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青銅器、金文、冶金、銅鏡研究

2021-01-17 古玉鑑定白海波

書單說明

1.此篇書單所收圖書信息為人文考古書目,圖書以資料整理性質為主,以便大家參考。

2. 圖書資料信息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定價。圖書按出版時間由近及遠排列,部分會因系列而有所調整。

3.如圖書信息有誤或更多好書推薦請大家留言,謝謝~

青銅器研究

曾國七百年:歷代曾侯青銅器精品展深圳市南山博物館 隨州市博物館 編 文物出版 2019-10 200.0

國寶傳奇:陝西古代青銅器 楊曙明 文物出版 2019-10 68.0

山西珍貴文物檔案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銅器卷山西省文物局 編 科學出版 2019-09 300.0

山西珍貴文物檔案1:山西博物院青銅器卷山西省文物局 編 科學出版 2018-08 300.0

山西博物院藏品概覽·青銅器卷山西博物院 編 文物出版 2019-07 280.0

藏器:青銅器的文化與收藏 莫陽 人民美術 2019-08 58.0

莒南縣博物館青銅器選粹 莒南縣博物館 編 上海古籍 2019-08 198.0

奎文萃珍·考古圖(上下冊)[宋]呂大臨 撰 文物出版 2019-08 198.0

汾酒博物館歷代酒器選集張琰光 主編 文物出版 2019-07 450.0

宜昌博物館館藏文物圖錄:銅器卷 宜昌博物館 編 文物出版 2019-06 218.0

紙拓千秋:國家圖書館藏古器物全形拓題跋集(上下冊) 國家圖書館 編 上海書畫 2019-06 1,680.0

容庚北平日記 容庚 著 夏和順 整理 中華書局 2019-05 98.0

春秋許公墓青銅編鐘研究陳豔 人民音樂 2019-05 88.0

兩周越地青銅編鐘研究隋鬱 人民音樂 2019-05 88.0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藏古鐘拓片集(一函二冊)(匣裝)盧迎紅、盧嘉兵 主編 北京聯合 2015-10 860.0

古韻鐘聲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北京燕山 2014-09 518.0

齊魯金聲:山東地區兩周樂鍾研究朱曉芳 上海世紀 2016-11 58.0

陳夢家著作集:美國所藏中國銅器集錄(訂補本)(全三冊) 陳夢家 編著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編輯 中華書局 2019-04 980.0

中國銅器綜述 陳夢家 中華書局 2019-04 158.0

中國銅器綜述(GeneralStudy of Chinese Bronzes )(英文影印版)陳夢家 中華書局 2019-04 280.0

海外中國銅器圖錄(全二冊)陳夢家 中華書局 2017-03 480.0

西周銅器斷代(上下)陳夢家 中華書局 2004-04 380.0

美國所藏中國銅器集錄(全3冊) 陳夢家 金城出版 2016-09 1,980.0

白金漢所藏中國銅器圖錄(漢英對照) (美)查爾斯.法本斯.凱萊,陳夢家 金城出版 2015-01 398.0

內蒙古東周北方青銅器 楊建華 趙欣欣 上海古籍 2019-04 198.0

商周青銅器鑄造工藝研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香港承真樓 編 科學出版 2019-04 258.0

青銅為記:商周時期秦嶺南北的文化交流 成都博物館 主編 四川美術 2019-03 368.0

山右吉金:山西商周青銅器縱覽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編 李夏廷 著 故宮出版 2019-03 800.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瓿卷 張懋鎔 主編 孫妙華 著 科學出版 2019-03 158.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應國青銅器卷李樹浪 科學出版 2019-03 198.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簠卷 胡嘉麟 科學出版 2018-11 398.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卮卷 齊耐心 孫戰偉 科學出版 2018-11 198.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西周金文字體卷 張懋鎔 主編 王帥 著 科學出版 2018-11 198.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晉南地區卷劉樹滿 科學出版 2016-11 209.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敦卷 谷朝旭 科學出版 2016-11 189.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簋卷 張懋鎔主編 任雪莉著 科學出版 2016-11 298.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罍卷張懋鎔主編 王宏著 科學出版 2016-11 198.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人獸母題紋飾卷 張懋鎔主編 盧昉著 科學出版 2016-11 189.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特殊鼎類卷 張懋鎔主編 黃薇著 科學出版 2016-11 209.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戴家灣卷張懋鎔主編、任雪莉著 科學出版 2015-12 159.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豆卷張懋鎔 主編,張翀 著 科學出版 2015-12 159.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壺卷 張懋鎔主編、裴書研著 科學出版 2015-12 159.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斝卷 吳偉 科學出版 2015-12 159.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盤卷 張婷 劉斌 科學出版 2015-12 159.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卣卷 張懋鎔 主編,馬軍霞 著 科學出版 2015-12 159.0

羅越與中國青銅器研究:藝術史中的風格與分類[美]羅伯特·貝格利 浙江大學 2019-01 298.0

秦始皇帝陵園出土彩繪青銅水禽製作工藝及相關問題研究 邵安定 科學出版 2019-01 158.0

青銅器的故事吳克敬 故宮出版 2018-12 76.0

中國出土青銅器全集(共二十卷)李伯謙 主編 科學出版 2018-12 7,600.0

虢國墓地出土青銅器(一)虢國博物館 編著 科學出版 2018-11 228.0

首陽吉金:胡盈瑩、範季融藏中國古代青銅器(中英) 首陽齋 上海博物館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編 上海古籍 2018-11 220.0

信陽博物館藏青銅器 信陽博物館 編著 文物出版 2018-10 286.0

周邦肇作:陝西寶雞出土商周青銅器精華 深圳博物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寶雞市周原博物館 編 文物出版 2018-10 580.0

曾侯乙 湖北省博物館 編 文物出版 2018-09 680.0

東周青銅容器譜系研究(全二冊) 路國權 上海古籍 2018-08 280.0

夜郎青銅文明探微:貴州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研究張合榮 上海古籍 2018-08 108.0

西清四鑑(全25冊)[清]梁詩正 等編 文物出版 2018-07 18,000.0

九如園吉金:朱昌言藏古代青銅器 彭適凡 編著 上海辭書 2018-05 238.0

天津博物館精品系列圖集:天津博物館藏青銅器 天津博物館 編 文物出版 2018-05 338.0

璀璨青銅:德能堂藏吉金德能堂 編 上海書畫 2018-04 688.0

銅文化書系:從銅官到銅陵:銅陵與中國大歷史 劉慶柱 主編 朱津 副主編 中國科大 2018-04 80.0

青銅器與中國青銅時代 主編 李伯謙 副主編 唐際根 中國科大 2018-04 96.0

銅文化故事 王申 呂凌峰 主編 中國科大 2018-04 88.0

銅與古代科技 李亮 關曉武 主編 中國科大 2018-04 68.0

圖說中華銅文化華覺明 譚德睿 主編 中國科大 2018-04 178.0

銅鑄滇魂:雲南滇國青銅文化展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編 西北大學 2018-04 360.0

先秦青銅藝術的語言楊冬 經濟管理 2018-03 60.0

殷墟出土青銅禮器鑄造工藝研究 劉煜 廣東人民 2018-03 98.0

樅陽商周青銅器 安徽大學歷史系 樅陽縣文物管理所 編 安徽大學 2018-01 168.0

青銅器鑑定基礎劉雄 北京大學 2018-01 220.0

陝西商周青銅藝術的當代設計轉化盧昉 科學出版 2018-01 98.0

大邦之夢:吳越楚青銅器 蘇州博物館 編 上海古籍 2017-12 198.0

絲路天山地區青銅器研究劉學堂 三秦出版 2017-12 96.0

殷墟青銅器研究李濟 上海人民 2017-12 88.0

晉西商代青銅器(上下冊)(匣裝)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博物館 韓炳華 科學出版 2017-11 1,200.0

爐捶之間:先秦兩漢時期熱鍛薄壁青銅器研究李洋 上海古籍 2017-11 58.0

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雲紋銅禁向禕 大象 2017-10 40.0

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杜嶺方鼎張俊儒 大象 2017-10 50.0

司母戊鼎還有多少待解之謎 李維明 四川人民 2017-09 36.0

考古學史與商周銅器研究王世民 社科文獻 2017-07 188.0

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銅器展 陳建明 許傑 主編 中華書局 2017-07 270.0

泊如齋重修考古圖(一函五冊) 呂大臨 著 安徽博物院 編 安徽美術 2017-06 980.0

青銅器與山東古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上海古籍 2017-06 148.0

商周青銅器與先秦史研究論叢 鄒芙都 科學出版 2017-06 92.0

殷周青銅器綜覽:殷周時代青銅器之研究(第一卷) [日]林巳奈夫 上海古籍 2017-05 1,500.0

青銅觶研究:商周青銅器的考古學和禮制文化研究曹斌 科學出版 2016-12 128.0

中國藝術史圖典:青銅器卷 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 上海辭書 2016-12 148.0

陳簠齋彝器全形拓精選(二)(盒裝)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編 文物出版 2016-08 1,080.0

陳簠齋彝器全形拓精選(三)(盒裝)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編 文物出版 2016-08 1,080.0

商周時期南方青銅器研究 張昌平 商務印書館 2016-10 60.0

絲瓷之路博覽:彩陶與青銅的對話劉學堂 商務印書館 2016-10 52.0

吉金萃影:賈氏珍藏青銅器老照片 賈文忠、賈樹 文物出版 2016-09 500.0

陳佩芬青銅器論集陳佩芬 著,丁一民 編 中西書局 2016-08 258.0

讀懂中國青銅器:文化、形式、功能與圖案[法] 戴克成 譯林出版 2016-08 48.0

北朝藝術研究院藏品圖錄:青銅器 陶瓷器 墓葬壁畫 大同北朝藝術研究院 編著 文物出版 2016-05 800.0

吉金墨影:南陽出土青銅器全形拓(全2冊)劉新、劉小磊 主編 河南美術 2016-05 980.0

青銅器與宋代文化史陳芳妹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05 198.0

中原地區兩周隨葬青銅禮樂器制度研究 楊文勝 大象 2016-05 90.0

撫壺論道:造物史視野中的先秦青銅『壺』形器 李嘉 中國社科 2016-04 75.0

皖南商周青銅器研究 陸勤毅、宮希成 主編 文物出版 2016-04 190.0

中國古代青銅器 馬承源 上海人民 2016-04 48.0

商周文明探索叢書:首陽吉金疏證羅新慧 主編 上海古籍 2016-03 48.0

新出青銅器研究(增訂版)李學勤 人民美術 2016-02 100.0

寶雞戴家灣與石鼓山出土商周青銅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5-12 960.0

赫赫宗周:陝西青銅文明巡禮(上下)曹瑋 三秦出版 2015-11 680.0

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館藏青銅器精品 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 文物出版 2015-11 260.0

青銅時代滿明輝 主編 文物出版 2015-09 680.0

曾侯乙編鐘(全四冊) 鄒衡、譚維四(主編) 金城出版 2015-07 1,980.0

漢代刻紋銅器考古研究吳小平,蔣璐 浙江大學 2015-07 36.0

楚國青銅禮器制度研究 張聞捷 廈門大學 2015-06 68.0

透物見人:夏商周青銅器的裝飾藝術研究楊遠 科學出版 2015-05 98.0

鳳鳴岐山:周原青銅藝術山西博物院、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山西人民 2015-04 160.0

巴式青銅器的發現與研究朱世學 科學出版 2015-03 208.0

泉屋透賞:泉屋博古館藏青銅器透射掃描解析 日本·泉屋博古館、九州國立博物館 編 科學出版 2015-02 480.0

吉金耀採:院藏曆代銅器 遊國慶 文字撰述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5-01 248.0

江漢湯湯-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呂章申 主編 時代華文 2015-01 420.0

安徽江淮地區商周青銅器 陸勤毅,宮希成,安徽大學 等 文物出版 2014-12 260.0

中國文物小叢書:青銅器 曹玲玲著 甘肅文化 2014-12 28.0

寧鄉青銅器炭河裡遺址管理處 等 嶽麓書社 2014-11 260.0

蘇埠屯銅器圖錄 張履賢 著、唐友波 整理 上海書店 2014-05 80.0

商代青銅器銘文分期斷代研究(全二冊)嚴志斌 編 社科文獻 2014-01 1,890.0

成都華通博物館文物精萃:青銅器卷 成都市華通博物館 文物出版 2013-12 320.0

湖南商周青銅器研究 熊建華 嶽麓書社 2013-10 280.0

鼎盛中華:中華鼎文化 河南博物院 編 大象 2013-09 380.0

鼎盛中華:中國鼎文化 河南博物院 大象 2013-09 520.0

甲骨·青銅·玉器:商王朝文物存萃 社科院考古所 科學出版 2013-09 180.0

淅川楚國青銅器精粹淅川縣博物館 中州古籍 2013-08 420.0

中國青銅器辭典(全六冊)陳佩芬 上海辭書 2013-07 3,980.0

青銅器入門(1版2印)李學勤 商務印書館 2013-05 40.0

國王與諸侯:中國河南青銅器文明展 河南省文物局 中州古籍 2013-03 280.0

廣西與東協:青銅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等 科學出版 2012-12 450.0

上海博物館藏王國維跋雪堂藏器拓本(共2冊) 唐友波 箋注 上海人民 2012-12 600.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寶雞戴家灣商周銅器群的整理與研究任雪莉 線裝書局 2012-12 265.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商周時期青銅豆整理與研究 張翀 線裝書局 2012-12 265.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商周時期青銅盤整理與研究張婷,劉斌 線裝書局 2012-12 265.0

故宮青銅器館 故宮博物院 故宮出版 2012-08 320.0

泉屋博古館:青銅器の內部を探る泉屋博古館 編集 日本 2012-03 500.0

泉屋博古:中國古銅器編泉屋博古館 編集 日本 2002-08 600.0

泉屋博古館:貨幣泉屋博古館 編集 日本 1994-02 800.0

泉屋博古館:酒器1 樋口隆康 編集 日本 1997-01 260.0

泉屋博古館:酒器2 樋口隆康 編集 日本 1998-10 260.0

泉屋博古館:樂器 泉屋博古館 編集 日本 1993-03 280.0

泉屋博古館:名品選 泉屋博古館 編集 日本 2002-10 500.0

泉屋博古館:食器 泉屋博古館 編集 日本 1997-02 280.0

博物趣吧:80件最有意思的中國青銅器任會斌 文物出版 2012-01 36.0

青銅文化研究(第七輯)《青銅文化研究》編輯部 編 黃山書社 2011-12 88.0

青銅文化研究(第五輯)《青銅文化研究》編輯部 編 黃山書社 2007-12 68.0

青銅文化研究(第四輯)《青銅文化研究》編輯部 編 黃山書社 2005-10 58.0

青銅文化研究(第三輯)《青銅文化研究》編輯部 編 黃山書社 2003-10 48.0

青銅文化研究(第二輯) 《青銅文化研究會》編輯部 編 黃山書社 2001-10 38.0

青銅文化研究(第一輯) 中國青銅文化研究會 編 黃山書社 1999-10 38.0

民間收藏:中國古青銅器新探 許明 上海社科 2011-09 58.0

漢中出土商代青銅器4·研究曹瑋 主編 巴蜀書社 2011-08 280.0

漢中出土商代青銅器·圖錄(全三冊) 曹瑋主編 巴蜀書社 2006-09 1,280.0

商周青銅器的陶範鑄造技術研究 陳建立 劉煜 文物出版 2011-07 160.0

儀禮沃盥禮器研究 姬秀珠 裡仁書局 2011-04 248.0

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藝術系列叢書: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軟精)呂章申 中國社科 2011-03 1,286.0

海外庋藏中國青銅器、金銀器、銅鏡精品集 施萬逸 文物出版 2010-12 460.0

青銅鑄文明(軟精)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世界圖書 2010-09 298.0

聞宥落照堂藏青銅器拓本(全兩冊)聞廣 張長壽 文物出版 2010-07 560.0

故宮經典:故宮青銅器圖典 故宮博物院 故宮出版 2010-06 290.0

陝北出土青銅器(全五冊) 曹瑋 主編 巴蜀書社 2009-09 2,800.0

曾國青銅器研究張昌平 文物出版 2009-07 148.0

晉國青銅藝術圖鑑李夏廷 文物出版 2009-04 120.0

老龍頭墓地與鹽源青銅器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等 文物出版 2009-04 290.0

鎮江出土吳國青銅器 楊正宏 肖夢龍 編 文物出版 2008-11 220.0

吉金鑄華章:寶雞眉縣楊家村單氏青銅器窖藏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等 文物出版 2008-10 380.0

青銅器論文索引(2002-2006)(上下)張懋鎔 線裝書局 2008-10 385.0

鉛同位素考古研究:以中國雲南和越南出土青銅器為例 崔劍鋒 吳小紅 文物出版 2008-04 80.0

商周銅器與考古學史論集 王世民 藝文印書館 2008-03 750.0

青銅器學步集 李朝遠 文物出版 2007-08 160.0

嶺南地區出土青銅器研究 深圳博物館 文物出版 2006-12 86.0

皖南商周青銅器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等 文物出版 2006-09 280.0

洛陽出土青銅器 洛陽師範學院 等 紫禁城 2006-04 320.0

珍秦齋藏金:秦銅器篇 蕭春源 總監 澳門 2006-03 400.0

春秋楚系青銅理器轉型風格之研究楊式昭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5-12 100.0

西安文物精華:青銅器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 世界圖書 2005-10 298.0

古代青銅器 杜廼松 文物出版 2005-06 28.0

象尊與牲尊 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 2004-01 100.0

中國青銅器(修訂本) 馬承源 主編 上海古籍 2003-01 46.0

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 王世民 陳公柔 張長壽 文物出版 1999-11 198.0

殷商青銅盔的金相學研究 萬家保 臺灣 1999-06 100.0

中國青銅器全集16:銅鏡《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8-12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15:北方民族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5-08 330.0

中國青銅器全集14:滇昆明《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6-07 330.0

中國青銅器全集13:巴蜀《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4-06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12:秦漢《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8-12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11:東周5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9-06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10:東周4《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8-06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9:東周3《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7-12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8:東周2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5-12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7:東周1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8-06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6:西周2《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7-09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5:西周1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6-07 330.0

中國青銅器全集4:商4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3-12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3:商3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7-09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2:商2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7-09 350.0

中國青銅器全集1:夏、商1(1.3)《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 文物出版 1996-07 330.0

中國考古文物之美4:春秋晉國青銅寶藏(山西太原趙卿墓)文物出版社,光復書局 文物出版 1994-12 700.0

陝西青銅器李西興 陝西人美 1994-11 500.0

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五本)殷墟出土五十三件青銅容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8-06 500.0

古器物研究專刊(第四本)殷墟出土青銅鼎形器之研究李濟、萬家保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70-06 500.0

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三本)殷墟出土青銅斝形器之研究 李濟、萬家保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8-06 500.0

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二本)殷墟出土青銅爵形器之研究李濟 萬家保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6-01 500.0

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一本)殷墟出土青銅觚形器之研究李濟 萬家保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4-01 500.0

金文、銘文研究周代銅器銘文的文學研究 陳彥輝 上海古籍 2020-1 32.0

青銅器與金文(第三輯)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 編 上海古籍 2019-12 138.0

青銅器與金文(第二輯)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 編 上海古籍 2018-12 148.0

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彙編(全10卷) [澳]巴納 張光裕 編 中國畫報 2019-11 980.0

新出兩周金文及文例研究 鄧佩玲 上海古籍 2019-10 68.0

戰國銘文分域研究 周波 上海古籍 2019-10 98.0

商周金文與先秦史研究論叢 鄒芙都 主編 科學出版 2019-06 157.0

西周金文禮制研究 黃益飛 中國社科 2019-5 118.0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索引(全二冊) 吳鎮烽 編著 上海古籍 2019-04 498.0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全四冊)吳鎮烽 編著 上海古籍 2016-07 1,380.0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共35冊)吳鎮烽 上海古籍 2012-9 12,000.0

青銅器和金文書體研究 李峰 上海古籍 2018-12 88.0

晉銅器銘文研究吳毅強 浙江大學 2018-11 168.0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西周金文字體卷張懋鎔 主編 王帥 著 科學出版 2018-11 198.0

陝西金文集成(全十六冊)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院 編,張天恩 主編 三秦出版 2018-10 19,800.0

商周金文臨摹精選 毛節新 編著 浙江大學 2018-10 300.0

金文書法概論許思豪 上海古籍 2018-9 88.0

晉與三晉金文及相關史事匯考(全三冊)(英文) Noel Barnard 南天 2018-09 5,000.0

西周金文字編(全二冊)張俊成 編著 上海古籍 2018-07 358.0

西周金文與西周史研究暨第十屆中國先秦史學會年會論文集 王暉 主編 三秦出版 2018-03 380.0

西周金文曆法斷代與研究陳勇飛 三秦出版 2017-12 185.0

四版《金文編》校補 嚴志斌 商務印書館 2017-11 150.0

另一種古史:青銅器紋飾、圖形文字與圖像銘文的解讀 [美]楊曉能 三聯書店 2017-10 79.0

齊系金文集成·齊莒甲卷(全四冊)張振謙 編著 學苑出版 2017-10 4,400.0

齊系金文集成·魯邾卷(全三冊) 張振謙 編 學苑出版 2017-01 3,600.0

商周古文字讀本(增補本) 劉翔 陳抗 陳初生 董琨 商務印書館 2017-9 68.0

殷周金文字寶(鈐印版)王宏源 社科文獻 2017-9 398.0

商周銅器與金文輯考 王恩田 文物出版 2017-07 200.0

兩周金文動詞詞彙研究武振玉 商務印書館 2017-6 52.0

兩周金文構形演變研究 萬瑞傑 中國社科 2017-5 78.0

西周:非對揚王休 銘文研究 鄒芙都 查飛能 科學出版 2017-05 92.0

商代青銅器銘文研究嚴志斌 上海古籍 2017-04 168.0

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第五輯) 張懋鎔 科學出版 2016-12 168.0

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第四輯)張懋鎔 科學出版 2014-04 128.0

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第三輯) 張懋鎔 科學出版 2010-7 128.0

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第二輯)張懋鎔 科學出版 2006-12 150.0

古文字與青銅文明論集 杜廼松 故宮出版 2015-05 166.0

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上下) 唐蘭 上海古籍 2016-12 148.0

安徽商周金文彙編 孫合肥 安徽大學 2016-10 380.0

金文歷朔研究 葉正渤 上海古籍 2016-10 98.0

商金文編嚴志斌 中國社科 2016-9 298.0

商周金文族徽選編 胡琦峻、王新春 編 學苑出版 2016-07 480.0

先秦書法藝術叢刊:商周金文濮茅左 主編 中西書局 2016-06 328.0

商周金文姓氏通考張亞初 中華書局 2016-4 78.0

商周金文選 曹錦炎 編 西泠印社 2016-04 42.0

釋古疑今:甲骨文、金文、陶文、簡文存疑論叢朱歧祥 裡仁書局 2015-5 198.0

中國古文字導讀:青銅兵器文字劉正 文物出版 2014-11 30.0

黃天樹甲骨金文論集黃天樹 學苑出版 2014-8 180.0

商周金文辭類纂(全8冊)張桂光,秦曉華 中華書局 2014-7 8,000.0

商周民事經濟法律制度研究-卜辭、金文、先秦文獻所見馮卓慧 商務印書館 2014-7 30.0

商周金文辭彙釋(全三冊) 董蓮池 作家出版 2013-6 1,990.0

新金文編(全三冊) 董蓮池 編 作家出版 2011-10 1,986.0

中國語言文字研究叢刊(第六輯):商周彝銘學研究史-青銅器銘文研究的歷史在古代中國的發展軌跡劉正 線裝書局 2011-5 220.0

中國語言文字研究叢刊(第五輯):金文標準器銘文綜合研究葉正渤 線裝書局 2010-12 220.0

中國語言文字研究叢刊(第四輯):豫南及鄰境地區青銅文化(上下)李維明 線裝書局 2009-12 380.0

張政烺批註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全三冊)張政烺 中華書局 2011-4 1,680.0

甲骨金文拓本精選釋譯 馬如森 上海大學 2010-1 43.0

海岱古族古國吉金文集(1-6冊)陳青榮、趙縕 編著 齊魯書社 2010-10 1,980.0

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套裝全4冊) 劉雨,嚴志斌 中華書局 2010-2 4,800.0

近出殷周金文集錄(全4冊)劉雨 中華書局 2002-8 4,800.0

於省吾著作集:雙劍誃吉金文選 於省吾 中華書局 2009-4 116.0

商周金文總著錄表 劉雨 沈丁 盧巖 王文亮 編著 中華書局 2008-11 280.0

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全8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中華書局 2007-1 3,680.0

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全三冊)鍾柏生 等編 藝文印書館 2006-04 2,280.0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張亞初 中華書局 2001-7 358.0

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甲編 第一冊:甲骨文金文簡牘法律文獻劉海年 楊升南 吳九龍 本冊主編 科學出版 1994-8 1,255.0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金文續編容庚 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2-10 300.0

銅綠山考古印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等 文物出版 2018-09 280.0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考古發現與研究(二) 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保護管理委員會 科學出版 2014-08 208.0

侯馬白店鑄銅遺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科學出版 2012-07 280.0

中國青銅古都:大冶 政協大冶市委員會 文物出版 2010-07 48.0

青銅文物保護與修復妙手呈金:武漢博物館館藏青銅文物保護修復報告 夏建建 主編 文物出版 2019-08 368.0

青銅文物保護與修復 南京博物院 編 譯林出版 2017-12 120.0

荊州博物館館藏青銅器保護修復 荊州博物館 肖璇 王丹 劉露 科學出版 2017-11 328.0

襄陽市博物館青銅器修復技術報告 襄陽市博物館編著、張靖 主編 科學出版 2017-02 280.0

山西博物院藏部分青銅器保護修復研究山西博物院 編著 科學出版 2016-11 280.0

重慶市開縣館藏青銅文物保護與研究 重慶文化遺產研究院 等編著 科學出版 2016-11 368.0

青銅器修復與仿古技藝論文集南京博物院 譯林出版 2016-10 196.0

淮安運河村戰國墓木雕鼓車保護與修復報告淮安市博物館 文物出版 2014-12 160.0

三峽地區春秋戰國至漢代青銅器科技研究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 楊小剛 科學出版 2013-09 230.0

敦煌南湖鄉林場出土東漢銅牛車保護修復報告楊小林 陳仲陶 等 文物出版 2012-05 32.0

絳縣橫水西周墓地青銅器科技研究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科學出版 2012-01 186.0

秦早期青銅器科技考古學研究賈臘江 科學出版 2011-07 120.0

文物藏品定級標準圖例:銅器卷 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 文物出版 2006-10 450.0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行業標準:館藏青銅器病害與圖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 16.0

兵器、銅鼓研究朝鮮半島青銅武器 成璟瑭 上海古籍 2019-11 68.0

亞洲古兵器圖說周緯 中國畫報 2018-09 78.0

中國兵器史稿 周緯 中華書局 2018-01 39.0

南山博物館藏古越族青銅兵器研究戚鑫 主編 文物出版 2017-11 480.0

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玉柄鐵劍 王龍正 大象 2017-10 55.0

劍出龍泉:龍泉寶劍精品展 浙江省博物館 龍泉市人才聯合會 編 浙江人美 2017-06 85.0

考古陝西:金戈鐵馬 陝西古代兵器 丁巖 李彥峰 王東 陝西人民 2016-12 48.0

兵與禮:蘇州博物館新入藏吳王餘眜劍研討會論文集 蘇州博物館 編 文物出版 2015-12 78.0

中國古兵器集成(上下) 沈融 上海辭書 2015-08 458.0

古兵雕蟲:鍾少異自選集 鍾少異 中西書局 2015-06 65.0

吳鉤重輝:蘇州博物館新入藏青銅兵器 蘇州博物館 編 文物出版 2014-11 150.0

中非傳統兵器藝術展 馬克,李奧,費利克斯 民族藝術 2013-04 200.0

文物藏品定級標準圖例:兵器卷 國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 2011-12 418.0

早期中國青銅戈·戟研究 井中偉 科學出版 2011-06 198.0

中國北方地區出土的先秦時期銅刀研究呂學明 科學出版 2010-08 82.0

西江流域的銅鼓文化 陳洪波 趙騰宇 科學出版 2019-01 168.0

古代銅鼓裝飾藝術 吳崇基 羅坤馨 蔡葒 編著 文物出版 2018-06 360.0

廣西風物圖志(第一輯)·銅鼓 蔣廷瑜 著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編 社科文獻 2018-01 59.0

廣西銅鼓精華(全二冊)覃溥 主編 文物出版 2017-12 880.0

中國古代銅鼓實測.記錄資料彙編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廣西民族博物館 文物出版 2014-11 200.0

東南亞古代金屬鼓 [奧] 弗朗茨.黑格爾 上海古籍 2004-12 138.0

鐵器、冶金研究邰城鑄鐵:陝西楊凌漢代鑄鐵遺址發掘與研究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編著 上海古籍 2018-10 318.0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鐵器 李映福 馬春燕 開明出版 2019-07 150.0

陝西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叢書:文物陝西·鐵器卷 陝西省文物局 編 陝西師大 2019-01 300.0

中國古代鋼鐵技術史[丹]華道安 四川人民 2018-12 58.0

中國冶鐵發源地研究文集 張光明 等 齊魯書社 2012-07 120.0

雲南洱海地區出土青銅時代金屬器的技術研究員雅麗 李曉岑 中國社科 2018-12 80.0

山東濟南魏家莊墓地出土鐵器的保護修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 編 故宮出版 2018-04 460.0

鐵質文物保護技術 馬清林 沈大媧 永昕群 科學出版 2011-12 120.0

博物館鐵質文物保護技術手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 文物出版 2011-10 38.0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行業標準:館藏鐵質文物病害與圖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 16.0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博物館藏金屬文物保護修復報告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 等編著 科學出版 2016-11 258.0

河北灤平博物館金屬文物修復報告何海平 沈軍山 張豔萍 文物出版 2014-03 300.0

金屬文物保護:全程技術方案 材料延壽與可持續發展叢書總編委會 化學工業 2012-05 58.0

文物保護科技專輯IV:金屬·陶瓷·巖土·木器·彩繪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編 文物出版 2015-06 220.0

文物保護科技專輯I:金屬·陶瓷·顏料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文物出版 2013-09 198.0

攻金集:孫淑雲冶金技術史論文選 孫淑雲 科學出版 2015-03 158.0

中國古代金屬材料顯微組織圖譜總論 韓汝芬 孫淑雲 李秀輝 科學出版 2015-01 99.0

磨礪集:韓汝玢冶金史論文選 韓汝玢 科學出版 2014-12 158.0

中國古代金屬冶鑄文明新探陳建立 科學出版 2014-03 220.0

斯基泰時期的有色金屬加工業·第聶伯河左岸森林草原地帶 (蘇聯)巴爾採娃 蘭州大學 2012-10 44.0

中國冶金史論文集(第五輯)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 等 科學出版 2012-10 158.0

中國冶金史論文集(第四輯)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 等 科學出版 2006-08 128.0

古滇國金屬技術研究 李曉岑、韓汝玢 科學出版 2011-12 48.0

冶金考古: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李京華 文物出版 2007-01 28.0

銅鏡研究古鏡涵容:武漢博物館藏銅鏡 武漢博物館 編 文物出版 2019-10 368.0

鏡月澄華:大同市博物館藏銅鏡 大同市博物館 編著 科學出版 2019-09 328.0

蘇州東吳博物館銅鏡大觀(上下冊) 陳鳳九 主編 文物出版 2018-11 420.0

鏡鑑陝州:三門峽出土銅鏡選 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編 河南美術 2018-08 268.0

秦鏡文化研究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王綱懷 主編 上海書畫 2018-07 380.0

秦鏡龍紋圖集 王綱懷 安夙 編著 上海書畫 2018-05 368.0

陝西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叢書:文物陝西·銅鏡卷 陝西省文物局 編 陝西師大 2018-05 200.0

山東臨淄戰國漢代墓葬與出土銅鏡研究(全二冊)淄博市臨淄區文物管理局 文物出版 2017-11 920.0

宋代文獻所見漢鏡題銘輯校 鵬宇 科學出版 2017-11 80.0

鑑若長河:中國古代銅鏡的微觀世界霍宏偉 三聯書店 2017-10 79.0

隋唐鏡銘文圖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王綱懷 編 上海書畫 2017-09 158.0

故宮博物院藏精品選·銅鏡 故宮博物院 等編 故宮出版 2016-09 560.0

唐鏡與唐詩 王綱懷 上海人民 2016-08 228.0

東漢龍虎銅鏡 王綱懷,陳燦堂 上海古籍 2016-04 168.0

漢鏡銘文圖集(上下) 王綱懷 中西書局 2016-04 398.0

中國紀年銅鏡:2015-11兩漢至六朝王綱懷 編著 上海古籍 2015-11 158.0

中國早期銅鏡王綱懷 主編 上海古籍 2015-04 158.0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文物選粹:銅鏡(軟精) 龐佳 夏夥根 鄭丹 重慶出版 2015-01 198.0

銅華清明 光照千秋:清愛堂藏鏡 劉軍 文物出版 2014-11 300.0

蚌埠市博物館銅鏡集萃蚌埠市博物館 文物出版 2014-10 280.0

故宮經典:故宮銅鏡圖典 丁孟 故宮出版 2014-08 360.0

對鏡貼花黃: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典藏銅鏡精粹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編 三秦出版 2014-06 268.0

漢鏡文化研究(上下)清華大學漢鏡文化研究課題組 編 北京大學 2014-04 980.0

鏡鑑千秋:扶風縣博物館館藏銅鏡集萃扶風縣博物館 編 三秦出版 2014-04 238.0

淨月澄華:遼寧省博物館藏古代銅鏡 遼寧省博物館 遼寧大學 2013-11 398.0

洛鏡銅華:洛陽銅鏡發現與研究(上下)霍宏偉 史家珍 科學出版 2013-11 600.0

漢廣陵國銅鏡徐忠文 文物出版 2013-10 398.0

瑩質神工 光耀陽羨:宜興民間收藏銅鏡精品集宜興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文物出版 2013-03 618.0

鏡文化與銅鏡鑑賞 林乾良 西泠印社 2012-12 198.0

西漢龍紋鏡 陳燦堂 上海古籍 2012-12 168.0

鏡涵春秋:青峰泉、三鏡堂藏中國古代銅鏡 深圳市文物管理辦公室 文物出版 2012-09 420.0

金屬鏡:阿爾泰古代和中世紀的資料【A.A.提什金 H.H.謝列金 文物出版 2012-08 100.0

淮南市博物館藏鏡 淮南市博物館 文物出版 2011-06 320.0

中原藏鏡聚英 王趁意 中州古籍 2011-01 180.0

楚風漢韻:長沙市博物館藏鏡 長沙市博物館 文物出版 2010-12 298.0

海外庋藏中國青銅器、金銀器、銅鏡精品集 施萬逸 文物出版 2010-12 460.0

南陽出土銅鏡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 2010-12 258.0

鑑耀齊魯: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土銅鏡研究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 2009-05 480.0

西安文物精華:銅鏡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 編著 世界圖書 2008-11 268.0

日本蓬萊紋銅鏡研究 王綱懷 上海古籍 2008-10 148.0

六安出土銅鏡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等 文物出版 2008-08 288.0

故宮收藏:你應該知道的200件銅鏡故宮博物院 紫禁城 2007-08 78.0

浙江出土銅鏡(修訂本) 王士倫 文物出版 2006-10 98.0

山東民間藏鏡張道來 等 齊魯書社 2006-08 180.0

三槐堂藏鏡 王綱懷 編著 文物出版 2004-12 190.0

廣西銅鏡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編 文物出版 2004-04 180.0

遼代銅鏡研究 劉淑娟 瀋陽出版 1997-12 128.0

相關焦點

  • 李學勤:青銅器和金文最低限度閱讀書目
    為了尋找近期發表的論文,一個辦法是利用中國考古學會編的《中國考古學年鑑》。《年鑑》到現在已經出版到了2007的一本,應該說是夠及時的。其中「考古學書目」和「考古學論文資料索引」都專闢有青銅器及金文部分,冊末「新發表古代銘刻資料簡目」也有金文專項,查起來十分方便。
  • 272部與青銅器有關的圖書清單,其中的《容庚藏帖》定價29.8萬
    杜廼松.青銅器鑑定,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15. 周世榮.中華歷代銅鏡鑑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16. 李京華.中原古代冶金技術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17. 李西興.陝西青銅器,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18.
  •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古代金石學與近現代金文研究
    只有通過著錄,才能使更多的研究者利用到這些金文資料,真正發揮其史料價值。(金文著錄:指通過描摹、拓印等方式將青銅器銘文編纂成書,作為研究資料公之於世。)金石學直到北宋年間才得到較大改觀。北宋年間民間富足、學風日漸,學者們具備了研究古代青銅器與石刻的條件,金石之學一方面可以證經補史,有助於復原古禮,符合北宋朝廷鼓勵經學,鞏固統治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金石之學經千年學術積累,有實證研究色彩,為當時代表進步的史學與文字學發展趨勢的學者所推崇。更重要的一點,北宋時造紙、印刷與墨拓技術得到空前提升,為金石學的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自此金石學正式成為一門學科,同時也帶動了金文研究。
  • 遠古書法第二期:青銅器上的銘文,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十分發達因為周以前把銅叫作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稱為「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這種文字又叫作「鐘鼎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年。據容庚《金文編》記載,金文的字數共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青銅器上的銘文,字數多少不等。
  • 研討會︱青銅之光: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論壇側記
    9月26-27日,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論壇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舉辦。本次論壇由國博研究院主辦,該院青銅器研究所承辦,旨在為學者提供一個展示、交流青銅器研究新成果、新觀點和新思考的平臺,推進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向更深、更廣的層次發展。
  • 探尋周原文化研究——周原金文書法藝術是什麼?
    所以,研究周原的金文書法、發掘它的藝術與文化價值,不僅能使我們更準確、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國的文化藝術傳統,而且對於推進當代書法的發展、提升其學術質量,亦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周原金文資料的全而準對於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有重要影響。陝西出土青銅器最早是在西漢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據《漢書·郊祀志》載:神爵四年「美陽得鼎獻之」。
  • 戰國山形紋銅鏡或為紀念鑽木取火
    日本學者駒井和愛在《中國古代銅鏡的研究》中也提到,「山」字在甲骨文、金文的寫法與今天的「山」字寫法幾乎沒有差別。「山」在古代有巋然不動、巍峨壯觀等寓意,如同福、祿、壽、喜等字一樣,寓意安定、穩固、吉祥。   有學者雖然承認「山」形紋是「山」字,但不認可「刻四山以象四嶽」的觀點,認為山字鏡是我國古代山神崇拜的產物。
  • 商周金文中的古代世界|商周|餘冠辰|金文|國家博物館|青銅器|銘文
    國家博物館供圖 餘冠辰/攝國家博物館供圖 餘冠辰/攝【語言論壇】青銅器是中國先秦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物質文化遺存,其表面鑄刻的文字被稱為金文、吉金文、鐘鼎文或銘文。商周金文是中國文字發展歷程的重要環節,也是記錄早期中華文明的重要物證。近日,「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展覽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 虢國墓地出土的青銅器金文賞析
    然而,在古文獻中所載的虢國青銅器金文著述器物基本上出於陝西省寶雞市,即西虢之器。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虢季子白盤金文,其書法詭譎,字體俊逸疏朗,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20世紀90年代,在三門峽上村嶺發現的虢國墓地出土了一批帶有銘文的青銅器,不僅有力證實了西虢東遷和春秋初年虢國與多國聯姻的史實,而且這些青銅器上的金文書法藝術性極高,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
  • 齊系金文與山東古國研究
    齊系金文與山東古國研究 2019年06月21日 08: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俊成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來聽聽屬於青銅器和金文的...
    今天上午,《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在國家博物館開展,143件青銅器文物帶領參觀者走進神秘奇譎、波瀾壯闊的青銅器與金文世界,解讀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的金文故事。圖說:何尊 新民晚報駐京記者 潘子璇 攝 下同金文又稱銘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體名稱,而青銅器在古代作為祭祀、宴享的禮儀之器,表面鑄刻的金文能充分體現作器者對於成就功名、光耀祖先、萬年永寶的躊躇滿志與熱誠企盼。金文的字裡行間,往往記錄著貴族們的榮寵繁華和至誠祈望,透露著他們對於世界、人生、價值、生死的諸多認知。
  • 金文檔案的史料價值及出土和研究
    這兒沒有經過後人的竄改,也還沒有什麼牽強附會的註疏的麻煩,我們可以短刀直入地便看定一個社會的真實相,而且還可藉以判明以前的舊史料一多半都是虛偽,我們讓這些青銅器來說出它們所創生的時代」。因此,論其真實性,則比《尚書》高出籌。梁啓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舉了一個史實,足以說明金文檔案的價值。
  • 春秋青銅器綜合研究
    青銅器是古代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數量眾多,其本身的發展變化自成體系,且又往往鑄有銘文,因而是最為重要的考古資料,現在周代歷史文化的研究過程中,兩周青銅器材料是不可或缺的。  對任何一種考古材料來說,都必然要經過一番認真地整理,才能更好地將其運用於學術研究。年代學研究,就是整理青銅器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 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論壇·摘要分享【第一輯】
    、研究、展示,近年來國家博物館還陸續推出了一系列頗具影響力的青銅器展覽,受到廣大公眾的歡迎。在此背景下,2020年9月26日至27日,「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論壇」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邀請國內外重量級研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 一個重量級的新展在國博開幕《宅茲中國:寶雞青銅器與金文精華》
    一個重量級的新展在國博開幕,《宅茲中國:寶雞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展品是來自寶雞的140件青銅器,國寶不在少數,實在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大展。今天這篇文章介紹一下這個展,也提供一些對大家看展有用的提示。
  • 漢字及書法起源之研究時間最長的字體—金文
    殷商被周滅之後,甲骨文也深深埋入了廢墟中,只有金文保留並使用下來,這也側面說明,漢字是不停的簡化的,在簡化過程,書法也同步在進化中,因為漢字的簡化一方面是為了書寫方便 ,另一方面也追求更美觀。直到清末才被發現才開始研究。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8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 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 「金文」的發展歷史
    「金文」的發展歷史隨著中國古代的冶煉技術越來越高,青銅器的產量、質量也隨之提高到商代時青銅器已經走入了千家萬戶,這些器物上一般都刻鑄著銘文青銅器上所刻的文字,即我們所說的金文,其作用主要是記載事項或者表揚功德。這種銘文有陰文與陽文之分,字跡凹下的是陰文,突出的是陽文。
  • 出土金文新整合的學術意義
    關中地區出土西周金文整理與研究主要以近代以來關中地區出土西周有銘青銅器為主,以墓葬、窖藏為特點,分區分域地進行整體性的整理和研究。儘管有許多著錄書籍中作了說明,但在學人的頭腦中已然不知它們原來的先天組合關係及其與地域之間的聯繫,這對於利用青銅器及其銘文來研究西周諸侯的分布、貴族的分布、族群的居住地及其遷徙情況十分不利。  這一問題對全國出土金文最多的陝西關中地區來說,影響更大。
  • 中國古代史: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與文化價值分析
    宋徽宗動機《宜和博古圖》後,在皇帝的推素和提倡之下,青銅器更成為珍異的收藏品,有的一件值幾十萬錢,其至百萬錢。解放以前,如1924年。端方舊藏的·組酒器出售海外,代價是二十餘萬元。今天我們認為青銅器珍貴,自然不是看其價格,而是講其在科學和藝術上的研究價值。青銅器銘文,即所謂金文的重要意義,早為眾所周知。現已發現和著錄的金文數以萬計。
  • 金文佳品《毛公鼎》
    《毛公鼎》又名《音鼎》、《毛公音鼎》,周宣王時代的青銅器,清代道光末年出土於陝西岐山縣,原器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共有32行497字,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字數最多的青銅器。金文中人們所知道得最多的,大概就是此鼎了,歷來史料記載頗多。其銘文筆劃勻實勁健,結體疏密有度,美觀大方,既體現出凝重的的氣質,又有著氣韻的流通,它以其結體方整穩固了文字造型的基本形式,以偏旁錯落有致形成巧妙的變化,於此之中,又以圓轉流暢的線條成為造型的樞紐。這種突出的特點構成它端莊遒勁的風採,在金文中堪稱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