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責任還是家長的義務?

2020-12-13 個人看天下

最近呢有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就是老師經常要求這個家長回家以後輔導孩子,並且要求呢要在孩子的作業上簽字或者要求錄視頻。這讓很多的家長很無語。有的老師更直接,如果孩子家長籤了字以後,到學校收上來,老師判作業的時候依然發現了錯題就要求家長到校聽課。很多的家長都認為,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學校才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這是老師的責任。也有家長認為如果家長就能教孩子只是那還要老師幹嘛。還有家長認為家長都去教孩子了,那老師就要失業了,因為家長要教孩子所以家長也失業了 ,社會就亂了。

那麼我來說一下我個人的理解和做法,我每天回家的時候都會輔導孩子的作業,就算我有事沒有辦法看著她寫作業,那我也會在回家之後把他的作業拿出來給她檢查一下哪道題不對,為什麼不對都會給他講一下。並且把他的的錯題用紅筆標出來,寫上孩子的作業問題在哪裡。等到老師判作業的時候就很直接的看出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怎麼樣了。這樣做並不是說我不累或者我就那麼願意去做這個事情,也不是說是因為老師要求了我就要這麼做。真正的原因是我根本就不覺的老師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教好,也不是說老師多不負責任,而是他有那麼多的學生能分給我孩子的經歷又能有多少呢 ?我孩子的班級裡面有70個孩子,我同學家的孩子的班級有90個孩子。。。。。。老師上課要帶著麥克風才可以,不然後面的同學根本聽不見。大家可以算一下,每個孩子一分鐘就要一個多小時,孩子上一天課才多長時間啊。這就是我為什麼要自己輔導孩子作業。那麼多的孩子,你的孩子錯的哪道題他根本就記不住。

我自己的孩子肯定要自己上心,因為你如果不關心這個孩子的情況下,老師的精力又有限,那麼最後帶來的結果是要自己孩子來承擔的。老師只是一個職業,一份工作。而我們是家長,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責任,可教育子女也是家長的義務。

相關焦點

  • 「龍門陣」學生學習不好到底是老師的責任還是家長的責任?
    學生學習不好到底是老師的責任還是家長的責任?學生學習不好老師找家長麻煩,為什麼不是家長找老師麻煩?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更多的覺得孩子在學校上學,怕老師給自己的孩子穿小鞋忍氣吞聲的不在少數。可能有百分之90以上的家長都選擇沉默,最後本末倒置,老師教不好學生還囂張的批評家長,動不動打電話找家長。
  • 貴州一女生被班主任等多名老師毆打,是教書育人還是洩私憤?
    本該教書育人的老師,為何拿起「戒尺」進行人身攻擊?難道「暴力教學」的效果要好於「諄諄教導」?如果僅從暴力方面教育孩子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那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人手一條「戒尺」,追著孩子打,誰不想望子成龍?
  • 徐州家長送老師」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錦旗被傳喚!
    近日,徐州一男子手持「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的錦旗送給某小學老師後,被當地公安機關採取了傳喚措施。 「如果我們家長什麼都會做的話,還要你們老師做什麼。」 男子說,因為孩子學習原因,自己頻繁被老師叫去學校,無奈之下才做此舉動,以引起有關方面重視、反思。
  • 家長給老師送錦旗「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網友:孩子咋辦
    家長和老師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育者。在這個教育過程中,家長不僅要從物資方面保證孩子的衣食住行,還要負責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全人格。老師作為孩子文化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具有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塑造健全人格的責任和義務。可以說,老師和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雖然各司其職,但是也有很多職責重疊,甚至是難以分清的地方。這就難免造成家長與老師之間認識的分歧,甚至是矛盾衝突,最近在江蘇徐州發生了一起學生家長給老師送錦旗的事情,就頗能說明這個問題。
  • 知識家長教,違紀找爹媽,老師負責教什麼?
    大學閨蜜打來電話,說第一天上小學,老師就要求買個印表機,每天讓家長根據孩子當天的學習內容,自行給孩子列印試卷,批改好第二天帶到學校。家長充當了老師的角色,老師更多的身份像是「校長」,孩子學習有問題,校長是會「批評」你沒做到位的。在校不守紀律,喊家長想想我們小時候,除非發生什麼大事兒,孩子在學校的一切基本都是老師處理,批評幾句,罰罰站,實在不行打幾下,基本不用家長操心。
  • 家長配合老師越密切,孩子就越優秀
    家長是孩子終身的老師。家長的教育職能,家庭的教育影響,是老師所不能代替的。只有家長與老師密切配合,孩子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在現實中,家長、家庭、老師、學校、孩子之間的教育生態並不和諧,常常會出現一切讓人搖頭嘆息的現象。01社會和家長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家長几乎達到吹毛求疵的程度。
  • 如何看待「教書的是老師,育人的是家長」這句話,你認同嗎?
    你認同「教書的是老師,育人的是家長」這句話嗎?這句話乍一看貌似正確,老師就是負責傳授書本知識的,家長就是負責培養孩子德行的,可是,倘若深究一下,這種觀點幾乎是硬生生把「教書育人」分割了開來,並不妥當。老師的責任並不只是教授書本知識,其首要目標其實是「傳道」,可以理解為向學生傳授做人的道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和學生做了獨特的解釋:「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 穿旗袍上課的男老師,還是好好教書育人吧!
    在最近這幾年的高考日裡,有許多家長(媽媽、奶奶)們為了自己的小孩在高考能取得一個好成績,紛紛在高考的第一天,就穿上復古、修身的旗袍去給孩子送行、加油助威,寓意孩子高考可以旗開得勝!或者穿上紅色衣服、戴上紅色帽子送孩子去考場,寓意孩子們鴻運當頭。家長(媽媽和奶奶)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這種心情行為,完全可以理解!
  • 教師節,家長或者家委到底應不應該給老師送禮?
    這個時候,不僅代表家長的家委甚是苦惱,很多家長也為此深感煩惱。家委苦惱,是因為不知道給孩子的各科老師送什麼節日禮物。禮物年年都送,總不能每年都相同吧?去年送了保溫杯,今年再送杯子,一沒誠意,二顯得多餘。送什麼價位的合適呢?太貴的吧,怕家長有意見,也同時也怕擔心老師不敢收;送便宜的吧,怕老師瞧不上眼,自己也拿不出手。
  • 把老師當物業羞辱,江蘇一家長給老師送錦旗,受傷的到底是誰?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學校和家長共同的責任,必須要在老師和家長的充分溝通下,才能做好孩子的教育,並不是像業主和物業那樣的服務,對於孩子的教育並非就是交了錢就結束了。 老師叫家長,並不是因為老是閒著沒事幹,而是屢次三番的問題沒有解決掉,孩子學習和習慣上的問題持續存在,是因為老師負責任,所以才屢次上他的寒假的,否則誰有那個閒心思管這些? 如果父母都把孩子的教育義務全部推給學校,那父母幹什麼?古話說的好,子不教父之過,可沒有說過子不教師之過。
  • 家長舉報老師有賞補課,竟被老師丈夫打,網友:師德何在
    很顯然這是在包庇金老師。這看似一件普通的學生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矛盾升級,背後映射的卻是整個教育風向的歪邪之風。老師,教書育人,是多麼高尚的職業,能為人師者,也定是高學歷高修養的人。但近年來,教師隊伍中卻時常被爆出一些有違師德的行為。比如,暴打學生,受賄,不認真代課等。
  • 叫家長第一名!某地家長給老師送錦旗,老師表示很委屈
    叫家長第一名!一學生家長給老師送錦旗,老師表示很委屈如今,對於老師的看法,真是各有說辭,有人認為老師教書育人是表率,有人認為老師師德敗壞該批評。其實,這都是片面之詞。對於教師這一職業,很多人有太多的誤解,以至於提起老師就有怨言。
  • 蠻橫的家長,溺愛的孩子讓老師不敢管教,沒有嚴師,何來高徒
    前不久,山東五蓮二中老師楊守梅因為學生逃課用課本抽打幾下之後,被抽打的學生將事情告知家長,隨後這一事件升級為老師對學生的「體罰」。學生家長鬧到學校,要求學校對老師進行處理,然而在學校將楊老師做出停職,賠禮道歉,取消資格評審,黨內警告,行政記過等多項出分之後,這些家長們還不罷休,繼續向教育局施壓。
  • 教育部長為老師發聲,老師權利迎來了春天,家長們要注意了!
    教育部長為老師發聲,老師權利迎來了春天,家長們要注意了!教師這個職業一直都是受到人們的尊重的,但是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很多家長對於教師這個職業出現了偏差的認知,老師的權利一直受到了迫害,教育部長陳寶生就果斷站出來為了老師們發聲。
  • 「15歲,抄磚頭狠砸老師後腦勺,9次」:我想教書育人,而你卻想讓我死
    中午12點21分左右,城北實驗初級中學的黃老師一邊收雨傘,一邊從後門走進教室。此時是午休時間,教室裡的學生正三五成群捉對聊天。黃老師萬萬想不到,一場蓄意的「謀殺」,會在此時此地——他天天教書育人的教室裡,降臨到他的頭上。尾隨在他身後的學生顏某,趁著他收雨傘的空當,舉起手裡的板磚,兇猛地砸向他的後腦勺。
  • 請不要讓爸爸在老師面前嚎啕大哭
    請不要讓爸爸在老師面前嚎啕大哭時間:2020-09-19 23:15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一段爸爸在家長會崩潰大哭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和老師溝通時,突然情緒崩潰大哭一個大老爺們,為啥哭成這樣呢?
  • 責任和義務的兩面性
    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都承擔著責任和義務,就像一份「鐵飯碗」工作,你不主動離職就可以一直工作到退休。#財經# 天天向上,努力學習,是我們做為一個學生的責任!而學習成績就是我們努力學習最好的證明,也是我們對父母應盡的義務。
  • 靈魂發問:家長都把老師的事情幹完了,請問要老師還有什麼用?
    究竟是誰給老師所謂的權威,讓其如此的趾高氣昂的?本來教育應該是老師的責任,孩子被家長送到學校,家長忙於賺錢,打理家庭,負擔起來了家庭的所有開支,但是如今的教育責任本該是學校的,為什麼偏偏要轉移到家長的頭上,甚至在家長群裡面,弄不弄就點名批評某某家長,甚至某某媽媽不愛孩子,不關心孩子學習,就知道賺錢,又是誰給部分老師這種得意忘形的資本的呢?
  • 老師給搗蛋學生開「批鬥會」,竟被家長起訴,老師真的錯了嗎?
    對於班級裡的問題孩子,大多數老師多抱有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態——一方面,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老師認為自己有義務幫助問題學生解決思想和學習上的問題,所以常常會「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另一方面,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一個人管著幾十個人的班級,目不暇接!當面對課堂被問題學生破壞,班級風氣被帶壞的情形時,常常會情緒失控,恨不得自己的班級裡從來沒有從這樣幾位學生。
  • 誰給了老師懟家長的底氣
    江西吉安井岡山經開區學校幾名家長,因未批改作業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昨晚賺了幾百萬?」「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根據曝光的聊天記錄,老師的意思是學生作業應該先由家長批改,之後再交給老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