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彼岸花背後的故事,未能突破生死輪迴,留下的只有遺很多人問我紅色的花除了玫瑰,還有什麼比較好看,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彼岸花,它的紅色真的非常絢爛。
彼岸花往往盛開在墓地附近,由於常年你沒有人清掃,總是會在墓地附近開出來大片彼岸花,
彼岸花是園林裡面很少有人種植的一種植物,因為這種植物背後的寓意是開在地獄的花朵,給人以不好的感受,幾乎沒有人願意在自己的庭院裡面種上一顆這樣的花。
但是,誰都無法拒絕它絢爛的紅色的美。
彼岸花的美是讓人沉醉的,那種絢爛的美給人以頹廢的感覺,卻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彼岸花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曼珠沙華。
這是因為彼岸花跟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曼珠沙華這四個字最早出自於佛經,佛經裡面說到。
"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珠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以上出自於《法華經·卷一》)
上面這句話的意思翻譯過來是說,佛在這個地方坐下,坐下後進入一個冥想的世界中,參透佛經以後,頭上紛紛落下四種花朵,於是佛祖起身開始布道。
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佛教跟花密切的關係。
在佛經裡面,華這個字就是花的意思,上面所有的華替換成花以後就變成了。
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摩訶曼珠沙花,曼珠沙花。
而這句經文裡面提到的四個名字,就是佛教四花。很多人都知道成語天花亂墜,實際上這句成語原文是天華亂墜,意思是佛教的花紛紛落下的華麗一般的感覺。
佛教對花有奇妙的感情,人們說,參透佛經以後,頭頂上會出現有光彩的花朵落下的感覺。
在佛教四花裡面,曼珠沙華的故事最為悽美,它象徵輪迴,愛情,至死不渝。
而這個花還有一個更加沒的名字,沒錯,就是彼岸花。
曼珠沙華,曼珠代表葉子,沙華代表花。曼珠沙華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特點,花開的時候見不到葉子,葉子盛開的時候鮮花早已枯萎。
因此雖然同屬於一個植株,但是兩者似乎從來沒有相遇過。
在佛教裡面,人名對於這樣有緣卻始終無法見到對方的賦予了極大的美感。在傳說中,曼珠沙華決定見一面,只不過,這次見面似乎違背了神的意志,於是把這兩個人變成了植株,一個變成花一個變成葉子,生生世世雖然永不分離,卻永遠見不到對方。
從那以後兩者再也沒有見過面,忍受著緣起緣滅的痛苦。
而這,像極了人世間的輪迴轉世,在佛教中,生死輪迴是無法逆轉的,緣起緣滅都無法改變,而曼珠沙華終究成了輪迴的代名詞。
雖然花開的時候見不到葉子,葉子盛開的時候見不到花,但兩者在輪迴轉世的時候,卻依然能再交錯的期間聞到對方的香味,那種纖細的緣分觸不可及,雖然世世代代無法見到對方個,卻依舊能再輪迴期間跟對方擦肩而過。
是的,這很美。
在無數次輪迴轉世之後,有一天佛祖經過這裡,仔細端詳這朵花,一眼就看穿了他們之間的緣分。佛祖感嘆兩人生生世世不離不棄的思念,也為他們不能放下而感到遺憾,佛祖輕輕把這朵花拔了下來,想要解除這段詛咒。
佛祖帶著這朵花,乘船過河,這條河是地府裡面的三途河,過河的時候河水弄溼了佛祖的衣服,衣服口袋裡的那朵彼岸花也被沾溼了。
而佛祖到達對岸才發現這多被打溼的花朵,此時紅色的花朵在已變成白色。或許這時候佛祖手上的這多彼岸花,早已學會放下,身上那白色的花朵,依舊讓人美得窒息。
而那身上的紅色,被河水碰到後,讓這條河水變成了紅色。
或許生生世世的痛苦,如同血一般讓人難以忘懷,最終讓整條河水都塗上了哀嚎的紅色。而河對岸的花朵一旦進入河水,就會變成紅色,甚至種子經過河水的澆灌,依舊會長成紅色的彼岸花。
一朵白色,一朵紅色。白色的花朵早已學會放下,而紅色的彼岸花身上依舊充滿著執念一般的紅色。不管如何,這世上終究留下了兩種顏色的彼岸花。
如今的彼岸花,主要生在在田間小路裡面,很少有人會把這朵花放在自己的院子裡面飼養,由於這些田間小路大多伴隨墓地,這種地方往往很少有人去清理,因此在墳墓邊總是開的非常多,時間久了,這朵花就被人賦予了死人花的別名。
每年秋天的時候,清明節過去半年,清明時期人們掃過的墓再次長出來紅色的彼岸花,那種鮮紅色區別於樹葉的黃色,那種濃煙的色彩讓所有人都過目不忘,尤其是整片整片的看過去真的是絢爛的無話可說。
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或許就是如血如荼。
彼岸花還有另外一個故事,叫人們學會放下。
人們都知道中國古代傳說裡面有關於奈何橋的故事,奈何橋上的孟婆,喝下去孟婆湯以後就會忘記上輩子的事情。
但是有一對情侶,(是的,又是情侶)兩個人感情非常好,最終還是讓他們提前遇到了生離死別的事情。
這情侶男才女貌,十八歲結婚,兩人度過了三年非常幸福的夫妻生活,然後三年後也就是這個男的二十一歲的時候,出門的時候意外身亡。
男的進入地獄之後,度過奈何橋的時候,孟婆要他喝下孟婆湯。
但是這個男的他放不下這個女的,喝下孟婆湯就等於忘掉妻子,不喝的話,孟婆自然沒有讓他過河。
男的就一直在橋的這一邊等著,天上一天等於地上一年,男的在下面等了很久,最終他突然放下,喝下了孟婆湯後度過奈何橋,投胎轉世。
妻子在失去愛人的痛苦中度過了三年,雖然父母雙方早已經讓她改嫁,但是這個女的跟這個男的一樣痴情,守寡了將近二十年。
二十年後,也就是這個寡婦四十歲的時候,那個投胎轉世的人已經二十歲了。轉世後的男子到了婚戀的年齡,找到一個漂亮的女朋友,兩人在街上散步的時候,卻被前世妻子撞見了。
前世妻子守寡四十年,因為沒有男人滋潤,成天活在痛苦之中,看上去仿佛是五十多歲的女人。前世妻子一眼就認出他來,雖然男子看著這個女人有一點點眼熟,但是終究沒有從前世的記憶裡面將這個女人認出來,反而覺得這個老婦很可怕。
畢竟前世妻子已經沒有當年的美豔,而這,深深傷害了前世妻子。
不久,前世妻子因痛苦死去,而她,同樣來到了孟婆前,只不過前世妻子並沒有喝下這碗孟婆湯,雖然男子沒有認出他來,但是她心中依舊還有她的位置。
回想起當年男子喝下孟婆湯的時候,男子是放下的,但是女子至今依舊沒有放下,遲遲不願意喝下孟婆湯,她知道,如果在奈河橋上一直等待,就一定能再次見到那個男人。
很多讀者看到這裡的時候,或許在疑問這個故事跟彼岸花有什麼關係?其實聰明的讀者早已經從這個故事裡面讀出來了彼岸花的花跟葉永遠不能見面的痛苦。
孟婆看女子不願意喝下孟婆湯,也被女子的痴情感動,就留女子在身邊,讓她等男子。孟婆告訴女子,孟婆湯的真正作用並不是遺忘,而是讓人放下,等到女子跟男子再次見面的時候,女子就能明白為什麼轉世需要喝下孟婆湯。
幾十年後,男子自然死亡,經過奈何橋的時候,見到了那個等待他兩輩子的女人。
雖然這次男子一下子就認出來了女子,但是此時的男子腦海中更多的是他這一世的回憶,回憶中他有新的妻子,孩子,家庭,這不一樣的一生讓男子見到女子的時候,心中並沒有太多的感動。
畢竟,在上輩子的時候,男子就已經放下了。這次,男子當著女人的面喝下了孟婆湯,當著女子的面慢慢的走過奈何橋。
而這,就是故事的結局,如果女子在幾十年前男子死後的時候放下,改嫁,不執著這麼多,就不會有這麼多痛苦,人畢竟無法突破生死輪迴轉世,她的痴情跟執著並沒有換來幸福,得來的只有無盡的悔恨。
故事的結尾,這個女子終究是沒有喝下孟婆湯,佛祖將她化成了奈河橋下的彼岸花,提醒著所有不願意喝下孟婆湯的人不喝湯的下場。
雖然彼岸花代表著無盡的思念跟執著,但是面對生死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是需要學會放下。
今天的園林用比較長的文筆介紹了彼岸花的故事,讀完後或許會讓你對這樣的盆栽有不一樣的認識,不過不管彼岸花的紅色有多麼絢麗,相信讀者終究還是不願意在自己的庭園裡面種上這樣的盆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