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十二時辰」:北宋生活體驗必讀

2020-12-11 紫禁城

歡迎關注紫禁城,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

一部《長安十二時辰》,通過「24小時」的加長版故事,帶領大家一同領略了大唐的長安盛景。

《長安十二時辰》劇集截圖

但要說古都盛景體驗,怎能錯過北宋都城呢!

今天就來帶大家走進12世紀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領略北宋全盛時期都城的生活面貌

寧靜鄉村篇

這裡是汴京城外的東南遠郊,田野稀疏,河渠縱橫,古木新柳,生機盎然。

道路四通八達,直通城區,卻少了幾分繁鬧喧囂,自有一派寧靜自得的詩情畫意。來這裡遊玩,一定不能錯過以下幾點。

巳正 踏青花轎

清明節組隊出行,往往既為掃墓也為春遊。女眷坐轎,官人騎馬,一路柳色青蔥,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

這轎子可是很有說法,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清明節都城人出郊,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墳」有機會可要體驗一番。

當然,趕路的客商就另當別論了。對他們來說,騎驢才是更好的選擇。

午初 農家景致

到遠郊一遊,自然不能錯過質樸親切地農家景致。房前黃牛悠然,屋後菜田廣袤,感興趣的話,你還可以和農家主人商量體驗一下打水澆地、擔料施肥。

傳說隋煬帝主持開鑿運河時,不僅號召在堤壩上種植柳樹,還親筆賜予柳樹以國姓「楊」,所以才有「楊柳」的說法

午正 隋堤煙柳

北宋時期,河邊可以常見到被砍掉樹冠的楊柳,這不僅有利於減少病蟲害、促進老樁重發新枝,也可進行堤壩加固。古木蒼勁,新枝青翠,隋堤煙柳自有其獨特風採。

汴河風光篇

汴河是條人工開鑿的河流,汴京外城西水門入城後,自內城水門,橫穿宮城前州橋、相國寺橋,出內城水門後再向東南一路前進,出外城東水門。

河中船舶往來,絡繹不絕;橋面人群摩肩擦踵,川流不息;岸上店鋪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這一天的熱鬧,沿著河流開始。

從正對船碼頭入城的第一條街道開始,城市漸漸注入元氣。因靠近碼頭,是剛入城的客人與挑夫苦力們常常光顧的地方。

(北宋)朝廷把國家的糧食儲備庫集中設在汴河一帶,岸邊的卸貨工人也只多不少,所以大多數店鋪以經營小吃為生。畢竟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嘛。

未初 第一條「商業街」

據考證,一些門口酒旗上寫著「小酒」的地方,是河邊常見的小酒館。宋朝的酒分為「小酒」和「大酒」,大酒醇香價高,小酒散賣便宜,河邊的常客們,還是更喜歡便宜的小酒。

未正 碼頭漕船

發達的汴河水運對汴京商業的繁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東京夢華錄》中就有記錄汴河:「運東南之糧,凡東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給焉」。

據說每年從江浙經汴河運往京師的糧食就有六百萬石。河邊的碼頭上時不時就能見到這種「形制圓短」的漕船,載重能有一萬石(約五百噸)。

正是造船技術的雄厚實力,才成就了這樣龐大的航運規模。

申初 虹橋飛跨

遠處那座規模宏敞、狀如飛虹的木結構橋梁,概稱「虹橋」,正名「上土橋」。它是汴河上水陸交通的匯合點,直接連接了汴河的兩岸,是汴河上最熱鬧的一架橋

橋頭有專門負責在賣家和買家之間撮合生意、做中間商賺差價的「牙人」,長及垂地的衣袖,就是他們最大的辨識特徵

申正 登橋過河

虹橋的橋面十分寬闊,至少有八米寬,這也就保證了其能夠容納的行人數量。橋面兩側有不少個體戶和攤販搭起竹棚、支起遮陽傘擺地攤賣貨,小吃、日用雜貨應有盡有。

即便如此,轎子和馬匹還能在橋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裡順利通行。汴京一百五十萬的人口數量,在這座人頭攢動的虹橋上得到充分體現。

酉初 汴河飛渡

虹橋的橋身呈弧形,中間沒有橋墩和橋柱,遠遠望去,如一道彩虹橫跨在汴河兩岸之間,可以順利通過體積規模較大的貨船與客船。但虹橋下水流湍急,船隻來往穿梭中,免不了擁擠與驚險。

繁華都城篇

自虹橋到城門的這一段路是汴京城的交通要道,街邊兩側的店鋪主要是餐飲業與相關的服務行業。

通過城門入城後,便能見到汴京的非凡氣象:豪華氣派的店鋪,喧囂熱鬧的人群,集中堆積的貨物……都市風光一覽無餘。

酉正 城門高樓

內城的城門樓為單簷廡殿頂,簷下有三層鬥拱,木結構部分均為紅色。城門樓是城中最高大的建築物,氣勢宏偉,華麗非常。

除此外,這裡也是人流構成最為複雜的地段:過路的商隊,城內外的居民,行乞的流浪者……川流不息的人群裡,上演著世間百態。

戌初 車水馬龍

《東京夢華錄》載:「尋常出街市幹事,稍似路遠倦行,逐坊巷橋市,自有假賃鞍馬者,不過白錢。

但出行乘坐轎子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同在街上的行人們,則是忙閒不一,苦樂不均。

城中的交通工具有轎子、駝隊、牛、馬、驢車、人力車等諸類,運輸車輛有串車、太平車、平頭車等諸種,這車水馬龍的景象中,倒映著汴京城的繁華。

城中除七十二家「正店」外,其餘稍小的酒店都被稱為「腳店」。正店是經過政府許可,可以自行釀酒的大型酒樓,城中這家酒樓「孫羊店」就代表了北宋盛極一時的酒樓文化

戌正 商鋪林立

孫羊店前歡門高大,綴滿了繡球、花枝等飾物,門前的燈箱上寫著「正店」二字。

緊靠著孫羊店有家肉鋪,門口有一群人圍著說書藝人在聽書,遠處的綢緞店、香鋪以及大大小小的商鋪鱗次櫛比……一派繁華景象。

亥初 趙太丞家

趙太丞家十分特別,因為這是一家醫院。

門外豎立著幾塊大廣告牌,寫著「治酒所傷真方集香丸」;門裡有櫃檯,櫃檯上有疑似藥單的紙張,還有疑似算盤的長方形物件。屋裡有兩位懷抱小孩來看病的婦女——這是一家兼營看診與賣藥的醫院。

堪稱北宋社會「百科全書」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東角子門內外和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

長卷用筆兼工帶寫,設色淡雅;構圖採用鳥瞰式全景法,描繪真實,概括集中;全畫採取「散點透視法」組織畫面,長而不冗,繁而不亂,嚴密緊湊,一氣呵成。在人物多達500餘人的畫面中,穿插了各種情景細節,生動有趣,意味無窮。

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814個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73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九艘。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

另一本非常規的《筆記 清明上河圖》,共包含兩冊,一冊為《清明上河圖》的解讀「筆記」。

每一個人物 都不能放過

通過手繪的方式對《清明上河圖》的細節進行分析解讀,並輔以文字歷史說明,從細節延伸到更為廣闊的歷史空間。

來自: 故宮書店 《汴京「十二時辰」:北宋生活體驗必讀》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動畫預告發布
    「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動畫預告發布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廣州塔旁的巨幅「清明上河圖」,一秒穿越宋朝汴京盛世
    除此之外,AI換臉裝置隔壁的全息投影中,還原了宋代的「點茶」和非遺藝術「南音」。宋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每天必做的「四般閒事」中就有「點茶」。喝茶對宋朝人來說如一日三餐一樣重要,他們還會在衝好的茶湯中作畫。
  • 遊歷《長安十二時辰》前……
    被《長安十二時辰》帶領著「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看客,稍有審美直覺的必定是要驚嘆於盛世的生氣彌滿、光彩熠熠。「圓領袍」圓領袍衫亦稱團領袍衫,隋唐時期士庶、官宦男子常服。圓領、右衽,左右襟在胸前交疊掩合後,以衣帶或紐扣將衣襟上提至頸部,固定在頸一側。
  • 中國十二時辰的優雅味道
    用地支表示這個時段則為「寅時」,即每天清晨的3:00~5:00。老虎在此時最猛。用地支表示為「戌時」。這段時間,狗開始守門口。12人定這是一晝夜中十二時的最末一個時辰,它指當夜的21:00~23:00,地支命名是「
  • 我不敢推薦《長安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口碑炸裂。現在說好不好看,還為時尚早。因為《破冰行動》爛尾的教訓還歷歷在目。說句此劇「抓人」,倒是不過分的。《長安十二時辰》並沒有因為要爭取「全齡觀看」的目標,而降低標準,用現代人腦中固化的設定來包裝「古裝劇」,譬如用大眾更耳熟能詳的皇上、聖旨、老爺來求得一個「通俗易懂」。正因為它處處遵循彼時的時代設定,所以這部劇有些臺詞與場景不能一滑而過,有時需倒回去,再看一遍。有時甚至需要暫停一下,通過搜尋引擎,了解其中的知識點。
  • 長沙十二時辰 IP 首發,24 小時閱居提案煥新潮宗古街
    「長沙十二時辰」 IP首發活動以「變與不變 The Changing Changsha」為主題,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學者、作家、策展人,以「對談」交鋒思想、激發創見,探討和交流湖湘文化的當代表達。長房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建國,長房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胡磊,長房集團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田豐,場景實驗室創始人、長沙十二時辰聯合發起人吳聲,近代史學者、作家譚伯牛,長沙十二時辰主理人合作夥伴X分子創始人鄧理、言幾又副總裁王敏慧、嶽麓書社總編輯馬美著等出席,共同見證「長沙十二時辰」的精彩亮相。
  • 長安之後劍指洛陽、汴京、敦煌,馬伯庸IP影視化成算幾何?
    《長安十二時辰》大火之後 「全新故事視角,展現專屬於汴京的人文長卷。」「GPS地圖式掃描洛陽神都盛景,全新腦洞新作。」不管是《兩京十五日》的書名,還是《洛陽》《汴京》的概念設定,都有著濃鬱的《長安十二時辰》的影子。
  • 北宋的國都是「汴京」,不是「汴梁」!
    因為有汴水流經,又叫汴京。大家都知道,北宋國都十分的繁榮,張擇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圖》就有所體現,那麼,北宋時的汴京到底有多繁華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汴京很大大宋都城汴京,共分為「皇城」、「內城」、「外城」,外城的周長超過了五十裡,城市面積非常大,人口更是爆滿。唐朝最繁華時,長安城的人口也不過百萬人,而北宋中期時,汴京城的人口就已經突破了一百五十萬!
  • 走進《長安十二時辰》學習古代文化常識——古代計時方法
    但是今天小編要帶領大家學習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時辰,既然《長安十二時辰》有十二時辰,但是有多少讀者知道古代是如何計時的呢?古代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十二時辰制。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三衢道中》《示兒》《春日》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三衢道中》《示兒》《春日》第一篇:《三衢道中》作者:「宋」曾幾全文: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不,瞧詩中一個「卻」字,道出了他對全新體驗的由衷喜悅!三新,是寫途中景物的更添豐富。讀第三旬,我們恍然大悟:從「來時路」三個字看出,詩人日前曾途經此處,但「不減」兩字袒露了他對山間林蔭的無限熱愛,所以重踏故道,毫不倦怠。至於讀了第四句,我們更感受到了他耳聞黃鸝歌唱時的分外欣喜——「添得」,說明來時未聞而此次卻有新收穫!
  • 穿越宋代,在十二個時辰中品味宋人的精緻生活
    最近淘到一本書《道是風雅卻尋常:宋人十二時辰》,這本書帶領著我走進「風雅之宋」,在「十二時辰」中, 如宋人一般,體驗「香球燻被」「全民簪花」「含香奏對」「雅歌投壺」「點茶畫湯」「紅袖添香」等風雅之事。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本書名為「宋人十二時辰」,但由於「子時」多數人都在夢鄉之中,故而書中描述的內容實際為「十一時辰」。
  • 「古詩詞」小學生必讀《書湖陰先生壁》《題西林壁》《夏日絕句》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小學生必讀《書湖陰先生壁》《題西林壁》《夏日絕句》第一篇:《書湖陰先生壁》作者:「宋」王安石全文: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21歲考中進士,曾兩次任宰相,積極推行政治改革。他的詩作立意新穎,講究技巧,喜用典故,好寓議論,但多已失散,現存《臨川集》。第二篇:《題西林壁》作者:「宋」蘇軾全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宋朝篇 - 宋徽宗的汴京艮嶽夢
    1127年,蜂擁而至的金兵,湧入他們嚮往已久的中原繁華之都汴京。歷時167年的北宋王朝隨著宋徽宗父子的被俘北上,消失於歷史的洪流中。隨著北宋王朝一起覆滅的,還有徽宗皇帝的仙境園林-「艮嶽」。」的建造者也是北宋覆滅的直接責任人,有詩畫匠人之才卻無王朝帝王之志。
  • 汴京無險可守,北宋為何定都於此?
    北宋的建立,結束唐朝之後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建立了一個以文人為中心的政治權利體制。北宋作為中國歷史上其中一個沒有遷都的統一王朝,都城汴京(即開封)對於北宋興旺至關重要,是王朝最重要的統治基礎。北宋歷史上,只有趙匡胤提出遷都西京洛陽,後經考慮後取消。
  • 「長安十二時辰」大結局,一件小小的道具也令人盪氣迴腸
    #BOOK「長安十二時辰」昨天大結局。被觀眾譽為「今年國產劇最佳沒跑了」的這部網劇,在如今大部分都是「2倍速追劇」的大環境裡,有時候我要拉回進度條反覆琢磨。一句話,這部劇沒有把觀眾當傻子。本劇設定的時間是唐玄宗天寶三年,即公元744年,「安史之亂」爆發的11年前,也就是唐朝的鼎盛期,簡稱「盛唐」時期。
  • 「家長必讀」少兒英語四大困惑和指導
    家長必讀系列推薦:「家長必讀」給孩子英語培訓啟蒙,千萬別忽視了這點「家長必讀」少兒學英語家長可以做什麼?「家長必讀」少兒英語學習的幾個實用建議「家長必讀」少兒英語學習的三個核心問題「家長必讀」家長如何發揮在少兒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家長必讀」1歲前請自己帶孩子,6歲前要對孩子說不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南春》《蜂》《泊船瓜洲》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南春》《蜂》《泊船瓜洲》第一篇:《江南春》作者:「唐」杜牧全文: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對比一,是色,紅與綠相映;對比二,是地貌,水與山相連;對比三,是人類的生活區域,村莊與城鎮遍布;對比四,是動靜,花叢中有鳥兒在鳴,林立的酒樓有旗幟在招展。讀後,我們情不自禁地感嘆:一幅多麼精緻的春景圖!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古代黑科技
    不知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看過《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呢?《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由曹盾執導,梁超擔任製片人,雷佳音、易烊千璽、周一圍、熱依扎等主演的古裝懸疑劇,於2019年6月27日在優酷播出。這部劇主演都是名氣很大的明星。
  • 英利奧十二時辰圖鑑
    車馬慢的古時九州計一晝夜為十二時辰五千年的更替被囊括於時辰反覆中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日復一日「 英利奧·十二時辰 」卯時·日出5:00--7:00清晨的英利奧是靜謐的這就是英利奧的「十二時辰」每個時辰都有它獨有的美妙和美景也都有英利奧人竭盡所能奮力勞作的身影
  • 隱藏在這場婚禮中的「長安十二時辰」,每一刻都是一首絕美唐詩
    無論是中國學者還是外國學者,他們都認為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時期」。「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這是在今夏引爆了全民討論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一句臺詞。短短二十多個字,盛世繁華,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