觀察書中的人物,都會有新的看法與感受,大家好,我是曉松談史,每天為大家推送不一樣的原創內容。難怪《石頭記》問世被禁,你看這三字暗指什麼?作者真膽大!《石頭記》是《紅樓夢》原名,早期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傳,原名《石頭記》。程偉元搜集到後四十回殘稿,邀請高鶚協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紅樓夢》。亦有版本作《金玉緣》《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石頭記》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
  • 《紅樓夢》和《石頭記》兩個名稱哪個更適合這部曠世巨作
    《紅樓夢》還有個別名,那就是《石頭記》,其實最開始的時候,這部小說大面積的傳閱的時候,就是叫《石頭記》的,但是除了這兩個名字以外,還有別的名字的,因為這部巨著涉及的範圍實在是太廣泛了,可能某一個名字都無法概括他的奇特和美妙。但是我們今天就單說這兩個名字。
  • 紅樓夢5個別名,石頭記最符,紅樓夢最豔,情僧錄最失敗!
    ---悼紅軒重憶紅樓夢★脂硯齋再問石頭兄---紅樓夢5個別名中,最失敗的便是《情僧錄》。這是因為它根本就不扣題,甚至有離題萬裡的嫌疑。那麼《情僧錄》這個書名是怎麼來的呢?請看紅樓夢第一回。......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原來是空空道人改名叫情僧後,順便將《石頭記》的書名也改為了《情僧錄》,即取「情僧抄錄」之意。如此解法,便顯得有些俗不可耐,實在是侮辱了作者天才般的奇思妙想。
  • 俞明震與有正石印本《石頭記》
    狄平子從他們那裡得到《石頭記》抄本,完全可能。俞、夏兩人或者另有自己所藏的抄本,或者只是張開模藏本的轉手之人,這些問題目前還只能存疑。」(同前,21頁)據魏先生介紹,一九七五年冬,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清倉整理庫存時,發現了十冊前四十回的《石頭記》手抄本,經多方審核,可以肯定是清末有正書局石印的《國初鈔本原本紅樓夢》上半部的底本。
  • 《紅樓夢》中《葬花吟》是洪升所作崑曲《石頭記》中的一段唱詞
    (批2)【奇文異文,俱出《石頭記》上,且愈出愈奇文。】『葬花吟』一詞名,查八十回本小說《石頭記》或百廿回《紅樓夢》或《金陵十二釵》,俱不見此名。這就是說,批書者畸笏叟的用詞,不是出於小說《石頭記》,而可能取自於洪升的遺作崑曲《石頭記》劇本中的一大段唱詞的命名。批書人有意混混淆或許又是分清。
  • 癸酉本石頭記:賈寶玉為何主動攆走襲人?七十七回原文,說了一半
    《癸酉本石頭記》中關於襲人結局的描述和高鶚續本有較大的不同,高鶚續本認為,賈寶玉離家出走,歸期遙遙不定,王夫人和薛寶釵心疼襲人,為襲人後半生幸福考慮,決定把襲人嫁給蔣玉菡,自此襲人離開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