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生活》這部劇已經大結局了,但是觀眾的心情似乎還沉浸在劇情的波動中,無法一下子走出來。究其原因,首先是這種以婚姻生活為題材的劇情,很容易讓人產生代入感;其次是每個人的立場不同,觀點不同,就很容易在同一個話題上產生衝突和矛盾。
但其實這都不是這部劇的初衷,它的初衷是想讓我們明白一些婚姻和生活的道理。當然,每個人的立場不同,看到的道理也會不一樣。從我個人的立場上,我覺得這部劇至少告訴了我們兩個道理,如果領悟了,我們的婚姻也就能幸福了。
第一個道理,婚姻不是一定要犧牲一方來成全另一方。
葉小白不願意為管一鶴辭職,這一點被很多觀眾從第一集罵到了最後一集,他們覺得葉小白自私。
大家認為葉小白應該辭職的理由不外乎有這些:她事業剛起步,去哪裡都是從0開始,沒必要非得留在原來的公司;老公工資比她高,職位比她高,跳槽還需要給公司賠償,成本太高;她要懷孕生孩子,更適合在家養胎,生完孩子再出來工作。
這些理由,乍看上去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都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來思考的,並不是葉小白的立場。從葉小白的立場上來看,她不願意辭職,不願意放棄好不容易躋身進去的行業和工作,這並沒有什麼錯。
很多人都說,婚姻總是要有一方做出犧牲的。可是我不這樣認為。婚姻可以付出,但不應該犧牲。以犧牲一方來成全另一方的婚姻,是不可能幸福的,因為這也意味著被犧牲的一方失去自我,或者被成全的一方過於自私。
葉小白如果辭職,那極有可能就是對婚姻和另一半的犧牲。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剛參加工作時選擇的行業和起點有多麼重要,誠然你去哪裡都是從0開始,可選擇一個你熱愛的行業和一個只為了養家餬口的行業是不一樣的,去一個業界有名的大公司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也是有天壤之別的,這直接關係到你將來的人生軌跡。
葉小白一旦辭職,去接受管一鶴給她找的那份輕鬆的工作,或者回家做幾年家庭主婦,等孩子沒那麼需要她了再返回職場,那很有可能她的事業也就定格了,一輩子做一份自己不滿意的工作混日子。
而管一鶴的辭職,是付出,但不是犧牲。首先,他辭職之後可以馬上找工作,不需要懷胎十月哺乳孩子,有沒有孩子都不會影響他的事業。其次,他已經有了足夠的工作經驗和業界口碑,換工作只是考慮是否達到預期,而不會存在改變人生軌跡這麼沉重的問題。
誠然因為大環境的影響,他辭職之後的一段時間並不如意,但最終都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葉小白用幾年時間就達到了他的位置,而他也有了自己滿意的工作。這樣苦過最初的一段時間後,兩個人可以一起為家庭努力,要比犧牲一個人留另一個人單獨努力要好得多。
試想,假如當初葉小白真的為管一鶴辭職了,那麼幾年後的他們,管一鶴依然是管一鶴,可葉小白絕對不會是現在的葉小白。那個時候,他們夫妻的差距就會非常大,婚姻又如何能夠幸福?
好的婚姻是需要付出的,但未必需要犧牲——除非你是心甘情願選擇犧牲。
第二個道理,好的婚姻裡,沒有人可以一成不變。
為什麼要強調「好的婚姻」?因為如果一個人壓根不在意婚姻,不願意去經營,也不介意婚姻一塌糊塗,那麼他完全可以我行我素,不顧任何人的感受,也不為任何人做出改變。可如果你在意婚姻,你想要一份幸福的婚姻,那你就不可能永遠不做出改變。
每個人在結婚之前都是沒那麼懂婚姻的,或者你懂的婚姻跟你自己經歷的婚姻並不是一回事。所以任何人在婚姻裡,都是要適當做出調整和改變來適應對方的,達到一個舒適的步調,爭取做到雙方同頻。
葉小白和管一鶴,在剛結婚的時候,兩個人都是比較自我的。
葉小白太爭強好勝,不顧肚子裡的孩子,一度累到讓孩子早產;不顧孩子成長需求,剛出生沒多久就讓孩子斷奶自己出差;甚至因為沉浸於工作差點讓孩子出了意外。這都是她作為一個媽媽的不夠盡職之處。
但好在後來她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認識到了家庭和孩子的重要性,開始試著平衡和協調,讓自己做出了改變。這種平衡,必然是以犧牲掉一部分工作上的精力為前提的,那麼對於如此好強、把工作看得如此重要的葉小白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改變了。
管一鶴也有著自己的不足,他事業心太強,每次葉小白和孩子有什麼需要時都聯繫不到他,他總認為孩子有兩個媽媽和妻子就夠了,他的存在只是想孩子了看上一會兒,他甚至連給孩子買禮物的時間都不願意拿出來,而每次都假手別人。
但是當婚姻一地雞毛後,他也開始了改變,用一天時間就學會了如何給孩子換衣服換尿不溼,如何帶孩子。事實證明,這樣參與到帶孩子和家庭生活當中,工作也是能夠照常運轉的,而他的婚姻和家庭卻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這就是一份好的婚姻。
好的婚姻不是從來不會產生問題,而是產生了問題之後,雙方都願意反思和改變。而那些一味我行我素,總是從對方身上找原因,卻從不想自己做出改變的人,他的婚姻,必然難以幸福。
所以管一鶴和葉小白,最後終於迎來了幸福。他們兩個人可以一起開心地陪伴孩子,也可以共同努力打拼各自的事業,他們更有足夠的能力為他們的生活提供好的保障。如此來看,那最初幾年磨合期的艱難,是非常值得的。
你看,婚姻就是這樣的,生活也就是這樣的。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事事如意,誰也無法做到,讓別人都順著自己的心意去做事。
幸福的婚姻,需要的是雙方的付出,而不是一個人的犧牲;是雙方的改變,而不是一個人的委屈。幸福的婚姻,必然是雙方的互相成就,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制約。
這些道理,當你領悟了,也就幸福了。
作者簡介:孤獨的幸福樹,一個喜歡讀書和寫字的女子,希望我的文字能夠伴你溫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