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家庭版四喜丸子做法,簡單好吃,老人孩子都喜歡。
「美食」是一個永遠都聊不完的話題,對於任何人給你聊吃的問題我們都是洗耳恭聽,是一個永久不敗的話題。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關於吃的那些事,在舊石器時代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隨後,伏羲氏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黃帝時期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蒸谷為飲,烹谷為粥"。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可謂是貫穿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對吃的要求也不僅僅是食物本身,還涵蓋了吃的環境和情調,很多美食創意街區應運而生。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一道菜是「四喜丸子」,是中國經典的傳統名菜之一。
四喜丸子的營養價值:豬肉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人體所需要的脂肪酸,提供血紅素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從而改善缺鐵性貧血,豬肉是維生素的主要膳食來源,特別是精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豐富。豬肉中還含有較多的對脂肪合成和分解有重要作用的維生素B2。但是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所以肥胖和血脂較高者儘量少食。
荸薺含有的磷,能夠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和骨骼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因此非常適於兒童食用。
油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是人體黏膜及上皮組織維持生長的重要營養源,對於抵禦皮膚過度角化大有裨益,愛美人士不妨多吃一些油菜。
四喜丸子的配料:豬肉250g(小編覺得,要稍微瘦一點的肉,太肥炸丸子的時候不容易成型)、雞蛋一個、油菜五顆、鹽一勺、白胡椒粉一勺、生抽15ml、香油15ml、蔥一根、薑片少許、姜粉一勺、玉米油適量、荸薺五個、冰糖若干、耗油15ml,配料準備好了。
四喜丸子的做法步驟第一步:首先把荸薺清洗乾淨,去掉外邊的皮,然後切成薄片在切成細絲,最後在把荸薺切成小丁儘量要碎一點,小編覺得,切得碎一些這樣和肉餡放在一塊的時候比較容易成團。
第二步:把買來的五花肉同樣是剁成肉餡,小編建議,千萬不要在攪拌機中攪肉餡,這樣會和剁的肉餡口感差很多,也不可以把肉餡剁的太細這樣肉和肉之間的縫隙沒有了,這樣肉裡邊就沒有什麼汁水了。
第三步:現在把躲好的肉餡放入盆中,然後在依次放入鹽、白胡椒粉、姜粉、生抽、耗油、香油混合在一起,然後進行攪拌,小編建議攪拌的時候一定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這樣不會把肉餡攪拌散,攪拌均勻之後放入一個雞蛋,繼續攪拌適量的加入一些蔥水,顧名思義就是泡蔥的水。
第四步:現在把剁好的荸薺放入攪拌好的肉餡裡邊,繼續攪拌直至攪拌均勻,攪拌的時候稍微用一點力氣,現在我們把攪拌均勻的肉餡團成雞蛋大小的個頭即可,小編建議,不要太大這樣不好成熟。
第五步:鍋中放入適量的玉米油,待油溫升至九成熱的時候,把丸子放入鍋中,小編建議,油溫高的時候放入丸子這樣丸子容易定型不會鬆散,儘量不要翻動丸子,可以把油淋到丸子上邊,外殼變的堅硬炸至金黃色的時候 撈出來。
第六步:把炸好的四喜丸子放入一個砂鍋中,一定要加入足夠量的清水、薑片、蔥段、醬油、冰糖、耗油煮至開鍋然後轉成小火,用小火燉兩個小時左右,如果你的丸子個頭做的小的話,這一步就用不了這麼長時間,關火之前往鍋中放幾顆洗好的青菜,稍微煮一下。
第七步:現在把煮好的青菜撈出來鋪在盤子底部,丸子放在青菜的上邊,湯汁中加入少量的澱粉進行勾芡,澆在丸子上邊即可,家庭版的四喜丸子就做好了,方法簡單,老人和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吃。
四喜丸子的做菜小竅門:
1,丸子調和的時候用的是蔥花水而不是蔥花,是因為蔥花在下鍋炸的是會變黑髮糊,從而影響這個丸子的美觀和味道。
2,團丸子的時候一定要兩個手裡來回的摔打幾下,這樣丸子才不會起膩,炸丸子的時候就不會塌下來。
3,攪拌肉餡的技巧:肉餡裡先只加入油脂性材料,包括香油、油等,最好直接用洗淨的手來攪打肉餡,手的力度比筷子的力度更大些,操作也容易,待肉餡上勁兒後再加入醬油、料酒等調味料。這樣做出來的丸子裡面才鮮嫩多汁,吃起來不柴不膩。
這道菜的做法和步驟已經說完了,各位小主你們學會了嗎?每個人都會有很多個難忘的第一次,它們像一個個不可磨滅的記號留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小編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動手做菜的經歷,把廚房弄得亂七八糟,可是對於做菜的欲望是絲毫沒有減少。小編覺得其實我們都應該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所在,其實我們做出來的飯菜並不是那麼的色香味俱全,但是我們懷著愉悅的心情做出來的食物,比食物本身的味道更讓人想要去嘗試。我們不懼怕失敗,可怕的是你沒有認真的用心去學習、練習,其實只要是你用心去做了,我們總是會成功的。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把文章分享出去,你們的認可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喜歡的關注、點讚吧!如果以後有什麼新的、好的作品也會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