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精忠報國」,卻不是民族英雄?是否真該移出課本教材嗎?

2020-12-05 騰訊網

文丨笑傲天下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在中華民族漫長的五千年歲月中,最不缺的就是中華兒女的激情熱血和愛國情懷。面對外族入侵,無數的民族英雄挺身而出,無論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還是「但願海波平」的戚繼光都是我們中華歷史上最璀璨的一頁。而最讓我熟知的民族英雄,莫過於南宋著名的愛國將領,「中興四將」之首的嶽飛。他的傳奇故事被代代傳頌,他的愛國精神被世世弘揚,可是在如今,卻有人用新的觀點來證明,嶽飛已經不算是民族英雄,甚至提議要將他移出課本。

嶽飛是河南湯陰人,出生在一個農家,父親早逝,孝順的嶽飛和母親艱苦維生。後來拜山西武術大師周同為師,學習武藝軍略。在周同病逝後,嶽飛更是每月都會祭拜,這種尊師重道的行為廣為稱讚。

出山後的嶽飛投身軍旅,可是沒過多久就發生了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被俘北方,整個中原大地陷入一片動蕩。這個時候嶽飛想要出去保衛家國,收復河山,卻又擔心母親沒有人照料。嶽母看出了嶽飛的顧忌,於是便在他身後刻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告訴他先有國才有家,要以國家民族為重。嶽飛這才下定決心,抗擊金兵,組建嶽家軍,收復大宋河山。

在這之後,嶽飛先平內亂,痛擊楊么等流寇。再抗外敵,抵禦金兀朮的入侵。在牛頭山設伏大敗金兀朮,成功收復建康,讓金軍第一次北撤,也讓世人銘記了「嶽家軍」的威名。 就這樣「撼山易,憾嶽家軍難」的名聲傳遍了整個中國大地,卻讓宋高宗趙構起了疑心。嶽飛打著「直搗黃龍,迎回二聖」的口號一直堅持著敵後作戰,不斷的收復失地。讓宋高宗心神難安,若是迎回二聖,那他這個皇帝往哪放?於是在金人的賄賂下,秦儈的陷害下,宋高宗連下十二塊金牌召嶽飛回京。

都說沒有悲壯結局的英雄,難以被世人銘記,嶽飛也難逃冤死風波亭的那一刻。縱橫天下、無人能敵,縱收復河山、驅除韃虜又能如何?可惜「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卻無法滅,未能直搗黃龍是他的遺憾,壯志未酬身先死是他的無奈,但他無悔,只因背上用血淚鐫刻下的「精忠報國」。

或許在現在民族團結和民族統一的層次來看,抗擊金兵的嶽飛確實不算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因為在當今的民族大統一的環境下,金人也是中華民族之一,嶽飛抗金只屬於民族內部矛盾,但是對於當時宋人來說,嶽飛無疑是最偉大的民族英雄,而這樣值得歌頌和學習的英雄人物如果要移出課本,筆者認為會是我們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種遺憾和損失。

參考文獻:《宋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精忠報國」的嶽飛已不是民族英雄?甚至將要移出課本教材
    面對外族入侵,無數的民族英雄挺身而出,無論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還是「但願海波平」的戚繼光都是我們中華歷史上最璀璨的一頁。而最讓我熟知的民族英雄,莫過於南宋著名的愛國將領,「中興四將」之首的嶽飛。他的傳奇故事被代代傳頌,他的愛國精神被世世弘揚,可是在如今,卻有人用新的觀點來證明,嶽飛已經不算是民族英雄,甚至提議要將他移出課本。
  • 嶽飛被移出課本,「民族英雄」的稱號也被取消?是嶽飛做錯了什麼?
    今天介紹是什麼原因導致嶽飛被移出課本,「民族英雄」的稱號也被取消?是嶽飛做錯了什麼?其實並沒有,所謂存在即合理,嶽飛被移出課本,不再是民族英雄這件事兒 既然已經發生,必然有它的原因,我們應當從現實情況,結合當時嶽飛的經歷來看待這件事。
  • 嶽飛被移出歷史課本,將不再是民族英雄?網友:難怪秦檜坐起來了
    嶽飛被移出歷史課本,將不再是民族英雄?網友:難怪秦檜坐起來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外出旅遊,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了各國遊客前來參觀,從古至今留下許多的名勝古蹟,偶爾去一些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的景點,了解一下歷史,會讓整個人的內心變得豐富起來。
  • 「嶽飛、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不能放在教材中」,教材主編如是說
    他是2003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材大綱》的主編,正是在他的堅持下,嶽飛、文天祥被從教材中刪除。餘桂元認為,嶽飛、文天祥雖然是抗擊外敵的志士英雄,但他們與之對抗的金、蒙等勢力如今也是我國的一部分,根據歷史嚴謹性的要求,二人只能算是內戰英雄,不能算是民族英雄,再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出現在教材中,不合時宜。
  • 嶽飛被徹底移出歷史課本,不再是民族英雄,究竟為何?
    然而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國也是湧現了不少的愛國先鋒和民族英雄。為了保衛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甚至可以犧牲他們的性命!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的是歷史中的英雄嶽飛!提到嶽飛,想必大家先想到的就是精忠報國了吧,他是民族英雄,也是抗金名將!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和讚揚。
  • 為啥把嶽飛移出教科書,還說他不是「民族英雄」?你看他把誰打了
    當年,嶽母在嶽飛的背上刺下了四個字,然後嶽飛就開展了一番大的事業,使他成了民族英雄,成了南宋的驕傲,刺下的是哪四個字呢?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精忠報國。為啥刺下這四個字,嶽飛就努力了呢?一,說明在背上刺字是很疼的,嶽飛記住了這份疼痛感;二,說明嶽飛很愛他的母親,母親將心中希望刺在了嶽飛背上,嶽飛就努力奮鬥,完成了嶽母心中所願;三,當然是最重要的,嶽飛此人本身就懷有大志向,心懷國家天下,所以才能真正精忠報國。為何,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今天,我們要把嶽飛移出教科書呢?為何,嶽飛就不是「民族英雄」了呢?這當中發生了什麼?其實,什麼都沒有發生,你看他把誰給打了?
  • 嶽飛、文天祥被移出歷史教材,餘桂元:不能稱之為民族英雄
    文天祥的很多詩句更堪稱經典,他與嶽飛一樣都是精忠報國之人,可為何嶽飛、文天祥都被移出了歷史教材,餘桂元曾表示不能稱他們為民族英雄。在嶽飛的人生經歷和詩句中,可見他將愛國之情已融入到血脈中。在南宋時期,嶽飛是著名抗擊名將,在那個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的年代中,嶽飛卻一心想要守住南宋,不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嶽飛將自己投入到徵戰之中,並且帶領嶽家軍將打擊金國的士氣。
  • 把嶽飛、文天祥民族英雄移出高中歷史課本的專家今被打臉.
    很早就看到說,高中歷史課本中嶽飛、文天祥不再是民族英雄.心裡很氣憤但又無奈,平民百姓又有何能駁斥專家?千百年來,嶽飛的"精忠報國"之志,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懷已深入中華民族的骨髓,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報效祖國、抗擊外敵.或許這民族英雄稱號是百姓稱頌的.
  • 17年前嶽飛、文天祥為啥被移出教材?餘桂元:他們不是民族英雄
    嶽飛抗金、文天祥抗元,都是為保家衛國,儘管一個遭誣陷入獄處死,一個被俘敵營,但其英雄氣概卻永存於世,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現代,17年前,餘桂元卻以「他們不是民族英雄「為由將嶽飛
  • 嶽飛被移出教科書?背刺「精忠報國」,卻不再是「民族英雄」?
    嶽飛是南宋傑出的抗金統帥,一提到他的名字,就會想起四個字「精忠報國」,這四個字被刺在了他的背上面,他的形象一直都是英勇的民族英雄,一直都是激勵著我們愛國的精神榜樣,炎黃子孫「愛國魂」的體現。處處無不展示一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懷。
  • 「嶽飛」被移出教科書,專家說:不是民族英雄。這是為什麼?
    各個地方各個版本的教科書對於嶽飛是否是「民族英雄」這一點存在區別。有的認為是民族英雄,有的認為不是,理由又是什麼?「嶽飛」被移出教科書,不再是民族英雄,這是為什麼?嶽飛的足智多謀,驍勇善戰,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頌。可是如今社會日益發展,有許多專家卻對嶽飛被當做民族英雄這個話題言論不一。在這之中,有許多專家認為,將民族英雄的名義安插在嶽飛身上並不恰當。所以經過他們商量研討之後,就決定將嶽飛移出教科書的課本。
  • 「嶽飛」被移出課本,再也不是民族英雄,究竟是為何?
    「嶽飛」被移出課本,再也不是民族英雄,究竟是為何?在我們國家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民族英雄。從前的時候發生過那麼多次戰爭,我們中華民族還是存活了下來,並且越來越昌盛,這其中少不了民族英雄的功勞。說起這樣的英雄,我們肯定會想到嶽飛,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敬仰他。曾經一直還把嶽飛的光輝歷史寫進了學校的課本裡,但是,最近不知道為什麼課本裡再也沒有了他的名字。他曾經幫助皇帝統治江山,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天下的太平,在人們心中,他一直都是一個英雄人物形象的存在。可是最近, 「嶽飛」竟然被移出了課本,將再也不是民族英雄,這究竟是為何?
  • 嶽飛不是民族英雄?我差點笑出豬叫
    嶽飛不是民族英雄?還被移出了小學課本?這個新聞剛開始我以為是自媒體娛樂惡搞,後來發現是真的,讓很多人大惑不解。毒蛇一查才了解原來是某大學教授估計為了出名,寫文指出:中華民族早已實現了團結與統一,曾經敵對的金軍,也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當年宋金之戰,不過是民族內部的小插曲。既然都是中華民族,何來民族英雄?所以建議取消嶽飛的「民族英雄」稱號。
  • 大將嶽飛精忠報國,卻被教科書移出「民族英雄」行列,怎麼回事?
    而嶽飛的母親卻表現得大義凜然,她不但沒有阻止自己的兒子上前線參軍,還鼓勵自己的兒子積極參加,同時拿出紋身用的刺刀,在嶽飛背上親自繡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表現了自己對國家的憂慮和對自己兒子的支持,從此嶽飛毅然投身軍伍,保家衛國。
  • 嶽飛「精忠報國」,為何被移出教科書?因為他不再是「民族英雄」
    要說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我們想到的第一個人應該就是嶽飛,而他的形象是我們從小學開始就根深在腦海的,他的愛國情懷、他的人民「骨氣」,都是激勵我們愛國的榜樣。而嶽母在嶽飛背後刺的「精忠報國」的這個事件,更是成就了嶽飛一生的榮耀。
  • 嶽飛被移出課本,連「民族英雄」稱號也被取消,他做錯了啥?
    一提起嶽飛,我們總會先想到「精忠報國」這4個字。在亂宋時期,金人屢屢進犯,而嶽飛19歲便從了軍,一生戎馬與麾下的嶽家軍挺起了宋朝的脊梁。然而這樣的忠臣良將最終卻沒有戰死沙場,而是倒在了黑暗的政治鬥爭中。
  • 背刺「精忠報國」,卻以移除教材收場,嶽飛為何不再是民族英雄?
    然而這和朝廷上秦檜等人主張求和一派產生了分歧,嶽飛憤而離去。如此緊要的關頭,即便不為國家考慮還不為自己考慮嗎?隨後嶽飛帶領自己的嶽家軍徵戰四方,把自己從小的戰鬥指揮天賦展現的淋漓盡致。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嶽家軍也名聲大振。
  • 嶽飛被取消「民族英雄」稱號,還被移出教科書?這是為何?
    在我國歷史裡,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會面臨外來侵略的危險,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也湧現了不少愛國先鋒和民族英雄。為了保衛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甚至可以犧牲他們的性命!其中,嶽飛就屬於我們心目中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他是大名鼎鼎的抗金名將,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和讚揚。但是據報導他最近被移出了課本,並不再屬於民族英雄,這究竟是為何呢?
  • 嶽飛不再是民族英雄?背刺精忠報國的他,為什麼被移出教科書?
    但背刺精忠報國的他,卻被移出教科書,稱其不再是民族英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臨行前將「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用針刺在嶽飛背上,敷上丹青,讓兒子謹記於心。大家都很詫異,為何要這樣做,難道嶽飛所作所為不是一個英雄嗎?
  • 大將嶽飛精忠報國,卻被教科書移出"民族英雄"行列,怎麼回事?
    精忠報國報效祖國是很多普通人的選擇,但面臨多方面的抉擇時,很多人往往選擇了退縮。靖康元年,宋欽宗反悔之前的割地求和的協議,與金開戰,並在全天下募集兵丁。嶽飛非常想去前線為國效力,但又擔心家中母親老邁,無法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