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古董羹」:火鍋研究分析之一:火鍋行業概況

2020-12-13 騰訊網

2018年我國餐飲市場規模已達到42716億元,火鍋歷史悠久,口味多元,為消費者所喜愛,是餐飲行業份額最大的細分領域,年複合增速保持10%以上,發展速度超過其他品類。在火鍋行業中,大眾火鍋市場份額最大,但中高端火鍋市場增速最快。本報告內容由火鍋行業研究及市場分析預測,火鍋行業主要玩家與主要模式,消費者調研三部分內容構成,力求展現市場發展現狀,並基於合理假設作出預測與判斷。

1、我國火鍋行業概況

1.1 我國火鍋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火鍋是中國的獨創美食,歷史悠久,遠可考究至戰國時期。據《韓詩外傳》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時常「擊鐘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坐在鼎邊,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便是最原始的火鍋吃法。

據考證,西漢時代已經出現火鍋,在漢代出土文物中,東漢文物「鑊鬥」(青銅火鍋)當列其中,此外在海昏侯墓中也發現了火鍋爐陪葬品。三國時期出現五熟釜,是鴛鴦火鍋的鼻祖。唐代稱火鍋為「暖爐」,唐三彩被用於火鍋器皿。到了宋代,火鍋在民間已十分常見。到了元代,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煮食牛羊肉。在明代,辣椒傳入中國,辣椒火鍋出現。至清代,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用料是山雞等野味。

1.2 我國火鍋派系眾多,川渝火鍋是現代火鍋的代表

依據火鍋的地域、工藝和口味不同,通常將火鍋分為六大派系,以麻辣著稱的川渝火鍋,以銅鍋、炭火和牛羊肉為招牌的北派火鍋,以海鮮和清淡湯底為特色的粵系火鍋,以簡單快捷為特點的臺式小火鍋,以天然食材和酸辣口味為精髓的雲貴火鍋,以及海南椰子雞火鍋和韓式火鍋等。

現代火鍋發展以成都和重慶兩地為引領,以川渝火鍋為代表,其兼具麻和辣的特點,聲名遠揚。正宗的重慶麻辣火鍋,出現於清末民初,最先發現麻辣吃法的為川江流域的縴夫,以毛肚等動物內臟為食材。可以說,毛肚火鍋是川渝火鍋產生之初的雛形。

1.3 火鍋兼具口味、文化及運營優勢,是餐飲優質賽道

火鍋呈多派系分布,口味在全國範圍內接受程度較高。火鍋口味的精髓在於底料和調料,鍋底尤為重要。在川渝火鍋中,重慶火鍋常使用牛油,口感突出麻和辣,較為火爆;成都火鍋則傾向於使用清油,利用大料提味,口感比重慶火鍋稍顯緩和。獨特的辛辣口味,悠久的歷史傳承,兼容並包的文化內涵,豐富多樣的食材,讓火鍋成為人們社交聚餐的常見選擇。

此外,火鍋對烹飪要求不高,與其他菜系相比標準化程度更高,經營效率及利潤率更好,有利於連鎖拓店,規模化經營。火鍋因其口味獨特豐富,文化內涵深厚適宜社交,易於標準化經營與規模擴張等優勢,成為餐飲行業優質賽道。

1.4 火鍋是餐飲行業最大細分品類,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及消費升級,中國餐飲市場正在以10%年增速穩健發展。中國餐飲市場由三部分構成,中式餐飲、西式餐飲和其他,中式餐飲約佔80.5%份額。中式餐飲又可分為中式正餐(含火鍋、四川菜、廣東菜等),中式快餐及其他(含快餐、美食廣場、燒烤等),中式正餐約佔70%中餐份額。在餐飲行業所有細分領域中,火鍋是最大細分品類,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增速超其他品類及行業平均增速。

1.5 川渝火鍋是火鍋行業主要細分領域,一線城市增速較快

回顧近年來火鍋行業發展歷程,具有一定周期性。2013-2014年資本爭相進入火鍋行業;至2015年因供過於求,行業進行淘汰與洗牌;2018年隨著海底撈於港交所IPO,火鍋連鎖模式被市場驗證,2017H2-2018年行業再次引發投資熱潮,新增火鍋店數量大幅增加。在火鍋行業中,川渝火鍋為最大細分領域,佔據64%市場份額。從地域維度來看,一線城市市場增速較快,其他城市消費潛力有望在未來五年被激發。

1.6 毛肚是川渝火鍋點擊率最高菜品,深受消費者推薦與喜愛

目前火鍋市場正在發生一些新的變化,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餐飲行業新的風向與機會。精準定位、差異化細分、聚焦特色招牌菜成為火鍋行業新的發展趨勢。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毛肚在全國川渝火鍋中點擊率超過80%,成為川渝火鍋中點擊率最高的菜品。同時毛肚也是消費者心中最喜愛、最推薦、最在意的火鍋單品,在大眾點評平臺被推薦次數超過150萬次。

1.7 火鍋行業中大眾市場份額最大,中高端市場增速最快

按照人均消費價格,火鍋可分為大眾、中端和高端三個層次。2013-2017年火鍋中高端市場增速最快,超過大眾市場,預計未來仍將保持較高增速。這主要受益於城鎮化進程及消費升級,消費者擁有更高消費能力,更加關注食材品質與服務質量等。此外,社會節奏加快,人們更傾向於外採就餐以節約自主烹飪時間。2018年中端市場強勁爆發,人均消費金額及消費人次均大幅提升,以川渝、北派和粵系火鍋為主導。

1.8 火鍋外賣業務增速較快,有望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隨著外賣平臺APP日漸普及與年輕人生活方式改變,中國外賣市場近年來快速發展,維持高達38.3%的年複合增長率。外賣市場滲透率逐年提升,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80%,外賣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2018年在火鍋行業營收結構中,火鍋外賣佔據行業5.7%市場份額。同時,從2018年火鍋關鍵模塊營業額增長情況來看,火鍋外賣業務的增長速度遠高於其他模塊,有望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1.9 火鍋市場格局高度分散,行業集中度正在逐漸提高

火鍋行業由於進入門檻低,家庭作坊多,導致市場格局高度分散。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及消費升級,消費者愈加注重火鍋品質與服務體驗。大型連鎖火鍋品牌因具有資金充沛、規模化成本控制、供應鏈成熟穩定、管理經驗豐富等優勢而具有較強競爭力。

在此背景下,火鍋連鎖品牌積極拓店,擴大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2017年CR5僅為5.5%,而到2018年則提升至7.3%,我們預計2022年將超過10%。

1.10 火鍋產業鏈日趨成熟,上遊火鍋食材原料市場較為穩定

隨著火鍋經濟不斷發展,火鍋行業產業鏈也日趨成熟。

火鍋產業鏈上遊是火鍋食材原料的生產、加工與配送,常用原料包括肉製品、動物內臟製品、海鮮、蔬菜類、辣椒、香油等,品類豐富,市場規模在萬億級別,市場基數大且增速較慢,發展成熟。火鍋原材料產地和運輸管控能力直接關乎火鍋口味與品質,因此海底撈等大型火鍋連鎖企業積極建立自有生產基地,保證食材口感品質,降低採購與配送成本。

1.10 中遊火鍋調味料市場增速較快,2C和2B端增長動力充足

火鍋產業鏈中遊的火鍋調味料行業,含底料(佔比80%)和蘸料(佔比20%)兩大細分領域。行業發展迅速,保持15%複合增速,其中底料增速更快。

火鍋調味料以2C家庭食用和2B餐廳食用為主要消費場景,二者各佔一半份額。2C端火鍋調味料因難以替代的剛性需求而發展。2B端市場連鎖火鍋需求旺盛,推動中高端底料份額提升。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等企業自建調料生產基地,從而提升口味品質及產品標準化。

1.10 中遊火鍋料製品行業集中度較高,頭部企業優勢明顯

火鍋產業鏈中遊的火鍋料製品,以速凍魚糜製品和速凍肉製品為主。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及魚糜製品營養價值逐漸被消費者認可,魚糜製品日趨普及。同時,消費方式的多樣化使魚糜製品不僅局限於火鍋食材,也用於關東煮、麻辣燙等多種消費形式,行業增長空間打開。

火鍋料製品是整個速凍市場最大細分領域,佔30%以上份額。火鍋料製品行業集中度較高,2018年CR5約為17.6%,安井食品等頭部企業優勢較明顯。

1.10 下遊火鍋餐飲行業百家爭鳴,火鍋外賣與自熱火鍋興起

火鍋產業鏈下遊的火鍋餐飲行業,主要包括傳統火鍋門店、火鍋外賣和新興方便火鍋三大板塊。在我國傳統火鍋門店中,75%為單體門店,但連鎖品牌集團因其資金和供應鏈等優勢,積極拓店以擴大市場份額,將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根據鯨準數據,截至2019年9月共有28個項目涉及火鍋外賣業務,除海底撈和呷哺,其餘均處於早期融資階段。自熱火鍋近三年走紅電商,增速較快,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30億元。

1.11 火鍋經營效益較好,成本管控與門店擴張是關鍵

火鍋餐飲商業模式可簡單概括為門店經營及門店規模化擴張。隨著網際網路滲透率提高,火鍋餐飲收入來源日趨多元化。從成本費用端看,原材料、房租和人力成本合計佔比達66.7%。火鍋各項成本除稅費外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蔬菜肉類等食材成本同比增加1.39%,房租成本同比增加1.73%,人力成本同比增加2.87%,倒逼企業內部成本管控與經營管理優化。經營效益方面,火鍋數據綜合來看優於正餐和快餐。

相關焦點

  • 古人原來是這樣吃火鍋的,火鍋為什麼在古代被稱為「古董羹」呢?
    如今社會信息這麼發達,想吃個火鍋也不是難事。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吃火鍋呢?火鍋受廣大人民喜愛是有原因的:因為在餐館火鍋吃起來方便,主要是因為可以點很多不一樣的菜,而在家也是可以自己弄的就是有點麻煩,再說火鍋的味道獨特並且可以調配自己喜歡吃的味道,而在冬天吃是非常暖和暇意的。
  • 火鍋,古稱「古董羹」,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味美無窮!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據考證,東漢時期即有火鍋,唐代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吃火鍋的情景。
  • 火鍋有哪些分類?十大火鍋有哪些?上市券商推出了一份舌尖上的研報
    中信建投證券社服行業團隊推出火鍋深度系列報告:《火鍋深度報告之一:餐飲行業的最優賽道》《火鍋深度系列二:舌尖上的萬億市場》,帶你追蹤火鍋的發展現狀及產業鏈情況,預測火鍋未來的市場空間及發展趨勢。 新時期火鍋的營銷方式也逐漸多元化,憑藉內容營銷和線上線下配合的精準營銷,可以為新式品牌帶來巨大的流量效應;隨著火鍋文化的演變,新式火鍋文化開始出現,通過對比分析火鍋文化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傳統火鍋文化中社交屬性強、口味及底料調料獨特
  • 一份舌尖上的研報 首席分析師帶你了解不一樣的火鍋攻略
    「舌尖上」的研報告訴你。中信建投社服首席賀燕青針對餐飲行業中的最優賽道火鍋行業,日前出具了兩份深度報告《火鍋深度報告之一:餐飲行業的最優賽道》和 《火鍋深度系列二:舌尖上的萬億市場》,以豐富的調研資料、獨特的視野和專業的研究一時刷屏朋友圈。下面中證君就帶你了解下首席分析師的火鍋攻略。
  • 火鍋簡史:1900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吃火鍋的?
    01說來你都慚愧,吃了這麼多年火鍋,如果不是這篇文章,你肯定不知道火鍋有個古稱叫「古董羹」。「咕咚,咕咚」,熟悉吧,就是這個火鍋沸騰時投入食物發出的聲音,由此得名「古董羹」。雖說是古稱,但是這完全不足以說明火鍋的真實年齡。
  • 陶淵明獨創「菊花火鍋」穿越千年,居然是她的最愛!
    走過舌尖上的中國,歡迎降臨「風味人間」,從《舌尖上的中國》到近期大火的《風味人間》,中國美食又一次火遍了中華,走向了世界!風味綻放在舌尖,情懷縈繞在心頭,隆冬將至,最讓你想念的,恐怕頭一樣就是熱氣騰騰、欲罷不能、欲拒還迎的火鍋!
  • 重慶一火鍋店傍「曉宇火鍋」 引舌尖上的紛爭
    華龍網3月20日18時訊(記者 李嫋 實習生 田景偉)憑藉《舌尖上的中國2》,連鎖火鍋品牌渝味曉宇火鍋被大眾所熟知。在其總店所在的渝中區,出現了一家未經其許可在招牌上使用「曉宇」字樣、店內張貼《重慶火鍋50強地圖》的火鍋店。
  • 舌尖上的中國美味——全國各地特色火鍋你都知道嗎?
    火鍋(英語:Hot Pot,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據考證,戰國時期即有火鍋,時人以陶罐為鍋,到宋代,火鍋的吃法在民間已十分常見,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鍋的介紹。元代,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到明清時期,火鍋不僅在民間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用料是山雞等野味。
  •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那你知道火鍋最早起源於哪個時期嗎?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吃貨國家,關於吃的這件事情吃貨們不可不知。長歌君今日選擇《詩經》中創作於西周時期的篇章作為核心史料,看看西周時期,有哪些食材、調味品、飲料、烹飪技法和飲食禮儀文化?今天四月來帶大家了解舌尖上的西周!西周時期的食材有什麼?
  • 古人和火鍋不得不說的故事
    新石器時代 · 古董羹 最早的火鍋 直到新石器時代「古董羹」的出現,「古董羹」跟古董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是食物投入沸水時「咕咚聲」的諧音。
  • 清朝已有火鍋!大豬蹄子乾隆竟是火鍋忠粉 一年吃了200多頓
    在中國的歷史中,火鍋原來源遠流長。看最近的熱播劇《延禧攻略》,劇中富察皇后懷第二胎時已在享用火鍋,火鍋在清代已經風靡皇室及民間,而現今的涮羊肉已是當時宮女的美食。廣東人常說的「打邊爐」即火鍋,在古時被稱為「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滾水時發出咕咚聲而得名。據傳,商周時期已有火鍋,一直到秦漢、三國、唐、宋、元至清代,滿清貴族生活在東北地區,因緯度較高,冬日氣溫低,最喜歡熱食,用溫暖發熱的餐具是禦寒方法之一。
  • 鴻門宴:劉邦的火鍋大餐
    (小小劇透下,燒烤起源更早,因為很久很久以前,動物們被雷劈熟了就成了天然燒烤)火鍋,古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相當悠久。今天就跟大家簡單掰扯一下火鍋的簡史。
  • 火鍋的歷史,原來一個火鍋有那麼多故事,吃貨必知
    據考證火鍋可能是在東漢時期就已有,當時的鍋主要是以銅鍋為主,稱為「鬥」。火鍋在古代稱為古董羹,是由其食物在鍋中煮是發出「咕咚咕咚」的聲音而得名,在宋代時期,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火鍋以及食用火鍋。元朝時,火鍋傳入到蒙古一帶,主要是煮牛肉羊肉的肉類,據說元世祖忽必烈就特別喜歡吃火鍋,在一次即將行軍打仗時,他就特別想吃點熱騰的東西,當時的廚師便切了一片羊肉在煮沸的熱水裡燙了燙就著吃,從此就喜歡上了這樣吃羊肉,涮羊肉就這樣誕生了。到了清代更是受人們喜歡,其中一次乾隆皇帝辦的千叟宴便是一群眾火鍋的形式請大夥吃,吃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熱鬧非凡。
  • 歷史名人與火鍋,也有著不解淵源
    據《三都賦》記載,火鍋有1700年以上的歷史,只是那時候的「火鍋」還不叫火鍋,叫做「古董羹」。據說,陶淵明不但發明了菊花酒還創出了菊花火鍋。一日靖節先生突發奇想:若將菊瓣灑入火鍋,會是怎樣滋味?於是他將庭園中盛開的白菊花剪下來,掰瓣洗淨,投入火鍋中。之後,每逢菊花盛開的時節,陶淵明都以菊花火鍋招待他的好友了。
  • 現代人喜愛的火鍋在古代竟然是宮廷菜!關於火鍋不可不知的歷史!
    火鍋在現代早已是一道家喻戶曉的美食,各式各樣的火鍋店布滿了大街小巷,光是口味便能分出 鴛鴦火鍋、半辣半鮮、全辣和全鮮、菌湯鍋等等。但愛吃火鍋的各位可知道火鍋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嗎?歷史上又有哪些名人愛吃這道美食呢?就讓老妖來為各位做個科普。
  • 乾菜、醃菜都不如熱氣騰騰的「古董羹」
    乾菜、醃菜都不如熱氣騰騰的「古董羹」生活於古代社會中的男男女女,堪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因為他們不僅時刻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原則,同時還按照自然法則的要求,過著「春種、夏忙、秋收、冬藏」的原始生活。古代中國是農耕文明的發源地,人們在不斷勞作的過程中發現,土地所蘊藏的能量其實非常大。
  • 家庭火鍋食材大全菜單有哪些?
    火鍋成為我們日常中的飲食, 各種各樣的火鍋滿足著人類的需求。 朋友聚會、家庭聚會、公司聚會都會選擇到火鍋店裡聚一聚,
  • 千年前人們就已流行吃火鍋,清朝成宮廷菜,慈禧的御用火鍋很特別
    很多人以為是在近幾十年人們才開始對火鍋鍾情,其實早在千年之前, 老祖宗們就已經愛上火鍋了。火鍋在古時候被稱作「古董羹」,最早大約可追溯到周朝,戰國時基本成型,宋朝時已經成為一種大眾美食,而到了清朝,火鍋則成為了宮廷菜,器具更加精緻,吃法更加講究。
  • 受大家追捧的火鍋故事
    隨著人們生活的富裕,人們對美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美食的演變也越來越快,在這其中,火鍋無疑是人們最時尚的追捧,形容火鍋的歌詞詩句從古至今也是多種多樣,在現在我們以重慶火鍋最為著名,當然根據各地文化習俗的不同,各地吃火鍋的器皿和食材也略有不同,現在社會外面最流行的情侶鴛鴦火鍋,喜歡講衛生的單人鍋,多種口味的九宮格鍋,老家常用的土暖鍋。
  • 八品道火鍋加盟獨具魅力,創造行業領導品牌
    火鍋在餐飲市場發展是非常景氣的,行業中以特色的火鍋去吸引消費者,八品道火鍋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綠色環保,營養健康匯聚各種產品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