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儲銀行違規被罰4550萬!去年領33張罰單 合計罰沒1968萬元

2021-01-19 雷達財經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宏晶

1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就多家金融機構違規作出處罰,包括國開行、國銀租賃、工商銀行、郵儲銀行、長城公司、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處罰金額合計1.995億元。

其中,郵儲銀行部分分行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出具與事實不符的理財投資清單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銀保監會以罰款4550萬元;同時,對2名責任人員分別予以警告並處罰款10萬元和5萬元的行政處罰。

雷達財經查詢銀保監會、央行官網,發現2020年郵儲銀行共收到33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1968萬元,處罰涉及信貸資金監管不到位、代理銷售行為不規範、銷售誤導、欺騙投保人等多個方面。

違規被罰4550萬 理財業務投訴量居大行前列

1月8日銀保監會發布的處罰中,郵儲銀行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達26項目,包括同業業務、信貸和理財業務等。

在理財業務中,郵儲銀行違規行為包括理財投資收益未及時確認為收入、部分分行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出具與事實不符的理財投資清單、投資權益類資產的理財產品違規面向一般個人客戶銷售、理財投資接受第三方銀行信用擔保、代客理財資金用於本行自營業務,未實現風險隔離、理財產品相互交易,未實現風險隔離、通過基礎資產在理財產品之間的非公允交易人為調節收益、理財風險準備金用於期限錯配引發的應收未收利息墊款、使用非代客資金為理財產品墊款等方面。

針對郵儲銀行部分分行上述違法違規行為,中國銀保監會依法予以罰款4550萬元。

同時,時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揚州市分行行長楊衛紅、副行長張社建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揚州市分行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出具與事實不符的理財投資清單行為負有責任,受到警告處分並分別被罰5萬元、10萬元。

實際上,郵儲銀行的理財業務投訴量位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前列。

根據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通報,2020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中,郵儲銀行投訴量3029件,環比增長38.3%,佔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11.1%。

此外,第三季度郵儲銀行平均每千營業網點投訴量76.4件,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第六位;平均每千萬個人客戶投訴量50.1件,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第五位;信用卡業務投訴量1044件,環比增長76.4%,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第六位;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460件,環比增長60.3%,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第五位。

在涉及理財類業務投訴方面,郵儲銀行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首位。2020年第三季度,郵儲銀行理財類業務投訴量690件,環比增長17.3%,佔郵儲銀行投訴總量的22.8%。

2020年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郵儲銀行理財資產規模增長至9795.11億元,其中個人理財餘額8476.17億元,個人理財淨值型產品佔比提升至38.74%。報告期內郵儲銀行來自於理財業務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19.02億元。

2020年領33張罰單 合計罰沒1968萬元

雷達財經查詢銀保監會、央行官網,郵儲銀行2020年共被銀保監會和其派出機構開出33張罰單,罰款金額合計1968萬元,涉及信貸資金監管不到位、代理銷售行為不規範、銷售誤導、欺騙投保人等方面。

其中在2020年1月2日,據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公布的「反洗錢處罰公示〔2020〕第1號」顯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山東省分行因數次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累計遭罰款465萬元。

2020年3月份,銀保監會對郵儲銀行立案調查,發現首先該行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包括在代理保險業務中,存在銷售行為可回溯制度執行不到位的問題;制度落實文件制定滯後;可回溯視頻未傳遞給保險公司或缺失;質檢不合格業務佔比較高。

銀保監會調查發現,郵儲銀行代理的人保壽險涉及可回溯管理的業務中,人保壽險共質檢60226筆。其中,最終質檢不合格59083筆,質檢不合格率98.1%;合格件僅1143筆,其中包括經補錄合格的566件。

其次,是欺騙投保人。郵儲銀行如東縣支行銷售人員存在對分紅型保險產品承諾固定收益的問題,在投保業務視頻中,銷售人員介紹「這是一款收益保證型產品,2年不退保,且中途不領取,年化綜合收益率可達3.2%-3.4%」,但實際該產品的分紅是不確定的。

對於調查中發現的違規行為,銀保監會決定對郵儲銀行總行罰款50萬元,對郵儲銀行如東縣支行罰款30萬元。

2020年4月份,郵儲銀行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存在以下違法違規行為:資金交易信息漏報嚴重;貸款核銷業務漏報或錯報;貿易融資業務漏報;分戶帳明細記錄應報未報;分戶帳帳戶數據應報未報;錯報總帳會計數據;關鍵且應報欄位漏報或填報錯誤。罰款合計190萬元。

2020年10月29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石家莊市分行存在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的違法行為,被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處罰款126萬元。

2020年11月30日,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分行因未按規定報送帳戶開戶資料;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受到警告處分並被罰款176萬元。

2020年12月24日,天津銀保監局公示的行政處罰顯示,郵儲銀行三家支行合計被罰150萬元,原因為違規辦理國內保理融資業務,以個人帳戶歸集、過渡政府非稅收入,被他人截留貪汙問題。

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郵儲銀行營業收入2165.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3%;歸屬於銀行股東的淨利潤達528.44億元,較上年1-9月遞減2.66%。淨利息收益率和淨利差分別為2.40%和2.35%。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資產總額11.1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172.36億元,增長8.98%。截至報告期末,按照貸款質量五級分類,集團不良貸款餘額為497.6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88%,撥備覆蓋率為403.21%。

截至報告期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51%,一級資本充足率11.81%,資本充足率13.86%。

相關焦點

  • 郵儲銀行南京應天大街支行也因貸款管控不嚴被罰25萬 行長周晶晶...
    近日,銀保監會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因個人貸款用途管控不嚴,郵儲銀行南京市應天大街支行被處以25萬元罰款,與此同時,南京市江寧分行也應同樣的原因被罰以25萬元,而這確實系行長周晶晶內部管理的漏洞所造成的
  • 銀保監會一口氣開出21張罰單!包括工商銀行、郵儲...
    來源:CCTV交易時間1月8日,銀保監會一口氣公布了21張罰單,這是今年銀保監會公布的首批罰單。圖片來源:銀保監會網站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國銀租賃、工商銀行、郵儲銀行、長城公司、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合計被處罰1.995億元。銀保監會表示,將繼續大力整治各種金融亂象,營造風清氣正的金融環境,強化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切實維護金融安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 2020年銀行業罰單一覽:3800餘張罰單罰超15億 千萬級別罰單頻現
    企業預警通App顯示,2020年,銀保監會及各級銀保監局共披露了3878張罰單(以銀保監會官網公示日期計,下同),合計被罰約15.42億元,罰單數量與數額均超過去年全年,且多家銀行單筆罰款金額超過千萬。  從罰單數量看,下沉至各地的農商行為領取罰單的主力軍。同為中小銀行的城商行同樣為監管重點,去年共有68家城商行被罰,超過城商行總量的近一半。
  • 50天32張罰單 資金違規流入房市監管升級
    近期部分樓市、土地市場成交火爆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對違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再次升級。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銀保監會公開信息梳理統計,4月以來(4月1日~5月20日),僅50天,各地銀保監局開出的223張罰單中,涉及違規「輸血」房地產的罰單就有32張,罰沒金額合計1068.8萬元。
  • 銀監系統4月開了159張罰單,這些特殊的金融機構也被罰了
    視覺中國 資料銀監部門在4月披露的罰單數量與罰款金額環比迅猛上升。據澎湃新聞統計,2018年4月,各級銀監部門披露了159張罰單,其中各級銀監局披露48張,銀監分局披露111張,合計罰款4297.37萬元。與3月份披露的81張罰單、1844.6萬元罰款相比,4月份披露的罰單數量和罰款金額均有較大提高。
  • 今天7家機構被罰!合計處罰近2億元,所犯何事?
    1月8日,銀保監會就7家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行為開出21張罰單,處罰金額合計近2億元!  據官網消息,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對國家開發銀行、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銀租賃)、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郵儲銀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長城新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華西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 北京銀保監開6張罰單:4張涉違規「輸血」房地產,奔馳金融被罰80萬
    記者 | 張曉雲19月11日,北京銀保監會公布6張罰單,包括3家銀行、2家信託以及1家汽車金融公司在內的6家機構被罰,合計被罰510萬元。其中有4張罰單的處罰事由是涉及違規向房地產「輸血」,被處罰的機構有北京銀行、渤海銀行北京分行、建信信託和中信信託。
  • 央行再開9罰單:易聯支付被罰沒350萬,合利寶支付被罰沒81萬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連發9張罰單,涉光大銀行廣州分行、易聯支付、合利寶支付、廣州銀聯支付、廣發銀行等銀行及支付機構。其中6家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易聯支付合計罰沒超350萬。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連發9張罰單,涉光大銀行廣州分行、易聯支付、合利寶支付、廣州銀聯支付、廣發銀行等銀行及支付機構。其中6家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易聯支付合計罰沒超350萬。
  • 上海銀行「23宗罪」:三年半吃2300萬罰單,陷多起訴訟糾紛
    8月14日,上海銀保監局再開千萬級別罰單,上海銀行因在2014年-2019年的「23宗罪」被罰沒合計1652.16萬元。「23宗罪」包括違規向資本金不足、「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發放貸款、違規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虛增存貸款、關聯交易管理嚴重不審慎等。其中被沒收違法所得27.16萬元,罰款1625萬元。
  • 21項違法違規 曾領業內史上最大罰單的廣發銀行今被罰超九千萬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侯潤芳)據銀保監會官網今日消息,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21項違法違規,被沒收違法所得511.53萬元,罰款8771.53萬元,罰沒合計9283.06萬元。據銀保監會,21項違法違規事實主要包括:(一)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二)對個人貸款資金使用未做到有效跟蹤監控,使消費性貸款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三)違規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銀行承兌匯票(四)對銀行承兌匯票貿易背景審查不規範(五)信貸資金購買本行理財產品(六)以貸款資金作為保證金發放貸款(七)不良貸款轉讓不規範(八)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九)違規向資本金不到位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貸款
  • 徽商銀行收11張罰單被罰419萬 同業業務成銀行處罰高發區
    徽商銀行總行及合肥分行因同業業務違規被監管批量處罰。2020年12月25日,安徽銀保監局一連公布11張罰單,對徽商銀行(03698.HK)、徽商銀行合肥分行及相關負責人處以不同程度的處罰,其中,徽商銀行總行及合肥分行共計被罰330萬元,另有9名相關責任人共被罰89萬元。
  • 2天領21張罰單!南京銀行被罰超1400萬 合作放貸機構近20家
    繼去年因各種信貸違規問題收到銀保監會數十張罰單後,昨今兩日,南京銀行又被監管一口氣開出21張罰單,合計罰款金額一度超過1400萬元。信貸違規頻遭處罰,2日收21張罰單6月5日,江蘇銀保監局本級對南京銀行一連開出9張罰單,列出其13宗罪,具體包括:1.未將部分銀行承擔風險的業務納入統一授信管理;2.同業投資資金違規用於支付土地出讓金;
  • 中郵儲因資金投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等被罰4550萬元
    中郵儲因資金投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等被罰4550萬元
  • 外資行再吃罰單:繼華僑永亨銀行之後滙豐銀行被罰100萬
    5月14日,上海銀保監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被罰100萬元,這是今年以來被上海銀保監局處罰的第二家外資行。信息顯示,滙豐銀行的違規事實在於,2016年12月、2017年6月,該行貸款自主支付事後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2017年2月至8月部分信用卡資金用於非消費領域。
  • 上月密集被罰後 這家銀行又收9張罰單 涉及7家支行和2名...
    7月28日晚間,貴州銀保監局披露9張罰單,悉數指向貴陽銀行旗下的分支行及相關責任人,分支行收7張罰單,相關個人領2張罰單,違法違規事實涉及包括貸款資金被挪用、對員工管控不力等多項事實。巧合的是,在6月30日,貴陽銀行及相關責任人也收到了合計10張罰單,違法違規實施涉及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以貸還貸掩蓋不良等問題。
  • 「嚴監管」仍是銀行業關鍵詞全年13張千萬級罰單涉及這些違規高發區
    「千萬」級罰單共13張從銀保監局、各地銀保監局開出的「千萬」級罰單來看,共12家銀行被罰,另外,銀保監會溫州監管分局也在2020年開出1張「千萬」級罰單。13張罰款金額上千萬的罰單涉及銀行包括民生銀行、浙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廣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襄陽分行、中信銀行、上海銀行、興業銀行、上海浦發銀行、北京銀行以及交通銀行溫州分行,合計被罰約6.07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13張罰單中,2張罰單金額上億。
  • 9月5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違規必出手 銀保監會一天開出2張億元罰單
    來源:證券日報網【證券日報】違規必出手銀保監會一天開出2張億元罰單違規必出手,而且絕對不只是輕輕地「拍一拍」——這就是近年來,銀保監會嚴監管、對違法違規「零容忍」的真實寫照。就在市場還因銀保監會近期對兩家國有大行合計處罰超9000萬元而震驚時,9月4日,銀保監會又公布了對5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的處罰決定,處罰金額合計3.2億元。其中,對2家銀行的罰沒金額均超1億元,分別為1.07億元、1.01億元。
  • 上海銀保監局又開10張罰單,5張涉違規提供政府性融資
    5月14日9張,5月16日10張。近日,上海銀保監局頻開罰單,而最近的10張罰單中有5張涉及政府性融資。從金額上來看,5月16日開出的10張罰單涉及罰款共計460萬元,遠低於5月14日9張逾千萬的罰沒金額。不過從處罰案由上看,10張罰單中違規事實較為集中,主要為銀行違規提供政府性融資和信用卡資金違規使用。
  • 華夏銀行遭罰沒近百萬 頻頻踩雷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
    財經網金融訊 6月17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政處罰信息,華夏銀行因6宗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沒97.87萬元。  處罰信息顯示,華夏銀行濟南分行提供虛假的統計報表;超過期限或未向人民銀行報送銀行結算帳戶開立、撤銷資料;明知是單位資金,而允許以個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辦理票據承兌業務時,未對票據的真實貿易背景盡到審核義務;部分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申請劃款金額超過實際支付金額;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被央行濟南分行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5.93萬元,並處罰款70.93萬元,合計罰沒96.87萬元
  • 因*ST康得事件被暫停半年承銷 北京銀行「9宗罪」又被罰沒700萬
    《每日財報》注意到,北京銀行先是捲入了*ST康得財務造假案件,後又被曝員工售賣客戶信息,更是在今年7月16日當天,一天接銀保監會4張罰單,涉及違規發放貸款、延緩風險暴露,採取不正當手段發放貸款,向客戶收取不合理費用,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房市等問題等9大問題,罰沒金額超7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