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背景下,消費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政策端、需求端和網際網路發展的推動下,消費金融規模有望較快增長。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應當發揮自身專業特點,利用金融之力創造新的消費增量,為消費轉型升級注入更多活力。
近期,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項目(以下簡稱「ABS」)發行進入密集期。10月30日,興業消費金融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興晴2020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規模為19.18億元。目前,該機構已成功發行三單金融債券、四單資產支持證券,債券發行規模、發行數量、交易結構創新能力穩居行業前列。
該ABS的創新之處在於,這是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首單設置優先C檔資產支持證券的產品,並由興業銀行、招商證券作為創設機構,分別為優先C檔證券「20興晴1優先C」創設了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是銀行間市場首單創設CRMW的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
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公眾存款,因此,消費金融公司行業規模的提升有賴於其融資能力的支撐,融資渠道建設尤為重要。
目前,消金公司融資手段主要有股東增資、向金融機構借款、通過銀行間同業拆借、資產證券化、發行金融債等。今年以來,不少消金公司加快融資「補血」節奏,而且融資工具不斷創新。
金融機構借款是消費金融公司的主要融資手段。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在準入方面需要消金公司連續盈利兩年,且拆入資金餘額不高於資本淨額的100%。10月以來,已有長銀消費金融等3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獲得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準入資格。截至目前,共有17家消金機構獲得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準入資格。在這方面,「銀行系」消金公司有著不可比擬的天然優勢。以興業消費金融為例,作為頭部的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憑藉強大的股東背景和優良的經營業績,目前其已獲得超百家銀行機構逾1000億元的同業授信額度。
ABS能降低中長期資金的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改善資金結構,因此也逐漸成為消金公司的常規融資手段,發行規模持續增長。目前行業內有7家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過ABS產品,興業消費金融是其中少數具備市場化、常態化發行能力的機構,累計發行資產支持證券4單、總規模79.11億元。
融資體系不斷完善,給消費金融業務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融資業務與主營業務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這從興業消費金融近幾年的經營業績可見一斑,2019年末興業消金資產總額373.52億元,近三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均超120%。
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消費金融ABS作為資產證券化的重要板塊,承擔著為實體經濟輸血的重要任務。專家表示,消費金融公司作為消費信貸專營機構,通過增加信貸供給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擴容升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數據顯示,興業消費金融的資產總額為348.34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43.54億元,累計放款突破1000億元,服務客戶數超過900萬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