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羅校園裡,向維多利亞時代投遞一封穿越歷史的信

2020-12-20 必益教育BE

大有來頭的

英國私校建築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把孩子早早送入英國私校。私校除了出色的學術成績,其優美的自然環境更是讓人嚮往。

在英國,許多私校的建築壯觀恢弘,周邊風光優美宜人,絲毫不遜於英國的大學,甚至更為華麗。

這是因為其中一些學校的建築或是歷史悠久的鄉村別墅,或是公爵府邸,或是神聖的大教堂,後來都被改造成提供一流教育的學習場所。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由別墅、莊園、教堂等改建而來的私校吧:

01

斯多中學 Stowe School

part one

斯多中學曾經是白金漢郡公爵的居所,佔有750英畝的廣闊莊園,其偉大的建築是許多著名建築師作品的集合,包括Vanbrugh、Soane、Adam和Gibbs。白金漢郡公爵之後沒有繼承人,這座莊園於1923年被改為了斯多中學。

這所學校是英國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典範之一,橢圓形的大理石大廳頂部裝飾著裝飾華麗的圓頂。

斯多中學的園林受英國國家自然保護基金會管理,其重要特點是一些精心設計的神廟式建築:早在17世紀30年代,這就是吸引遊客的遊覽勝地了。

學校的花園和主樓都向公眾開放,側面反映出學校是如此之美,是一個主要的旅遊景點。

在學校外面,田園詩般的花園中有40多座寺廟和紀念碑,包括哥德式寺廟、帕拉第安大橋和友誼寺。

Queens Temple

這所深具影響力的學校最著名的校友是維珍集團的創始人,理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爵士。這所學校曾經吸引過無數皇室人員到訪,比如說法國國王路易十八、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王子。

02

威雅公學 Wycombe Abbey

part two

威雅公學被認為是「女版伊頓」。這所學校具有十分強大的教會魅力,該校之前是一座名為Loakes House的莊園。

第一任男爵卡林頓(Baron Carrington)於1798年購得,後來他聘請建築師詹姆斯·懷亞特(James Wyatt)將其改造成現在的哥德式教堂形式。

該校建築帶有炮塔和城垛,置身其中,倍感浪漫。

學校位於奇爾特恩丘陵(Chiltern Hills),學校擁有自己的湖泊和林地,景色靜謐優美。

03

切特豪斯公學 CharterHouse

part three

切特豪斯公學成立於1611年,1872年搬遷到現在的校址。該建築建在一座古老的卡爾特教團修道院的遺址上,由建築師菲利普·查爾斯·哈德威克(Philip Charles Hardwick)與盧卡斯兄弟(The Lucas Brothers)合作完成,盧卡斯兄弟是負責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和科芬園的建築設計師。

切特豪斯公學

1927年,該校新建了風景如畫的紀念教堂(Memorial Chapel):

紀念教堂外部
紀念教堂內部裝飾

這個教堂由吉爾斯·吉爾伯特·斯科特(Giles Gilbert Scott)爵士設計,上世紀20年代歐洲最大的磚式建築以及泰晤士河南岸的著名地標——巴特西電站便出在該人之手。

倫敦地標之一的巴特西電站

04

拉格比公學 Rugby School

part four

Rugby School是橄欖球運動起源地,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67年,學校的主要建築可以追溯到1815年。建築風格是迷人的喬治亞老四邊形建築。

教堂內部華麗的裝飾

Rugby School著名的橄欖球運動場The Close,據說是橄欖球的發明地。

The Close

該校許多建築物都是著名的哥特復興建築師威廉·巴特菲爾德(William Butterfield)的作品,他還設計了牛津大學的Keble College和其他幾棟建築物。

Keble College

05

哈羅公學 Harrow School

part five

哈羅公學是英國久負盛名的古老私立學校之一,於1572年正式成立。

學校引人注目的紅磚主樓(被稱為「Old Schools」)只是該學校眾多維多利亞式迷人建築之一。

哈羅還有許多維多利亞時期的郵箱:

哈羅公學還是英國著名政治家溫斯頓·邱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求學的地方。1892年12月,邱吉爾離開哈羅公學。在校期間,他非常喜歡學校的戲劇、演講、辯論等。下圖所示的Speech Room 於1877年建成。

Speech Room

06

伊頓公學 Eton College

part six

與其他學校略有不同的是,伊頓的建築是專門為學校而建的。

伊頓成立於1440年,由亨利六世建成,其原始建築的時間大致可追溯到此時。

多年來,一直有一些新的建築被加入,特別是由約翰·肖爾(John Shaw Jr)設計的「新建築」,建於1844年至1846年之間。

放眼學校周邊,伊頓的建築並不是最美麗、最宏偉的。因為伊頓坐落於英國女王最喜歡的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附近,當地的建築都極其宏偉壯觀,景色優美。從溫莎城堡所處的位置,可以看到伊頓公學宏偉的教堂。

白色建築為伊頓公學的教堂
教堂內部裝飾

07

坎福德學校 Canford School

part seven

坎福德學校坐落在多塞郡 River Stour河邊開闊的綠地上,學校的主樓先後由19世紀的著名建築師愛德華·布洛爾(Edward Blore )和查爾斯·巴裡(Sir Charles Barry) 設計,目前是英國一級保護建築。

學校主樓

今天的英國議會大廈,便是查爾斯·巴裡的代表作品之一。

英國議會大廈

以上我們看到的這些建築,不僅是私校的重要財產, 而且是英國整個社會的重要財產。

在英國,私立學校無權擅自對這些國家級重要建築或景觀進行維護,學校通常會與文化遺產組織合作來保護周圍的歷史環境,如National Trust 、Landmark Trust以及特定的慈善機構。

在這種專業的合作管理下,部分私校的歷史建築得以對公眾開放,成為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學校面向公眾的開放日通常會選在假期進行,不會影響學生的正常校園生活。

這些建築一邊展示著設計師精湛的技藝,一邊向後人訴說著私校的古老歷史。

學生在這樣的建築中學習、生活,能夠真切感受私校厚重的歷史底蘊,感受英國長久以來在精英教育方面的投入。

相關焦點

  • 英國頂級公學---哈羅、伊頓
    1971年2月,哈羅公學學生身著傳統校服和草帽聚集在校園。 更引人注目的是人人頭上那頂帶著深藍絲帶的英式硬草帽(有時候會是黑禮服配英式高禮帽及手杖),這群孩子必定來自著名的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先賢恐怕很難預料到,他們曾經創造的工業文明的各種品牌,已經一個又一個落入德國、中國乃至印度人之手。
  • 一座塵封百年的廢棄小屋,打開門仿佛穿越回維多利亞時代…
    像是瞬間來到19世紀的英國,這裡有維多利亞時代的錢和衣服,有《阿爾斯特公約》(Ulster Covenant)的副本,1894年的證書,古老的香水瓶,還有上百份Dessie的哥哥給女友寫的情書。
  • 百年穿越!重回英國維多利亞時代
    百年穿越重回英國維多利亞時代 2019-01-25 08:14
  • 國家郵政局:嚴禁在校園周邊進行「擺攤投遞」
    中國網財經4月27日訊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多地學校陸續公布開學時間,引導師生有序返校報到,開學複課穩步推進。近日,國家郵政局向全系統全行業發出通知,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校園郵政快遞服務工作,便利師生日常工作學習生活,有效維護師生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
  • 捲入維多利亞時代神秘事件 解謎遊戲《最後一扇門:第二季》上架
    近日,該系列迎來了續作 The Last Door Season 2《最後一扇門:第二季》,玩家將返回 19 世紀末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捲入到各種神秘的事件中。 《最後一扇門》一共有五個章節,每個章節都有一個相互連續又各自獨立的故事組成。在第一季中,主角收到了一封來自遠方朋友的信開始,年輕人根據信中的提示,千裡迢迢跋山涉水來到了一間被遺棄的舊居中。
  • 歷史:維多利亞時代的聖誕傳統起源!
    歷史:維多利亞時代的聖誕傳統起源!為什麼我們在聖誕節送卡片,吃火雞和裝飾一棵樹?以下是我們如何以及為什麼以我們的方式慶祝節日季節的故事。聖誕節的傳統已經進化了2000年,但直到19年初次世紀的節日仍然是一個低調的戀情; 現在,為我們定義聖誕節的大多數傳統只會在生活中產生。但一旦節日活動開始,它就無法阻擋。
  • 邱吉爾|哈羅中學,演講天賦慢慢浮現
    1888年4月,邱吉爾進入哈羅公學。跟在聖喬治和布菜頓時樣,他是寄宿生,只能在假期看到父母。「一切我都非常喜歡」這是他在抵達3天後寫回的第一封信裡給出的評價。在哈羅的第一個月,邱吉爾參加了軍訓,他告訴母親自己「準時參加操練」。他還跟著軍訓隊伍去裡克曼斯沃斯和黑利伯瑞學校進行模擬對戰。
  • 2013年海南高考作文網友作品7:給鮑叔牙的一封穿越信
    以下是網友「葉福」所寫的高考作文《給鮑叔牙的一封穿越信》。  給鮑叔牙的一封穿越信  作者:葉福  尊敬的鮑叔牙先生:  對不起,我歷史知識不好,不知道怎麼尊稱你們歷史人物,只能以現代人的禮貌替代。我聽說春秋時期,您和管仲先生先生兩人是好同學好朋友。您很富有,管仲先生很窮。
  • 他倆扔掉手機重返維多利亞時代 連束腰都用上了
    在這個「沒有wifi」怎麼活的年代,這對美國夫妻Gabri-el和Sarah卻將衣食住行,回歸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維多利亞時代的樣子。  沒有wifi、電、冰箱,衣服全都要手工洗,Sarah還要穿束腰(因此腰圍從2尺4變成了1尺6)。兩個人的日常,每一幀都美得像電影截圖,簡直穿越了一樣。
  • 哈羅北京——在京幼兒園家長的首選
    哈羅公學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著名公學,北京哈羅英國學校是其在中國設立的第一所國際學校,與曼谷、香港和上海的哈羅國際學校組成哈羅海外成員聯盟,連接的是哈羅公學數百年來凝鍊出的教育特色,以及共同的核心使命——「為未來世界培養具有領導力的人才。」
  • 《神探夏洛克》電影版「穿越」回維多利亞時代
    最讓人意外的是,夏洛克標誌性的捲髮在電影中消失了,他與搭檔華生不僅抹足了髮膠,還換上標準的紳士三件套,「穿越」回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破解迷案,夏洛克也不再與周圍的人和環境格格不入。
  • 維多利亞女王為男僕「守活寡」(圖)
    塵封一個多世紀的女王親筆信披露驚天秘密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女王,堪稱是一個時代的開創者然而,據英國媒體12月15日報導,英國雜誌日前發表的維多利亞女王的一封私信披露,這位年輕的王室寡婦一直把布朗視為自己的第二任丈夫,並且聲稱布朗去世後自己第二次「守活寡」。
  • 維多利亞女王是怎麼得名的? - | 現代快報
    維多利亞女王的芳名  歷史上,維多利亞這位偉大女王的名字頻頻出現,因此我們耳熟能詳,認為維多利亞就是女王的芳名。但是,事實幾乎恰恰相反,這要從女王的伯父攝政王的一次心血來潮說起。漢克斯、哈德卡斯爾和霍奇斯在《命名字典》中證實維多利亞女王的芳名其實是「亞歷山德裡娜」。
  • 一封來自監獄裡的求助信
    一封來自監獄裡的求助信 2020-09-29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維多利亞時代的教育家不會這麼認為 | 另一面
    維多利亞時代是歐洲歷史上性壓抑最嚴重的時期。在英國的大學和高中裡,男孩子不但不能談戀愛,甚至很少見到異性。於是,他們將多餘的荷爾蒙釋放在了足球場上。特別在保守的基督教學校裡,進行足球運動成為對抗性衝動的最佳方式。現代足球因此成為了教育家的工具。
  • 維多利亞時代的詭異習俗
    在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年),照相機是新鮮事物。1839年,法國畫家達蓋爾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照相機,用鏡頭蓋做快門,需要的曝光時間長達三十分鐘。1840年,美國光學設計師亞歷山大·沃爾科特製造出了使用凹面鏡成像的照相機,把曝光時間縮短到了60秒。
  • 一封家書穿越到戰國:戰爭有多殘酷,「命」都不要了,先急著要錢
    在那個「從前慢」的時代,一生只夠愛一人。1975年,考古學家從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4號地發掘出了分別寫在兩片木簡上的這兩封家書。黑夫和驚兩兄弟,是戰國時秦軍部隊的兩名普通士兵,他們給家中的兄長寫了兩封信。距今2249年,是已知中國最早的戰地家書。
  • 一封家書穿越到戰國:戰爭有多殘酷,「命」都不要了,先急著要錢
    在那個「從前慢」的時代,一生只夠愛一人。1975年,考古學家從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4號地發掘出了分別寫在兩片木簡上的這兩封家書。黑夫和驚兩兄弟,是戰國時秦軍部隊的兩名普通士兵,他們給家中的兄長寫了兩封信。距今2249年,是已知中國最早的戰地家書。
  • 哈羅公學香港開學 年學費近15萬港元
    培養出7位英國首相、2位英國國王及不少世界級政商要員,有400年歷史的英國私立貴族學校哈羅公學名聲在外,2009年其獲批准在香港建分校,即香港哈羅國際學校。去年5月26日,哈羅香港在屯門的校舍奠基儀式,香港前特首曾蔭權親自出席。
  • 和艾瑪一起回到維多利亞時代
    人們的飲食、居所、衣著、工具、貨幣和語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革,可以說那個時代已經奠定了現代生活的雛形,那個時代的城市格局跟現代城市已經相差無幾。可是在另一方面,由於一個強大而且保守的貴族階層存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大多數人仍然固守著傳統的習俗和道德,為一些今天看起來完全莫名其妙的身份面子問題,人們仍然會做出一些可笑的甚至是可怕的選擇。例如為了充場面而購買人家喝剩的茶葉渣,並在茶葉渣裡勾兌銅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