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臺灣網8月27日消息(記者 呂葉松)龍池片區是漳州臺商投資區的東大門,毗鄰廈門海滄,歷史文化厚重,交通便捷,基礎配套日趨完善。如何通過片區黨委的引領,做深做實「黨建+」工作,落實以漳州市委提出的「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發展的戰略部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了龍池片區黨委今年來的一項重點工作。
今年來,龍池片區黨委在漳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角美鎮黨委的領導下,聚焦產業發展,找準基層黨建和項目建設的內在聯繫,發揮各村、居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創新「黨建+項目」的「158工作法(1個理念強引領、5種精神在推動、8個村居齊提升)」,著力實施「黨建+項目」雙輪驅動戰略,促進鄉村振興、生態環境、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任務齊頭並進,強力推動百億元項目蓬勃發展。
一個理念強引領
龍池片區作為漳州臺商投資區的前沿陣地,片區開發已有近20年的歷史,怎樣抓轉型、怎樣促發展才能讓龍池片區一直當「龍頭」,一直是龍池片區黨委思考的方向。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社頭、龍江、恆蒼三個園區發展,把三個園區開發建設上升到擴大有效投資的主戰場和產業轉型的主抓手的高度來推進,其中位於龍池片區的社頭高新技術產業園定位重點與廈門互補互促、融合發展,一方面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另一方面結合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項目,重點發展創新性產品的技術研究與應用。
基於發展「高新」產業,推動產業集聚,帶動經濟發展的考量,龍池片區黨委積極探索以「黨建+」為載體的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融合新模式,著力將黨建工作厚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一手抓黨建,一手抓項目,真正實現讓「黨建+」成為項目建設的主引擎。
龍池片區黨委書記張藝軍說道:「片區要高速發展,片區黨委帶頭是關鍵,首先要發揚 『大幹晴天、巧幹雨天、搶幹陰天,幹好每一天』的四幹精神,聚焦高新,抓好轉型。特別是項目徵遷工作更要做到『頭頂法律、手握天平、心中裝著人民、腳踏實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標準投入工作,才能贏得民心,方能幹群一條心,泥土變黃金。」
龍池片區就是在這種理念的引導下,片區黨員幹部統一思想認識,加快轉變作風,從「要我幹事」到「我要幹事」的觀念轉變,齊心協力為龍池片區的發展奮勇爭先,為龍池片區乃至全區的發展添磚加瓦。
五種精神在推動
龍池片區黨委廣大黨員幹部,村、居兩委幹部長期加班加點,任勞任怨,踐行初心和使命,以「黨建+」為引領,為完成項目徵遷工作不懈努力,力促龍池片區產業集聚發展。龍池片區黨委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層層壓實責任,充分發揮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黨員的作用,在區黨工委、角美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繼承和發揚漳州的「五種精神」,獨創龍池片區特有的「五種精神」,全力攻堅克難,為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積極貢獻。
五種精神,即為「拔河精神」「愚公精神」「黃牛精神」「螞蟻精神」和「拔釘子精神」。拔河精神,即團結協作精神;愚公精神,即勇挑重擔精神;黃牛精神,即不辭辛勞精神;螞蟻精神,即永不放棄精神;拔釘子精神,即不畏艱難精神。
在徵遷領域,龍池片區黨員幹部發揚等龍池片區特有的敬業奉獻精神,圍繞項目、服從大局,鼓足幹勁、攻堅克難,實幹實效,一批批項目徵遷幹部全力以赴,不辭辛勞,不舍晝夜,工作熱情不減,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擴徵了角美第二中心小學擴建工程等16個徵遷新項目,掃清了社頭片區安置房工程等多個疑難舊「尾巴」;村兩委幹部也積極投入項目徵遷工作中,樹立「徵遷工作好比100-1=0的拔鐵釘精神」全力破解徵遷難點,助推一個個項目上馬,片區一年多來,累計完成土地徵拆遷、賠青1.65萬平方米,徵收房屋182宗,項目總投資預計達369億多元,其中惠爾康生物科技、白礁小學、龍昆路等產業、道路、民生項目徵遷已經完成,交付使用。
在疫情期間,龍池片區黨委創新「片區黨委----黨支部----黨員---志願者」四級防控體系,眾志成城,形成聯防聯控的合力。為加快產業復甦,把精準防控和全面復工復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發揮有效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進龍池片區企業復工復產,截止至2020年3月底,龍池片區共復工312家工業企業,復工率比2018年增長8.9%,成效明顯,福欣、蒙發利等企業也積極解決就業人員問題,為促進我區龍池片區經濟發展與就業錦上添花。
在鄉村振興上,龍池片區8個村、居黨員幹部始終牢記「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幹群擰成一股繩,敢於直面問題,矛盾面前不躲閃,通過「曬一曬」「比一比」,形成你追我趕的工作氛圍,截止今年7月底,累計完成8100米農村汙水收集納管,投入7600多萬元,完成總進度的88.14%,完成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全力推進農村汙水收集治理,房前屋後環境整治,發展油畫產業等,讓農村更宜居,產業更興旺。如,全國文明村鴻漸村,新樓公園就是鴻漸村委牽頭,村民自願出資籌建;錦宅村率先完成了黑臭水體治理,讓村中一潭死水變成了源頭活水,潭裡魚兒清晰可見。有的村汙水整治後成了村民夏天遊泳避暑的新選擇。
八個村居齊提升
龍池片區下轄社頭、錦宅、橋頭、鴻漸、金山、白礁6個村的黨組織,以及龍池、金鴻2個社區的黨組織,龍池片區黨委注重協同提升,帶動發展,以「黨建+」為引領,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發揮地區特色和活力,打造出一批富有特色、個性鮮明的村莊。
錦宅村廈漳油畫城,集聚了一批來自各地的畫家、畫師和跟繪畫有關的從業人員。廈漳油畫城總共有300多間的店面,目前已經有90間店面營業,有1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畫界從業人員進駐。8月16日「廈漳油畫城杯」福建省美協著名畫家採風創作暨漳州臺商投資區油畫藝術研討活動在錦宅舉辦。錦宅村古厝成群,素有「九庵二十七祠」之稱,文化底蘊深厚,結合歷史級「鄉村振興示範村」為契機,因地制宜,打造閩南僑鄉風情、文化教育、多元融合發展的富裕、美麗鄉村。
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白礁村,依託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礁慈濟宮和臺胞祖籍地的資源優勢,著力打造養生特色小鎮,規模達3000畝。將建起新高檔社區,也保留著潘氏老宅等古建築群。白礁,未來可成為更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農村。
鴻漸村,蟬聯3屆全國文明村,是菲律賓前總統科拉松?阿基諾的祖籍地,古民居、省級文保高陽樓等建築點綴其中,憑藉依山傍海得天獨厚的環境,在村兩委的帶領下,盤活土地資源,搞好農村提留地,大力引進內外資企業,經濟發展較快。
金山村,以鄉村振興為目標,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推動全村垃圾治理常態化工作,提升村容村貌美麗行動,同時不斷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打造村民健身場所,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
社頭村,高新活力社頭村是當前社頭村既定目標,社頭村兩委幹部全力配合項目推進,目前已有國貿智谷等一批優質項目落地,廈門地鐵6號線角美延伸段正在建設,投資10億元的社頭安置房等配套項目逐步完善。
橋頭村,文物古蹟眾多,人文氣息濃鬱,至今保存著「志潔行芳」旌節坊、壺嶼古橋等文物保護單位,南洋「糖王」郭春
秧的傳奇故事如今成為了影響一代人的光輝歷史,目前泰禾紅樹灣院子項目落地橋頭村,教育配套也將逐步完善。
龍池居委會,著力用好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工作法,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優秀社區工作法。
金鴻居委會,積極打造安居樂業的家園, 實施「五民」工程,打造服務群眾「貼心家園」;實施「助民」工程,打造弱勢群眾的「暖心家園」;實施「娛民」工程,打造群眾喜愛的「樂心家園」;實施「安民」工程,打造平安各和諧的「安心家園」;實施「聚民」工程,打造志願服務的「愛心家園」。
百億項目有成效
項目是支撐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龍池片區黨委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堅定信念,堅持「158工作法」,堅守「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主動作為,主動擔當,當先鋒、做表率,撲下身子抓落實,精準施策解難題,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形成百億項目的產業集群,助力走好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廈門國貿智谷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在龍池片區黨委與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苦幹加巧幹,僅用97個工作日完成一、二兩期300畝土地賠青、徵遷;2個月完成一期200畝66萬方的土方平整。目前,國貿智谷項目已達到開工條件,建成後園區企業可達700多家,可創造綜合產值約292億元,解決就業約1.7萬人。
惠爾康生物科技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徵遷初始階段,群眾積極性不高,龍池片區黨委積極推動,堅持掛圖作戰,協調各相關部門,不厭其煩做群眾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群眾充分感受到項目落地,產業發展帶來的諸多利好,解決了多年來徵遷滯後的難題,目前總徵地面積111.6畝的惠爾康項目已經順利完成徵遷,場地平整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廈門市軌道交通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工程,是備受關注的閩西南協同發展區重點項目,是連接廈漳兩地的新通道和新動脈,對於漳州臺商投資區城市崛起,打造廈漳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龍池片區黨委接受徵遷任務,立即抽調精幹力量,組織工作專班,全力投入,目前已完成官路自然村195戶的所有房屋丈量,並籤訂房屋25宗、菇房16宗、附屬物33宗,徵遷項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龍池片區堅持黨建引領,緊抓「高新」文章,片區黨委致力於「提升環境、樹立新風、做優產業」,通過「黨建+項目」,實現村莊的美麗蝶變,打造項目發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