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生活》這部劇告訴了我們兩個道理,領悟了,也就幸福了

2021-01-21 孤獨的幸福樹

《這就是生活》這部劇已經大結局了,但是觀眾的心情似乎還沉浸在劇情的波動中,無法一下子走出來。究其原因,首先是這種以婚姻生活為題材的劇情,很容易讓人產生代入感;其次是每個人的立場不同,觀點不同,就很容易在同一個話題上產生衝突和矛盾。

但其實這都不是這部劇的初衷,它的初衷是想讓我們明白一些婚姻和生活的道理。當然,每個人的立場不同,看到的道理也會不一樣。從我個人的立場上,我覺得這部劇至少告訴了我們兩個道理,如果領悟了,我們的婚姻也就能幸福了。

第一個道理,婚姻不是一定要犧牲一方來成全另一方。

葉小白不願意為管一鶴辭職,這一點被很多觀眾從第一集罵到了最後一集,他們覺得葉小白自私。

大家認為葉小白應該辭職的理由不外乎有這些:她事業剛起步,去哪裡都是從0開始,沒必要非得留在原來的公司;老公工資比她高,職位比她高,跳槽還需要給公司賠償,成本太高;她要懷孕生孩子,更適合在家養胎,生完孩子再出來工作。

這些理由,乍看上去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都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來思考的,並不是葉小白的立場。從葉小白的立場上來看,她不願意辭職,不願意放棄好不容易躋身進去的行業和工作,這並沒有什麼錯。

很多人都說,婚姻總是要有一方做出犧牲的。可是我不這樣認為。婚姻可以付出,但不應該犧牲。以犧牲一方來成全另一方的婚姻,是不可能幸福的,因為這也意味著被犧牲的一方失去自我,或者被成全的一方過於自私。

葉小白如果辭職,那極有可能就是對婚姻和另一半的犧牲。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剛參加工作時選擇的行業和起點有多麼重要,誠然你去哪裡都是從0開始,可選擇一個你熱愛的行業和一個只為了養家餬口的行業是不一樣的,去一個業界有名的大公司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也是有天壤之別的,這直接關係到你將來的人生軌跡。

葉小白一旦辭職,去接受管一鶴給她找的那份輕鬆的工作,或者回家做幾年家庭主婦,等孩子沒那麼需要她了再返回職場,那很有可能她的事業也就定格了,一輩子做一份自己不滿意的工作混日子。

而管一鶴的辭職,是付出,但不是犧牲。首先,他辭職之後可以馬上找工作,不需要懷胎十月哺乳孩子,有沒有孩子都不會影響他的事業。其次,他已經有了足夠的工作經驗和業界口碑,換工作只是考慮是否達到預期,而不會存在改變人生軌跡這麼沉重的問題。

誠然因為大環境的影響,他辭職之後的一段時間並不如意,但最終都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葉小白用幾年時間就達到了他的位置,而他也有了自己滿意的工作。這樣苦過最初的一段時間後,兩個人可以一起為家庭努力,要比犧牲一個人留另一個人單獨努力要好得多。

試想,假如當初葉小白真的為管一鶴辭職了,那麼幾年後的他們,管一鶴依然是管一鶴,可葉小白絕對不會是現在的葉小白。那個時候,他們夫妻的差距就會非常大,婚姻又如何能夠幸福?

好的婚姻是需要付出的,但未必需要犧牲——除非你是心甘情願選擇犧牲。

第二個道理,好的婚姻裡,沒有人可以一成不變。

為什麼要強調「好的婚姻」?因為如果一個人壓根不在意婚姻,不願意去經營,也不介意婚姻一塌糊塗,那麼他完全可以我行我素,不顧任何人的感受,也不為任何人做出改變。可如果你在意婚姻,你想要一份幸福的婚姻,那你就不可能永遠不做出改變。

每個人在結婚之前都是沒那麼懂婚姻的,或者你懂的婚姻跟你自己經歷的婚姻並不是一回事。所以任何人在婚姻裡,都是要適當做出調整和改變來適應對方的,達到一個舒適的步調,爭取做到雙方同頻。

葉小白和管一鶴,在剛結婚的時候,兩個人都是比較自我的。

葉小白太爭強好勝,不顧肚子裡的孩子,一度累到讓孩子早產;不顧孩子成長需求,剛出生沒多久就讓孩子斷奶自己出差;甚至因為沉浸於工作差點讓孩子出了意外。這都是她作為一個媽媽的不夠盡職之處。

但好在後來她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認識到了家庭和孩子的重要性,開始試著平衡和協調,讓自己做出了改變。這種平衡,必然是以犧牲掉一部分工作上的精力為前提的,那麼對於如此好強、把工作看得如此重要的葉小白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改變了。

管一鶴也有著自己的不足,他事業心太強,每次葉小白和孩子有什麼需要時都聯繫不到他,他總認為孩子有兩個媽媽和妻子就夠了,他的存在只是想孩子了看上一會兒,他甚至連給孩子買禮物的時間都不願意拿出來,而每次都假手別人。

但是當婚姻一地雞毛後,他也開始了改變,用一天時間就學會了如何給孩子換衣服換尿不溼,如何帶孩子。事實證明,這樣參與到帶孩子和家庭生活當中,工作也是能夠照常運轉的,而他的婚姻和家庭卻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這就是一份好的婚姻。

好的婚姻不是從來不會產生問題,而是產生了問題之後,雙方都願意反思和改變。而那些一味我行我素,總是從對方身上找原因,卻從不想自己做出改變的人,他的婚姻,必然難以幸福。

所以管一鶴和葉小白,最後終於迎來了幸福。他們兩個人可以一起開心地陪伴孩子,也可以共同努力打拼各自的事業,他們更有足夠的能力為他們的生活提供好的保障。如此來看,那最初幾年磨合期的艱難,是非常值得的。

你看,婚姻就是這樣的,生活也就是這樣的。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事事如意,誰也無法做到,讓別人都順著自己的心意去做事。

幸福的婚姻,需要的是雙方的付出,而不是一個人的犧牲;是雙方的改變,而不是一個人的委屈。幸福的婚姻,必然是雙方的互相成就,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制約。

這些道理,當你領悟了,也就幸福了。

作者簡介:孤獨的幸福樹,一個喜歡讀書和寫字的女子,希望我的文字能夠伴你溫暖前行。

相關焦點

  • 其實,這部劇想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愛的釐米》是佟大為和佟麗婭主演的都市劇,這部劇講述的是有關家庭,親情,愛情的一地雞毛的瑣事,但是它告訴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就像愛的釐米這個劇名說的那樣,愛,需要講究分寸,需要把握平衡。說實話,這部劇真是越看越生氣,有些人身上有很嚴重的問題,自己沒有落到好,還傷害了身邊最親的人,這些事與我們的現實生活一般無二,很形象地描述了生活的現狀,所以值得深思。一,關雨晴父母的重男輕女,害了兒子也害了女兒。
  • 《王貴與安娜》這部劇告訴我們,找結婚對象最重要的是看這幾點
    這句話告訴我們和誰結婚真的很重要,不僅影響婚姻的幸福穩定還影響自己的人生。掌握擇偶的原則,明確擇偶標準很重要。結婚一定要慎重,要精挑細選,找到適合和自己走進婚姻的那個人。因為婚姻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關係彼此一輩子的事情。《王貴與安娜》這部劇告訴我們這幾條擇偶標準非常實用。
  • 《傻春》:傻春的一生告訴我們,善良的生活,可能就是幸福
    今天我們來講講《傻春》,劇裡講述了一個善良而又樸實的人物傻春,本該是一個受父母心疼的女孩,卻比任何人都懂事。在這一部劇裡,傻春是一個很質樸的一個女孩,她沒有主角光環,不像以往電視劇裡女主角的那種高傲。劇中更多的是反映了解放初期,一個幹部家庭的點點滴滴,還有一個為兄弟姐妹撐腰的傻大姐趙素春。
  • 《青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用象徵手法告訴我們幸福的真諦
    在生活的重壓之下 ,我們追求高效率高品質的生活,吃著垃圾食品,透支身體,生活充滿焦慮和不安。我們往往走了太遠,而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是時候需要一個靜謐的夜晚,靜下心來,聽聽音樂,看看書,去找尋幸福的味道。有這樣一本書,適合你帶著孩子,躲在書房的一個角落裡,慢慢翻開。隨著書頁的翻動,幸福的味道會慢慢升騰、瀰漫。
  • 《皓鑭傳》告訴我們這四個道理,女人的幸福要靠自己爭取!
    情叔導語:電視劇是現實生活的投射,我們總是能夠從電影和電視劇中得到一些啟發,然後成為更好的自己。看《知否知否》的時候,就學到了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好劇一部接著一部,《皓鑭傳》如今也大結局了。《皓鑭傳》告訴我們這四個道理,女人的幸福要靠自己爭取!1. 女人隨時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中國女人的地位就世界而言算是比較高的,古時候,談婚論嫁尚存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現在提倡戀愛自由,每個女人隨時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論你身處怎樣的境地,不論你喜歡的人怎樣,你都是自由的。
  • 澤塔奧特曼告訴了我們哪些道理
    各位小夥伴兒們大家好啊,澤塔奧特曼這個禮拜就完結了,那麼這部劇告訴我們了哪些道理呢?下面跟小編來看一下吧,第一就是不能夠太貪婪,要知道軍械庫的實力可以說是所有戰隊最強的一支了。不但擁有怪獸機器人還有外星力量金古橋的支持,然而防衛隊的高層還不滿足準備造出自己的奧特戰士,最後被反派賽雷布洛利用,這第二呢就是不能狂妄自大,軍協庫有了金古橋以後還想要擁有機械賽羅。
  • 《人間失格》:除了「喪」,還告訴我們這兩個道理
    其實,小說中的葉藏這個人物就是太宰治自己的映照。太宰治的這部遺作曾在中國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文學風,有的人讀了這本書覺得,似乎從中懂了什麼,而有的人讀過之後,覺得作品無非是無病呻吟。《人間失格》指的是喪失了做人的資格,無論是小說名字還是書中的內容都充滿了喪文化,這不禁讓很多人在考慮看這樣的書有用嗎?
  • 這部經典國劇告訴我們,人間值得!
    11月29日,著名作家劉恆與諸神聯盟影業達成協定,將聯合開發重量級IP《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2000年,這部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火爆全中國。後來長大了,再來看這部劇時發現,才發現裡面的故事真正地挖盡了生活的辛酸。原來,幸福的張大民並不幸福。
  • 《知否》告訴我們的道理:父母的三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有人說這部電視劇是自己每次劇荒都要拿出來看的,有人說這部電視劇是自己有了人生困惑的時候就會拿出來看的,有人說這部劇給了自己非常多關於愛情的啟示,有人說這部劇給了自己關於生活的希望。在我看來,一部好的電視劇就是能夠讓人回味無窮,給人許多啟示。
  • 《知否》想告訴我們的,其實不只有兒女情長,還有這些道理
    我一直覺得,《知否》這部劇的選角很妙,尤其是讓朱一龍來飾演齊衡,把那種「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最終明蘭和齊衡的初戀無疾而終,可他們的演繹還是感動了無數少女。大家都在遺憾,為什麼他們沒能走到最後,但看著明蘭和顧廷燁在一起後幸福的樣子,又覺得這也許才是明蘭最好的選擇。
  • 德國的三集迷你劇,《我們的父輩》,來自戰敗國的領悟
    德國的三集迷你劇,《我們的父輩》,來自戰敗國的領悟講述了5個好朋友經歷4年德國戰爭的變化過程,為德國拍攝的這麼寫實的劇點讚,主要還是講戰爭中的人性,戰爭的殘酷次之,所以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溫情的,他們的父輩,包括我們的父輩,這一代已漸漸退出我們的視線
  • 《天道》:人到中年一事無成,明白這兩個道理,或許可以出人頭地
    借鑑到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一定要明白這兩個道理,才有可能會大器晚成。木秀於林風必摧,做人要懂藏鋒芒翻開史書,歷史上有太多太多天賦異稟之人,但是其中多數都沒有相應的成就。《天道》這部電視劇,也就是《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小說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人真正能夠幹大事的人,都能夠沉得住氣,都能夠坐得住,他們都擅長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都擅長靜中取勝!
  • 《手可摘星辰》告訴我們的三個道理
    網劇《手可摘星辰》已經完結了有一段時間,開播之前,它雖然沒有像其他的待播劇一樣有著大紅大紫的旺勢,也沒有十分強大的演員陣容,但是它告訴我們的道理卻能引起人們深思,時不時的恩愛情節與人生雞湯也成了它的特點之一。
  • 《知否》告訴我們的道理:想要婚姻幸福,就要有這樣通透的覺悟
    婚姻是一件既簡單又複雜的事情,複雜是因為它需要我們付出精力和心血去經營,簡單是因為只要我們能夠掌握經營它的方式,就可以獲得幸福。在《知否》中,有很多對夫妻,他們給我們講述了很多關於婚姻的道理。盛明蘭和顧廷燁的幸福,長柏和海氏的和諧,淑蘭和孫秀才的一地雞毛,墨蘭和梁六郎的爾虞我詐.....這些種種都讓我們看到,婚姻需要經營,不是隨緣就可以。
  •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身上這兩個特點是藏不住的,很有道理
    《天道》這部電視劇相信很多人也都看過,劇情超讚,電視劇的很多經典臺詞都讓人深思,甚至引起大家的共鳴,就好比:丁元英說出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一直很窮?其實根本原因就是窮在了思維上,這些人的心裡總期盼著在自己有困難的時候會有人來幫助他們!老話說的:「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是我記事以來就聽過這句話。
  • 《如果歲月可回頭》終迎大結局,網友:感慨萬分,領悟人生的道理
    可惜導演就是保留下來,讓它成為爛劇一宗罪。4、吐槽四-設定藍天愚和黃九恆不必說,白志勇和江小美的感情來得莫名其妙,最後白志勇居然陷入愛情漩渦?按常理來說,江小美脫離不靠譜老公,應該選擇成熟穩重的男性,怎麼會選擇白志勇?這不符合邏輯啊。常哲的出現就是為了爭奪黃小蕾撫養權?區小鷗的前男友出現就是為了幫江小美?
  • 《知否》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心積慮的謀劃,只能傷人傷己
    《知否》這部劇圍繞著女主明蘭的成長展開,其中夾雜了前朝後宮、官宦人家的愛恨情仇,為我們展現了形形色色的人為了家族、自己的未來甚至是朝廷的未來做出的抉擇。 在看著這些爾虞我詐的同時,其實我們也能夠學到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劇中的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為孩子、為親人盤算些什麼,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也都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而從他們的身上我們也能夠看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出於善意的盤算,就是保護自己的鎧甲,處心積慮地謀劃,最後只能傷人傷己。
  • 北京衛視《嶽母的幸福生活》王志軍的「家庭劇」情結
    從生活中「取經」 講有喜感的故事   王志軍稱《嶽母的幸福生活》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創作的作品,在這部戲中他投入了最大的創作熱情。為了打造具有生活特色和時代風貌的作品,王志軍通過大量採訪積累了很多素材,從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在做這個劇之前,我在不同的社區選一些住戶尋訪,找一些熟人的家庭做一個長時間的採訪。
  • 從《水滸傳》中領悟到的人生道理?分享給大家
    作者不僅描寫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而且讓這些「英雄好漢」演繹著平凡人的故事,讓我們在閱讀這本經典名著時,能夠深刻領悟看似簡單實則非凡的一些人生大道理。而我,就從水滸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志當存高遠和真誠待人這兩個道理主要體現在宋江身上。梁山在王倫和晁蓋手上始終是籍籍無名的小股土匪。
  • 隱秘的角落告訴了我們哪些道理?句句真理
    不久前,一部懸疑劇《隱秘的角落》霸佔屏幕,除了可圈可點的故事,更讓人不禁感慨故事的邏輯性很嚴密,以及背後對於人性的一種探索。01作為劇中備受爭議的「熊孩子」朱朝陽,「人性本黑」?這部劇關於朱朝陽的描述這裡就不再多說。我們從朱朝陽的身上,告訴了觀眾什麼?朱朝陽是一位學霸,也喜歡數學,按理來說也是一個不需要父母操心學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