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有道理嗎?「頭九」不下雪不好嗎?
過了冬至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的冷,尤其是這兩天我們這裡北風的刮著,不時的還飄上幾多雪花,更讓這天氣顯得冷了,現在還是頭九,在我們那裡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凍死牛」的說法,冬至前兩天還是溫暖如初,大傢伙都說今年是個暖冬,是不會多冷的,沒想到冬至過後這天氣說變就變,看來老祖宗留下的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
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因為莊稼人始終關注的都是來年的莊稼生產,能不能夠五穀豐登,而因為古人那個時候生產力低下,靠天吃飯的時候較多,所以對冬季天氣的變化也比較關注,也總結了很多關於天氣變化的諺語,來預測指導來年的莊稼生產,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頭九」不落雪到底好不好?
「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
冬至過後的數九歌,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和結晶,雖然現在社會發達,天氣變化多端,但是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老話還是很有道理。這裡的頭九就是一九的意思,九天為一九,一直持續到九九八十一天,數九寒天過去就是春暖花開之時,每個一九就是一個小氣候,根據數九歌的描述每年最冷的時候就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時候。
而「 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的意思,就是如果冬至過後的一九如果沒有下雪,那麼這個冬天就很有可能是個暖冬,到了九九天氣就會特別的暖和,「如六月」的說法有點誇張,但是主要提現天氣的暖和程度!
那麼這句話有沒有道理?「頭九」下雪好不好?
首先作為莊稼人肯定特別願意頭九下雪了,因為這個時候地裡的莊稼已經比較乾旱,如果氣溫降低來點雨雪的話,不光地裡的害蟲可以被凍死許多,乾旱缺水的小麥也能及時的得到水分的補充,來年返青就茁壯的生長,莊稼豐收就多了一份保障。
不過數到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我覺得放到現在已經不太適用了,因為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全球天氣也在逐漸變暖,氣候變化較快,加上國內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氣候也是大不相同。有些地方會下雪,有些地方就不會下雪。所以用頭九下不下雪,來預測來年春天氣候溫度得高低有些誇張!關於「頭九不落雪,九九六舊月」你是怎麼認為的?歡迎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