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進入中國:明教張無忌 前來拜山!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海清FICC頻道

本文作者:鄧海清,華爾街見聞首席經濟學家;陳曦,華爾街見聞研究院院長助理

評級江湖風雲再起,踢館的來了!

28日,央行發布公告,對美國標普全球公司在北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予以備案。同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亦公告接受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債券評級業務的註冊。

標普來了,穆迪和惠譽還會遠嗎?

按照津門的規矩,打過八家武館,才可以開館收徒。西域三大教來華,結果會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呢,還是「橘生淮北則為枳」呢?

一、天下風雲出我輩:風起青萍,「老五門」初立

有信用的地方就需要評級,有評級的地方就有江湖。中國的評級江湖滌蕩三十載,從未平靜。

中國評級行業肇始於1987年,初期皆是「官辦」。90年代,各地原先附屬於銀行系統的信譽評級委員會紛紛改制,新的評級公司也紛紛設立,一時間江湖風起雲湧,各大門派紛紛建立山門,搶佔地盤。今日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門派也多成型於這一時期。

門派多了,自然要爭個名分,定個正統。目前國內的評級公司都是吃的政策飯,因為監管機構要求評級,所以發行人為了融資就只能找評級公司去評級。因此對於江湖好漢來說,官方認證自然是含金量最高的。

2003年5月30日,中國保監會認可了中誠信、大公、聯合、遠東資信與新世紀5家評級公司,保險公司可以買賣經上述5家評級機構評定級別在AA級以上的企業債券。

2007年,證監會先後核准中誠信、新世紀、鵬元、大公、聯合評級5家證券信用評級機構從事證券市場信用評級業務。

此外,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發改委也陸續出臺了相關授權文件。

官方的認證就好比「路引」,有了路引則廣闊江湖逍遙來去,沒有路引則寸步難行。經過一番龍爭虎鬥,中國的信評江湖格局初步確立,共五大門派,合稱「老五門」:

第一,中誠信,又分為劍氣二宗——「中誠信國際」和「中誠信證券」

第二,大公國際,以華夏正統自居。

第三,聯合資信,也分光明左右使——「聯合資信」和「聯合評級」。

第四,上海遠東資信。

第五,上海新世紀。

上述五大門派,集齊了證監會、交易商協會、發改委、保監會四卷路引,手面闊,路子廣,天下之大盡可去得。任何企業想發債,都要找這五大門派評級,換了別人都不好使。

二、皇圖霸業談笑間:大浪淘沙,興亡多少事

行走江湖,刀劍無眼,即使是老大哥,也有失手的時候。

2006年,福禧債被上海遠東資信直接降級為最低級C,市場恐慌。福禧事件後,上海遠東資信被央行暫停評級業務,從此一蹶不振,金盆洗手,悄然退隱。

但江湖的熱度並未下降。此後江湖各大門派明爭暗鬥,誰也不服誰,都想當「帶頭大哥」。但想要帶頭,不僅需要資歷、財力、名聲,還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氣。在這方面,大公國際行動最為堅決,一直以民族品牌姿態對壘西方三大主權評級機構(標普、穆迪、惠譽,合稱「西域三大教」)。

2010年7月,大公國際將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確定為AA,2010年11月下調至A+,2011年下調至A,2013年下調至A-,2018年1月下調至BBB+,甚至低於非洲國家波札那,其信念之堅定頗類似於峨眉派的滅絕師太,在市場上一炮而紅。

然而,登高者必跌重,在大公一次次出玉門關「徵討魔教」之時,其內部危機已悄然降臨。2011年,高鐵7·23事故發生後不久,鐵道部宣布擬發行200億人民幣短融券,大公國際宣布維持鐵道部AAA評級,而當時大公國際為中國主權信用評級評定的等級也僅為AA+。此外大公國際更是在一年之內給出了156個「AAA」評級,引起輿論大譁。

如果說給美國評級時市場上對大公還是毀譽參半的話,此刻已是罵聲一片了。2015年,大公國際對安邦人壽150億資本補充債券進行了主體償付評級。毫無疑問,又是AAA。此後,大公國際對安邦人壽進行了10次跟評,直到2017年6月29日的跟評中,評級依然是AAA。但在此之前半個月,安邦人壽就已經公告其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小暉「因個人原因無法履職」。直到2017年8月,大公國際才下調安邦的主體信用評級至AA,淪為市場笑柄。

當然,大公很多時候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行有一行的規矩,評級江湖裡的各種「規矩」,並非大公一家獨有,只是大公表現的更加突出而已。除了大公,五大派的另外一家聯合資信還曾創造首支AAA債券主體違約的記錄:2017年7月21日,上海華信國際集團評級被聯合資信上調為AAA級,2018年上海華信已在5月、6月、7月出現連續四次違約。

大公在作死道路上的最後一步,是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為多家發行人提供信用評級服務的同時,直接向受評企業提供諮詢服務,收取高額費用,涉嫌收費幫客戶提高評級。最終,大公也未能成為帶頭大哥,反而被「殺雞祭天」。

2018年8月17日,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決定給予大公國際嚴重警告處分,責令其限期整改,並暫停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相關業務一年。同一天,證監會亦公告暫停大公證券評級業務一年。從評級機構的特殊性而言,停業一年,等於判了大公國際死刑。

俺曾見,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三、沉舟側畔千帆過:吐故納新,「新五門」制霸

江湖的魅力,在於永遠有年輕的血液注入,無數的年輕人懷抱著行俠仗義、揚名立萬、黃金美人的美好憧憬,開宗立派。

遠東資信和大公國際已成江湖傳說,空出了兩把交椅。於是東方金誠和鵬元異軍突起,迅速填補了江湖的空白。今日的評級江湖,乃是由中誠信、聯合資信、新世紀、東方金誠、鵬元五派聯合執掌,稱為「新五門」。其中鵬元少了交易商協會的一塊路引,只得暫居末座。

近日有傳言稱,早已退隱多時的遠東資信又要重出江湖,看來江湖的水,永不止歇。

四、西風東漸:中原五大派與西域三大教的恩仇往事

雖然五大派為了地盤向來明爭暗鬥,但畢竟是自家人的事,都是中原武林同道,關起門來切磋,表面依然是一團和氣。然而西域三大教若要進入中國市場,性質便不可同日而語,那就好比是明教要進中原,自然免不了要齊心協力,五大派圍攻光明頂了。五大派打出防止國際評級霸權滲透、保護民族評級品牌的大旗,由此評級江湖閉關多年。

西域三大教看這架勢,便知難以強攻,轉而曲線救國,想以聯姻的方式入夥。五大派對於外來門派的和親之意,態度也不盡相同。大公自詡為民族品牌,不屑與之為伍(其實二十年前,大公和穆迪曾進行為期3年的技術合作,算了,就當沒有這回事吧),並自創了一套內功心法,對抗三大教的教義:

一是以現金流作為主體信用評級的關鍵指標;二是參考「背書原則」,即以信用主體背後的「母體」的償付能力,來判斷主體實際償付能力。簡單來說,就是相信母公司或政府會進行剛兌,即使發債主體信用資質不行,只要母公司實力強,或者有國企和政府背景,依然可以給予高評級。就好比林震南雖然本領低微,但是他的先祖林遠圖可是名震天下,福威鏢局的招牌亮出來還是能唬住不少人的。

當然,武當派的張三丰真人說過:「只要媳婦兒人品不錯,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們山上,難道不能潛移默化於她麼?……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萬別自居名門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這正邪兩字,原本難分,正派弟子若是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於是,也有幾派抱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心態,娶了魔教的「妖女」。穆迪參股中誠信49%的股份,惠譽參股聯合資信49%的股份。

五、橘生淮北:西域三大教會不會水土不服?

不過此次標普進入中原,那是大張旗鼓,光明正大,雙方的正面衝突看來是不可避免了。且不說中原的太極拳與明教的聖火令武功誰優誰劣,只說標普的那一套教義在中原還能吃得開嗎?華夏的水土不同於西方,三大教的評級標準在國內是否會「水土不服」呢?

比如,在信用風險管理中,信用等級發揮作用的本質是通過不同信用等級所對應的不同違約率水平和信用等級遷移導致違約率的變化來實現的。由於我國債券評級業發展時間較短,且2014年以前根本沒有發生過債券實質違約的事件,因此尚沒有足夠用於違約率統計的樣本數據。

又比如,中國的企業債券後面往往還有政府的信用支持,評級時如何評價政府信用的影響?

再比如,中國上市公司的報表裡藏著九宮八卦陣,虛虛實實;城投企業的報表也是「坦誠得感人」。

正因為中國債市「江山如此多嬌」,大公自創的內功心法才能在市場上左右逢源,讓各方買帳。標普想要將西方的聖火令心法與中國債券市場的實際相結合,看來需要苦練「乾坤大挪移」的功夫了。

其實,中原五大派也好,西域三大教也好,都採用的是發行人付費的模式。也就是說,誰要發債券,誰出錢請評級公司來評級。那麼自然哪個門派給的評級高,發行人就找誰做評級。五大派看似江湖地位超然,但為了能夠攬到業務,也不得不給發行人和承銷商賠笑臉,不僅要比誰收的銀子少,還要看誰願意給的評級高,結果就是導致市場上的評級普遍偏高。

與五大派相比,西域三大教也不過五十步笑百步而已。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跟標普在2004年至2007年間「調整和延遲」了其評級標準和模型的更新有關(美國司法部語)。由於西域三大教沒有及時提示風險,以至於美國房地產次貸依然按照AAA評級在全世界銷售。

烏鴉落在煤堆上,誰也別笑誰了。

相關焦點

  • 原來,張無忌一出生就是明教教主了
    謝遜是明教的四大護法,後來又被陽頂天遺命為代教主,他給自己兒子取名字絕對是有深意的。明教也即摩尼教,繼承的也是拜火教(祆教)的聖火與光明的崇拜,這點在書中有明確的表現,如明教的經文云:「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拜火是無誤的。
  • 中國唯一僅存的明教寺廟,張無忌和朱元璋都曾是明教成員
    小說中有兩個歷史背景:一是明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二是元末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明教來源于波斯(今伊朗)的摩尼教,創始人叫摩尼。摩尼教創立於公元三世紀中葉,公元七世紀末傳入中國。摩尼教過去也曾是流行於亞、非、歐的世界性宗教,但從十五世紀之後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與拜火教有什麼聯繫?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與拜火教有什麼聯繫?《倚天屠龍記》一書當中,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光明頂這一片段是全書的高潮部分,主角張無忌以一己之力扭轉乾坤,最後成功拯救了明教,也正是因為這一戰,張無忌從一個毛頭小子一躍成為江湖當中一大門派明教的教主,可謂是一步登天!
  • 初出茅廬的張無忌緣何能當上明教教主
    奇遇的人和事有很多,但是要說最幸運的當屬張無忌,從一名深受重傷的少年成為了威震武林的明教教主並最終抱得美人歸。那麼為何一度默默無聞的張無忌突然之間就當上了明教教主呢?力挽狂瀾,一己之力拯救明教張無忌之所以能夠當上明教教主,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在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時候,憑藉一己之力擊敗六大門派,拯救了明教。
  • 張無忌的明教去哪了?福州發現明教遺址,專家揭開明教的神秘面紗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我們知道張無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還是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張無忌熱衷於明教。明教又被稱為牟尼教,是由波斯人創立的,後來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提到明教,小編不得不跟大家講一下,它在此之前與我國福州境地有一段淵源,而福州也因為明教佔據全球唯一的殊榮。關於福州為何會與明教有淵源,張無忌之後的明教去哪了?在民間說法有很多,下面我們為大家總結一下。一、福壽宮是唯一能夠見到明教的遺存迄今為止,福壽宮是福州的確目前唯一能夠見到明教寺廟的遺存。
  • 張無忌讓出明教教主,是明教終結的始因
    明教的目標是顛覆政府,做事不免遮遮掩掩不擇手段,自然被武林各派看成邪魔外道,被冠以魔教的稱號。張無忌的出現使得明教出現了空前的凝聚力,即使明教前任教主陽頂天也沒有張無忌的高度。雖然陽頂天在世時,明教也很團結,但是明教和各大派之間的摩擦不斷,其主要力量都消耗在和各派的內鬥上,真正和蒙元政府的角逐基本上沒有。
  • 金庸先生的筆誤,明教拜火教牟尼教傻傻分不清楚
    而到了《倚天屠龍記》中,明教則成為了毫無疑問的小說中心,從張無忌的母親殷素素開始,再到張無忌自己都與明教有著千絲萬縷無法割捨的關係,而朱元璋和徐壽輝、陳友諒這些在歷史上叱詫風雲的弄潮兒們竟然也都只是明教的小手下,可以說明教實在是老爺子筆下的親兒子,教派中人大多是有情有義、豪邁壯烈的好漢,更是充當了驅除韃虜,復我河山的前鋒,對比一下所謂的六大名門正派:虛偽的何太衝,狠毒的鮮于通,是不是有種荒誕感?
  • 《倚天屠龍記》大揭秘:張無忌為什麼成為明教教主
    在金庸的武俠《倚天屠龍記》裡,提及最多的明教教主一共有兩位,一位就是將明教打造成江湖第一大幫派的陽頂天,第二位則是帶有主角光環的張無忌。彼時,明教五散人也相繼潛藏起來。這就是明教這個集體內部的大致情況,基本上從內部任命明教教主是不大可能了。而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時,五散人等人陸續回到光明頂,前來護教。此時,因一言不合相繼動起手來,所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教內高層內鬥,讓混元霹靂手成昆有隙可乘,若不是張無忌誤打誤撞相救,明教高手相繼會被屠戮。
  • 張無忌是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方臘是第八代,第一代是誰?
    話說張無忌接任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任教主以來,教內事務繁雜,千頭萬緒,又被趙敏搞的神魂顛倒,沒有一點脾氣。他以年輕識淺,忽當重任,常自有戰戰兢兢之意,唯懼不克負荷,誤了大事,楊逍深通教務,因此張無忌要他留在身邊,隨時諮詢。
  • 「三點趣史」張無忌到底是入了明教還是魔教?明教與魔教的區別!
    張無忌的明教在電視劇中大放光彩,解救六大門派與水火之中,雖然被稱為魔教,但是卻成為元朝時期最大的教派。今天要說的就是歷史上的明教,其實金庸老先生對於明教的描述生動又不損歷史的真實性。明教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武則天時期,各國前來朝見的時候,明教的老東家摩尼教的人也來了,並且得到武則天的同意,開始在中國開枝散葉。但當時的規模並不大,僅限於兩國的交流使用。可惜唐朝對於教派的管制非常嚴格,摩尼教在散播教義的同時,朝廷早已懷恨在心。安史之亂後,唐朝對於摩尼教的態度轉變,明令禁止,並且坑殺教眾,使得摩尼教退回回鶻地區。
  • 明教教主張無忌,英明卓越,偉大領袖!
    ——所謂政治,能讓派系消失,萬眾一心,就是大成功。多少朝代滅於掌權者內亂?南明速潰於滿清,袁家敗給曹操,都是如此。羅馬帝國中期,一度靠軍團擁立皇帝,就是此理。統一壓倒一切。之後,張無忌親自帶隊,萬安寺救出六大派、馳援武當解危難,讓明教和六大派的矛盾化解大半,外交上,化解了明教危機,甚至隱然令明教成為武林中堅。
  • 朱元璋出身明教,稱帝之時,明教教主張無忌的結局出人意料
    朱元璋是跟隨郭子興起義的,而而郭子興一開始的頭頭是韓山童,韓山童的基本就是明教,所以說,朱元璋本就是明教的教徒。當時朱元璋還是叫朱重八,是明教的一個頭領,後來張無忌當上明教教主之時,朱元璋也是在張無忌的手下做事。
  • 其實張無忌當上教主之前,就已經和明教各重要人物形成關係網
    我們知道,張無忌當上明教教主,是因為他在光明頂一戰救了明教群豪,同時也保住了明教聖火,所以眾人一致推舉他為教主。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讓張無忌當上明教教主顯得水到渠成,那就是,早在在光明頂之戰以前,張無忌就已經和明教各重要人物形成了關係網。
  • 明教是從哪來的?教主是張無忌嗎?朱元璋和明教又有什麼關係?
    金庸額名著倚天屠龍記相信大家都看過,其中最為精彩的一段就是光明頂一役,張無忌以一人之力,力壓六大門派,用絕世武功乾坤大挪移和九陽神功將六大門派的高手全部打敗。最後張無忌被明教教徒一致推舉為明教教主。歷史上,張無忌這個人是杜撰的,但明教和朱元璋卻真實存在。那麼,讓我們來看看明教的起源以及和朱元璋的淵源吧!明朝起源於公元三世紀左右,一個叫摩尼的波斯人,創立的一個教派。為了將這個教會推廣開來,最後結局慘澹。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個教叫做「摩尼教」。而後來,摩尼教在波斯的發展逐漸壯大,但那時還並未傳入我國。
  • 明教群雄各自不服,爭奪教主之位數十年,為何卻願意臣服張無忌?
    一、張無忌身份根正苗紅 張無忌父親是武當五俠張翠山,他雖然沒有正式拜入武當派門下,但因為父親的關係,他毫無疑問算是武當弟子。武當派在張三丰的帶領下,極其興盛,武當門人俠義為懷,在江湖上名聲極好。 張無忌的母親是天鷹教殷素素,是明教護教法王白眉鷹王的女兒,所以張無忌算是半個明教中人。
  • 張無忌是明教教主,那你知道明教其他教主是誰嗎?第一位很熟悉
    這個教派源於唐朝武則天延載元年傳入中國。明教的教義是懲惡揚善,度化世人。 明教以光明頂為總壇。 以上是背景介紹,下面主要說說明教歷任教主。
  • 張無忌一個職場小白為什麼能統領明教?因為他有個極大的優勢
    光明頂之戰,張無忌憑藉一己之力排紛解難當六強,將六大派趕下了光明頂,保住了明教的聖火,維護了明尊的地位,讓明教沒有就此退出江湖舞臺。初出茅廬的張無忌拯救了明教,被推舉為明教的教主,執掌明教,號令群雄,無人不聽張無忌的調遣。
  • 張無忌當年管轄的「明教」,出了個當皇帝的朱元璋,結局悲慘
    相信對於愛好文學的大家來說,金庸先生的作品一定全都不陌生,尤其是裡面的《倚天屠龍記》,不僅作品本身很火,還翻拍成了各個版本的影視劇,而作為主人公的張無忌,自然更是觀眾視線的焦點。這位男主角在作品中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教主,而且他手下有許多堂主,其中有一位名字值得注意,因為他叫做朱元璋。
  • 閒聊金庸:張無忌憑啥當上明教教主?
    張無忌導 語你還真以為,陽頂天死後、明教死翹翹了?除了光明左使楊逍,還有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韋一笑。總不能,聚在一起打一架再說。贏的那個,就有絕對的說話權力。明教不要急,不要急。明教的新教主、張無忌橫空出世。說也奇怪,張無忌出現之後一切都順理成章。本來,亂糟糟的明教、誰也不服誰的明教眾人——竟然,對張無忌當選教主這件事毫不反對並鼎力支持。
  • 張無忌是明教三十四代教主、方臘是第八代教主、那明教如何來的?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20歲決戰光明頂,孤身大戰武當、少林、峨嵋、崑崙、崆峒、華山六大門派高手,一戰成名於天下、成為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後來張無忌通過光明左使楊逍了解到了明教的來歷,並且對於明教第八代教主方臘起義一事、張無忌悠然神往,道:「大丈夫固當如是、當然《倚天屠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