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回應語文教材嚴重西化:不存在貶低中國人

2021-01-17 中國網

針對近日網絡上流傳「小學語文教材嚴重西化」的指責,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4月27日正式公開回應稱,「有關言論不符合事實」,教材中不存在「貶低中國人的問題」。

4月27日晚20點20分前後,人民教育出版社於其官方微博平臺分別發布了《關於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外國題材選文有關情況的聲明》。聲明強調,「近日,有人在微博中評論,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嚴重西化。有關言論不符合事實。」

該聲明詳細列舉了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外國題材選文的詳細佔比情況: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共有12冊,選文520餘篇,涉及外國內容的有80餘篇,約佔15%。

此外,聲明強調教材所選取的外國題材選文主要是以開闊學生視野、培育科學精神、汲取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等為主題的文章,「涉及歷史人物如列寧、高爾基、白求恩,科學家如牛頓、愛迪生、居裡夫人,自然和人文景觀如非洲的風情、荷蘭的牧場、威尼斯的小艇,世界名著如丹麥作家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英國作家笛福的《魯賓孫漂流記》等」。

聲明中提到「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嚴重西化」的言論至少在一個月前就已出現。

澎湃新聞注意到,3月下旬,一篇註明出自「紅德智庫」的文章《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人父母的你關注了嗎?》開始廣泛被微博、論壇等平臺轉載。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稱自己是從「矛與盾的故事」被替換為「西化的矛盾」開始注意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嚴重西化一事,「(我)從一年級上到二年級下的四本課本我全翻了一遍,並從網上查找了一下人教版所有六個年級的語文課本。結果發現確實存在極大的問題。」

隨後,文章梳理了每一冊小學語文教材中西方文章的具體案例,並逐步分析「教材西化」所存在的問題。

譬如,該文章稱,「我發現二年級下課本裡開始瘋狂出現大量外國人好人好事的文章,中國人在裡面的形象,基本就是一分鐘裡的元元,因為貪睡不守時,藍樹葉裡的形象,自私小氣。其他形象在哪?哦,在一年級上冊裡的古人司馬光和曹衝裡去尋找。而且還只是智慧,沒看到有效合作。這不,又開始謳歌大英帝國了。」

此外,文章還大量列舉了外國作者的課文以及課文中外國人物形象高頻率出現的例子。

作者在文末強調,「人教版教材裡的這些導向,究竟是要把我們的未來和希望導向何方?這是要全面摧毀我們的自信,重新樹立起崇洋媚外的奴才思想嗎?潤物細無聲,文化的教育就這樣潛移默化了。還不警惕嗎?還不警醒嗎?」

其中,3月23日於天涯論壇發布上述文章的網友「寶貝安靜」還簡單統計了有關外國選文的佔比:一冊課本加上選讀大概四十多篇文章,從二年級下開始到五年級下,我統計了一下,這種謳歌外國人,還存在一些貶低中國人的文章大概佔了十二篇左右,也就是將近四分之一的內容全是編的外國故事,或由外國人寫,由中國人翻譯的二手文章。

人教社在4月27日的聲明中除了用外國題材選文佔比15%的數據回應外,同時也否認了「微博中所說的貶低中國人的問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選取了大量歌頌和讚揚祖國優秀人物的文章,如反映革命傳統的《狼牙山五壯士》、好學上進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誠實守信的《我不能失信》、關愛殘疾人的《掌聲》、民族團結的《文成公主進藏》、民族智慧的《趙州橋》《曹衝稱象》等。

在上述聲明最後,人教社強調,「我社歡迎社會各界對人教版教材的改進和完善提出寶貴意見,堅決反對罔顧事實肆意發表錯誤言論的做法。對惡意歪曲教材內容,給我社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我社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文化觀察】批判語文教材「嚴重西化」是文化不自信
    作者:陳阿嬌前段時間,有網友撰寫了一篇文章,指責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嚴重西化。這篇文章廣泛傳播,作者稱人教版語文教材「瘋狂出現大量外國人好人好事,中國人在書中形象,貪睡不守時、自私小氣等」。對此,4月2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公開聲明反駁,指責小學語文教材「西化」的言論不符合事實。實際上,認為語文教材嚴重西化是一個偽命題。
  • 人教社回應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
    近日,有網友發現,最新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刪除了幾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整個初中課本都沒有《陳涉世家》了」 ,這篇已陪伴國人近60年的課文,有很多令大家倒背如流的名句——「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昨天,人教社回應確認,該篇目確已從語文教材中刪除,但歷史教材中仍有保留。
  • 語文教材中《陳涉世家》被刪,人教社回應原因
    2月25日晚間,澎湃新聞記者從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了解到,針對《陳涉世家》未選入新編語文教材,人教社進行了相關說明。《陳涉世家》是原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人教社表示,日前,有網文稱「新版語文教科書刪掉了課文《陳涉世家》」,現答覆如下:《陳涉世家》是原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
  • 人教社回應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組圖)
    近日,有網友發現,最新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刪除了幾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整個初中課本都沒有《陳涉世家》了」 ,這篇已陪伴國人近60年的課文,有很多令大家倒背如流的名句——「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語文教材選文遭質疑 人教社:正組織專家研判
    4月5日,有媒體報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材下冊《尊嚴》一文被人質疑或與事實不符。人教社回應稱,該文於2004年入選人教版語文教材,教育部從2012年開始組織專家新編寫了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沒有選用該文。針對網民質疑,人教社正在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研判,將依據專家意見做出相應處理。
  • 《陳涉世家》確認從語文教材中刪除 人教社回應:避免學科交叉
    據北京頭條客戶端2月25日報導,近日,有網友發現,最新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刪除了幾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整個初中課本都沒有《陳涉世家》了」 ,這篇已陪伴國人近60年的課文,有很多令大家倒背如流的名句——「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剛剛,人教社回應,《陳涉世家》是原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
  • 語文教材輿論風波事件始末回顧
    在察網的推動下,多年來第一次形成了全民關注我國「教材西化」問題的高潮。http://bbs.tianya.cn/m/post-worldlook-1645881-1.shtml由於文章的影響力度巨大,人教社受到民眾的廣泛質疑。4月27日,人教社官方公開回應輿論,稱教材西化「不符合事實」,並聲明要付諸法律手段。
  • 《陳涉世家》從語文教材刪除 人教社:避免學科交叉
    (原標題:《陳涉世家》確認從語文教材中刪除 人教社回應:原因是避免學科交叉)
  • 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人教社:歷史教材已有介紹
    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人教社:歷史教材已有介紹 原標題:   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楊雨奇)近日,針對網傳統編語文教材已刪除《陳涉世家》等古文的消息,人民教育出版社25日晚間回應稱,陳勝、吳廣起義是初中歷史必須講述的內容,因此,初中統編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秦末農民大起義》一課專列
  • 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人教社這樣回應……
    作者:楊雨奇針對網傳統編語文教材已刪除《陳涉世家》等古文的消息,人民教育出版社25日晚間回應稱,陳勝、吳廣起義是初中歷史必須講述的內容
  • 《陳涉世家》從語文教材中刪除 人教社:避免學科交叉
    近日,有網友發現,最新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刪除了幾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整個初中課本都沒有《陳涉世家》了」 ,這篇已陪伴國人近60年的課文,有很多令大家倒背如流的名句——「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剛剛,人教社回應,《陳涉世家》是原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
  • 人教社回應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歷史教材已有介紹
    東方網2月25日消息:針對網傳統編語文教材已刪除《陳涉世家》等古文的消息,人民教育出版社25日晚間回應稱,陳勝、吳廣起義是初中歷史必須講述的內容,因此,初中統編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秦末農民大起義》一課專列「陳勝、吳廣起義」,詳細介紹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並引述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人教社回應 「假課文」:不再進教材
    3月21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網發出《人民教育出版社關於小學語文教材有關問題的說明》,表示教育部已編寫義務教育《語文》新教材,沒有選用《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  事情要從3月6日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張敏向本報爆料說起。「人教社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30課《愛迪生救媽媽》,早在2009年就被我省3位較真的語文老師『打假』,他們認為這是一篇杜撰的假文。
  • 人教社語文教材被指出錯 教師:錯誤不止6處
    他在閱讀了今年秋季上市的人教社出版的新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之後,發現書中有很多錯誤和值得商榷的地方,大大小小共有37處。教科書出現這麼多差錯,讓彭老師感覺自己作為教科書的購買者,權益受到了侵害,他在今年10月把當地的一家書店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我買了你這個(書)以後,你不符合國家標準,使我受到了誤導,使我不知道該怎麼教學生。
  • 《陳涉世家》確認從語文教材中刪除,人教社回應
    針對網傳統編語文教材已刪除《陳涉世家》等古文的消息,人民教育出版社25日晚間回應稱,陳勝、吳廣起義是初中歷史必須講述的內容,因此,初中統編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
  • 教材裡古詩出錯了?人教社回應
    不少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出現在了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然而也有人疑問,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綜合文獻價值及詩意考慮,教材選用了「白雲生處」。人教社介紹,在杜牧自己的《樊川集》中,用「生處」的較多,目前較為通行、權威的點校本《杜牧集系年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和《樊川文集校注》(巴蜀書社2007年版)也都用了「生處」;「深處」則常見於他人著作對杜牧詩句的轉引中,文獻價值遜於前者。
  • 人教社:新版教材衛青 霍去病並未消失
    日前,針對有網友質疑讓無數炎黃子孫自豪了兩千多年的衛青、霍去病兩位歷史人物,從新版統編歷史教材中「消失」的情況,昨天人教社回應表示,兩位歷史人物並未被刪除,而是安排在新的高中歷史教材中。但經認真研究,決定在初中新教材裡再補充衛青、霍去病等人物。
  • 九年級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 人教社回應歷史課文有陳勝、吳廣起義
    九年級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 人教社回應歷史課文有陳勝、吳廣起義 2019年2月26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歷史教材刪去「文革」內容?人教社回應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今晚通過官方網站發文回應稱,實際情況是,統編初中歷史教材八年級下冊專題講述了「文化大革命」,將在2018年3月春季學期投入使用。人教社在回應中表示,統編歷史教材按照新的編寫體例,在第6課《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中,將「文化大革命」單獨作為一個專題進行了重點講述,分六段全面系統講述了「文化大革命」發生的背景、過程和危害等。
  • 屈原張衡從統編教材中消失了?人教社回應:全都在呢!
    原標題:屈原張衡從統編教材中消失了?人教社回應:全都在呢!   新華網12月12日電(記者 曹瀅)針對近期有網友提出屈原、張衡等歷史名人是否從國家統編教材中「消失」的疑問,統編教材出版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12日予以回應,屈原、張衡等大量古代科技文化名人在國家統編三科教材中有專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