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紅星新聞記者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獲知,北京天橋百貨商場將於6月15日開始被拍賣,作為曾經的中國第一家股份制有限公司,已經66歲的北京天橋百貨走到了命運的轉折點。
北京南城有個天橋,天橋上有個天橋百貨商場,商場以敢第一個吃螃蟹聞名。
天橋百貨商場 圖據東方IC
80年代初,天橋百貨商場已經在進行著股份制改造的工作。
1993年5月24日,天橋股票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掛牌交易。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曾經輝煌的天橋百貨遭遇了不小的衝擊,在經歷數次轉型後,天橋百貨的經營情況始終沒有得到改善。
如今,隨著一則司法拍賣協議的發布,天橋百貨的命運將再次被改寫。
中國第一家股份制有限公司
骨灰級零售商業代表
司法拍賣網站上一側拍賣信息把中國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天橋百貨拉回了人們的視線。
來自阿里拍賣的法拍信息顯示,因借款合同糾紛,天橋百貨將於3天後在司法網拍平臺上被拍賣,相關公告顯示,標的物是北京永定門內大街1號總建築面積17257.90平方米的營業用房及所應分攤國有土地使用權,該標的物評估價5.6億元,而起拍價則是4.48億元。
如今面臨被拍賣命運的天橋百貨,被稱作「骨灰級零售商業代表」,過去在全國都有很高的名氣。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53年4月,原名為中國百貨公司北京市公司第四批發部,是崇文區百貨公司屬下一個科級單位,後定名為天橋百貨商場。
商場內部 圖據東方IC
1984年7月14日,北京市財辦、崇文區政府召開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會議決定:
第一 從即日起成立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 決定發股票總計1000萬元,分三批發行,首批發行300萬元。
1984年7月25日——天橋百貨股份公司在北京成立,由此,中國第一家股份公司,也是中國第一家多種經濟成分入股集資的商業聯合企業成立了。
當時,天橋股票面值分為100元、1000元、10000元三種。首批招股也向聞訊而來的社會人士發行,五六天就被認購一空。
據《北京日報》報導,過去商場的財務審批權限僅在10元以下,沒有自主經營權。商場裡要修個廁所,都必須先向上級申請600元。天橋商場改組為股份制後,首任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繼斌曾深有感觸地說:「過去我們花7元錢買兩把算盤,我這個經理也無權批。現在通過股票集資,企業急需的資金『轉瞬』之間完成了。」
當時發行的股票 來源北京日報
股份制改造後的天橋百貨股份公司在經營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關資料顯示,其經營資產迅速增加到1.6億元,營業額達2億元,營業面積擴大到1.7萬平方米。
此後的1988年,天橋百貨股份公司發行第二期700萬元股票,天橋商場也於同年興建了營業面積為8000平方米的新樓。
到了1993年5月,天橋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完成了上市。當時,經濟學家萬典武概括了「天橋」的三個「獨佔鰲頭」之舉:全國第一家正式註冊的股份制企業、第一批規範化股份制企業、第一批異地上市的股份制企業。
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天橋百貨是北京南城赫赫有名的百貨商場。其被稱為「骨灰級零售商業代表」。「北京南城有個天橋,天橋上有個天橋百貨商場」,從民間流傳的順口溜裡就能看到天橋百貨的出名程度。
多次轉型都以失敗告終
如今陷入被拍賣命運
作為北京市第一家實行股份制的企業,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家正式註冊的商業股份制企業,還是全國第一家由國營企業轉制為股份制的企業,天橋百貨在上世紀90年代非常風光。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新式商場、購物中心、網購的不斷衝擊下,上世紀80、90年代在北京赫赫有名的天橋百貨早已盛名不在,雖經多次轉型嘗試,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1998年12月,由於經營不佳,北京北大青鳥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協議方式受讓法人股,佔當時公司總股本的16.76%,成為第一大股東。股權轉讓後,天橋百貨更名為北京天橋北大青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北大青鳥借殼天橋成功上市後,業務發展並不順利。
2006年12月,北京北大青鳥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6357.8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2.79%)被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拍賣,被北京東方國興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競得上述股權,至此,*ST天橋的控制權再度易手,轉讓到北京東方國興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名下。
2008年4月,ST天橋宣布將向信達投資、深圳建信、海南建信、正元投資和贛粵高速(10.37,-0.38,-3.53%)定向發行股份,收購上述公司所持11家房地產公司的資產,資產價值約72億元。由於海南建信和深圳建信均為信達投資的控股子公司,因此,上述交易完成後,信達投資將直接和間接持有ST天橋58.82%的股份,成為ST天橋的控股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信達投資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等股東於2000年發起設立,註冊資金20億元。該公司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集酒店經營、實業投資、投資銀行等業務為一體,此次重組成功後,北京天橋則變身為央企房地產上市平臺。
2008年12月,天橋百貨改造,商場轉型為經營民族特色商品、民俗工藝品、老北京特色小吃、旅遊工藝品等,主打民俗旅遊,當時天橋百貨還與北京多家旅行社籤訂了合作意向,指定為旅遊購物定點單位,但此次轉型並未改善天橋百貨的經營情況。
2010年3月,商場再次因經營狀況不佳,不得不停業改造。這次天橋百貨商場決定轉型為時尚百貨,改造後的名字叫「天橋樂匯購物中心」,公開資料顯示,這次改造投資500萬元,定位是時尚、運動、休閒,採取品牌聯營形式。
事與願違,此次轉型仍舊沒能讓天橋百貨走出困境,商場老舊是其給消費者留下的普遍印象。
而近年來,天橋百貨商場則陷入多個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和借款合同糾紛。相關信息顯示,天橋百貨涉及的法律訴訟有17項。
根據阿里司法拍賣上的競買公告,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將於6月15日9時至6月18日9時在淘寶網上公開進行網絡司法拍賣活動,拍賣標的為北京永定門內大街1號總建築面積17257.90平方米的營業用房及所應分攤國有土地使用權,起拍價則為價4.48億元。
相關網頁顯示,目前該標的已有2000多人圍觀,其中36人設置了提醒。
拍賣網頁截圖
天眼查信息顯示,2018年9月,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有限責任公司新增兩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標的共計428668384元,執行人均是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負責該法拍事務的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劉法官則告訴紅星新聞,拍賣標的物是作為被執行財產被拍賣的,屬於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有限責任公司所有。
紅星新聞試圖聯繫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有限責任公司了解相關進展,但截至發稿,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紅星新聞記者 白兆鵬
編輯 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