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生制\"南京PM2.5分布圖\" 引起軒然大波

2020-12-16 考研幫(kaoyan.com)

     兩天來,一張「南京市pm2.5濃度分布圖」在網上悄然流傳。根據圖示數值,南京主城區的




   

  兩天來,一張「南京市pm2.5濃度分布圖」在網上悄然流傳。根據圖示數值,南京主城區的pm2.5數值高達近200,被以深紫色重點標註,可謂觸目驚心。此圖究竟為何人所制?其數值是否靠譜?記者昨天進行了一番採訪。

  汙染嚴重的六合和主城區被紫色籠罩
  這兩天,一張題為《南京市pm2.5濃度分布圖》的圖片,被不少南京網友在微博上轉發。記者看到,作者將六合、主城區、江浦、江寧、溧水、高淳6大區塊以不同的顏色標註,「綠色表示pm2.5汙染較輕,紫色則表示汙染嚴重。」
  如圖所示,南京六合區和主城區幾乎被紫色籠罩,其中後者更呈深紫色,從數值看已接近200。而越往南去,江寧、溧水、高淳等地卻是一片碧綠。或許是呈現方式迥異於一般官方發布只是公布幾個數據,這張有著鮮明區域特徵的pm2.5濃度分布圖很快引起了關注。更有活動半徑幾乎不離主城區的南京網友驚呼,「太可怕了,原來以為南京的pm2.5濃度不高,沒想到那點汙染全集中在我身邊了。」自然也有高淳等地網友「得瑟」,「歡迎主城區同胞到鄉下吸氧。」
  根據作者「易木堂」所留聯繫方式,記者昨天採訪了這位真名叫齊立新的24歲小夥。出乎意料,小齊老家在河南,現在則就讀於中山大學研究生一年級,和南京根本談不上有什麼關係。「我本科時在合肥讀書,去南京玩過幾次,對這個城市印象深刻。」接受採訪時,齊立新告訴記者,2月1日那天他看到新聞說江浙一帶pm2.5濃度很高,「就臨時起意決定做一張濃度地圖。」

  南京地圖+PM2.5數值+地理學推演
  當然,齊立新繪製pm2.5地圖與其專業也有關係。「我是讀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平時經常繪製各類地圖,統計地理數據。pm2.5的話題越來越熱,也算是趕個時髦吧。」齊立新告訴記者,他所採集的數據都是來自政府官方網站,「比如南京這張地圖,用的是當天下午5點,南京九大pm2.5監測點的實時數據,至少能反映那個時刻南京的真實情況。」齊立新製作這張南京pm2.5地圖只用了半個小時。「根據谷歌地圖做一個南京地圖基底,進行簡單的地理信息照準後,將pm2.5數值代入,用顏色加以區分,過程並不複雜。」
  9個監測點的數據能支撐一個城市的pm2.5濃度分布圖嗎?「應該是遠遠不夠的。」齊立新說,他現在只能在已有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地理學的推演,「畢竟理論是要靠數據支撐的,監測點越多,據此繪製的圖自然越準確。」有這麼多人「捧場」,堅定了他繼續製圖的信心,「我會進行長期的數據收集,並結合天氣狀況、城市交通、人口密度、工業產值等元素,進行系統的研究。就讓南京這張圖,成為我pm2.5研究的開始吧。」

  這個圖能代表南京真實情況嗎?
  在監測點位較少的地方數據容易失真,只採用一個時間節點缺乏代表性。
  「大學生能有這樣的意識和行為,還是值得鼓勵的。用地理學模型推演出的PM2.5南京分布圖有可能會失真。」昨天,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教授朱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模型本身並沒有問題,但在沒有較多點位的支持下,直接用空間反演,中間區域的結果就會失真。
  比如南京六合這個區域,目前並沒有PM2.5的實時數據發布,而分布圖中的數據又來自何處呢?朱教授認為小齊是將六合附近有公布的監測點數值全部輸入模型中,包括六合區東北方位的揚州、鎮江、泰州等,這些數據會根據距離折算出六合的數值。但是只有六合周圍的觀測點數據越多,分析出的結果才會越精確。
  另外,這張「PM2.5南京分布圖」只是截取了2013年2月1日17:00這一節點的數值,一般而言,至少也要整合一個月的長期數據。此外,也有專家指出,就拿這張圖來說,六合全部分區域汙染都高於其它區縣,這明顯不可能。而且圖片上,建鄴和雨花的PM2.5濃度反而比遠郊高淳好,這也不符合當天的情況。因為高淳一直以來PM2.5的濃度都不算高,是南京的清潔點。作為主城區的建鄴和雨花,不可能比高淳還「乾淨」。

  南京主城區數據相對真實
  不過這張圖表中,主城區的數據還相對真實,那就是南京主城區的PM2.5分布的確居高不下。特別是城市主幹道附近,PM2.5的濃度也容易聚集。從2008年開始,南京城區的PM2.5年均濃度都在超標,並呈逐年上升趨勢。而且通過對南京城區高空汙染物的觀測發現,在南京80米的高空,PM2.5汙染濃度大約是近地面的80%左右,與地面相差並不大。而主城的數據之所以相對精確,那是因為南京PM2.5的9個大氣國控點,7個都是在主城區。
  記者了解到,對於PM2.5監測點的選擇具有不同的代表性。南京目前能夠監測到PM2.5數值的是9個大氣國控點中草場門代表的是文教區,中華門代表的是交通要道,瑞金路代表的是居民居住區,玄武湖代表的是風景區。記者了解到,今年則會給郊區縣點位都配上PM2.5儀器,這樣就實現了南京PM2.5的全覆蓋。

  為什麼郊區六合數據反而偏高?
  PM2.5易擴散,郊區比主城區高是有可能的。
  在圖標中,大家明顯看出,郊區六合的PM2.5濃度一直偏高。儘管數據在當天有失真現象,但這種情況有時在南京的確會出現。朱彬教授表示,受汙染源和風向的影響,由於南京江北、棲霞大工廠多,有時會出現PM2.5濃度超過市區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PM2.5微粒非常小,不像其他汙染物那麼容易沉澱下來,空氣輸送的距離會遠很多。「儘管在郊區,如果處於汙染的下風向,也容易出現PM2.5濃度升高。」一位環保人士表示。PM2.5濃度通常是一處高,到處都高,沒有地方可以倖免。郊區的PM2.5等空氣汙染物的監測濃度不一定總會比市區的低,「郊區比主城區、小城市比大城市的PM2.5濃度高也是可能的,這是符合科學規律的。」正是由於PM2.5會出現跨區汙染、輸送的情況。因此在PM2.5治理中,要講區域的聯防聯控。
  PM2.5不僅是灰霾天氣的元兇。而且它們的「壽命」都很長,能夠在大氣中停留相當長的時間。粒徑為1.0um的PM2.5粒子自然沉降到地面需要3年11個月,而10um的顆粒需要19天。因為「壽命」長,PM2.5常常也可以長途跋涉,從外地輸送來。

相關焦點

  • 農村導致了我國的pm2.5汙染?網友推論錯了!
    文中也提到了,農村的燃燒方式,會導致室內的pm2.5高達室外空氣pm2.5的3倍(中國住戶的室內 PM2.5平均濃度(73 ± 34 μg/m3)為室外空氣(22 ± 16 μg/m3)的三倍。)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北京市PM2.5數據實時監測發布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東城區環保局的pm2.5監測點是北京市環保檢測中心35個pm2.5監測站點中的一個。監測點內有一臺監測pm2.5的檢測設備,一臺數據傳輸設備。pm2.5監測數據通過樓頂的空氣採集管道進入監測設備得出,檢測設備將數據傳輸到傳輸設備裡,傳輸設備通過3G網絡將數據回傳至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pm2.5口罩可以防止病毒感染嗎?
    Pm2.5口罩是指能有效過濾空氣中PM2.5顆粒的口罩,比如說霧霾以及空氣中的塵蟎、花粉、細菌、病毒等,主要適用於空氣品質較差的環境下,病毒在空氣中主要存在於飛沫中,為直徑大於5um的含水顆粒,PM2.5口罩的防護功能不佳,而且有的Pm2.5口罩含有呼吸閥,呼吸閥為單向防護,即對佩戴口罩的人有防護作用
  • PM2.5 指數多次爆表,2015 年國內霧霾事件盤點
    特別是去年入冬以來,霧霾以橫掃之勢侵略了近大半個中國,北上廣深各大城市的PM2.5及可吸入顆粒物等空氣汙染物指數,更是多次爆表——霧霾壓城的厚重感,至今仍然繚繞在人們的心頭。人見人怕,霧霾究竟為何物?事實上縱觀整個2015年,霧霾可以說是首尾相連——數據顯示,整個2015年,北京有179個汙染天,而全年的最後46天,北京的PM2.5濃度比起去年同期要高出75.9%以上,以至於北京在11月底發布年內首個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之後,緊接著的12月8日又發布了有史以來第一次霾紅色預警,並於10天後的12月18日,二次發布霾紅色預警。
  • 中國姓氏的地理分布圖
    中國姓氏的地理分布圖 ○作者 馬特·斯基亞文薩 ○譯者 古雷 《 青年參考 》( 2013年10月30日   27 版)
  • 【地理圖庫】世界七大洲分布圖(分洲設色)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美領館發布滬PM2.5 專家:評價標準與官方不同
    美領館發布滬PM2.5 專家:評價標準與官方不同 2012年05月16日09: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警惕PM2.5風險,除了戴口罩外,還有4招自我防護空氣汙染
    空氣汙染造成的症狀有鼻子過敏、喉嚨發癢、咳嗽、氣喘、胸痛、胸悶等,這些症狀初期較輕,不易引起人們的警惕,但如果有人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時候,那麼空氣汙染就可能會對這些疾病產生不良的影響,加重病情。即使沒有相關的疾病,長期暴露在空氣汙染下,也會引起呼吸系統或心血管系統的疾病。
  • 西安首次公布PM2.5數據 兩三年後或實現預報
    地處鬧市 超級站PM2.5濃度最高 昨天中午,期待已久的「西安市城市空氣PM2.5監測數據」終於出現在市環保局門戶網站,在頁面中央的左側一欄,可以看到數據中心以及西安空氣品質狀況分布圖,點擊 「PM2.5監測數據」,就可以查看7個點位PM2.5濃度以及當月PM2.5濃度日均值的曲線圖。
  • 報告:去年中國PM2.5降9%,在汙染最嚴重國家排名上升1位
    據悉,該報告以全球最大的實時空氣品質數據平臺為基礎搜集PM2.5數據,這些數據來源於各國政府以及由私人和非政府組織經驗證後的監測平臺。報告引用世界衛生組織PM2.5空氣品質監測指南與美國空氣品質指數(AQI),世衛組織設定的PM2.5目標值為10微克/立方米,美國空氣品質指數將汙染物濃度轉換為0-500的色標,「良好」範圍為小於12g/m。
  • 南京高校學生製作全國最大紙飛機 衝破PM2.5起航
    南京高校學生製作全國最大紙飛機 衝破PM2.5起航   中新網南京12月7日電 (張楠)濃濃的霧霾中,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一群人抬著一個黃色的龐然大物,幾秒之後,龐然大物穿過霧霾在空中飛行……「透過霧霾,看見了南航的紙飛機。」
  • 樹木也會生成PM2.5? 真相在這裡!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樹木也會生成PM2.5? 真相在這裡! 植物對霧霾有雙重影響,一方面是能沉降、阻滯和吸附顆粒物,另一方面是排放植物源VOCs,二次生成PM2.5,對大氣影響非常複雜。 進入4月,北方多地都迎來了柳絮飄飛的高峰期。
  • 上海PM2.5爆表
    央視稱,13時PM2.5爆表後繼續揚升,全市平均602.5。相關...除夕夜鞭炮聲聲響 上海PM2.5爆表除夕之夜,噼裡啪啦的煙花爆竹,在迎接新年的同時,也令上海空氣中的PM2.5濃度驟升。PM2.5「爆表」 倒逼環保產業再提速空氣嚴重汙染,有地區PM2.5破900,更甚的是PM2.5的「爆表」不僅出現在北京地區...上海、廣州、
  • 江蘇人網購口罩全國第二 專家:防不住PM2.5
    最近,南京霧霾天持續,街頭隨處可見戴著各式口罩的市民。昨天,現代快報記者發現,不少市民戴著普通棉紗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豬嘴口罩等。對此,專家表示,我國尚沒有防PM2.5口罩國家標準,市面上的普通棉紗口罩對於PM2.5起不到防護作用,不過N95、N99類口罩對於PM2.5有一定效果。
  • PM2.5口罩質量參差不齊 「豬嘴」口罩不適合民用
    中新網南京2月25日電 (田雯)25日,江蘇省質監局公布了162批次口罩檢測結果,過濾效率大於90%的口罩僅22批,佔13.58%。其中16批次PM2.5口罩,只有7批的過濾效率大於90%。專家表示,「豬嘴」類防塵口罩為工業用,不適合民用。  本次口罩的風險監控共購買樣品162批次,其中南京市場購買70批次,網購92批次。此次檢測主要評測口罩的過濾效率和呼吸阻力。檢測結果顯示,過濾效率大於90%的口罩僅22批,佔13.58%。而過濾效率小於50%的口罩有113批,佔69.75%。
  • 上海市環保局回應美領館監測PM2.5之差異
    上海不「鴕鳥式」迴避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海的PM2.5工作才剛剛起步,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目前正在加快完善現有國控點PM2.5監測設備和發布系統,將分階段發布PM2.5監測數據和AQI指數。在PM2.5監測上,上海不做「鴕鳥式」的迴避,將第一時間把上海環境狀況客觀、及時、科學、準確地向公眾反映。
  • 臘八,雍和宮香客雲集煙霧騰騰,pm2.5肯定爆表,這事誰來管?
    燒香的場面太壯觀了,善男信女們,借著釋迦牟尼佛成道的十二月初八日,喝完免費的臘八粥,接著跪拜磕頭,那虔誠勁,真的感天動地,香客們個個是土豪,大方的很,花幾百上千塊錢,買到幾大捆香,一起點燃,然後放進巨大的香爐裡面,香爐裡一半是煙霧,一半是火焰,火焰一上午都不熄滅,煙霧立刻瀰漫開來,四處飄散,此刻pm2.5肯定會爆表的。
  • 豬血預防PM2.5不太科學
    豬血預防PM2.5不太科學 應對霧霾天氣,市民最好食用一些有清肺效果的食品。  近段時間,清遠數日陰霾,前不久有媒體報導稱,清遠的空氣品質曾出現重度汙染。不少市民對此表示擔憂,感嘆「保護『肺』交不起了」。
  • 【世界地理】第八篇:七大洲分布圖,各洲區域劃分圖,各區域各國分布圖
    地球七大洲四大洋圖亞洲區域劃分圖東亞,東南亞,南亞,北亞,西亞,中亞國家分布圖歐洲區域劃分圖東歐,西歐,南歐,北歐,中歐國家分布圖非洲區域劃分圖北非,南非,東非,西非,中非國家分布圖北美洲區域劃分圖加拿大北極群島,格林蘭群島,北美地區,墨西哥地區,中美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