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攻擊艦、潛艇如何區分?

2020-12-06 軍機圖

在世界海軍發展史上,出現過很多種類的海上/海下作戰平臺,有的依然活力四射,而有的已經退出舞臺。如果要對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攻擊艦、潛艇艦種追根溯源,恐怕要洋洋灑灑寫成一本書,簡單說說目前這些艦種的區別吧。

航空母艦:是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手段、並為艦載機提供起降和停靠空間、彈藥油料補給的艦船。航空母艦從外觀上來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擁有面積巨大的全通式飛行甲板,同時作為艦船主要結構之一的艦島卻佔比較小。通常來講,航空母艦是現代艦船中體積和噸位最大的一類。航空母艦一般為水面戰艦,但在二戰時期日本也發展過搭載水上飛機的「水下航母」式潛艇,目前擁有核動力航母國家僅有法國和美國。

戰列艦:是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火力、能執行制海或對地攻擊任務的水面戰艦,因在交戰時由多艘戰艦組成戰列線而得名。戰列艦的外觀特徵是擁有三到四座體積巨大的主炮塔,另外有數量眾多的副炮和飛彈發射筒。戰列艦在體積和噸位上僅次於重型航母、高於其他水面戰艦,在戰列艦的黃金時代,起到艦隊核心的作用。由於戰列艦的作戰手段非常單一,目前這一艦種已經遭到淘汰。

巡洋艦:是具有包括艦炮、飛彈、艦載直升機等多重作戰手段的大型水面戰艦,因在出現之初主要用於海上巡邏作戰而得名。在戰列艦時代,裝備中小口徑火炮的巡洋艦主要作為戰列艦的補充力量;二戰結束後,巡洋艦實現飛彈化,其作用轉向艦隊防空作戰中心和反水面目標作戰火力平臺,是除航空母艦外噸位最大的水面戰艦。上世紀70年代後,只有美國和蘇聯繼續研發和裝備巡洋艦,而目前中國、美國的新一代驅逐艦雖然噸位和作戰能力上與巡洋艦無異,但在艦種分類上並未劃為巡洋艦,因此巡洋艦實際上也處於消亡狀態。

驅逐艦:起源於魚雷艇、因作戰方式上以驅逐和殲滅敵方艦船為主而得名,目前是主要海軍強國的主力水面戰艦。二戰結束後,驅逐艦逐漸飛彈化,因此其在作戰手段上與巡洋艦無異,但由於噸位相比於巡洋艦較小而作戰能力略遜,一般也不具有巡洋艦上設置的艦隊指揮中心。目前,驅逐艦正在不斷大型化,各國新一代的驅逐艦最大排水量已經超過萬噸、與巡洋艦無異,因此驅逐艦正在替代巡洋艦的地位。

護衛艦:護衛艦是一種起源相當繁雜的艦船,在無畏艦時代,護衛艦曾經是巡洋艦的一個分支;二戰期間,各國建造的護航驅逐艦、反潛護衛艦和海防艦在戰後繼續服役時往往被劃分為護衛艦,因此現代護衛艦指的是比驅逐艦噸位更小的水面戰艦。護衛艦是目前世界各國海軍的主力水面戰艦,因作戰能力相對較弱而在主要海軍強國中其地位遜於驅逐艦,但在其他國家往往作為主力水面艦。與驅逐艦一樣,護衛艦也正在不斷大型化,一些現役護衛艦已經超越了冷戰時代驅逐艦的噸位,而傳統意義上的護衛艦則正在演變為巡邏艦。

兩棲攻擊艦:是一種源自航母、用於立體登陸作戰的艦船。兩棲登陸艦可以視為航母與船塢登陸艦的「雜交」,同時具有航空母艦的直通式飛行甲板、升降機和大型機庫,以及船塢登陸艦的塢艙和登陸艇(部分兩棲攻擊艦無塢艙),但其航空能力弱於航母、登陸艇搭載能力弱於船塢登陸艦。兩棲攻擊艦的主要作用是使用直升機運載登陸部隊進行立體登陸作戰,在作戰強度較低的情況下,也可使用艦載戰鬥機/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替代航母進行防空制空、對地攻擊任務。由於往往採用民船建造標準,兩棲攻擊艦的建造難度和成本要低於航母、巡洋艦、驅逐艦等大型戰艦。

潛艇:指可在水下航行的船舶。需要注意的是,在大陸的中文語境中,水面戰艦因噸位不同而分為「艦」和「艇」,但潛艇無論噸位大小一律稱為「潛艇」,「潛艦」這一稱呼通常只在港臺地區使用。

相關焦點

  •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如何劃分?這裡告訴你答案
    隨著軍事技術的不斷發展,海軍誕生出了多種型號的軍艦,其中包括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進入21世紀以後,軍艦的性能越來越全面,噸位越來越龐大,以至於使得軍艦劃分界限越來越模糊,產生驅逐艦噸位大於巡洋艦,護衛艦比驅逐艦還大的怪狀,那麼這四種型號的軍艦到底如何劃分呢?
  • 戰列艦、戰列巡洋艦、重型巡洋艦、輕型巡洋艦和驅逐艦,如何區分
    戰列艦在二戰結束前一直是各個國家海軍的主力作戰艦艇。二戰結束後戰列艦被航空母艦和飛彈潛艇所取代,被各國海軍淘汰,只有美國保留了幾艘。 戰列艦是以大口徑火炮作為主要武器,日本的大和號主炮口徑達到了460毫米,威力驚人。在一戰至二戰結束前,戰列艦是海洋霸主,幾乎是無敵的存在,是海軍不可缺失的力量。
  •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傻傻分不清楚?一篇文章全部搞定
    經常在介紹戰爭歷史的文章裡看到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等艦艇的名字。這些艦艇各自有什麼功能嗎?怎麼區分它們了?沒關係,一篇文章將他們全部介紹得清清楚楚。在海軍這個大家庭裡面,艦艇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裝備。沒有艦艇的存在,海軍就不成其為海軍。按照發揮作用,艦艇分為戰鬥艦艇和輔助戰鬥艦艇。
  •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的區別是什麼?
    問 網友提問: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的區別是什麼? 專家解答:
  • 日本13500噸護衛艦「日向」號:取名二戰戰列艦
    >曖昧的日本的「日向」海上自衛隊航母型「護衛艦」艦名解讀2007年8月23日下午3點,日本橫濱的石川島聯合造船公司,一艘藍灰色的直通甲板巨艦緩緩滑入了水中。由於歷史原因和日本特殊的政治環境,日本海自為了避「軍」字之諱,而將所有軍艦全部冠以「護衛艦」(Defence ship)的稱謂。這裡的「護衛艦」比起其他各國海軍護衛艦的概念要廣得多,並且日本海自也沒有對護衛艦作進一步的細分。所以要想弄清楚海自的某一艘所謂「護衛艦」真正屬於什麼艦種,艦名可謂至關重要。
  • 巡洋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有何區別?哪個厲害?
    在近代海戰中,我們經常聽到巡洋艦、戰列艦、戰列巡洋艦(戰巡),很多人一直都傻傻分不清。那麼三者有何區別?究竟哪個厲害?先說巡洋艦。巡洋艦是艦炮時代海上作戰的主力,兼具對岸打擊能力,是一種火力強、用途多的大型遠洋艦艇,具有航速快和適航性好的特點。
  • 小身板大用途:護衛艦的發展史,與驅逐艦的不同
    【話說軍世】小艦大用:護衛艦與驅逐艦的不同「發跡」路現代軍艦的發展,軍艦之前的用途概念逐漸模糊,大國海軍,除去航母或兩棲攻擊艦外,其他編隊水面艦艇,逐漸實現一種軍艦的多用途化,尤其以曾經的中小型軍艦:驅逐艦和護衛艦為代表,二者除去噸位帶來的性能差距外
  • 全面解析航母如何代替戰列艦成為海上霸主?
    二戰後期,隨著航母戰鬥群和艦載機技術的完善,海上戰爭逐漸形成了海空立體作戰體系,從而取代了之前巨炮鐵艦近距離對轟的戰鬥模式,於是戰列艦逐漸式微,到戰後各國海軍開始重點研發航母戰鬥群作戰,戰列艦也逐漸的走下歷史的舞臺,那麼航母是究竟如何一步步替代戰列艦成為主力艦艇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 10艘二戰「戰列艦」跟5艘052C驅逐艦PK!還有勝算嗎?
    31日,RO105號與美軍驅逐艦隊僵持了一天仍然不分勝負,編隊指揮官海恩斯中校非常惱火,下令「英格蘭」號參加攻擊。「英格蘭」號耐心於對手周旋,5小時後終於抓準時機發射刺蝟彈,首輪攻擊就摧毀RO105號,一次巨大的水下爆炸將大量的殘骸和油跡送上海面。這宣告該艦完成對日軍潛艇6連殺的驚人戰績。
  • 現代驅逐艦、護衛艦,噸位差不多,功能差不多,該如何區分呢?
    其實護衛艦雖小,出身卻悠久。16世紀,人們便將三桅武裝帆船稱為護衛艦。二戰時,為保護交通線,打擊德國潛艇,英國建造了護航軍艦,一部分隨貨輪遠航(也叫護航驅逐艦),一部分近海防衛,形成了現代護衛艦。戰列艦體型大不靈活,有勁使不出,對付魚雷艇最好的武器就是另一艘大一號的「魚雷驅逐艦」,也就是驅逐艦的前身。它吃水淺,速度快,機動靈活,以艦炮、魚雷驅趕魚雷艇,收拾潛艇得心應手,還能偷襲敵方主力戰艦。在殘酷的戰爭中,護衛艦、驅逐艦都獲得長足發展,各種先進裝備堆到艦上,體型越來越大。
  • 如何區分驅逐艦與護衛艦?看完你就知道了
    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劃分確實是越來越模糊了,但是就其任務和發展脈絡來看,一艘軍艦究竟如何劃分還是有章可循的。護衛艦,名字叫做Frigate,它早在風帆戰艦時代就出現了。那個時候,世界上並沒有驅逐艦,而護衛艦就是比風帆戰列艦、風帆巡洋艦要次一級的中型軍艦,他不參加海上的主力大決戰,但是他需要在航線上反覆巡航,保證航線和商路的暢通,因此也被稱為是「巡航艦」。
  • 二戰中,航母也有被戰列艦吊打的時候
    深度 摘要:航母正是在二戰的血雨腥風中取代了戰列艦的海戰霸主的至尊寶座,戰列艦在面對航母及艦載機時完全就是任人宰割的刀俎,不但也有例外,航母也有被戰列艦吊打的時候。
  • 護衛艦和驅逐艦的區別 護衛艦和驅逐艦有什麼區別
    在海軍的艦艇中,主要有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這三種艦艇。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是不易區分的,經常會辨認不清。那麼,航母戰鬥群中的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區別在於什麼?它們的主要作用又是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雷伊泰灣海戰:美國驅逐艦對日本戰列艦發起了近似於自殺的進攻
    而第七艦隊原有的18護航航母、6艘戰列艦、5艘重巡洋艦,8艘輕巡洋艦、86艘驅逐艦和25艘護航驅逐艦則負責火力支援。  與籌措滿志和兵多將廣的美國人相比,日本在兵力上則是捉襟見肘。為了能對抗美軍即將到來的進攻,日本幾乎將所有能調動的兵力全部集中起來:海軍第一、第二航空艦隊;慄田健男率領的第一遊擊部隊,以5艘戰列艦和10艘重巡洋艦為主力;由小澤治三郎指揮的機動部隊雖然還擁有6艘航母,但是艦載機卻所剩無幾。在將手頭上的海空軍集結起來之後,日軍大本營制定了以「航空作戰為主,與海軍協同實施,於海上殲滅來敵」的作戰計劃。
  • 一艘二戰小型驅逐艦,為何能得到「戰列艦」的美譽?
    小澤的航母成功把美國第三艦隊引出來,連坐守雷伊泰灣的TF34快速戰列艦特遣艦隊也跟著哈爾西上將一起去了。金凱德中將的第七艦隊主力則在蘇裡高海峽以逸待勞,等待西村艦隊自投羅網。 此時雷伊泰灣只剩第七艦隊下屬的3支護航航母編隊在巡邏警戒,代號:塔菲1-3號。登陸是極其危險的時刻,如果被日軍攻擊損失大量人員和裝備,整個太平洋戰局將會重新改寫。
  • 戰列艦、重巡、戰巡如何劃分?巡洋艦為何會「淡出主力」
    戰列艦、重巡洋艦、戰列巡洋艦如何劃分?巡洋艦為何會「淡出主力」被淘汰:兩種艦艇的強大成為關鍵巡洋艦在二戰海軍艦艇的序列中,雖然不如航母和戰列艦那樣「地位顯赫」,但是卻是一群默默戰鬥的「騎士」,有統計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有123艘巡洋艦沉沒,而擊沉和重創巡洋艦的一大「殺手」便是魚雷。
  • 二戰時期,在最理想狀況下,兩艘巡洋艦能不能叫板一艘戰列艦?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期,航母在血與火的海戰戰場上取代了戰列艦,成為海上的霸主,但幾百年來戰列艦作為海戰的頭號主力,餘威還在,尤其是在航母缺席的情況下。那麼,如果在最理想狀況下,兩艘巡洋艦能不能叫板一艘戰列艦?二戰時期,航母在血與火的海戰戰場上取代了戰列艦,成為海上的霸主,但幾百年來戰列艦作為海戰的頭號主力,餘威還在,尤其是在航母缺席的情況下。
  • 熱心號驅逐艦:為拯救光榮號航母 向德國巡洋艦發起反衝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爆發的時候,在歐洲戰場上,參戰的軍艦除了新生代的航母之外,依然有為數不少的巨艦大炮,比如戰列艦和巡洋艦。而作為一個後發國家,德國海軍在二戰期間除了潛艇之外,更多的就是重型巡洋艦這樣的巨艦大炮,除了俾斯麥號之外,就數兩艘沙恩霍斯特級巡洋艦有名了。
  • 巡洋艦和驅逐艦都是軍艦,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這幾年我們的海軍軍艦下水的數量簡直可以用「下餃子」來形容了,我們這些普通小老百姓雖然無緣親眼得見軍艦的威風凜凜,但是通過各種媒體,那些軍艦的名字卻早已是朗朗上口了,什麼巡洋艦、驅逐艦、航空母艦等等。航空母艦大家都比較熟悉,就算不知道它的具體作用,但是也知道它一定是所有的軍艦當中體型最龐大、造價最貴的一個,對於很多吃瓜群眾來說巡洋艦和驅逐艦之間就比較難以區分了。話說都是軍艦,為什麼有的叫巡洋艦,有的叫驅逐艦,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
  • 《艦指太平洋》潛艇「狼群戰術」始末!
    《艦指太平洋》潛艇「狼群戰術」始末!極限寫實海戰手遊《艦指太平洋》即將登陸阿里遊戲!作為海戰手遊,戰艦必不可少,《艦指太平洋》中戰艦種類相當全,戰列艦、戰列巡洋艦、潛艇、航母、驅逐艦等等,今天我就要跟大家講講潛艇,以及著名的「狼群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