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姜文自傳

2020-12-05 小悝說電影

姜文曾經說過,《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他的禮物,而《讓子彈飛》則是他送給觀眾的禮物。

顯然,《讓子彈飛》在姜文的心目中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覺得的觀眾想要的。

作為沉寂7年的復出之作,2007年上映的《太陽照常升起》的票房並不理想,這也讓姜文明白,過於的自我放飛並不能讓觀眾明白他的表達。

因此,在這之後的《讓子彈飛》更像他的「負氣之作」。他要通過這部電影證明,他也可以「站著把錢給掙了」,可以在堅持自我表達的同時,向觀眾輸出這種表達,讓觀眾接受且認同。

所以,在《讓子彈飛》的自我證明完成之後,拍攝《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的姜文便再次徹底釋放,不再有任何的約束,沉浸於他自我世界的創作之中。

就像他之前在採訪中所說的:「你老想『別人喜歡』,這他媽是胡扯,我覺得這是騙人的。」

《讓子彈飛》海報

《讓子彈飛》是姜文難得的一次主動接近觀眾、放下身段的電影,但在主動的同時也沒有放棄姜文那獨有的魔幻現實與革命浪漫,這種方式讓這部電影不僅贏得了口碑也贏得了票房,讓姜文收穫新粉的同時也迎來新的爭議。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姜文是如何在《讓子彈飛》中「站在把錢給掙了」的。

電影中經典的六幕場景

「讓子彈飛一會」

電影開頭便是一個遠景的仰拍:蔥鬱的山林、盤旋的老鷹;緊接著遠景切近景:冒著煙的火車煙囪、伸出窗口的槍;最後一個全景給到馬拉的列車——原本兩兩不相干的事物,先後闖入鏡頭,讓人產生一種與現實脫鉤的失真感。

火車裡,馬邦德與夫人、湯師爺吃著火鍋唱著歌、拍著馬屁喝著酒;火車外,劫匪張麻子帶著麻將面具吹著口哨。輕鬆詼諧的氣氛,背景音樂卻是稍顯沉重的《送別》。

列車的行進靠的是馬拉動、火車上的煙囪冒的是火鍋的煙、笨重固定的槍炮、釘入鐵軌的斧頭、麻將狀的面具。

隨著幾聲槍響之後,張麻子一句「讓子彈飛一會」,讓這部電影有了一個夢幻荒誕的開局,短短幾分鐘便將姜文那魔幻現實的風格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馬拉列車

落水生還的馬邦德假扮成縣長的師爺,沒有劫到錢財的麻匪被「湯師爺」說動,從麻匪搖身一變成縣長,上任鵝城。

值得一說的是,客串真正師爺的馮小剛。

馮小剛客串湯師爺

此前姜文曾評價馮小剛說:「電影應該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也得是酒。你拍的東西是葡萄,很新鮮的葡萄,甚至還掛著霜。小剛,你應該把葡萄釀成酒,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一杯又一杯的鮮榨葡萄汁。」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電影中出場短暫的馮小剛,費盡口舌拍完馬屁後,還沒有來得及喝一口杯中的葡萄酒,就領了便當。這一幕是否影射馮小剛迎合觀眾拍了一些藝術性不強的賀歲檔電影,我不得而知。

「師爺,高!縣長,硬!」「黃老爺,又高又硬!」

六子被冤枉死之後,張麻子想要報仇甚至不惜與黃四郎同歸於盡,帶著馬邦德夜赴鴻門宴,可以說是整部電影最高光的時刻。

三大影帝同臺飆戲讓影迷過足了癮。為了拍好這段戲,姜文不惜三臺機器360°無死角拍攝,只為不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這一幕在電影中承上啟下,黃四郎想要權,馬邦德想要財,張麻子想要報仇。為此三人之間不斷地試探、亮牌、交鋒,都想要穩穩拿捏住對方。

想要解析這一段,就不得不提到六子的冤死,黃四郎無法判斷張麻子此時的態度,也就無法決定到底該如何處理和張麻子的關係。所以他需要試探張麻子。

張麻子是帶著大不了同歸於盡的準備來的。因此面對黃四郎的出招,張麻子這個縣長很是爽快,直接闡明他的目的——我就是想掙錢,而且掙有錢人的錢。

黃四郎覺得他得到了答案,但還想確認,這個縣長是否值得合作。為了掌握主動權,便引出其他兩大家族很有錢。如果縣長順勢同意撈一筆,那麼縣長就還有價值。

可惜張麻子並沒有接話,反而是想要財的馬邦德沒有坐住,插科打諢不停捧哏。

黃四郎這一次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他明白縣長這一次是衝著自己來的,與歷任縣長相處的那一套這次行不通,於是他改變了他的計劃。他引入了更有錢的張麻子,想看看這個縣長究竟是膽子更大一點,還是更想要他的錢。

真正的張麻子不知道黃四郎這什麼意思,不知道自己是否暴露,於是「裝糊塗」。

「裝糊塗」的張麻子很快就知道,這是黃四郎在玩賊喊捉賊、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把戲,於是改變了今晚他想要報仇的計劃。在順著黃四郎話術表示想要替黃四郎接上他的「大腿」想要黃四郎出錢剿匪的同時,露出了自己今晚最大的底牌,吹著口哨當著黃四郎的面與埋伏在外的兄弟交流,告訴黃四郎:張麻子進不來的地方,我能。

黃四郎心知這縣長已經狠狠抓住了他的軟肋,想要他的錢。黃四郎不服氣,還想扳回一城。他告訴縣長,即使是面對張麻子, 他也是隱藏在暗中伺機出動的獵物。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黃四郎以為他依然勝券在握,可張麻子才是自始至終都在暗處窺探全局的那一個。

「師爺,高!縣長,硬!」「黃老爺,又高又硬!」

這是這一幕的收尾臺詞,黃四郎作出了他的決定,他要殺雞取卵;馬邦德覺得他得到了他想要的財;張麻子則是射出了他復仇的子彈,只是這射出去的子彈,還要再飛一會。

「大哥,你是了解我的」

張麻子在拿到兩大家族的錢財後,因為沒有拿到黃四郎的錢而覺得大仇未報,所以他沒有像馬邦德和手下兄弟們想的那樣拿錢走人,而是選擇將兩大家族的錢財分給窮人。

黃四郎覺得這是可以一箭雙鵰的好時機,於是他選擇派人假扮麻匪,把縣長發出去的錢財再搶回來,一來可以搞亂縣長的計劃,二則獨吞兩大家族的錢財。

假扮麻匪的黃四郎手下在搶錢途中當著人丈夫的面強姦妻子那一幕,在網上流傳度甚廣。受冤屈的兩口子來到衙門告狀,張麻子盯著手下五人,便有了那經典的對白臺詞:

老二:大哥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我出手,那趴在桌上的因該是她老公。

老三:大哥你是了解我的,以我的習慣,萬事不求人。

老四:大哥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不會有人活著來告狀。

老五: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老五雖然歲數最大,我至今俗稱處男。

老七: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從來不做仗勢欺人的事,我喜歡被動。

張麻子:我聽出來了,你們都個個身懷絕技。

影迷們對這一段經典的對白做了很多解析,比如說老二說自己是基佬,暗示花姐日後沒能控制他才導致他被殺;比如說老三,萬事不求人,伏筆是喜歡單幹,胸藏司馬昭之心,等等。

但這段對白的點睛之筆卻在於張麻子那句話。五個手下每一個都在說「大哥你是了解我的」,但每一句都像是在告訴張麻子、告訴觀眾:「大哥,你是不了解我的」。

張麻子不了解老二同性戀,不了解老三萬事不求人,不了解老四的狠辣,不了解老五的容易被誘惑,也不了解老七的沒有立場。

所以五個兄弟說完後,張麻子才略顯沉思,說了句「我聽出來了」。

「給我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

張麻子設計圈套,再次帶隊出門發錢。黃四郎願者上鉤,派出手下再次假扮麻匪,只不過這次不搶錢,而是殺人,企圖製造麻匪火拼的現場,趁亂殺了縣長。

街上一陣火拼之後,信心滿滿的黃四郎帶著馬邦德來到街上驗屍,想要讓馬邦德親眼看看縣長的死。可萬萬沒想到,死亡的卻是之前鴻門宴上假死的胡萬。

黃四郎一臉迷惑之際,張麻子縣長從黑暗之中走出,想要再次逼迫黃四郎出錢剿匪。

黃四郎:「三天之後,一定給縣長一個驚喜。」

張麻子轉臉便問湯師爺:「給我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

連問八遍,每一遍重過上一遍,直到湯師爺最後「翻譯」出「驚喜」就是三天之後黃四郎出錢180萬出城剿匪,接上他的腿。

為什麼張麻子一定要馬邦德翻譯什麼叫驚喜?

原因有二,一是要逼迫黃四郎親口承諾,出錢180萬,每問馬邦德一次,其實就是給黃四郎心理加壓一次。

其二就是震懾馬邦德。馬邦德曾不止一次表露拿錢走人、甚至連錢都可以不要只求苟活的意思,這與張麻子要報仇、想要黃四郎狠狠出一筆錢的想法相違背。所以當黃四郎說給一個驚喜的時候,張麻子沒有問黃四郎什麼是「驚喜」,而是一遍一遍問馬邦德,就是想讓馬邦德知道,在讓黃四郎出錢這件事上,沒有任何迴轉的餘地。

張麻子絕不會像馬邦德一樣不敢賭,不會像馬邦德一樣轉頭就認了黃四郎當恩人。

「槍在手,跟我走,殺四郎,搶碉樓」

張麻子整部影片多次轉變,剛開始時劫火車沒有劫到錢財,便打算上任鵝城,想要憑藉手裡的搶,站著把錢給掙了;後來六子慘死,張麻子想要的是報仇,但在鴻門宴上,張麻子和黃四郎的試探中,張麻子覺得同歸於盡太虧了,於是就想要宰黃四郎一筆錢給黃四郎一個教訓,然後走人;在錢財到手後,張麻子一行人出城時,老二和馬邦德被殺,讓張麻子明白,只有把黃四郎除了,才算報仇。

於是才有了這一幕。

張麻子清楚,僅憑自己的力量,想要除掉黃四郎根本不可能,必須發動鵝城的百姓。

所以,張麻子先給鵝城百姓發了錢,這是利益和欲望,再由著黃四郎把錢給收了之後,張麻子便給鵝城百姓發了搶,這是鵝城百姓的怒。

鵝城百姓有了怒之後,張麻子需要做的就是帶著兄弟們開始在街上調動鵝城百姓的怒:「槍在手、跟我走,殺四郎、搶碉樓!」

可是當張麻子等人以為鵝城百姓已經被調動起來,衝向碉樓的時候,卻發現跟來的只有50隻鵝,鵝城百姓一個都沒有來。

張麻子便在碉樓城門上打了至今為止依然讓影迷們不斷在解析的問號和嘆號。

此時前去追堵黃四郎替身的老三和花姐及時趕到,張麻子將計就計,將替身當成黃四郎當眾斬首。

黃四郎替身被斬首後,鵝城百姓心中的枷鎖被徹底打碎,一齊衝入黃四郎碉樓。真正的黃四郎雖然還活著,但在鵝城百姓的心中,已然死去。

這一幕的最後,張麻子問黃四郎:「你和錢,哪個對我更重要?」黃四郎不明所以,張麻子笑了笑:「你和錢,對我都不重要,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

電影的最後,依舊是料峭的山林、天空中盤旋的老鷹,以及馬拉的列車、和那一首此時此刻契合場景的《送別》。

不同的是,火車裡是曾經的劫匪,火車外,只有張麻子孑然一身。

當火車駛過,張麻子猛然發現,一身師爺裝扮的人坐在火車後面。張麻子若有所思,驅馬跟上。

關於電影主題

《讓子彈飛》沿襲了姜文慣有的革命浪漫主義和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張麻子粗魯的語言、經常答非所問的對話、晦澀難懂的臺詞、電影中到處埋藏的細節、以及故事發生的背景,都讓無數影迷們產生了濃重的解析興趣。

大家都覺得姜文的這部電影,處處映射著現實。

感興趣的朋友隨便在網上隨便搜索便能搜出許多精彩的解析,並且有理有據。

電影本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100個人看同一部電影能看出100個寓意出來。這很正常,很多經典電影的主題並不是唯一的,好電影往往能夠養每個人都能從電影裡看出自己的故事,相比而言導演本身的想法反倒沒有那麼重要。

想要解析《讓子彈飛》,就離不開解析姜文這個人。在大多數人眼裡,與姜文伴隨的標籤始終都是矛盾的,比如流氓和知識分子、痞子氣和文化人、粗野和性感、粗糙和俠客、胡說八道和一本正經。

這讓姜文的人格魅力極具特點,也極具吸引力。

姜文出身於大院,和王朔、崔健等人屬於同一陣營,他們都有著更濃厚的烏託邦願景和文化上的優越感,但社會中隨之而來的金錢至上主義讓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所以,他們是悲觀的,或者懷疑的。

是一種擁有過後的幻滅所帶來的錯愕。

所以姜文電影中凌厲且溫柔的批判,讓喜歡他的影迷們趨之若鶩。

但姜文本身,卻不止一次的表態,觀眾有時候過度解讀了他的電影,他曾說《讓子彈飛》更像他的自傳。

關於這一點,影迷們都是認同的。最起碼覺得這部電影有他自己在裡面。

在接受《毒舌電影》專訪時,《邪不壓正》的編劇李非這樣評價姜文:「他更願意把他想表達的東西放在他的電影裡、人物上。他可能不是特別願意評價自己的電影,不太樂意跟媒體、記者通過聊天溝通。」

在上影節論壇上,姜文坦誠內心:「我拍戲主要是迷戀於創造一個世界,或者說把自己感受到的世界呈現出來。為什麼我那麼仔細認真,他們把一年的生命放在這,他一年的生命,我要對得起它。」

所以,姜文試圖通過電影,來重塑他的理想世界。

所以,面對媒體和公眾的譁眾取寵和不理解,他是懷疑的。

電影中張麻子對馬邦德說:「人們不願意相信,一個土匪的名字叫張牧之。人們更願意相信,他叫張麻子。人們特別願意相信,他的臉上應該長滿了麻子。」這又何嘗不是隱射?

張麻子對馬邦德說的本是蔡鍔將軍手下,後落草為寇,又何嘗不是姜文不被理解的那幾年?

在黃四郎碉樓大門上打的那個問號,在我看來,更像是在向所有發出他的疑問:「怎樣才能打破人們心中的那把枷鎖?」。

那個嘆號更是自己的回答:「不理解沒關係,因為站著,也可以把錢給掙了。」

相關焦點

  • 出彩的只有《讓子彈飛》,姜文導演真的江郎才盡了?
    提起姜文導演,不少人都會提起他的經典作品《讓子彈飛》。的確,《讓子彈飛》是姜文導演最佳作品沒有之一。 在經歷《鬼子來了》和《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失敗之後,《讓子彈飛》才應運而生,而姜文導演也在這部作品上投入了全部精力,算是破釜沉舟。
  • 《讓子彈飛》:姜文依然霸氣外露
    這些人包括《讓子彈飛》的合作商,包括葛優(在線看影視作品)、周潤發、劉嘉玲、馮小剛,也包括接到姜文的通知連劇本都不看的邵兵、廖凡、張默,還包括不惜動用激將法而在《讓子彈飛》中做了一把狗腿子的陳坤。  如果姜文把自己放在「對觀眾負責」的導演行列,那麼他除了應該加快拍片速度以外,還得面臨四種人的檢驗。  第一種人是普通觀眾。還是那句話:你得拍觀眾看得懂的電影。
  • 讓子彈飛,姜文的子彈能飛多遠,眾多疑點深度解析
    讓子彈飛/宣傳報而姜文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而今天我要分析的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讓子彈飛》。這部電影裡,姜文導演將自己的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無論是那剛烈本性的民國人物,還是言語與劇情的融匯貫通,簡直就是無縫隙的對接甚至於延展。再加上周潤發,葛優,陳坤,廖凡,劉嘉玲這些影帝的超強加持。成就了豆瓣上8.7分的超高分民國風電影。
  • 姜文出席翠貝卡電影節 《讓子彈飛》贏得滿堂彩
    《讓子彈飛》紐約火爆開場為北美全線上映暖熱場子,製片人馬珂接受採訪時則透露,選擇紐約首映主要是為了《讓子彈飛》續集做打算,「將從劇本創作階段就和好萊塢合作,不排除續集增加紐約元素。」在4月25日的紅毯禮上,姜文接受採訪時再度表達了對羅伯特德尼羅的感謝,2010年8月影片剛剛完成後期製作時,私訪北京的羅伯特德尼羅單約姜文,並成為《讓子彈飛》的首個觀眾。羅伯特德尼羅評價《讓子彈飛》「幽默、驚現、刺激「,並主動提出為讓子彈飛製作英文字幕。
  • 中年姜文,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這樣一部作品,落在姜文的鏡頭裡,註定要被顛覆。那個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讓子彈飛》甚至一度要拍《毛澤東傳》的姜文,那個欣賞曹操、毛澤東,把紅色美學發揮到極致的姜文,絕不會只呈現一個詩意的、閒散的俠客故事,姜文在採訪時就挑明了,他對「俠不俠」的實在不感興趣。從李天然的身上就能看出改變。
  • 姜文《讓子彈飛》新海報 麻將臉匪徒從天而降
    2010年春節將至,年度最受矚目華語大片《讓子彈飛》仍在緊張趕拍,導演姜文率主演葛優、劉嘉玲等一眾明星悄然回京進行最後衝刺。  昨天公布的《讓子彈飛》特別版海報上,打出的「新春賀喜、虎年獻映」的字樣表明,集結了姜文、葛優、周潤發、劉嘉玲等眾多明星的《讓子彈飛》將確定於2010年亮相,劇組方面昨天回應稱如果一切順利,將爭取於國慶期間上映。
  • 姜文三部曲·《讓子彈飛》……
    三部曲第一部·讓子彈飛。八匹純血高頭白馬四蹄翻飛,車輪與鐵軌撞擊隆隆作響,兩節火車正以「馬拉火車」的夢幻奇景奔騰在南部中國的崇山峻岭之間。火車車頭的煙囪裡蒸汽蒸騰而上,不過這蒸汽的來源其實是車廂內巨大的火鍋。
  • 電影《讓子彈飛》,謝謝姜文導演的好作品!期待《子彈歸來》
    在商業老電影中,有這麼一部令人難以忘懷的電影,即使時隔多年,小編還是忍不住又回去看了這部高評分電影《讓子彈飛》。電影《讓子彈飛》其的臺詞和劇情實在太有韻味,高評分和高評價的背後,到底有著姜文怎樣的情懷呢?
  • 《讓子彈飛》:姜文的左傾情結集中體現
    姜文(在線看影視作品)導演的《讓子彈飛》,是2010年華語電影的年度作品。風格奇特、隱喻豐富、口味很重,技巧與故事的相互推動效果明顯,華語電影中難有相似者,環視全球影壇也是很少見這般。
  • 《讓子彈飛》借古諷今,姜文導演代表作之一
    2010年賀歲檔上映的《讓子彈飛》是姜文導演的作品,電影的主演都是很有名氣的演員;導演姜文更是親自上場,周潤發、葛優、劉嘉玲、陳坤等等演技派大明星勤力主演。電影的票房也是達到了6.76億元,也是當時的國產片票房的頂點。
  • 《讓子彈飛》姜文探班《柔軟》 給孟京輝按摩
    《讓子彈飛》姜文探班《柔軟》 給孟京輝按摩     11月4日下午,孟京輝的話劇新作《柔軟》在北京國家話劇院進行緊鑼密鼓的拍演。
  • 看完姜文的《讓子彈飛》你感覺如何?
    「讓子彈飛一會兒」就是讓我們看懂影片真正得內涵。開場時讓子彈飛一會,是讓我們看清楚張牧之並不真正是一個兇殘貪財的土匪,他也曾說「錢對我並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除掉社會上得腐敗,除掉社會上貪權貪利的,像黃四郎這樣的小人。
  • 揭秘《讓子彈飛》:姜文非禮葛優 劉嘉玲遭襲胸
    《讓子彈飛》電影海報《讓子彈飛》免費觀影活動 搶票進行中! ) 姜文備受期待的新作《讓子彈飛》於12月4日舉行媒體看片會,此前曾傳說本片情節緊湊甚至無上廁所的時間,此次觀看後果然是「全片無尿點」。姜文當土匪的時候率領一幫弟兄劫火車,冒充縣長後拿著槍斷案,給平民撐腰,決意殺了周潤發扮演的黃四郎後,帶著三個弟兄騎著馬在街道上飛馳,大喊「槍在手,跟我走,殺四郎,搶碉樓!」直看得人熱血沸騰,果真無數的百姓湧出街道,拿著槍跟隨姜文而去。    《讓子彈飛》中的所有情節幾乎都是圍繞姜文扮演的假縣長,與周潤發出演的惡霸鄉紳黃四郎之間鬥智鬥勇而展開的。
  • 《讓子彈飛》揭開劇情謎底 姜文保證觀眾看懂
    年底賀歲檔國產大片雲集,其中最為受人矚目的就是由姜文自導自演,更集合了周潤發(在線看影視作品)、葛優(在線看影視作品)、劉嘉玲(在線看影視作品)、陳坤、胡軍、廖凡、邵兵等明星的動作大片《讓子彈飛》。該片定於12月16日全面公映。昨日,劇組在北京舉行了宣傳季啟動的新聞發布會。
  • 姜文和他的女人們——《讓子彈飛》
    誰是中國第一導演,恐怕大家心裡各有一個的答案,可要說在中國誰的電影看不懂又有高票房,那必定姜文無疑。姜文,就是一個矛盾的複合體,理智與感性,諷刺與幽默,誇張與晦澀是他電影中不可磨滅的風格。姜文曾經說過:「《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天給我的禮物,而《讓子彈飛》是我送給觀眾的禮物。」《太陽照常升起》的晦澀難懂使得影評人抓耳撓腮,而《讓子彈飛》這部姜文送給觀眾的禮物卻依然令人摸不到頭腦,以我們的水平自然是不能和姜文比較,這部《太陽照常升起》我們暫且不談,我們說一說《太陽照常升起》的通俗版《讓子彈飛》。
  • 姜文《讓子彈飛》,解讀暗線,還原真實故事
    相信很多人對姜文並不陌生,看過紅高粱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演員,但是他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導演。許多人會說他所拍攝的電影經常讓人摸不著頭腦,而今天小編便帶大家來說說他的讓子彈飛這部電影。其實提到讓子彈飛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妻子周韻,在姜文和周韻在一起後,姜文的每一部電影其實都是由她出演的,而她其實也是一個美到超凡脫俗的女人,帶有古典美的特徵其實也非常打動人心。現在便來說一說讓子彈飛這部電影。
  • 姜文說:別急,讓子彈飛一會
    「姜文:「你看我是要殺你的樣嗎?」葛優迅速扭轉頭去:「那你還是先殺了我吧。」鏡頭一轉,姜文在床上抱著葛優說:「我是要跟你一起睡,不是要睡你。我喝醉了,不能欺負一個寡婦去。」葛優偷笑。5、姜文與劉嘉玲的床戲:姜文一本正經地說:「夫人,兄弟我此番只為劫財,不為劫色。有槍在此,若是兄弟我有冒犯夫人的舉動,你可以隨時幹掉我。若是夫人有任何要求,兄弟我也決不推辭。」
  • 姜文新片定名《讓子彈飛》 要繼續姜氏暴力美學
    ,新浪娛樂昨日(7月13日)獲悉,《讓子彈飛》將成為姜文和葛優合作新片的「新身份」。《讓子彈飛》的新片名保持了姜文作品一貫詩意特點,但子彈元素也讓觀眾對姜氏暴力美學的詮釋充滿期待。影片製片人馬珂昨天則透露,之所以定名《讓子彈飛》,是因為這句話是影片的重要臺詞,將統領全片成為「題眼」。
  • 陳坤張默探班《讓子彈飛》 姜文看好華語年輕男演員
    陳坤張默探班《讓子彈飛》 姜文看好華語年輕男演員 實力男星陳坤日前被拍到與張默一同探班導演姜文,忙於2010華語第一大片《讓子彈飛》當年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讓毫無電影表演經驗的夏雨成為威尼斯影帝,此番打造《讓子彈飛》,除了集結葛優、周潤發等華語影壇眾一哥給觀眾上演一臺「三王聚首」的好戲之外,姜文更有望為「缺鈣」的中國影壇帶出一班「一哥接班人」。
  • 姜文「北洋三部曲」為什麼只成就了一部《讓子彈飛》,差異很明顯
    提起《讓子彈飛》,不少人都認為是姜文的得意之作,甚至有人認為《讓子彈飛》是姜文僅有的代表作。其實這樣理解也不過分,因為在三部曲中《讓子彈飛》的佳績實在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