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年吃什麼?

2020-11-20 中國天氣

過年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中國人過年都怎麼吃的呢?

小禾今日為大家總結了中國各地過年的飲食習俗,

一起來看看吧。

北方人過年吃什麼

我國北方人春節第一餐吃餃子,餃子頗似元寶,寓有進寶之意。餃子中有的餡裡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餡裡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一個餃子餡中放一枚制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新年裡麵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各地餃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餃,東北的老邊餃子,江南的水煎餃,玉潤玲瓏,餡鮮味美。

四川、重慶地區的人春節第一餐吃湯圓。用自製的湯圓粉或市場上出售的幹湯圓粉製成各種餡心的湯圓,潤甜可口。

重慶人過年吃什麼

重慶人過年「扣肉」「灌海椒」不可少。為了準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準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則是把糯米麵拌上佐料後填入一個個掏空的海椒中,然後放入鹹菜罐子裡封存半個月。到了除夕,拿出來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四川人過年吃什麼

四川人即便不在家過年,通常也會收到來自家鄉自製的臘腸,在他們的年夜飯中,可以沒有雞鴨魚,但是不可沒有川味香腸。和淮南、廣東一帶的臘腸不同,四川過年必備的香腸多半是麻辣味的。

湖南人過年吃什麼

湖南大部分地方,春節第一餐要吃「年糕」,意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居住在湖南的苗族人民,春節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穀豐登」。

湖北人過年吃什麼

湖北一些地方,過年要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寓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春節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沙市一帶,春節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上海人過年吃什麼

對上海人來說,肉圓、蛋餃是必不可少的。肉圓象徵團圓,蛋餃寓意招財進寶。這天吃的每一道菜,都有討口彩的叫法,圖個吉利。比如:菠菜因為梗長,所以叫做「長庚菜」;青菜色綠,所以又叫做「安樂菜」;黃豆芽因形狀像如意,所以叫做「如意菜」;火鍋會邊吃邊燒,熱氣騰騰象徵家道興旺發達;飯裡須預埋荸薺,吃飯時用筷子挑出來,叫做「掘元寶」。一般不將魚吃光,叫做年年有魚(餘)……

上海人年夜飯不喝湯,一般人家年夜飯席上,發芽豆和黃豆芽總是有的,因為這象徵著升和發,十分吉祥如意。至於上海舊俗說是除夕吃飯時不宜淘湯,傳為淘了湯吃飯的話,第二年外出辦事或旅行,會要遭到雨淋的。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了。

浙江人過年吃什麼

年糕: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農曆年的應時食品。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山東人過年吃什麼

山東是個吃麵食的大省,雖然沿海一帶越來越富裕,但是過年蒸麵食、吃麵食的習慣,一直沒改變。山東麵食是以糯米麵為主料,加小麥粉、水,著色,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刀、剪、簪、花紋模等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山東麵塑起源於菏澤,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舊社會的麵塑藝人「只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成於瞬間,深受群眾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為一種小玩意兒,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麵塑藝術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

廣東人過年吃什麼

廣東部分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掏出或蒸出足夠春節三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意「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帶,春節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蘿蔔乾油炸而成的「腐圓」,喝茨實、蓮子等熬成的「五果湯「,寓意「生活甜美,源遠流長」之意。

安徽人過年吃什麼

合肥的飯桌上有一碗「雞抓豆」,意思是「抓錢發財」。管家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為「抓錢爪」,意味著明年招財財進寶。安慶的當家人要在飯前先吃一碗麵條,叫「錢串子」。安徽一些地方春節第一餐時每人要咬一口生蘿蔔,名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皖中、皖南餐桌上有兩條魚,一條完整的鯉魚,只能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餘,另一條是鰱魚,可以吃,象徵連子連孫,人丁興旺。祁門家宴的第一碗萊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製成,含義為「和氣生財」。

江西人過年吃什麼

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12道菜。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南昌地區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江西鄱陽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餃子和魚,意為「交子」和「年年有餘」,有的在餃子中放糖塊、花生和銀幣,意味著「生活甜蜜」、「長生不老」、「新年發財」。

廣西人過年吃什麼

廣西部分地方春節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壯族人春節第一餐要吃白斬雞、釀豆腐、油堆等。

雲南人過年吃什麼

雲南的白族人,春節第一餐要喝泡米花糖水,祝願新的一年裡日子像糖一樣甜。苗族人家家戶戶喜歡吃奶餅、手抓肉、油餅等。

福建人過年吃什麼

福建閩南人,春節第一餐吃麵條,寓意「年年長久」。漳州一帶春節第一餐吃香腸、松花蛋和生薑,寓意「日子越過越紅火」。江浙一帶部分地方,春節第一餐吃由芹菜、韭菜、竹筍等組成的「春盤」,寓意「勤勞長久」。

新疆人過年吃什麼

新疆維吾爾族人春節第一餐吃以大米、羊肉、葡萄乾做成香噴噴的普羅,還吃用麵粉、羊肉等做成的包子和用帶骨羊肉做成的手抓羊肉。

蒙古人過年吃什麼

蒙古族人春節第一餐是全家人圍坐在包內火爐旁,向長輩獻辭歲酒後,飽餐烤羊腿和煮水餃。同時,每家還要準備一個叫「切瑪」的木製彩色五穀鬥,裝滿糌粑、麥粒、蠶豆、人參果等,上面還要插上青稞穗、雞冠花、日月牌等,並點綴上小塊酥油。炸好的「卡賽」和做好的「切瑪」當作供品放在神像面前。到了二十九的晚上,家家戶戶團團圍坐吃一頓「麵疙瘩宴」,藏語叫做「古突」。這些麵疙瘩被包上了諸如石子、羊毛、木炭、辣椒等多種蘊含不同意義的東西,無論吃到哪種東西總會給家人帶來一陣歡笑。

許多中國人對這農曆新年第一餐非常講究,

雖然吃法都不一樣,但是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相關焦點

  • 皇上過年吃什麼呢
    中國人過年最講究的莫過於年夜飯,皇家也不例外。那麼,古時候皇帝是怎麼過年的,皇上過年吃什麼呢?新年第一餐,吃素餡餃子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尊貴的皇上過年也是吃餃子,而且是素餡餃子。據記載,清代早期和中期的皇帝,都嚴格遵守祖訓,除夕第一餐必到乾清宮東側的昭仁殿東小屋吃素餃子。素餃的餡料以乾菜為主,如長壽菜(馬齒莧)、金針菜、木耳、蘑菇、筍絲、麵筋等。
  • 回古代過年,年夜飯吃什麼?
    在春節前的這一晚,中國人還要過除夕,全家一起吃年夜飯。現在的年夜飯越來越豐富,但要是在古代,中國人在年夜飯上能吃到些什麼呢?唐朝出現餃子,宋朝出現湯圓,孔孟先聖的過年主食只有「粗糧」先秦時吃「麥飯」,唐朝以後米、面才普及無論年夜飯上有什麼山珍海味,人們也少不了要吃主食。
  • 中國人為什麼必須過年?
    但即便這樣,四處開花的疫情也沒有阻止中國人回家過年的步伐,人們依舊一往無前的奔走在回家的路上。即使是疫情中心的武漢,今天也預計將發送旅客10.2萬人,踏上回家的旅途。Ps.祝福健康平安到家!那麼,問題來了,中國人為什麼必須過年?如果節日也有鄙視鏈,那春節一定是站在最頂端的那一個。
  • 過年時,中國人吃餃子,日本人為啥吃麵條?原來有這樣的寓意!
    但是,過年的時候,日本人不吃餃子,相反卻吃麵條。這是為什麼呢?(餃子)中國人過年的時候(餃子)中國人過年吃餃子是有寓意的年關難度,過年吃餃子,便是希望能順利地度過這個新舊交替的危險時刻,能夠交到好運。從七世紀末期,日本人就過中國的陰曆春節,那時他們也和中國人一樣,過年吃餃子。不過,日本明治維新開始後,廢除了太陰曆,改用太陽曆,過年的時間也改了,定在了元旦。雖然過年的時間不一樣,但是日本人依舊保持著當年的風俗,不過吃餃子改成了吃麵條,並且是蕎麥麵。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年春節吃餃子吃魚吃年糕的寓意
    春節期間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吃飯的時候必須雞鴨魚肉擺滿桌子,不管是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是久別重逢的親戚,見面必須一起吃上一頓好的。那麼春節的時候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呢?過年時為什麼要吃餃子吃魚吃年糕呢?這三樣東西有什麼寓意?
  • 過年回家遭素質三連問,春節對於中國人到底有什麼特殊意義?
    過年回家遭素質三連問,春節對於中國人到底有什麼特殊意義?中國有著上下5000年之久的的文化傳承,是文明古國的發源地,而勤勞智慧的古人們更是給我們留下了特別多的精神財富。春節也是中國的一種民俗,春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也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也稱過年。而中國的第一個春節就要要追究到4000年以前了,所以說中國人的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那麼傳統的春節對中國人到底有什麼樣的特殊意義呢?現在一些年輕人在春節回家的時候總是會遭到老一輩人的素質三連問,找女朋友結婚了沒有,做什麼工作月薪多少?打算什麼時候結婚?
  • 過年必吃的幾種美食,在你的老家,是什麼呢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談到,整個「過年」的過程,前後一共要經歷5個「節點」,依次為「臘八」、「祭灶」、「除夕」、「春節」和「元宵節」;其實,我們中國人向來都認為「民以食為天」,所以,在「過年」的不同「節點」上,也就有了不同的美食;那麼,這些美食都是什麼呢?
  • 八十年代的中國人都吃什麼?吃頓肉就像在過年
    80年代初,城市工人的月工資基本在三四十元左右,雖然工資不高,但解決基本的生活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蔬菜、水果大多都是每斤幾毛錢,豬肉、羊肉每斤也就一元多,不到兩元錢。85年的新鮮雞蛋每斤才1.29元。牛奶每斤6毛多,純手工豆腐每公斤不到5毛錢。好大米每斤是0.17元,食用油每斤8毛錢,精白粉每斤0.22元。
  • 北方人過年吃餃子,廣東人過年吃什麼
    不論南北方,過年的時候一頓年夜飯是必須的,對於北方人來說,在過年這樣重要的日子裡,餃子依舊必不可少,而北方人對餃子的執著也讓一眾南方人有所耳聞,但對於典型的南方人,廣東人來說 ,她們過年吃的什麼呢?廣州新年盆菜 在北方,不吃餃子不算過年,而在南方,特別是廣東地區,盆菜是過年每家每戶必做必吃的,對廣東人來說,盆菜是喜慶團聚的象徵,吃完盆菜,年就來了,把吉利吃進肚子裡,才算在新的一年開了個好兆頭。
  • 古代人過年吃什麼?
    在中國古代,無論生活富庶還是物質匱乏的時候,對於過年時的「吃」都是格外在意的,怎麼吃和吃什麼,在不同時代都各有講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過年食俗。以下是中公教師網小編為您整理的xxxx,供您參考,更多資訊請點擊(//www.zgjsks.com)查看。
  • 古代人過年都吃什麼?餃子湯圓是必備美食,皇族百姓差異明顯!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了,各種美味也是不停歇,可謂是樣樣齊全。那麼在古時候,物質條件比不上現在,我們的老祖先們在春節又吃些什麼呢?今天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在古時候過年,除了各種菜餚之外,主食都是必不可少的。
  •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過年的?
    年的由來過年的由來,相傳是源於原始杜會的臘祭,在《左傳·僖公五年》中記載到:"虞不臘矣。"西晉杜預註:"臘,歲終祭眾神之名。"即辛苦了一年的農事做完了,為報答上天的恩賜而舉行祭祀,過年就是祝賀豐收的喜慶日子。《穀梁傳》記載到:"五穀皆熟,為有年也。"
  • 北方人過年必吃的10種美食,南方人:我們過年都不吃這些!
    不知不覺還有半個多月就要過年了,現在大街小巷都伴隨著濃濃的年味。中國人向來比較重視節日,每逢節日都有特別的節日美食,比如:中秋節的月餅、臘八節的臘八粥等。春節作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自熱也少不了美食,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北方人過年必吃的幾種美食。
  • 亞洲各國新年吃什麼,比想像中更特別,越南過年竟然吃粽子!
    除了習俗,就連過年吃的食物也是不一樣的,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亞洲幾個國家的過年習俗。第一個:中國我們國家小編也就不多說了,畢竟大家都是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習俗了如指掌。只不過在吃的上面還是有所不同的。南方人過年的時候就會吃湯圓,而北方人則在過年的時候就會吃餃子,還有的地方喜歡吃年糕或者是粽子。
  • 乾隆皇帝平時吃什麼?過年吃什麼?
    過年這麼熱鬧,那麼皇帝們是怎麼過年的呢?據說,清朝的乾隆帝過年很有意思,單就吃這一項,就有很多可說的話題。皇帝和普通百姓的差別不完全在身份、地位上,幾乎各個方面都有很大差別。就拿吃飯來說吧,普通人稱為吃飯,而皇帝則叫「用膳」。據考證,清朝的乾隆帝「用膳」特別講究,是一位很有「口福」的帝王。
  • 留學西班牙:中國人在馬德裡吃什麼?
    在西班牙的首都馬德裡,也聚集了這樣一群中國人--他們有的是上世紀合著政策潮流走出來的探險者;有的是帶著一番豪情前來大展宏圖的創業者;還有一股年輕的勢力帶著他們求學歷練的心願遠跨重洋,那就是新生代的留學生們。1978到2018,四十年春秋劇變,如今在馬德裡的中國人生活現狀如何?民以食為天,咱們中國人見面打招呼第一句那都是問:「吃過了嗎?」
  • 別的國家過年吃什麼?在日本最具儀式感的過年方式是吃這種食物
    ,中國人過年都是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而在我們的島國鄰居日本,他們也是過年的,還記得我們小學裡面的語文課本裡那篇《一碗陽春麵》嗎?據說日本人過年,最具有儀式感的事情就是要吃麵。今天就來聊一聊日式拉麵文化,以及一家濟南的日式拉麵館。
  • 過年了,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要吃什麼?全都是美味!
    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不論你是遠在天涯的遊子,還是翹首以盼親人回來的父母。跨越千山萬水也總要回家團圓,中國人的團圓年,少不了飯桌上的美食。今天就帶大家看看不同地方的人過年要吃些什麼?江蘇人過年的飯桌上自然是非常美味。春節菜單:地鍋雞、獅子頭、羊芹細、燒雜拌、金蟬、四孔鯉魚、蒜爆魚、軟兜鱔魚、大閘蟹、八寶飯、餃子等等。浙江:浙菜作為八大菜系之一,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就將蘇杭的人文地理描述的淋漓盡致。
  • 大年初一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臨沂人過年包什麼餡的
    過年的時候,人們必須要吃的食物那一定就是餃子了。餃子有更歲交子,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好寓意,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吃餃子象徵著新的一年生活紅紅火火,全家幸福。吃餃子這個習俗是何時流傳下來的呢?小編帶您看一看。   山東是典型的北方省份,過春節的習俗也比較有代表性。
  • 快過年了,據說北方都吃這些美食,你家過年吃什麼?
    餃子北方過春節吃什麼?1、餃子對於北方人來說,餃子是每個重要節日必不可少的食物,春節當然也不例外。北方地區一般在年三十12點前把餃子包好,新年鐘聲敲響後煮餃子吃,這時正好是正月初一,取「更歲交子」之意。同時,餃子與元寶頗為相似,寓意進寶。2、魚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過年吃魚是必不可少的。魚與「餘」諧音,寓意年年有餘、錢財有餘、生活富裕等。另外,有些地方年夜飯吃魚時要留頭留尾到正月初一,祈盼新一年「有頭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