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景體驗逼真的「盜墓」)
成長
盜墓小說《鬼吹燈》無疑是近年來湧現的大IP,去年它先後被拍成兩部影片《九層妖塔》《尋龍訣》上映,狂卷票房23億元,許多影迷看著片中主角們下墓探險,十分刺激有趣,但光看電影畢竟有些隔靴搔癢,有沒有什麼方式能夠親身體驗一下「摸金校尉」的感覺呢?
現實中的盜墓當然是不可能了,且不說需要常人不具備的分金定穴之類的專業技能,即便是挖到寶貝,那也是違法的,得上交國家不是?好在如今的技術水平和互動娛樂產業都已十分成熟,一家名為「萬娛引力」的公司就在去年從《鬼吹燈》版權方閱文集團買下了這個IP的授權,打造成了一個名為「觸電」的互動娛樂項目。這座「真人版《鬼吹燈》」大墓在北京揭開神秘面紗,筆者作為內測版的第一批體驗者提前前往感受。
體驗場地搭建在位於北京服裝學院內的BIFTPARK中關村時尚產業創新園,抵達籤到處就會領到一套「摸金」裝備,其中包括一個象徵「盜墓者」身份的「摸金符」,沒錯,就是電影裡陳坤差點扔到河裡的那個小吊墜,以及一個紅袖籠,體驗者需要從胡八一、王凱旋、丁思甜三人中選擇一個角色,並獲得角色任務卡。等到一切裝備停當,兩個身披黑衣頭戴面具的使者出現在等候區,搖起手中的鈴鐺,指引體驗者進入體驗區。所謂體驗區,實際就是一棟被改造而成的雙層結構地下墓室,從一進門開始,就能感受到墓穴裡那種陰森冷酷的氛圍,昏暗的光線之下,周邊逼真的布景和音響效果都讓人迅速進入「鬼吹燈」的世界裡。
在來體驗之前,我對這樣的互動娛樂項目有兩個誤解,即以為是「鬼屋」,或者是「密室逃脫」。其實,「觸電·鬼吹燈」並不是我們在國外娛樂場裡常見的「鬼屋」,儘管也是密閉的空間,但「盜墓」的世界裡並沒有那些刻意嚇唬遊客的猙獰鬼怪,而是通過營造逼真的氛圍讓體驗者慢慢進入情節,驚奇卻並不可怖。這也更不是「密室逃脫」,參與者不需要在逼仄的小屋子裡翻東倒西尋找出門提示,且不說體驗空間要比密室大很多,眾多由演員扮演的角色穿插進行表演足以讓體驗者減輕了許多負擔。
如果說類比,「觸電·鬼吹燈」更像在國外十分流行的「沉浸式戲劇」,整個體驗過程其實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從一下「墓地」開始,演員就已混雜在人群中間了。在打開墓門之前,「革命小將」們會帶領體驗者們高呼口號,喝壯膽的米酒,一起推開墓門,每個體驗者都仿佛是劇中的一個群眾演員。當大家被困在北魏鮮卑大巫女墓中時,劇中的角色們會號召體驗者們尋找關鍵道具,破解墓中機關,在胡八一走上八卦臺「作法」時,也會隨機從體驗者中抓人去幫他旋轉雕像。當眾人跟著他一起念「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時,每個人都仿佛已置身真實的古墓之中。選擇「丁思甜」的體驗者尤其「倒黴」,他們需要咬破「血膠囊」,體驗一把吐血的感覺。
「觸電·鬼吹燈」項目的開發和實施是一個組建不久的年輕創業團隊,從研發「觸電·鬼吹燈」開始,團隊成員就與他們的粉絲打成一片。在「觸電」的首批粉絲微信群裡,常常能看到創始人、製作人、導演、編劇與粉絲對話,探討如何讓體驗者更有倒鬥盜墓的代入感,互動得更盡興更真實。「我們絕不悶頭造車,觸電屬於每一個熱愛並不甘於旁觀的人,這才是真正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現場娛樂。」萬娛引力創始人張歡說。據了解,此次的版本只是針對內部的一個測試版,該團隊將在汲取意見、總結經驗後於今年3月在北京另選址,讓「觸電·鬼吹燈」正式對外售票開放。
如今的年輕人們越來越不滿足於宅在家裡看片,對社交與真實體驗抱有越來越濃厚的熱情,此類由熱門IP改造成的實景娛樂相信會是未來的一大趨勢。J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