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東區的毛芹熟了!柏楊河鄉25℃的蔬菜大棚讓農民不冬閒

2021-01-20 烏魯木齊晚報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文/記者王磊 圖/記者陳星宇)這兩天,米東區柏楊河鄉溫室大棚內的蔬菜陸續上市了。

進入冬季,米東區其他鄉鎮農民已不再種植蔬菜,但因柏楊河鄉地處逆溫帶,光照和溫度適宜,大棚內不用架爐子取暖就能夠滿足蔬菜的生長條件。

11月27日,記者來到柏楊河鄉,這裡陽光耀眼,氣溫較市區明顯偏高。進入村民李建義家的溫室大棚內,綠蔥蔥的毛芹菜已經長到40釐米左右,菜農們正在忙碌著收割、打捆。

村民李建義說,今年8月份,他們撒種栽下毛芹菜,11月中旬開始,毛芹菜陸續成熟上市,主要銷往米東區通匯蔬菜批發市場,這些毛芹菜,可以為他們帶來1萬元的收入。

在該村烏魯木齊綠色柏楊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西紅柿大棚裡,沒有任何取暖設備,溫度就達到了25℃以上,記者看見一米多高的西紅柿上都掛了果,有些西紅柿顏色已經泛青,再過一周時間就可採摘。

社員蔣兵說,預計產量達到4噸左右,按照3.5元/千克的價格,這一茬的西紅柿,他可以收入1.4萬元。

米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吳強說,柏楊河鄉村民冬季並沒有冬閒,而是依舊忙碌著種植大棚蔬菜,該村冬季種植蔬菜的歷史有二十多年時間,目前有465座溫室大棚,主要生產毛芹菜、西紅柿以及人參果、火龍果等,促進農民增收,今後,該村將繼續打好大棚蔬菜這張牌,發展觀光旅遊,增加農民收入。

相關焦點

  • 新疆烏市米東區2019年繼續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圖)
    今年新疆烏魯木齊人的「菜籃子」將更加充足豐盛,米東區將繼續擴大蔬菜種植面積。  據米東區委書記喬泉介紹,2019年米東區將調減水稻2.1萬畝,計劃壓減小麥3.02萬畝、棉花0.63萬畝。在減少糧食作物的同時將繼續擴大蔬菜種植面積。
  • 烏魯木齊:米東區將建五萬畝綠色蔬菜種植基地
    今年,烏魯木齊米東區將立足服務烏魯木齊市場,建成蔬菜種植基地5萬畝,用綠色有機農副產品打造烏魯木齊市民「綠色菜籃子」。  春暖花開,春耕正當時。在烏魯木齊米東區長山子鎮,連片的白色蔬菜大棚映照在綠葉青草間,大棚內,村民正忙著定植春提早的蔬菜苗。
  • 雞西市雞冠區眾興村:蔬菜大棚綠油油 農民農閒變農忙
    眼下正是白雪皚皚,寒風凜冽的季節,但在雞冠區西郊鄉眾興村的蔬菜大棚裡卻春意盎然。村裡打破傳統的「冬閒」習慣,建起了棚室蔬菜,村民在家門口賺起了「外快」,農閒時節大家忙得不亦樂乎,賺錢賺得眉開眼笑。記者走進西郊鄉三合村仲興蔬菜種植小區,溫室大棚裡一派繁忙。棚室裡綠油油的芹菜、菠菜、紅彤彤的水蘿蔔長勢良好。正在打捆包裝的村民李淑仁告訴記者:過去沒建菜蔬大棚,農閒就在家裡打麻將,現在每天都特別忙,每天栽苗、打捆,大家一起幹活特別開心,每個月也能收入三千多元。
  •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百鼓迎春鬧元宵,九龍騰飛舞社火」
    社火是米東區傳統民間文化藝術形式,今年年初,三道壩鎮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其申報項目為社火,成為新疆首個「社火之鄉」。三道壩鎮帶來了主題為「九龍鬧春」的社火,以龍為主題,包括舞龍、舞獅、旱船、秧歌等,還安排了龍寶寶、龍媽媽等節目,表演人數達到200多人。
  • 「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局地蔬菜大棚受災嚴重
    ↑8月11日,在壽光市稻田鎮東裡村,蔬菜大棚進水,西紅柿苗被淹。受颱風「利奇馬」影響,「蔬菜之鄉」山東壽光遭遇自195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一次降水。據壽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8月11日消息,壽光市低洼易澇區1.8萬個大棚進水,農田受災面積13萬畝,沿河部分村莊9.3萬群眾撤離。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影報導↑8月11日,在壽光市稻田鎮東裡村,蔬菜大棚進水。↑8月11日,在壽光市稻田鎮東裡村,蔬菜大棚進水,鴨子在水中遊弋。
  • 慶陽:西峰農民冬閒時節增收忙
    但肖金鎮米王村萬潤園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裡卻暖意融融,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慶陽萬潤園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工人打理草莓苗 走進其中一座草莓大棚,一畦畦草莓苗茂密蔥蘢,綠意盎然,幾名工人穿梭其中,忙著除草、整杈。「現在是農閒時間,家裡的農活都幹完了,我就到合作社的大棚打零工,每天收入七八十元。」
  • 【富民興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民不「貓冬」 大棚 「淘金」忙
    一畦畦鬱鬱蔥蔥的蔬菜、 一個個躬耕勞作的身影, 孕育著農民增收、 農業增效的新希望, 在瓜鄉大地呈現出一幅幅紅紅火火的冬日田園圖景
  • 內蒙古河套平原變冬閒為冬忙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內蒙古河套平原變冬閒為冬忙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11日15:48   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11日電(辛平)目前,在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內蒙古河套平原,農民利用冬閒時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變冬閒為冬忙,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 「蔬菜經」念出農民好光景
    為徹底消除山區群眾貧窮落後的現狀,甘泉縣石門鄉大刀闊斧地進行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幫助農民發展蔬菜產業,使該鄉的傳統農業發生了巨變。目前,全鄉已種植露地蔬菜2300畝,種弓棚面積320畝,種大棚菜1214棚,棚均收入5000元左右,全鄉農民人均僅蔬菜一項淨增收680元,蔬菜產量年居全縣前列。
  • 託克遜大棚桑葚熟了|桑葚|時鵬飛|桑樹|託克遜縣|種植戶|蔬菜大棚
    託克遜大棚桑葚熟了吐魯番融媒中心訊(記者 徐雙明)「今年氣溫回升慢,我家的大棚桑葚比往年晚熟10多天,不過桑葚的口感很不錯,已經有遊客前來品嘗、採摘!」4月16日,託克遜縣湘泉社區居民時鵬飛高興地說。記者走進時鵬飛的桑葚大棚,看見兩米高的桑樹上結滿了桑葚,紅色的、紫色的、黑色的、白色的桑葚很是誘人,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黑桑葚。黑桑葚顆粒飽滿、味道甘甜,吃上幾顆,手指、嘴唇都染黑了,唇齒留香。時鵬飛今年60多歲了,他和老伴通過經營大棚桑葚走上了致富道路。2016年,時鵬飛在自己的兩座蔬菜大棚裡栽種桑樹,第二年進行嫁接,第三年全部掛果。
  • 「中國蔬菜之鄉」壽光實現大棚智能管理
    ↑4月21日,在壽光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工作人員趙國勝在展示AI智慧大棚手機操控頁面。「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市積極推動蔬菜大棚升級換代,2019年將AI人工智慧引入蔬菜大棚管理,利用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主建的能源大數據中心為數位化匯聚平臺,通過物聯網設備,自動採集調控蔬菜種植、生長環境等數據。 據悉,AI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將改變壽光蔬菜大棚的管護模式,促進設施農業提質增效。
  • 嶧城陰平鎮農民聯合合作社大棚蔬菜喜獲豐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寧 張尊 棗莊報導12月26日早上8點,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東金村高標準溫室大棚內一派繁忙的景象,志願者正在幫助工人們採摘成熟的茄子。據種植大戶褚衍祥介紹,該茄子品種為引進的新品種長茄765,該品種植株開展度大,無限生長,花萼小,葉片中等大小,無刺,早熟,豐產性好,生長速度快,採收期長,適於日光溫室大棚種植。果實碩大長形,紫黑色,質地光滑油亮,綠萼,綠把,以味道鮮嫩深愛消費喜愛。
  • 協調貨源、積極投放…米東區多措確保蔬菜水果市場供應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宋建華)這兩天,米東區蔬菜直銷點經營配送企業及大型商超積極協調貨源,及時投放,確保蔬菜水果的市場供應。2月5日,在位於米東區的儲備菜倉儲配送中心,工作人員正忙著往全區47家蔬菜直銷點配送蔬菜。儲備庫內,土豆、白蘿蔔、胡蘿蔔、冬瓜、洋蔥等蔬菜儲備充足。
  • 阿克蘇地區:「冬閒」人不閒 農民致富忙
    天山網訊(記者劉洪文報導)眼下,新疆阿克蘇地區各地農民並沒有「貓冬」,而是忙著學技術,加強田管……呈現出一派冬閒人不閒的忙碌景象。  「芹菜的價格怎麼樣?種植過程中還有沒有什麼問題要諮詢的?」12月3日,溫宿縣農業農村局駐託甫汗鎮尤喀克託甫汗村工作隊隊員付宏良向村民羅先錦詢問芹菜的管理和銷售情況。  「再有幾天時間,大棚裡的芹菜就收完了。
  • 壽光市:蔬菜大棚實現智能管理
    4月21日,在濰坊壽光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工作人員趙國勝通過手機操控多功能植保機(攝影:郭緒雷)「中國蔬菜之鄉」山東濰坊壽光市積極推動蔬菜大棚升級換代,2019年將AI人工智慧引入蔬菜大棚管理,利用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主建的能源大數據中心為數位化匯聚平臺
  • 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溫室大棚春意濃 冬日裡來增收忙
    但嘉爾嘎勒賽漢鎮阿敦高勒嘎查譽龍綠色家庭農場的溫室大棚裡卻是暖意融融,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農場主人湯明武發展溫棚種植業,種植反季蔬菜,變農閒為農忙,實現了增收。在湯明武的溫室大棚裡,映入眼帘的是辣椒、西紅柿、茄子等鮮翠欲滴的蔬菜瓜果掛滿枝頭。湯明武正忙著除草、修枝,確保即將上市的蔬菜品質有保障。
  • 蔬菜水果之鄉,博覽會所在地,北方最大的溫室大棚基地等你參觀!
    導語:作為一個正宗的北方妹子,對北方的這些城市我差不多都去過,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以蔬菜水果為名的地方。他的名字叫做壽光,他是北方最大的溫室大棚基地,還舉辦過蔬菜博覽會。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物產豐饒的壽光!
  • 山東壽光搶排大棚蔬菜基地積水
    紀臺鎮是壽光大棚蔬菜的主要種植基地,全鎮共有蔬菜大棚3萬餘個,種植戶1.4萬戶,主要蔬菜品種有黃瓜、茄子和辣椒等。連日來,相關部門組織各地支援的專業排水、挖掘設備、當地農民也利用所有設備,搶排大棚蔬菜基地積水。2018年8月27日,山東濰坊,農民在壽光市紀臺鎮一處蔬菜大棚附近排水現場忙碌。
  • 匯金海智慧農業助力「蔬菜之鄉」壽光節水大棚典型區建設
    濰坊市水文部門採用匯金海智慧化節水解決方案,在位於「蔬菜之鄉」壽光的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集成示範區內建設區域用水總量監測節水典型區。濰坊壽光是全國的蔬菜大棚種植基地,為更好地支撐農業用水量的推算,做好區域用水總量監測工作,2020年濰坊水文局對部分農業灌溉典型區進行了優化升級,鑑於濰坊大棚種植區面積大,需水量較大,但是隨著先進灌水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節水效果顯著,綜合灌溉定額也隨之下降,新增加壽光市區域用水總量監測節水大棚櫻桃、西紅柿2處典型區(由山東伊斯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管理工作),
  • 「百家號鼠你紅」安徽農民投300萬種大棚蔬菜,春節期間賺巧錢
    致富快,種蔬菜,特別是反季節蔬菜種植,更是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熱捧,來自亳州市古井鎮柳行村的劉玉華,就是其中之一。見到劉大哥時,他正在自家蔬菜大棚裡,帶著工人收穫四季青,對於自己的蔬菜種植之路,劉大哥說道:「和很多農村鄰居一樣,我也是外出打工的一份子,如今算來,在外打工漂泊的日子,也有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