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暫停三個月後,滙豐銀行重新啟動了其全球裁員計劃。 6月17日,星期三,滙豐控股向全球235,000名員工發布了備忘錄,表示該公司將重新啟動新冠肺炎影響擱置的大規模裁員計劃,並將裁減35,000名員工(約佔全體員工的15%),並凍結幾乎所有外部招聘。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觀察員告訴《環球時報》:「未來幾個月,滙豐可能面臨進一步裁員,甚至可能完全失去中國市場。」觀察家說,滙豐可能在中國法庭上被起訴,最終被趕出市場,因為滙豐銀行與美國政府「無恥」合謀打壓華為。
彭博社報導,對於滙豐而言,僅裁員35,000名員工是不夠的,因為它別無選擇。很少有人期望滙豐銀行無限期堅持下去。新冠疫情持續的時間越長,不良貸款的積累就越多,滙豐在64個國家/地區的235,000名員工所承擔的負擔將更加沉重。
彭博社還分析說,滙豐銀行不能放棄其全球業務或疏遠華盛頓。它作為美元清算銀行的地位非常寶貴。中國許多大型銀行都使用滙豐銀行的美元交易系統。隨著滙豐銀行業務規模的縮小,跨國客戶可能不願繼續通過滙豐銀行解決歐美業務。滙豐(HSBC)押注其在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但即使在這個市場,挑戰依然存在。在該行向美國檢察官提供了導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財務長於2018年底被捕的信息後,滙豐銀行仍是被懷疑的對象。
根據中央電視臺的新聞報導,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溫哥華當地時間6月15日向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提交了一份備忘錄,該備忘錄顯示,在美國司法部為引渡而提交的「起訴記錄」中,指控孟晚舟的唯一關鍵證據是滙豐銀行提供的。
中國觀察人士表示,滙豐銀行裁員3.5萬人的行動可能標誌著這家英國銀行在其最大市場中國的業務開始慢慢被終結。滙豐銀行在協助美國政府打壓華為方面扮演了擔任了很重要的角色,因此面臨著嚴重後果。此事也引發了中國民眾的憤怒情緒。此前有新爆料稱,在美國政府打擊限制華為的一系列行動中,滙豐銀行與美國政府狼狽為奸,向美國政府提供了華為的商業信息,導致孟晚舟女士被捕。
這家英國銀行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被罵的很慘。有人呼籲採取行動將這家英國銀行趕出中國市場。一位社交媒體用戶在新浪微博上寫道:「滙豐是一條美國哈巴狗。這樣的公司應該被掃除。」
據了解,今年2月18日,滙豐控股發布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該行稅前利潤為133.47億美元,同比下降32.9%,明顯滯後市場預期。該公告稱,由於商譽減值73億美元,該集團的稅前利潤比2018年下降了33%。當時,滙豐宣布計劃採取一系列措施來降低成本和重組,包括減少未來三年在全球擁有的35,000名員工,從而實現了到2022年減少成本45億美元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