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官場小說喪失道德底線 成年輕公務員進階指南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雖然近年來官場小說始終伴隨著一些爭議和批評聲,但暢銷的勢頭一直沒有減弱過。在很多書店每月的暢銷書排行榜上,都能見到官場小說的身影。而官場小說在各大門戶網站的讀書頻道也有著很重要的位置,無論是關注度還是點擊數和評論數都是佼佼者。

  而當下的官場小說雖然數量大幅增長,但在藝術質量上能與王躍文的《國畫》、陸天明的《省委書記》、閻真的《滄浪之水》等相匹的,幾近鳳毛麟角。可以這樣說,官場小說已經到了一個尋求自身涅槃的井噴點。

  誰在關注官場小說

  官場小說不是一個規範化的用語。普通讀者的理解,大體是指以小說為主要表現形式,描述、揭秘官員腐敗生活以及政治較量的文學作品。

  百度百科是這樣表述的:官場小說是以現實主義為創作手法反映生活的小說類型,是作家以獨特角度觀察以中國政治官員為核心的大眾生活、執政能力和社會現實,以及中國政治文化和政治文明的現狀與進程。從很大程度上說,官場小說的文化意義遠遠超過了單純文學的意義。

  據有人考證,當下「官場小說」作為一個名稱正式提出,是王躍文長篇小說《國畫》出版後。1998年,王躍文寫成《國畫》。在這之前,陸天明在1995年寫出了《蒼天在上》,周梅森在1997年寫了《人間正道》……在此之後,各類官場小說不可數計,甚至囚於獄中的原官員們,也寫起官場小說來。

  因名煙落馬的周久耕在被判處十一年有期徒刑後,曾給大家帶來一個新的話題,他稱自己在看守所內已經寫就了一本長達35萬字的長篇官場小說。周久耕說他寫小說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排遣在看守所中的無聊;二是為了總結一些這麼多年的官場和人生感悟。很多人都對周久耕的小說表達了濃厚興趣。

  誰在關注官場小說?有調查顯示,黨政機關公務員佔到30.5%,工商企業工作人員佔27.1%,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佔20.3%。三者相加,佔到了閱讀總人數的79.7%。近八成的人閱讀過官場小說,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官場小說持續升溫的現實。

  作家李廣森給記者講了一個他的親身經歷。

  有一次,他約一位導演朋友吃飯。在餐館外面,有個小書販向這位導演兜售李廣森的新書《官道:機關生活養心筆記》。這位導演朋友隨手翻了翻,覺得內容不錯,想買。李廣森把他拉到一邊,說:「那是盜版的,你要想看,我車上就有正版。」

  「其實我的書不是什麼官場小說,只是平時在機關工作生活的一些感受體會的記錄。因為涉及機關生活,也被人炒作為所謂的『官場小說』類作品。」李廣森告訴記者,「有一本盜版書叫《為官之道》,是以我名義出版的,但那根本就不是我寫的。」

  早期作品不乏「現實關懷」

  中國人對官場小說的關注由來已久。清末民初,就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孽海花》等描寫封建社會官場的小說出現,有了「晚清譴責小說」的稱號,躋身名著之列。到了今天,大抵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官場小說再次繁榮。近年熱賣的官場小說有「駐京辦主任」系列、「秘書長」系列、省委書記、「掛職」系列等。

  曾創作了紅極一時的《國畫》的王躍文認為,有官本位的傳統,才會有官場文化和官場小說。官場小說大熱,還是由於其「現實關懷」。

  1999年,王躍文以一本《國畫》揭開了其「官場小說」的序幕。隨後,他的《官場春秋》、《沒這回事》、《官場無故事》等接連投入市場。王躍文的「官場小說」把「官場」的腐敗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來。在「官場」上,一些官員職位的升遷,摻雜了一系列複雜的背景。個別高級官員表面上是冠冕堂皇的,但背後卻摻雜著虛偽、欺騙、暴虐、色情、頹廢等行為。王躍文把腐敗分子們寫得很有人情味,但愈是如此,小說對「官場」生活的揭示愈加真實和生動。讀者對小說情節的深層社會背景,產生深刻的思考。

  周梅森的《中國製造》和龍志毅的《政界》,描寫的是高級官員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展現了鮮為人知的領導幹部升遷的具體操作,具有相當的「內幕效應」,能夠勾起讀者強烈的閱讀欲望。

  「我還是比較認同早期的一些官場小說。」中國檢察出版社副社長趙志剛向記者表示,這類小說有周梅森的《人間正道》、張平的《國家幹部》、陸天明的《省委書記》、王躍文的《國畫》、尹洪東的《邊界》等。他認為這些作品的視野起自更廣闊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場景,全方位展現置身其中的各色人物,演繹出正面力量的英氣與時代的正氣,讀起來盪氣迴腸,讓人看到國家和社會的希望所在。

  網絡力量激蕩著傳統的官場小說寫作、出版、發行。如洪放的《秘書長》最開始是放在天涯社區上的。後來,才被出版社的編輯發現,並出版發行。被網友稱作「官場政治課本、職場教科書」的《男人戰爭》,一開始也是在網絡上發表的。

  一位知名圖書網站的編輯向記者表示,官場小說受關注一方面說明作品本身有不錯的可讀性,另一方面就是有一定「指導性」,滿足了各個階段不同讀者的需求。

  「官場小說受追捧的背後是一種窺探意識。」趙志剛表示,官場距離普通民眾很遠,大家從主流媒體的電視、報刊上看到的只是這個江湖的冰山一角。而官場小說的不少作者有從政經驗,對這個領域有體驗。他們在書中揭露官場這個名利場的繽紛複雜,描寫相互傾軋的權力鬥爭,普通的讀者們從官員跌宕起伏的命運中尋求心理上的補償,部分地滿足了窺視欲和獵奇心。

  官場亦被稱為「宦海」,官場小說呈現這個特殊而神秘領域的權力潛規則。一些年輕的公務員從中探求官場的進階指南,把官場小說奉為尋求從政經驗的「官經」,視為一種「術」。這也是官場小說受人青睞的一個原因。

  「作為一個遠離官場的老百姓,我很有興致閱讀這些文字。因為裡面描寫的一些東西是我們局外人無從知道的,但卻時不時發生在身邊。」一位網友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認為初入官場者可以通過小說熟悉官場、了解官場,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曾有一篇博文說到,王躍文的《國畫》是「一部讓大學生少奮鬥10年的成功寶典」。有讀者更是把《滄浪之水》譽為「當代公務員的教科書」。

  其實那不是官場文化

  官場小說的走紅,帶動了對其現象的研究和評論。有人把它分成四類:

  第一類,由改革文學過渡來的寫實小說,如柯雲路、張平、陸天明、周梅森等作家的作品,針砭時弊、揭露社會黑暗、批判腐敗。其故事往往邪不勝正。最終,腐敗分子遭到嚴懲。

  第二類,類似黑幕小說的官場小說,代表人物有王躍文、王曉方等。他們有過政府機構任職經歷,細筆勾勒一些社會黑暗,借人之口記錄百官行述,在商業上獲得很大成功。

  第三類,描寫官場小人物的掙扎以及大官員周圍的小人物,成為官場小說的典型,如肖仁福等作家的作品。書中人物有上進心,渴望被人尊重,希望過上體面生活。有的把握住機會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有的經不起金錢美色誘惑跌倒在奮鬥途中,構成仕途進退、官場沉浮的種種悲喜劇。

  第四類被稱為後官場小說,增加獵奇、想像、誇張和複製、克隆等手段,成為當前市場的主要產品。這類小說以反腐為幌子,夾雜色情暴力,以揭露秘聞隱私為賣點,滿足窺私慾和獵奇癖的讀者,以此成就市場銷量,成了非藝術性的商品。

  「利益驅動讓出版商趨之若鶩,其後果是大量粗製濫造的官場小說充斥圖書市場。」趙志剛告訴記者,「在書攤上認真翻翻,不少此類作品已經失去基本的道德底線,宣揚的是權錢交易、情色交易,讓人頓感官場小說已經淪落為文學的爛汙之地。」

  後官場小說危機四伏,已引起業界的關注。洪放指出:「官場小說有走入黑幕小說的危險,這是官場小說的歧路。」

  據出版界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市場上熱銷的有200餘部現代官場小說,其他自費出版和質量低劣的官場小說也屢見於市場,大部分是在複製、克隆。從省委書記到縣級各局領導,從秘書到官員身邊的司機、保姆等,都被寫盡了。很多作品情節雷同、內容重複。後官場小說主要揭露黑道、權術、奢靡、色情等,筆觸沒有延伸到官場之外去探索人性,缺乏對社會生活的關懷,缺乏對藝術創作的熱情,拋棄了文學的神聖使命,把中國小說創作引向絕境,令人堪憂。

  「《二號首長》、《秘書長》、《接待處長》等,讓讀者領會到的是爾虞我詐的官場內鬥、心照不宣的潛規則等。黃曉陽著作《二號首長》,即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趙志剛認為,這些作品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官場故事告訴讀者,當官是一門技術活,對智商情商的要求以及智慧謀略的運用,超過世上任何一門學問。

  「都是在教你怎麼跟人鬥,怎麼不擇手段往上爬。其實那不是官場文化。」對現在流行的官場小說,李廣森表示很看不慣。他說:「有一些官場小說揭露所謂的黑幕來吸引眼球,還有一些像官場風水師這樣的惡俗之作,完全是在誤導讀者。」

  讓其回歸本來面目

  「反思官場小說的泛濫,不禁讓人想起尼爾·波茲曼那本著名的《娛樂至死》一書。」趙志剛向記者表示。

  這本寫於20世紀70年代的著作,其主要觀點是,「嚴肅的電視」這種表達方式根本是自相矛盾的,所有的人都是在表演,電視只有一種聲音,即娛樂的聲音。電視的時代就是娛樂的時代,電視媒介形式的本身就不能承載嚴肅認真的思考。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尼爾·波茲曼當然無法預言20多年後網際網路的勃興,但「娛樂至死」似乎就是指當下的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時代碎片化閱讀的到來,讓很多人失去了思考能力。連反腐敗這類極為嚴肅的話題都因為「雷政富」、「趙紅霞」們而演化為一個娛樂事件。

  「看看現實社會中的重慶『唱紅打黑』、雷政富情色視頻、編譯局局長衣俊卿事件等,難道還需要官場小說來解讀嗎?一切都是活生生的現場直播。」趙志剛認為,在娛樂面前,誰也別想置身事外,無論你把自己定位是什麼,你只是一個娛樂消費品。

  要告別官場小說的「喧囂」,讓其回歸本來面目,著作者的指導思想是至關重要的。趙志剛表示,這個思想,應當是法治思想,是規則意識。有了這樣的「道」,寫出來的官場小說就是一種教化,而不是庸俗的展示,不是進階的「術」。

  文藝評論家解璽璋認為,「官場小說要有出路,要向政治小說轉變,要有勇氣觸碰那些最堅硬的問題。」但是,要想承續、發展《官場現形記》、《老殘遊記》、《孽海花》這樣的政治諷刺小說傳統,出現如莫泊桑的《漂亮朋友》這樣的作品,還要求作家有更深邃的思想穿透力以及高超的文學技巧。

  在當下的情境中,這樣的作品一時恐怕還難以出現。

  「官場小說所應投射出的正道,是讓人們明白這個世間還有法治,還有清清白白的吏治。」趙志剛說,這才是官場小說在將來應走的正路。高斌

相關焦點

  • 從「官場小說」能讀到什麼
    周久耕說他寫小說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排遣在看守所中的無聊;二是為了總結一些這麼多年的官場和人生感悟。很多人都對周久耕的小說表達了濃厚興趣。 誰在關注官場小說?有調查顯示,黨政機關公務員佔到30.5%,工商企業工作人員佔27.1%,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佔20.3%。三者相加,佔到了閱讀總人數的79.7%。近八成的人閱讀過官場小說,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官場小說持續升溫的現實。
  • 《侯衛東官場筆記》成「菜鳥公務員攻略」(圖)
    《侯衛東官場筆記》成「菜鳥公務員攻略」,作者小橋老樹稱:   有種別考公務員!   要選出去年最火的一部小說,《侯衛東官場筆記》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侯衛東官場筆記》描寫了一個年輕公務員的奮鬥史,逐層講透村、鎮、縣、市、省官場現狀,大受年輕公務員及大學畢業生的青睞,甚至被一些網友稱為「菜鳥公務員工具書」。讓小橋老樹始料未及的是,隨「侯衛東」一起走紅的他,引發了網友的濃厚興趣,終於有網友「人肉」出了他的真實身份與姓名——— 重慶市永川區市政管理局副局長張兵。
  • 南方日報:不必誇大官場小說的功效
    近日,官場小說的暢銷引來了一些「有識之士」的擔憂,批評有的官場小說「喪失道德底線,宣揚權錢交易、情色交易,讓人頓感官場小說已經淪落為文學的爛汙之地」,提出應該讓官場小說「投射出正道,讓人們明白這個世間還有法治」。
  • 文匯報:如何看所謂"官場小說"升溫
    一些人把「官場小說」當成了求職的「指南」與工作的「寶典」,而銷售者投其所好,對位分類與對應推薦,意在提供更好的「服務」。但這與文學無關    這些年來,隨著創作的分野、讀者的分散、市場的分化,文學領域呈現出前所少見的紛繁與繚亂。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是兩個新的文學板塊,即立足市場的「類型化小說」、依託網絡的「新媒體寫作」。
  • 社科院專家:如何看所謂「官場小說」升溫
    從嚴格的意義上說,所謂「官場小說」並非是「文學題材」的一種「命名」,而主要是「文學銷售」方面的一個「分類」。泥沙俱下,十分蕪雜。一些人把「官場小說」當成了求職的「指南」與工作的「寶典」,而銷售者投其所好,對位分類與對應推薦,意在提供更好的「服務」。
  • 官場小說絕非升官寶典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社會,沒有實際的工作閱歷,而且又急於證明自身價值,難免產生浮躁心理,於是想從這些「官場小說」中窺探到自己經驗之外的世界。二是沒有認清當今「官場小說」的現狀。目下的所謂「官場小說」領域,泥沙俱下,十分蕪雜,只滿足於編造淺顯的故事、製造熱鬧的情節、吸引眼球、提高點擊率,沒有寫出事象背後的生活肌理,尤其是不同人物的鮮明性情。至於反思意識、批判精神等,更是微乎其微,難覓其蹤。
  • 搞權色、錢色交易 女官員被紀委批評道德底線喪失
    搞權色、錢色交易 女官員被紀委批評道德底線喪失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7月23日 10:41 A-A+ 依據中央紀委監察部官網開設的「黨紀處分」欄目內容,從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的五年間,共通報違紀違法中管幹部120餘人,其中46人涉及「道德敗壞」、「與他人通姦」、「權色、錢色交易」。被通報「與他人通姦」的女性有兩位:山西省晉中市委原副書記張秀萍和山西高平市原市長楊曉波。縱觀兩名女官員的簡歷,不難發現都有破格的痕跡。
  • 小橋老樹小說《侯衛東官場筆記》:網絡文學的現實主義欲求
    2010年底,《筆記》轉化成實體書出版,迄今已有8部,2014年初出版的《巴國侯氏》號稱是第9部,實則是狗尾續貂,且仍未有大結局。迄今, 《筆記》在起點中文網總點擊率超過1300萬,實體書發行量據說早已突破300萬冊,影響不小。  雖是網絡小說,但《筆記》與傳統官場小說有明顯的親緣性,因而異於在起點中文網連載的其他官場小說。後者通過嫁接重生文或者穿越文,隨意扭曲現 實。
  • 令讀者讚不絕口的六本小說,第三本被譽為公務員必讀官場百科全書
    ,現在小說已經改編成了電視劇,由迪麗熱巴領銜主演。《烈火如歌》第三本:《官場筆記》《官場筆記》作者小橋老樹,作為全網銷量第一的官場類小說,被譽為「公務員必讀官場百科全書」,小說以主人公侯衛東的升遷經歷為主線,為讀者展示了一個鄉鎮、縣區、地市、省級等個層級官場的現狀與秘密
  • 王躍文自喻「祥林嫂」:逢人否認「官場小說第一人」
    王躍文11日作客2017南國書香節 朱延生 攝  作者 程景偉 朱延生  「我非常不喜歡『官場小說』這個說法,也不接受『官場小說第一人』這個標籤,這是貼在我背上的狗皮膏藥  11日,在廣州作客2017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的中國作家王躍文與讀者交流時談及這些年來遭遇的「成名之累」,其自喻是魯迅筆下的「祥林嫂」,逢人便要解釋自己並非「官場小說家」。  不過,王躍文確實是因寫《國畫》、《大清相國》等作品為大眾所熟知,這些作品被外界解讀為「官場小說」。  王躍文曾有過20年的公務員工作經歷。
  • 穿越指南:我在宋代當公務員
    前些日子,公務員考試筆試已經結束。據說,2020年國考招錄人數,較2019年國考(14537人)而言,又增加了近萬人(真是令人頭禿)。 歷代的統治者們都十分重視官員道德問題,這可是官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麼一來,便規定了許多具體的道德行為標準。 除了統治者之外,不少政治家、官員更是有一套豐富的實戰經驗,他們也樂於將自己的親身體會和從政經驗加以總結,編寫一些「為官指南」。
  • 官場小說《十面埋伏》,要留一身正氣於世
    之前品讀過《抉擇》,這當中已經領略過張平那種政治化的社會小說,並也深深地愛上了他這種情感訴求方式和寫作方式,所以當我在圖書館看到張平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就毫不猶豫地從書架上拿了下來。雖然他的作品大多是講中國政治體制的不合理和官場的腐敗,他本人也因此受到過威脅、打擊,但他的簡介仍是偉大的共和國作家。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對國家發展有幫助、稱之為社會良心的張平,即使他站在批判的立場上,他也只是為了使中國更強大、人們更加幸福。《十面埋伏》講的是偵查員羅維民發現囚犯王國炎身上牽扯到幾樁大命案,而展開了一系列調查從而引出了一場正義與邪惡的鬥爭。
  • 這幾部官場類小說,看過的都說經典
    經典的官場小說有哪些?隨著人民的名義的火爆,很多小夥伴對於官場小說充滿了熱愛,想要知道有哪些好看的官場小說,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用官場小說一直是小說裡很禁忌的區域,一方面要想寫的好,對寫手的知識水平寫作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題材的敏感,很多寫手都是戰戰兢兢。接下來我將為大家推薦10本我認為寫的非常好的官場小說。
  • 5部官場商戰小說:玩轉官場,踏上風流青雲路,抱得美人歸
    一般來說,男生都比較喜歡看官場商戰小說,這類小說裡面充斥著金錢、權勢、欲望等濃鬱氣息,同時也揭露出現實社會中不為人知的一面,讓人看後直呼過癮!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5部官場商戰小說:玩轉官場,踏上風流青雲路,抱得美人歸。
  • 傅雷家書,是教子寶典還是文藝青年進階指南?
    他的翻譯作品,主要譯自巴爾扎克和羅曼·羅蘭,譯文有煌煌巨著《人間喜劇》和諾貝爾獲獎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傅雷長子傅聰,1934年生於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有「鋼琴詩人」之美名。《傅雷家書》因為傅雷愛子心切,用心良苦,所以成為一本教育孩子在道德和藝術上全方面發展的教子寶典,但是,又因為傅雷先生學養深厚學貫中西,是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所以對於一般讀者來說,本書在實際借鑑方面會有很大的阻力。
  • 快手大網紅pk劇本無底線,道德喪失難道就無人管?
    而如今,快手平臺上的網紅們,演劇本炒作那是越來越沒有底線了,pk輸了竟然拿自己的家人作為懲罰的籌碼來博取眼球。這還有沒有一點倫理道德?再說,前不久,另外兩個大網紅,都是上千萬粉絲的馬洪濤和小沈龍也是在快手上pk,誰輸了就讓自己老婆去對方公司給所有人洗腳,做腳底按摩。
  • 易中天「中華史」第一部合肥首發 反對為錢喪失底線
    「我不是為了賺錢寫作,我是順便賺錢,但我反對為了賺錢喪失底線。」我邏輯強,史觀正確《易中天中華史》共分36卷,計劃5到8年時間完成。對於這樣一個浩大工程,易中天顯得信心十足:「很多人寫作歷史不好看,不能讓人信服,是因為他們沒有史感。而我有很好的史感和正確史觀,我會儘可能保持客觀,希望呈現給大家一段有溫度有人情味的歷史。」
  • 權色官場小說,他收割無數美女,背靠大樹,官場如魚得水
    權色官場小說,他收割無數美女,背靠大樹,官場如魚得水小說就是我們的另外一個世界~小說世界無奇不有,青春沒有幾次挑燈夜戰就不是青春,這就是青春的小說世界,好書難找但是愛上小說很簡單,小說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有趣的事情。
  • 堅守道德「高線」紀律「底線」
    原標題:堅守道德「高線」紀律「底線」 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黨內兩大法規,以道德為「高線」,以紀律為「底線」,進一步紮緊了管黨治黨的「籠子」。
  • 除了《人民的名義》,這幾本小說,帶你探秘官場「權力的遊戲」
    除了《人民的名義》同名小說,下面這些反響不俗的官場小說,也同樣值得一看。1一、中國現代從王躍文的長篇小說《國畫》出版以後,「官場小說」成為民間通俗的說法。本書看點:◎作者周梅森,根據其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有《人間正道》《中國製造》等多部。曾多次榮獲國家圖書獎、中國電視金鷹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