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歲月善變,歷史的車輪永遠滾滾向前,它不會因為任何人的意志而突然停止。眾所周知,曾經在歷史上有很多名言警句,多少年來一度受到人們的追捧,可是到了現在,卻沒有人再刻意提起,或者是從心底裡,逐漸開始不認同了。
比如古人說的這句老話:「半路夫妻硬如鐵」,而今人卻不這樣認為,好多老人都覺得「搭夥過日子更快樂」。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你也想了解古今思想為何有一部分發生了斷裂,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道盡古往今來的人世百態吧!
古人為什麼說「半路夫妻硬如鐵」?
這句古語說的「半路」,指的是漫漫人生路中的一半,也就是說夫妻兩個人還沒有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其中就有一個人離開了這個男女組合。
剩下的日子該怎麼過?如果不想孤孤單單的生活,那麼,有的人就開始重新組建家庭。因為這些人都曾有過一段婚姻歷史,所以人們管這樣的兩口子稱之為「半路夫妻」。
而古人對這些「半路夫妻」是不看好的,他們認為這樣的婚姻缺乏感情基礎。因為維持婚姻家庭需要的是無私奉獻,可是「半路夫妻」在相互付出時會有所保留,生活中藏著各人「小心思」,甚至在剛剛一起生活的時候,就提前做出了最壞的打算,一旦遇到點意見分歧,很容易勞燕分飛。
因此,古人用鐵這種堅硬的物質,來形容「半路夫妻」之間的關係。意思是如果他們之間發生了矛盾,就會各執己見勢不兩立,甚至水火不容,兩個人心思像鐵打的那樣硬,不諒解對方,最終的結果是很不幸的。
由於「半路夫妻」,不像打小就青梅竹馬的小夫妻,感情深厚,兩小無猜,即使發生了點矛盾,也會心疼對方,畢竟這是情投意合的一對男女,從相識、相知到相愛,一起牽手走過的一段完整人生婚姻感情歷程。
可是,時至今日,人們開始對此觀點改變了看法,她們覺得「半路夫妻」並沒有什麼不好,並且還出現了一些「搭夥過日子」的人,日子過得也挺幸福,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今人為啥說「搭夥過日子」更快樂?
「搭夥」過日子,言下之意就是省去了領結婚證的麻煩,兩個人簡單湊合在一起生活,合得來就繼續過下去,「尿不到一壺」就立刻分道揚鑣。不用勞心費神去張羅辦結婚喜宴,分手的時候也不擔心財產分割,打官司糾纏不清,因為兩個人就是簡簡單單「搭夥」,你情我願在一起共度餘生。
雖然「搭夥」過日子,在農村一直以來都是好說不好聽,但是,有好多實例卻表明很適合一些人。比如老張頭在這十幾年之中,已經和三個女人在一起「搭夥」過日子了,雖然因為各種原因都沒能夠白頭偕老,但是都好聚好散,彼此之間還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如今有時候還通通電話,互相噓寒問暖,讓大家體驗到了人間自有真情在。
話已至此,大家都明白了吧,古人之所以能說出「半路夫妻硬如鐵」,是因為這些二婚的人,還想要繼續得到對方如頭婚般的付出,而自己卻心裡藏著「別吃虧」的心思。開始就目的不純,總想著分手的時候,財產如何分割,才對自己最有利,心裡有這種想法,「半路夫妻硬如鐵」的說法,當然就讓大家覺得很有道理了。
而今人說「搭夥過日子更快樂」,顯而易見的是兩個人沒有財產糾葛,心甘情願在一起搭伴過日子。依靠的是一直兩情相悅,憑藉著互相感化,相濡以沫才能繼續走下去。如果做不到上面這幾點的人,自私自利,那就不如乾脆就去孤獨終老吧。
因此作者認為,古人對二婚之所以不太認同,都是因為婚姻財產;今人對「搭伴過日子」理解,也是因為沒有財產糾葛。朋友們,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