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仇我記了一輩子!」老公去世後兒媳將婆婆送進了養老院

2020-12-10 嬰語童話

「這仇我記了一輩子!」老公去世後兒媳將婆婆送進了養老院

在每個家庭裡,婆媳之間的關係,都是最難相處的。在人們的印象中,許多婆婆都是十分尖酸刻薄的,對兒媳也是百般刁難。而作為兒媳,有些媳婦對婆婆也是一百個不滿意。所以,婆媳矛盾在許多家庭都是男方的一塊心病。

小羅最近就和我講了她和婆婆的一些事,她說她前幾天老公剛剛去世,就把70多歲的婆婆給送進了養老院。我當時一聽也是懵了,在我印象中,小羅一直是一位賢妻良母,居家小能手,為何她會做出如此行為?

結果小羅氣不打一處來的說:「那都是給逼的,婆婆和我的月子仇,我記了一輩子!」小羅咬牙切齒的將她和婆婆的恩怨與我託盤為出。

小羅和丈夫是通過村裡人介紹認識的,當時小羅年紀不大,才20出頭,而丈夫卻已經30多歲了,雖然年齡差距很大,但考慮到丈夫家境優越,小羅的家人還是答應了。嫁到丈夫家後,小羅發現,自己的婆婆是一個尖酸刻薄的人。平常就對自己百般刁難,各種看不順眼。在婆婆眼裡,自己好像就是農村賣身過來的「童養媳」一般,婆婆將家裡的髒活累活都交給自己做,還經常在背後和丈夫說自己的壞話。

久而久之,丈夫也變得對自己有意見了。小羅不管怎麼做,都討不到婆婆的一句好話。後來小羅懷孕了,婆婆一下對她的態度大變,開始變得噓寒問暖了起來,還告訴小羅,趕緊給我生個孫子出來,我家的香火就靠你了。

結果,小羅卻是生下了一個女兒。得知是個女兒後,婆婆對她的態度又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一夜回到解放前,甚至還不如懷孕前的待遇。在小羅坐月子期間,婆婆不僅沒有一句問候話,連做飯都不做給小羅吃。小羅只能帶著病去給一家人做飯,洗衣服。這個仇一直在小羅心裡生根發芽,直到現在,小羅丈夫走了,她才開始「報復」自己的婆婆。

其實,婆媳之間的矛盾,很大程度上都和婆婆對媳婦的態度有關,特別是媳婦在座月子的時候,婆婆一旦在這個時候和媳婦產生矛盾,沒準媳婦還真會記恨一輩子!

那麼,寶媽在座月子期間,作為婆婆應當盡到哪些責任呢?

1、幫寶媽做好後勤保障

寶媽就像上戰場的軍人一般,剛剛打下了勝仗,這時候正處於恢復期間。作為婆婆,應該為寶媽做好一切後勤保障。包括洗衣做飯,為孩子換尿布,照顧孩子等等。只有這樣,媳婦才會對婆婆感恩,之後兩人的關係才會變好。

2、關心寶媽,不說刺激寶媽的話

許多婆婆在媳婦坐月子期間,都會各種抱怨,照顧媳婦和孫子很髒、很累。這樣的抱怨,在媳婦眼裡就是對自己付出的極為不尊重。所以梁子就這麼結下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婆婆用心來對待媳婦了,只有這樣,婆媳之間的關係才會更好。

相關焦點

  • 直到婆婆病了,我才知道:「原來女人的『月子仇』可以記一輩子」
    起初我覺得這句話言過其實了,不就是做個月子嘛,能掀起什麼風浪,照顧孩子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和心思去糾結婆媳關係。事實證明,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一直以來,我認為我應該算是比較幸運的了,沒有遇上那種刁鑽刻薄的婆婆,丈夫對我也是細心呵護。但是自從我生完孩子之後,內心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兒媳不願養老,將70歲婆婆送進養老院
    李琳聽後當機立斷決定,要把年邁的婆婆送進養老院。 這個決定把老人家氣壞了,每天在村子裡和別人傳閒話,說自己的兒媳婦不孝順,竟然不養老,要把自己扔在一個虐待老人的養老院裡。 一開始李琳不願意搭理老人,任由她隨便傳閒話,但是後來這傳言越傳越「邪乎」
  • 提醒全天下的婆婆:兒子記「月子仇」,才是對婆婆最狠的報復
    她自以為自己作為婆婆就可以倚老賣老,自以為自己不善待兒媳也必須由兒媳負責養老,可結果卻是:我堂哥在外地賺了錢之後,直接在外地買了房子,遷了戶口,直接把老婆孩子從家裡接走了。那之後沒多久,我大伯去世了,結果家裡就只剩下我大伯母了。我堂哥料理完我大伯的後事之後就走了,都沒有跟我大伯母打招呼,好像他無父無母了一樣。
  • 老漢不顧親情,要將老伴送進養老院,保姆鳩佔鵲巢入住主臥!
    雖然老董有嚴重的家長制觀念,在家裡都是說一不二的,但是兒子兒媳都非常孝順他,知道這麼多年來他的不容易。在2012年的時候,老董的老伴突發腦溢血,搶救出院後又患上了帕金森。而老董這時候沒有退縮,一個人獨立承擔照顧老伴的重任,並且不要子女們插手,說等自己實在不行了再喊他們幫忙,父親的做法讓子女們都非常感動。
  • 婆婆去世以後,我忽然沒了恨意,恍然醒悟,婆媳爭鬥根本沒有輸贏
    在我看來,婆媳爭鬥一輩子,最終都是輸家,都是兩敗俱傷。對於婆婆而言,她辛苦養大兒子,註定是要結婚生子,維護他的家庭的,他只是有些失落感,但並不會因此而怨恨兒子。對於兒媳而言,她嫁給一個男人,將自己的下半生幸福都託付給這個男人,肯定希望他全心全意為著自己轉。
  • 坐月子婆婆說老了住養老院,摔跤她拿出積蓄,兒媳:不要錢不伺候
    1羅薇嫁給老公的時候,婆婆就很明確跟她說過了,我就只給你們五萬塊錢,至於你們是拿來結婚還是買房,你們自己決定。你們已經結婚成家了,不應該再啃老。這五萬塊錢,是我最後給你們的一筆錢。開始羅薇以為婆婆只是說說而已,可婆婆說到做到。從那之後,婆婆就再也沒給過他們一分錢,就連孩子出生後,婆婆也沒給孩子買過一套衣服和零嘴。
  • 婆婆生病住院我出去旅遊,親朋好友都指責我,我做錯了嗎?
    能做到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愛憎分明就可以了。如果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前幾天看到一位網友發的帖子,我出去旅遊發了朋友圈,親朋好友都指責我說,你婆婆都住院了,你還有心情出去旅遊,心真大?難道婆婆住院我就不該出去旅遊了。
  •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為什麼月子仇這麼難解?心理學家:活該
    尤其是坐月子的時候,兒媳會感恩婆婆,還是會記下月子仇,都是五五開的概率。生孩子本來是添丁進口的大喜事,為什麼會成為矛盾的爆發點呢?雖然天下的婆婆各式各樣,但是大部分婆婆還是能把面子活兒做好,縱然兒媳婦可能心裡有點不滿意,但是也說不上過分,不輸理。
  • 娘家媽想來我這裡過年,婆婆知道後罵我一頓,我哭著把婆婆當親媽
    我和老公都是農村人,我爸媽家就我們三個女兒,沒有兒子,爸爸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落入水庫去世了,媽媽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拉扯長大,我們家徒四壁,三個姐妹中我是老大,沒有一個是上大學的,我只念到初中就輟學了。只有我離娘家比較近,出嫁後,我一有空就和老公回去幫媽媽種田收稻穀之類的,老公家也是只有婆婆了,公公在幾年前剛去世,婆婆不太愛說話,也不太愛笑,一板一眼的,我以為她是不喜歡我,我一直都挺害怕和婆婆交流的,怕她不高興,只是一味的做完所有我力所能及的事,婆婆有點風溼,我也會偷偷買藥交給老公,讓他給婆婆吃。
  • 生下兒子後婆婆給我五萬,我讓婆婆照顧我坐月子,婆婆卻去旅遊
    有人說女人結婚是件大事,生孩子也是件大事,我覺得坐月子也一樣重要,如果照顧不到位,有可能會留下一輩子的頑疾。在我身邊,有些兒媳坐月子是由自己親媽照顧,有些是由婆婆照顧。在許多人看來,婆婆不是親媽,她照顧兒媳自然沒有親媽仔細;當然有些婆婆不願意伺候兒媳坐月子。
  • 有一種委屈和放不下,叫「月子仇」
    然而,遺憾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婆媳容易發生矛盾,形成了不可化解的「月子仇」。可欣(化名)說,自從嫁入老李家,進門見到公婆那一刻起,她是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好兒媳的。因為她還有弟弟,自己的父母也是為人公婆,將心比心,所以她對「與公婆同住」沒有任何的意見和反感。
  • 婆婆安排兒子孫子一桌,兒媳孫女一桌,上完菜後,我帶著女兒走了
    阿嵐的老公兄弟四個,可能在現在這個社會看來,家裡有四個兒子,差不多都能養得起,可放在二三十年前的時候,養四個兒子是很困難的。比起阿嵐家的條件,她老公家裡也好不到哪去,見了一面之後,必然是沒有感情的,最後走到一起也是因為合適。那時候相親的兩個人只要合適,感情也會在婚後慢慢培養。而且,他們都講究「先成家後立業」,相中對方之後,沒多久就結婚了。
  • 「兒媳說一輩子不要孩子,作為婆婆的我該不該強迫兒子離婚?」
    文|秘籍君   記得我生娃時媽媽的一個好友頻繁來看,對我兒子特別喜歡,言談之中還有羨慕之色。後來聽媽媽說,她好友的兒媳已經結婚好幾年,因為不肯生孩子讓這位婆婆生了很多悶氣。苦口婆心地勸兒媳不行,這位婆婆又打起了兒子的主意,逼迫兒子離婚再娶。
  • 我怎麼總成不了兒媳眼中的好婆婆?母親的心病,女兒用3句話治癒
    第一句:想要成為好婆婆,對兒媳要真心實意地相待人心都是肉長得,所謂真心實意,無非就是我有事不瞞著你,把你當自己人相待。有事讓你知道,做事和你商量,不必和你霧裡看花,虛著套著。李婆婆是個很能幹的女人,丈夫去世後,她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 月子中的兒媳嫌棄婆婆做飯難吃,對婆婆陰奉陽違,老公道:「滾」
    「婆媳」之間的相處永遠值得人去深入研究,「婆媳」關係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婚姻的進程,畢竟婆婆與老公是掛在一起的,與婆婆不和,就代表和老公過不去。往往很多女人心裡知道這一點,但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多數會無視老公的想法與意見,等到和婆婆分出個勝負後,才會和老公重歸於好。
  • 「媳婦熬成婆婆後我才明白,為何當年我婆婆月子裡不願意對我好」
    月子仇月子仇,婆媳一輩子也邁不過去的坎兒。多少婆媳因此反目成仇,多少夫妻又是因此而感情破裂,每每提到這話題,我都會由衷的感慨一句,女人何苦要為難女人?我更加疑惑,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誰都是媳婦苦過來的,都生過孩子,坐過月子,知道女人在月子時期的脆弱,需要更多的關懷。可為何知道,還偏偏要去反其道而行為難對方呢?
  • 婆婆悉心照顧產後兒媳,卻結下月子仇,兒媳:你看她給我吃的啥?
    在中國,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兩個人結婚後難免會鬧出矛盾,其中矛盾最大的雙方就是兒媳和婆婆。很多兒媳表示,在新婚時期婆婆對自己還是非常好的,但是當懷孕生完孩子後,態度立馬就變了。
  • 兒媳嫌棄婆婆做飯太難吃,每天和老公點外賣吃,婆婆委屈得不行
    我本來覺得挺好,婆婆照顧我,也算是美事一樁,沒曾想,噩夢開始了,婆婆不怎麼會做飯,第一次做的時候,我忍著噁心吃了下去,後來,吃壞了肚子,把老公嚇得夠嗆,再也不讓我吃他媽做的飯了。婆婆有點不高興,她有一次和我語重心長的說:「小斕啊,不是媽說的多,你這不吃家裡的飯,外面的也不乾淨,那你說你能保證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嗎?
  • 婚禮當天,婆婆讓兒媳下跪敬茶,兒媳幾句話,婆婆顏面無存
    有的婆婆就是如此,總覺得自己養大了一個優秀的兒子,卻要便宜了另外一個女人,看著兒子對別的女人好時,婆婆就會吃醋,就會開始對兒媳發難。見不得自己的兒子對別的女人付出太多,更見不得兒子被別的女人欺負。兒子結婚的時候,婆婆就會給兒媳一個下馬威,想讓兒媳畏懼自己,以後也好乖乖聽話。
  • 農村婆婆過66歲生日,我辛苦做一桌菜,晚上婆婆給我三千紅包
    在農村,一般老人的60歲,70歲大壽,做兒女的都會好好操辦一番,不過有些老人辛苦了一輩子,他們想著兒女們掙錢不容易,對於生日,他們覺得可過可不過。如果你是兒媳,眼見著婆婆的生日越來越臨近,你會裝作不知,還是說給婆婆慶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