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宗教育兒的文化特性

2020-12-12 容許青春淺薄

日本宗教育兒的文化特性

日本的孩子似乎從誕生之日開始就加上了宗教的烙印,日本人對於宗教,特別是對於日本神道的熱衷,影響到了日本教育的方方面面。國家將道德教育的大部分內容,交付給日本的寺院完成。從孩子初生的誕生禮,到個體生命終結的葬禮,日本人的各種儀式似乎都離不開宗教的影子。

日本人常說「7歲以前的孩子都是神」,更是將小小的孩童與神秘的宗教思想捆綁在一起。孩子是宗教的孩子。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宗教儀式,在隆重的場合,身著盛裝參拜地方守護神,踏上一層樓梯在感謝平安成長的同時,再次祈求神加護,有靈魂的更新之意,即得到心的靈魂。

育兒習俗反映著當時的社會文化,能夠看出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烙印。日本民俗學家大田堯認為:「育兒是社會持續發展的前提,並且毫無疑問關乎社會的存亡,也就是說有育兒的存在才能有社會的發展。但是,作為自我生存的工作勞動和為傳宗接代的育兒在很多地方是存在著矛盾的,這在生物領域都是相通的。」「作為社會文化傳承的育兒習俗,本身就承載了日本的傳統文化。

日本的育兒習俗既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又受到自然形式的影響。當原有的文化尚未真正具有國際性質,例如封建文化不能擺脫地方割據的性質,資產階級文化也不能擺脫國民的(民族的)性質,因此,後進國對於先進國的文化,通常並不是把前者原有的落後的文化因素掃清之後再吸取的,而是在這種因素的基礎上,並在同這種因素的參與結合起來的情況下吸取的。」日本長期以來作為落後之國,對於外來的文化必然需要不斷的吸取。作為文化表徵的育兒習俗,日本在達到先進國的意識以來,一直是移植和吸取。

如今,日本育兒習俗的內涵除了吸收社會文化和自然文化外,有了更為廣闊的內涵:首先,育兒習俗提高了父母的文化修養。長期以來育兒習俗作為一種文化,在民間廣為流傳。新生兒父母在接受育兒習俗的同時,也接受了相關的育兒知識,提高了他們的文化修養。其次,育兒習俗保證了家族的血脈傳遞。日本的育兒習俗,大多是以家族傳授為主的,在這一過程中,婆婆發揮了主導性的作用。育兒的習俗被稱為禁忌,不可觸碰,以此保證家族的血脈傳遞。最後,傳統育兒文化的發揚,作為文化表徵的育兒習俗是人類長期以來形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傳播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日本傳統的育兒方式是以辱」的形式來促進幼兒成長。「口耳相授」的形式進行的,過去日本人常用「嘲弄」「欺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傳統的育兒方式也受到了新的挑戰。如今的日本人更多的樂意採用「鼓勵」「榜樣」的育兒方式,以此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鼓勵他們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十字軍之王3》創造宗教特性推薦
    《十字軍之王3》中創造宗教是需要選擇特性的,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創造宗教用什麼特性比較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離殤蘇煌」分享的創造宗教特性推薦,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創造宗教特性推薦武裝朝聖,大聖戰永遠滴神,想蹭十字軍BUFF,大量虔誠收入只此一家肉慾高揚,加生育,繁衍生息也很重要團體主義,簡單粗暴+10同教好感,更快的傳教和改文化還有個什麼武裝的
  • 從日本宗教文化看靖國神社問題【2】
    他們還列舉日本人曾為足利時代的逆賊楠木正成等人建立神社,為入侵的元朝軍隊將士立碑,為日俄戰爭中戰死的俄軍將領立碑等等,以作論據。一些人為繞開違反憲法之嫌,寧肯把神道說成是日本的習俗和文化而非宗教。 日本前防衛廳長官瓦力等人宣揚,日本的觀念是「死者不鞭屍,不挖墓」。他甚至認為:「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是包含了日本所有文化、傳統、習俗的國家應有狀態。從廣義上講,可以說是日本文化。
  • 從日本宗教文化看靖國神社問題【3】
    由此可見,上述瓦力先生所謂「人亡不究魂之過」、「死者不鞭屍,不挖墓」的說法只反映了日本文化宗教中對「荒魂」、「惡神」也要祭祀,即「鎮魂」的觀念,如果要用來說明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正當性」,卻難免有自欺欺人之嫌。因為靖國神社並未善惡不分,它所祭祀的戰犯「魂靈」在日本右翼分子看來是「善」的,而在全世界主持正義的人們眼裡則分明是「惡」的。
  • 改變日本宗教文化的福建和尚
    隱元全名為隱元隆琦,是中國明清時代高僧,清順治年間東渡日本,不僅給日本帶去了中國禪宗的一個流派——黃檗禪,而且隱元及其弟子所帶去的中國文化和諸般技藝,給了當時鎖國的日本一個十分鮮活的刺激,使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再次勃興,史學界把隱元赴日以後的17世紀的日本稱為「日本華文化最高潮時期」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二次高潮」。
  • 儒家文化特性是什麼?發揮什麼作用
    數千年積累下來,影響當今世界最大的四種文化主要是基督文化、儒家文化、伊斯蘭文化和印度文化。那麼,這些文化分布的主要區域是怎樣的?我們所在的儒家文化有什麼特性和作用呢?顯然,基督文化是全球影響區域最大的一種文化。
  • 宗教世俗化帶來的新文化發展,日本藝術界掀開文化新界面
    禪宗文化在十四和十五世紀文化界所佔的比重雖然很大,但儘是一些對於深化宗教精神不起任何作用的東西,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禪宗文化的流行,成為宗教文化向世俗文化轉變的第一步。禪僧的日常修行中,飲食起居無一例外試圖原封不動地再現中國禪宗寺院的規矩。來往於明朝的禪僧們,則熱衷於學習明朝文化。
  • 文化資源的特性與重要性
    文化資源的特性與重要性 2014年10月08日 00:00 來源:內蒙古日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無論出版業、影視業、會展業、演藝業、網絡業、動漫業、廣告業、設計業,還是文化旅遊業
  • 從日本宗教文化看靖國神社問題
    ■ 日本宗教文化中對亡靈的善惡觀念與區分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 副院長 劉江永 日本的靖國神社祭祀的主要是日本對外戰爭中的陣亡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日本軍部動員侵略戰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
  • 淺談:宗教文化的特徵
    宗教的產生本身就是人類文化活動的結果,是人類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環節。宗教是以異化的方式反映現實生活而被實體化了的一種社會體系和文化生活方式,這便是宗教的文化屬性。  從外延的角度看,宗教文化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方面的內容。宗教的器物文化包括進行宗教活動所需的用物、工具和場所。宗教的制度文化包括構建宗教活動的一切形式和方法。
  • 從易學角度分析日本的地理特性
    其實,從易學這種哲學的高度來分析一件事物,可以說是最科學的,最客觀的,最深刻的,可以發現解釋一些實證科學所發現不了的特性及原因。筆者一直認為這個世界上哲學較之其他學科是最重要的,哲學是科學的科學。當科學解釋不了,無路可走的時候,用哲學來解釋是最有用的。這一次我們以哲學的角度來看看日本這個國家是怎樣的特性。
  • 是什麼生產了偶像文化和恐怖宗教?|日本社會的文化側影
    他們的消費行為看似是在「自由意志」的指引下自主完成,但實際上,偶像是商業資本和大眾傳媒共同打造出來的文化工業符號,並藉助電視這種傳播媒介在1980年代的日本迅速崛起。也因此,偶像是一種滿足特定群體精神需求的消費品。日本1980年代興起的「新新宗教」帶有明顯的自我修行傾向,相比於現世的幸福,其更加關注自我的意識狀態。
  • 北京的宗教文化
    從古至今,各種原始宗教以及土生土長的道教都在北京繁衍和發展,外來的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宗教亦相繼在北京地區傳播,並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北京歷史文化中,逐漸形成了多元文化體系的北京宗教文化。從北京宗教文化的特徵來看,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即歷史傳承性、吸納包容性、多元共存性、中心引領性和宗教文化民俗性。
  • 從日本宗教文化看靖國神社問題:實質以惡為善
    原標題:從日本宗教文化看靖國神社問題:實質以惡為善 日本宗教文化中對亡靈的善惡觀念與區分。   日本的靖國神社祭祀的主要是日本對外戰爭中的陣亡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日本軍部動員侵略戰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
  • 日本男性休育兒假為何這麼難?小泉純一郎兒子也遇冷嘲熱諷
    「這是個好先例,是時候讓男性休育兒假成為普遍現象了。」東京上智大學政治學家Koichi Nakano指出,即便有了小泉進次郎的帶領,日本男性在休育兒假問題上依然面臨很多阻礙。他也認同,要改變日本社會文化,需要的遠不只他這樣的公眾人物,「很多男性面臨著相似困境,他們想要休,但很困難」。Koichi Nakano指出,像小泉進次郎一樣的人都還為休育兒假遭遇阻礙,「對從事其他職業的普通人來說,又是多麼艱難?但總要從哪裡開始。」不光是男性,女性政治人物也同樣因此遭受批評。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儒學文化的特性與前途
    關於儒學文化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的貢獻   儒學文化早在公元前後的三四百年間,就由中國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北部地區,逐漸形成了東亞儒學文化圈。正如日本學者西嶋定生在《東亞世界的形成》一文中所說的:「東亞世界是以中國文明的發生和發展為基礎而形成的,隨著中國文明的開發,在那裡形成以中國文明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
  • 日本興起的「廚房育兒」
    日本興起的「廚房育兒」2009-08-24 02:15作者:佚名來源: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錄入:gaoyueying   收藏本文導讀:小朋友進廚房,在多數家長眼中是危險、麻煩的事。但是,據說現在日本兒童最熱門的遊戲場所是「廚房」;書店熱銷的書籍是「兒童料理食譜」;百貨公司家電部門當紅的是「兒童專用廚具」;電視臺正在叫座的節目是NHK的「兒童烹飪」。  兒童最時髦的休閒活動  日本為什麼興起「一歲廚師」「在廚房裡長大的孩子」熱潮呢?
  • 日本皇室育兒方針民間熱捧
    日本皇室的育兒方針是日本民眾追捧的對象。這股追捧風潮始於半個世紀以前,現在的日本皇后、當時來自民間的皇太子妃美智子,廢除了皇宮裡的乳母制度(此前皇子長到3歲就得與父母分離,與專職教官共同生活),她不僅在東宮破天荒建造了廚房,為三個兒女親自下廚,還撰寫了名為「德仁憲章」的育兒指南。
  • 仙峰寺、菩薩谷與鬼佛像——淺談《只狼》中的日本宗教文化
    無須刻意觀察,玩家們會發現在遊戲中宗教元素無處不在。殘破寺廟沉默寡言的佛雕師、穿梭各地所仰仗的鬼佛、只狼手中據說由高人所制的歸佛,以及在遊戲中被濃墨重彩刻畫的仙峰寺、菩薩谷,無不彰顯著古日本國濃厚的佛教文化。如果經常看一些日本的文學影視作品的話,就會發現日本的宗教不僅僅只有佛教,而是一個錯綜複雜,包羅萬象的體系。
  • 對火的崇拜圖騰,是原始先祖的宗教最早特性,與大自然關係密切
    對火的崇拜圖騰,是原始先祖的宗教最先特性,與大自然關係密切【原創文章 切勿抄襲 全網監測 違者必究】(本文在《龍觀歷史》編號:1--28,文化奇葩--原始社會--華夏五千年)歡迎朋友們來看《龍觀歷史》,
  • 結合日本宗教文化和建築文化的古老神社,你去過幾個?
    神社是崇奉和祭祀神道教中各神靈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築中最古老的類型。由於神道教與日本人民生活密切,神社十分普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那些有代表性的神社。晴明神社日本歷史上最知名的明陽師安倍晴明的故居就是清明神社。安倍晴明精通五行,在此從事天文、佔卜、除妖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