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創業:東北大學的「點金術」
在東北大學,人們經常能看到一把「聰明」的座椅:它可以行走於各種崎嶇路面,自動切換上下樓梯方式,並適應各種規格的臺階,其獨有的重心支撐系統還可自動調整上下樓梯過程中的輪椅姿態,確保用戶人身安全。
這把座椅就是東北大學學生龔佳樂研製的多姿態智能型爬樓梯座椅,這也是他第17個發明專利的研究成果。該項目已被評為遼寧省創新創業年會最佳項目,並成為瀋陽市殘聯中標項目。
翻開東北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成果作品集,我們發現龔佳樂的座椅只是創新創業上千精品項目之一。東北大學通過氛圍營造、平臺支撐、機制激勵,讓學生創新創業頻現「金點子」「金種子」「金果子」。
創新氛圍孕育「金點子」
劉思陽是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自動化學院2011級的一名學生,即將畢業的她在校期間已經獲得了8項科技競賽大獎、5項國家專利。憑藉出色的創新創業成果,劉思陽已被保送到浙江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對於自己能產出如此多創新成果的原因,劉思陽曾說過這樣的話:「自己能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外,全身心投入到創新創業活動中,學校創新創業學分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
劉思陽口中的「創新創業學分」,正是東北大學創新創業政策「組合拳」中的重要一項。
據了解,在東北大學,每個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均可獲得創新創業學分,該學分可替代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程學分。創新創業學分為學生們徹底卸下了「包袱」,讓學生可以擺脫傳統課程的束縛,爭取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輕鬆上陣。
除創新學分外,從指導教師工作量認定到學生課程加分,從評獎評優到保送研究生,從免修免考到創新學分,東北大學不斷完善相關政策配套,使學校真正成為青年學子的創新創業「夢想空間」。
當青年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被激活,他們就會爆發出巨大能量。
比如,該校理學院學生林煜傑在創新項目研究中發現,利用鈀元素對乙醇的催化作用,可將傳統的酒精氣體傳感器加熱溫度從200攝氏度降到室溫。林煜傑也因此項目的研究成果在納米科學領域頂級期刊Nanoscale上發表學術論文。
今年2月15日,在校期間曾推出「九九外賣」創業實踐項目的東北大學畢業生孟軍賢登上浙江衛視熱播節目「天生我有才」推廣創業項目「功夫熊」,讓推拿這一服務踏上了「網際網路+」的快車。如今,年輕的孟軍賢已成長為北京青果工坊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
在鼓勵創新的氛圍中,像林煜傑、孟軍賢這樣熱衷投身科技創新實踐的學生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了2545項省級以上競賽獎勵、1200多個創新項目、700多篇學術論文、289項專利成果、數十家學生創業企業……
創業平臺孵化「金種子」
2015年春節,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學生曾燦燦、趙陽、劉鬱慧組成的創新團隊「搶」到了他們最想要的「紅包」——憑藉創新項目「一種新型全向移動平臺」成功申請到了國際專利。他們的成果可在各種需要全方位靈活移動的環境中,實現任意時刻「零死角」的移動效果,在科研星球探測車、工廠自動化搬運車、戶外巡邏車、全方位移動輪椅等實體平臺上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創新創業實踐不僅是理工科學生的「專利」,在東北大學,其他學科學生也有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東北大學2011級會計學專業學生王澤燊曾獲2012年國際青年創新大賽特等獎,兩次獲美國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了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應計與真實盈餘管理行為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及經濟後果差異比較」。憑藉突出的創新創業成績,王澤燊榮獲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是該獎項中少有的非理工科學生。
讓理想變成現實,讓創意產生效益,不僅需要激情,更需要平臺。「大一創意節、大二科普節、大三科技節、大四創業節」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各級各類科技競賽、創業先鋒班等層次分明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符合大學生成長規律,打破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壁壘,實現課堂教學、科普活動、項目訓練、課外競賽、創業實踐的有機融合,為學生成長搭建了廣闊的實踐平臺和「試飛跑道」。
2015年,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在東北大學雲計算科技產業園中,學校專門開闢了1000 平方米的空間,讓東北地區最大的超算中心成為學生的創新夢工廠。
激勵機制收穫「金果子」
2015年,東北大學正式出臺《東北大學學生創新創業校長獎章章程》,設立東大首個由校長籤發的學生創新創業最高獎項,「崇尚創新」「勇於創業」成為東大校園最閃亮的標籤。
東北大學機器人團隊——ACTION團隊主力隊員、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2012級王海洋就是受獎勵的學生之一。王海洋曾先後榮獲2014年亞太大學生機器人競賽全國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等獎項,也因此榮獲了學校7000元的獎金。
除優秀的創新創業學生,指導教師同樣可獲此獎勵。該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老師陳大力是學生科技競賽優秀指導教師,他指導的競賽團隊在2014年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國際特等獎。憑藉該團隊的競賽成績,陳大力榮獲高達5萬元的項目資助獎勵。
每年,東北大學都會大力度獎勵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和參與學生。僅2014年,獎勵的教師就多達86位;獎勵參與各類科技競賽獲獎學生達733人次。
有效的獎勵與激勵機制是點燃師生創新創業激情的「興奮劑」,也是幫助學生迅速成長的「助推劑」。早在2008年,東北大學就對在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方面有特殊貢獻、取得優異成績的師生給予獎金獎勵,並通過保研、課程加分等激勵機制引導和鼓舞了一大批優秀學生投身創新創業實踐,也為其成長添加了重要「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