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穿越劇劇情很不錯!也一定程度契合歷史,讓《尋秦記》回味起來絲絲入扣,將秦始皇這個偉大人物包裝得很神秘,然後由項少龍來推動歷史的發展,才成就了千古一帝。項少龍就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在歷史上既沒有留名也沒有留姓,把富有爭議的人物秦始皇一步步帶上了正規,正因為他知道得太多,所以才遭殺身之禍。
劇情雖然是虛構,但有一定的歷史依據,比如秦始皇出身問題。在大部分人眼裡,秦始皇和呂不韋走得很近,質疑秦始皇不是秦國的血脈而是有心機的大商人呂不韋的兒子,呂不韋為了達成目的,處心積慮的通過金錢關係,將懷孕的趙姬給了在趙國當人質莊襄王異人,那時他還不是秦國的王,莊襄王后來在秦國當了王,也有呂不韋一部分功勞,而趙姬和嬴政卻留在趙國,忍受羞辱。
當時秦趙長平之戰剛結束不久,雙方的關係還算緊張,趙王看秦國質子跑了,狠下決心也不能讓他的妻女跑掉,於是百般捉弄他們,這也造就了秦王嬴政悲催的童年,造人欺凌,百般侮辱,也使秦始皇形成極端性格的開始,童年的陰影讓他時刻無法卸掉對周圍人的警惕。呂不韋利用經商的腦子,又將嬴政母子接回秦國,現在他開始攤牌了,就是將所謂自己的兒子登上王位。呂不韋在立場上始終和趙姬母子在一塊,莊襄王異人繼位不到二年病危,呂不韋機會來了,想藉此來讓嬴政繼位,於是嬴政被推上了歷史舞臺。
從這段歷史很清楚可以看出,呂不韋和秦始皇的關係走得是那麼近,這讓人無不懷疑,秦始皇到底是是不是秦國贏氏血脈,歷史仍然只是個謎,現在大部分歷史學家通過考證都一致認為秦始皇不是呂不韋的兒子,但野史卻迴避不了這個話題,讓人回味陷入其中。從秦始皇性格來看他和父親莊襄王性格迥異,異人懦弱無能,一身富家公子氣,又好色成形,在趙國當人質時,都靠呂不韋來接濟。呂不韋性格剛好和秦始皇好強性格很相似,秦始皇的偉人氣質也離不開他剛強的性格,秦始皇二十多歲時,呂不韋都壓不住他的勢氣,就好像兩個人不相上下一樣。
可對於秦始皇而言,還是有恩於呂不韋,沒有呂不韋就沒有秦始皇,所以始終以仲父相稱,對呂不韋百般信任。成為相國呂不韋這個時候認為自己得勢了,目的達成了,但卻無法釋懷嬴政的母親趙姬,秦國成了他一家天下,他慢慢變得肆無忌憚,忍不住內宮寂寞的趙姬又和呂不韋舊情復燃,呂不韋怕走露風聲,對自己不力,讓趙國嫪毐成了他的替身,可他卻沒有料到這樣魯莽行為卻遭來了殺身之禍。
呂不韋這樣做無疑是觸犯了秦王嬴政的底線,將他的母親也拉了進去,還為其生下兩個兄弟,這對於身在秦國王位的他而言,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也給嬴政性格上增添了許多陰影,呂不韋直接幹涉秦王私生活,肯定不會放過他的,即便是功勞再大!這也為嬴政除掉眼中釘找來了藉口,嫪毐叛亂是導火線,呂不韋看到局勢一發不可收拾,也無能為力,只有像砧板的魚肉一樣等待秦始皇處置,但他心裡仍抱有僥倖,認為親情是可以減免之間的誤會!可事實卻恰恰相反,嫪毐被車裂後,嬴政直接將呂不韋揪出來問罪!太后趙姬被流放,大大觸動了呂不韋神經,認為這是秦國的不孝,給本來固執性格的秦始皇更是火上澆油,這讓本來有一絲憐憫的秦始皇大怒,呂不韋被貶到洛陽後來又流放蜀地。
秦王嬴政不想見到恩人流血,直接半路上將毒酒賜給了呂不韋,撇清了呂不韋關係。這也正是秦始皇自繼位以來遇到最大的挫折,他對呂不韋的處置,一直處在猶豫不決,從洛陽又貶到蜀地,漫長的時間才狠心決斷的,可見秦始皇這樣做並不是一定出於政治目的,他還是記有親情的。他知道家裡的醜聞肯定會動搖國家根本,讓周圍各國恥笑,加上當時他和呂不韋特殊父子關係,讓周圍人議論紛紛,不除掉呂不韋,他就永遠無法主政,於是才狠手。還有重要一點是嫪毐叛亂,差點危機他的生命,這才是他找出主要的理由,秦王對於呂不韋而言,他已不是孩子了,而是秦國的王。
從這段歷史中可以清楚看到趙盤為什麼要殺項少龍了,趙盤其實就是秦始皇,而且始終就是,他不過是秦始皇小時候的影子而已,秦始皇年輕時所受的苦,從趙盤身上一一體現。早年秦王嬴政就是在趙國長大的,他和趙國有千絲萬縷的感情,一下由一個市井混混變成皇帝,是離不開貴人相助。那個貴人就是項少龍,其實呂不韋就是項少龍,劇情只是把呂不韋分成兩個人,壞人自然變成了呂不韋,好人卻成了項少龍。項少龍輔佐秦王登上王位後,秦始皇除掉了蓄意謀反的呂不韋,又將矛頭對準項少龍,這段情結有意思,嫪毐在劇情中反而被淡化。
小說畢竟不是歷史無非就是想給人留有想像餘地 ,項少龍是穿越而來,他肯定知道秦始皇私事多,所以才遭到追殺。這樣一定程度也把呂不韋給神化,認為他就是穿越之人,又符合穿越小說的思維,將項少龍的兒子說成項羽,剛巧合,項羽父親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這也為劇情找到理由,讓人看得是精彩不斷,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