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白圭:師從鬼谷子,曾任魏國國相,後棄政從商,被譽為商人的祖師
周武王滅殷商後,將商代遺民遷於洛陽,並派軍隊加以監視。商民在政治上失去地位,於是紛紛從事商業和手工業,商民很善於經商,逐漸使洛陽成為了一個商業發達的地方,因此人們將從事工商業者稱為「商人」。
洛陽古城
洛陽長期濃鬱的商業活動氛圍,終於孕育出一位我國著名的商業家,他就是被商人尊為祖師的白圭。白圭是戰國時期洛陽人,著名商賈。他長期從事商業活動,有著豐富的經商經驗和致富理論。《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同時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經濟謀略家和理財家。
白圭被歷朝歷代的商人奉為祖師,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就是說,全天下所有經營工商業的人,都奉白圭為祖師。尤其在經濟發達的宋朝,他的地位被抬得更高,宋景德四年,宋真宗封其為「商聖」。以至於在現代,「白圭」仍然是財富的代名詞。
白圭提出的「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及「智、勇、仁、強」等商業經營理念,一直被後世商人效法和借鑑,直到今天,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02.白圭為何能經營有方,名滿天下,並提出先進的商業理論,成為「商聖」的?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白圭為什麼能夠經營有方,名滿天下,並提出如此先進的商業理念?他究竟是個什麼人呢?
先說說白圭的老師鬼谷子。鬼谷子,姓王名詡,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奇蹟,堪稱千古奇人。集法家、名家、陰陽家、道家、縱橫家、教育家等於一身。鬼谷子不僅擅長兵術、縱橫之術,對商業經濟的造詣也頗深。鬼谷子有一個弟子,傳承了他的商業知識,這個人就是白圭。
中國商人的祖師:白圭
白圭(公元前463—前385年),戰國時期洛陽人,名丹,字圭。他師從鬼谷子,得到鬼谷子傳授「金書」,學到了裡面的致富之計。
白圭出師下山後,首先在魏惠王時任魏國國相,期間興修水利,修築堤壩,施展了治水才能,解除了魏都城大梁的黃河水患。可是到了魏惠王后期,魏國的政治逐漸腐敗,白圭雖然有辦法讓魏國的河堤不倒,但沒有辦法讓他的政治不腐敗。他預感到魏國即將滅亡,對仕途心灰意冷的白圭離開了魏國,開始遊歷中山國和齊國等地,棄政從商。
高粱紅了:白圭主要從事糧食買賣
白圭對市場行情相當敏感,通過觀察市場行情和年成豐歉的變化,奉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經營方法。白圭主要從事糧食、蠶絲等農副產品的買賣。這些買賣,是當時的富商大賈不屑於幹的事情。富商大賈們主要從事兩大類買賣:一類是奢侈品,一類是資源性商品生產。而糧食、蠶絲等農副產品的買賣,打交道的主要對象是農民和手工業者,富商大賈根本瞧不上眼,而白圭恰恰從事這種別人不願幹的生意。這是「人棄我取」。
白圭的一切商業活動都取決於市場觀察及收成,他經營的思路概括為兩句話,叫作「歲孰取谷,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就是說,每年秋天,糧食豐收大量上市,價格比較低廉,白圭大量買進;同時,把在秋冬農閒季節裡農民、手工業者需要的蠶絲、漆等原材料賣出去。到了春天,春蠶大量上市,蠶絲價格比較低廉,白圭又大量收購;這時是糧食青黃不接的季節,白圭再把去年買的糧食拿出來賣。這是「人取我予」。
蠶絲:白圭的主要經營商品
白圭在經營中還遵循薄利多銷原則。他認為「欲長錢,取下谷」,下等穀物售價低,百姓為生計所需必選價廉之物,銷量大了,利潤自然豐厚。白圭認為經營一般穀類等生活必需品,雖然利潤不高,但銷售量大,資金周轉快,仍可賺得很多的錢。
白圭還能觀察天象,根據天象運行情況,預測下年的雨水多少及豐歉情況。為掌握市場的行情及變化規律,經常深入市場,了解情況,對城鄉谷價了如指掌。白圭有買有賣,有取有與,經過長期的經營,白圭成了名滿天下的億萬富翁。
白圭建立糧倉囤積糧食
03.悟透白圭商道的四字秘笈:智、勇、仁、強,經商賺錢事半功倍
白圭把商人的智慧和諸子百家的思想,即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的思想融於一體,構建了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就有著名的四字秘笈:智、勇、仁、強。他說:「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疆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
「智」就是智慧,要懂得謀略,善於應變,要進行籌劃,要求商人具備善於分析形勢,及時採取正確的經營策略的智慧。
洛陽白圭街
"勇"就是要求商人行動勇敢、果斷,勇於立新,敢於決策。因此,如果勇不足以決斷,在商業活動中畏首畏尾,肯定失敗。
"仁」就是要懂得反饋,懂得取捨,用優質商品和服務對待顧客,而不要象一些奸商那樣;對待下屬、供應商和其他一些對我們有恩惠的人,要捨得施與。
"強"就是能有所守,要求商人具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要向那些明君和強國一樣,只有這樣才能守得住自己的家業!
白圭認為,真正的商人應恪守四字經商之道:智、勇、仁、強,如果「智」不能權變,「勇」不能決斷,「仁」不足決定取予,「強」不足守業,那就不算經商有術。「智、勇、仁、強」四字箴言,其各有妙用:在創業、起家過程中,可以發揮「智」、「勇」的作用;要持家,把家業傳至久遠,要靠「仁」和「強」的作用。
白圭經商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很能吃苦,事必躬親。即便成了億萬富翁,他也決不浪費。他把一切能拿出的錢都投到商業經營活動中,自己卻「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常「與用事僮僕同苦樂」,這是難能可貴的。
白圭的商業理論不僅在自己的實踐中獲得了很大成功,同時也影響了後世很多工商業者,並在他們的實踐中同樣獲得了成功,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借鑑,悟透其經營之道,經商賺錢必將事半功倍。
位於洛陽的白圭塑像
白圭是中國古代第一個將經商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的人,並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白圭後來還開辦學校,招收門徒,傳授經營之道,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商學院。雖然範蠡在經營上也出類拔萃,但他沒有形成系統的商業理論,所以白圭比範蠡更為優秀,更為重要。
編 輯:白文匯
責任編輯:白 靜
投稿郵箱:baishishangwu@163.com
弘揚白氏先賢之美德
光大白氏家族之文化
-
目前已有12000白氏宗親關注加入《白氏風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