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

2020-12-15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領航定向 破浪前行——從中央財經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新華社記者

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之際,極其艱難的2020年,中國發展表現成為全球經濟陰霾下的一抹亮色——

工人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新軍屯鎮一家特種帶鋼生產企業的車間工作(2019年5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恢復經濟正增長,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深海航行,靠什麼應對驚濤駭浪?

在上汽集團乘用車寧德基地總裝車間,工人在裝配生產線作業(2020年9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十三五」以來,從十八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的5次會議到十九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的8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親自謀劃,以全局眼光和戰略高度為中國經濟巨輪掌舵領航。

思想引領,新理念開闢發展新境界

做好經濟工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大任務。

動車組停靠在武漢動車段的存車線上,準備進行檢修和保溫作業(2018年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提出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改為中央財經委員會。

「十三五」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到中央財經委員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了13次會議,研究了20多個重大議題,以全球視野和宏闊格局統籌部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政策。

這是2019年8月28日拍攝的「中國天眼」全景(檢修期間拍攝)。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165項重大工程項目進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提高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

13次會議,一個個重大議題,都由習近平總書記在精心謀劃、深入調研、反覆研究、深思熟慮後親自確定,彰顯黨中央對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

2016年1月26日,「十三五」新局剛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首個議題就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20年10月31日,國產大飛機C919在跑道上滑行。在當日開幕的2020南昌飛行大會上,國產大飛機C919亮相南昌瑤湖機場並進行飛行表演。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這次會議的前後兩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關鍵詞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彼時,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三期疊加」之際,經濟下行壓力凸顯,一味上項目、鋪攤子等粗放式發展的老路難以為繼。

在這一背景下,黨中央謀劃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詞進入公眾視野。系列會議部署,凸顯這一改革的重要性。

2020年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這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瞬間。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黨中央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上來。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是工作重點,關係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開局、關係到『十三五』的開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13次會議,一項項關鍵舉措,既堅持問題導向,又著眼長遠謀劃,折射黨中央對複雜變局下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入——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2020年9月17日,北京天氣晴好,地標性建築一覽無遺。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 攝

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新發展理念,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5年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面向「十四五」和2035年的發展新藍圖,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創新,居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核心地位」。

2019年7月22日,遊客在浙江省安吉縣餘村遊覽。新華社記者 譚進 攝

時間回到2018年7月13日,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十年之際,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聚焦一個核心議題: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

「要切實增強緊迫感和危機感,堅定信心,奮起直追」「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關鍵在於有效發揮人的積極性」「形成推動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強大合力」……這次會議強調。

在福建省福清市永誠華多種豬公司豬場內,半自動化機械將收集的養殖糞汙噴灑至墊料上。這是福建首創的「異位發酵床」技術,發酵後的糞汙可以作為有機肥源,並可以讓養殖場實現汙染「零排放」(2019年8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林超 攝

為科研人員「鬆綁」、不斷提高科研人員獎勵比例……5年來,一系列事關科技發展的改革接連落地。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持續迸發耀眼光芒。

發展不只看「金山銀山」,還要看「綠水青山」。

在湖南常德漢壽縣蔣家嘴鎮,待回收的鐵漁船停靠在洞庭湖邊(2019年12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2020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2016年1月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兩年後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對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進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到2020年使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打幾場標誌性的重大戰役。

在上海市虹口區嘉興路街道一處小區,保潔工對居民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進行分揀(2019年6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5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9年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3.2%,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2%,汙染防治階段性目標順利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

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

河北省隆堯縣楊河村村委會委員王夢雲(左)在給村民魏貴芬講解電採暖設備的使用方法(2019年10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如今,「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不斷邁上新臺階,預計2020年GDP突破100萬億元,人均GDP已邁入一萬美元門檻,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器」。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中國共產黨推動理論和實踐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

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一家養老康復醫療中心,護工在陪老人散步(2019年5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順應時代潮流,把脈發展大勢,透過中央財經委員會這一平臺,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不斷豐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引領著中國經濟航船破浪遠行。

人民至上,新部署推動民生新提升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黨在近百年奮鬥徵程中,帶領人民攻堅克難、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

貴州省丹寨縣一家銀飾加工企業的工人在加工銀器(2020年11月17日)。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5年來,歷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和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民生」成為鮮明指向。

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推行垃圾分類、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規範住房租賃市場和抑制房地產泡沫、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9年11月5日拍攝的貴州省荔波縣瑤山民族小學面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下圖為荔波縣瑤山民族小學舊貌(資料照片,荔波縣瑤山瑤族鄉人民政府供圖)。新華社發

2016年12月21日,6件事關百姓民生的「小事」「身邊事」成為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的重要議題。

「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6個問題,都是大事,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指出。

「小事」不「小」,事關民生,直抵民心。

高鐵列車在成渝客專鐵路線上行駛(2020年7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勤勞致富、艱苦奮鬥精神,激勵人們通過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不斷提高生活水平。」2016年5月16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習近平總書記心裡牽掛的一件大事。

這是2020年11月11日拍攝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標誌門。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2018年4月2日,新組成的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的議題就是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

「精準脫貧攻堅戰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只能打贏打好。」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這次會議圍繞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出更具體部署,確保扶貧舉措更精準有力。

開往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武漢)從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駛出(2020年3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2019年4月22日,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還剩不到兩年時間,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研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

這次會議強調,要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把扶貧工作重心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在普遍實現「兩不愁」的基礎上,重點攻克「三保障」面臨的最後堡壘。

如今,隨著日前貴州省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我國832個貧困縣已全部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這是2020年11月2日拍攝的進博會場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南廣場。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一次次會議部署,一項項真招實招,深刻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執政理念的時代內涵。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回望「十三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不竭力量。

贏向未來,新格局重塑發展新優勢

今年初冬,中國西南部,成都到重慶客運專線正在加緊升級改造。不久的將來,兩地高鐵出行將縮至1小時以內,真正實現「一小時生活圈」。

這是2020年9月12日拍攝的港珠澳大橋(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

在中國面向「十四五」和2035年的新藍圖中,「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赫然在列。繼五大國家戰略之後,我國區域發展的「第二梯隊」呼之欲出,成渝則是「先發隊員」。

今年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重要議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區域協調發展,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此前,在2019年8月26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區域經濟布局也是重要議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完善空間治理,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這是2020年8月13日拍攝的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施工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著眼長遠,贏向未來。

回望「十三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國一盤棋,不斷優化國土空間布局,一個個國家重大戰略打通區域協調發展「經絡」,各大區域板塊良性互動,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如果說,區域戰略是眼光向內,那麼擴大開放則是立足國內、放眼全球。

2017年7月17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第十六次會議,聚焦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擴大對外開放。

「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宣示了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

累計與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設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成功舉辦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積極推動並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5年來,我國對外開放走向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

天津凌智皓越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檢查無人機狀態(2020年12月3日攝)。近年來,天津濱海新區大力促進無人機產業發展,已形成包括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總裝總測、試驗培訓、綜合保障等較為完整的無人機產業鏈。新華社發(趙子碩 攝)

內外融通,高質量發展才能不斷開闢新空間。

經濟現代化,離不開產業鏈現代化。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提出,要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產業鏈,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支持上下遊企業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產業鏈水平,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行專門部署,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事實上,對於新發展格局,黨中央早有謀劃。

2020年4月10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以《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為題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思想。

5個月後,9月9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強調,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有外媒評價,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抉擇。

5年來,綜觀13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和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其研究決策的很多事項都是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性、戰略性大事。

政貴在行,事成於實。

2017年2月28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回顧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決策部署落實情況。

今年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研究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決策部署落實情況。

「當前,我國發展的國內外環境複雜嚴峻,很多問題必須從長遠角度、戰略高度來謀劃和推動解決。」

「要加強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增強抓落實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好落實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

5年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和中央財經委員會的歷次會議,加強和改善了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形成了研究分析、決策部署、推進落實的完整機制,中國經濟穩健前行的發展觀和方法論日臻成熟。

發展之路沒有終點,只有新的更高起點。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不懼大風大浪、奮勇迎風搏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巨輪必將乘風破浪、行穩致遠。(記者 韓潔、劉紅霞、齊中熙、陳煒偉、周圓)

相關焦點

  • ...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題:領航定向 破浪前行——從中央財經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新華社記者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之際,極其艱難的2020年,中國發展表現成為全球經濟陰霾下的一抹亮色——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
  • ...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領航定向 破浪前行——從中央財經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  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
  • ...工作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穩中求進 奮力前行——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新華社記者   每逢歲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海內外關注。
  • 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習近平在中央財經委會議上作過這些...
    12月9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文章《領航定向 破浪前行——從中央財經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以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為視角,展現了「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中央財經委員會的前身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中國經濟發展述評
    向著高質量發展堅定前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中國經濟發展述評  新華社記者趙超、安蓓、姜琳、陳煒偉  在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2018年註定極不平凡——  這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國際國內各種挑戰和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的一年
  • 穩中求進 奮力前行 |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
    穩中求進 奮力前行 |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2020-12-10 16:40:16 來源: 人民日報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逆風破浪開新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述新華社記者張旭東、安蓓、韓潔、於佳欣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正是揚帆搏浪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正是揚帆搏浪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新華社記者「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衝刺的5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的5年。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題:正是揚帆搏浪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新華社記者「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衝刺的5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的5年。「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旗幟,統攬改革全局,推動改革攻堅,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注入源源動力。
  • 穩中求進 奮力前行——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穩中求進 奮力前行——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新華社記者每逢歲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海內外關注。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穩中求進、總攬發展全局、作出科學決策,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十三五」時期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
  • 領航定向 破浪前行——從中央財經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
    為科研人員「鬆綁」、不斷提高科研人員獎勵比例……5年來,一系列事關科技發展的改革接連落地。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持續迸發耀眼光芒。發展不只看「金山銀山」,還要看「綠水青山」。2016年1月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述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逆風破浪開新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述   新華社記者張旭東、安蓓、韓潔、於佳欣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習近平總書記如是宣示。在風雷激蕩中挺立潮頭,在勇毅篤行中寫就華章。「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旗幟,統攬改革全局,推動改革攻堅,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注入源源動力。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旗幟,統攬改革全局,推動改革攻堅,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注入源源動力。
  • 正是揚帆搏浪時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正是揚帆搏浪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新華社記者  「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衝刺的5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的
  • 正是揚帆搏浪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
    文章指出,「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旗幟,統攬改革全局,推動改革攻堅,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注入源源動力。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述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奮勇拼搏,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中國答卷。這是一份人民滿意的答卷——戰疫情、保民生、抓發展,全年經濟總量預計超過一百萬億元,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 正是揚帆搏浪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
    「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旗幟,統攬改革全局,推動改革攻堅,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注入源源動力。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二〇二〇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奮勇拼搏,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中國答卷。這是一份人民滿意的答卷——戰疫情、保民生、抓發展,全年經濟總量預計超過一百萬億元,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 向著高質量發展堅定前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
    向著高質量發展堅定前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中國經濟發展述評新華社記者 趙超、安蓓、姜琳、陳煒偉在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2018年註定極不平凡——這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國際國內各種挑戰和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