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有一句臺詞:
馬蒂爾德問:「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
裡昂回答說:「總是如此。」
生活,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而對於從事軟裝行業的軟裝人來說,更是如此。
有時候,你要花好幾個星期的時間,只跟一個客戶;
有時候,你會被客戶的無理由求,壓垮崩潰;
有時候,你會因為一個設計方案,通宵達旦;
……
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和體驗不同,有些人覺得苦,而有些人卻覺得甜。
採訪了身邊的一些軟裝同行,對於做軟裝,讓我們看一看他們怎麼說。
- 01 -
李女士 35歲 窗簾店老闆
五年前,我一個人在老家開了家窗簾店,為了降低風險,沒讓老公辭職,繼續上班。畢竟,萬一窗簾店生意不行,至少不會餓死。
原以為我一個人可以忙得過來,結果發現我大錯特錯了。
雖然大單不多,但小單不少。特別是在下半年,臨近春節的那幾個月,很多業主想把房子裝完,進新房過年,所以店裡特別忙。
剛開始的時候,接待、談單、量房這些都是我自己在做,有時候忙到連飯都沒時間吃,覺都沒時間睡,一個月瘦了10多斤。
後面實在是身體吃不消了,只能把量房、安裝等一些需要去現場的工作,外包出去,我只接待客戶,出出搭配方案。
說實話,一個人開門店真的很累,特別是女人,你在工作之餘,還要照顧家庭和孩子,更是分身乏術。
可做人不就是這樣,為了生活,只能強撐著。我想如果我什麼都不做,就在家帶帶孩子,可能也並不會有多快樂。
開窗簾店很累,但並不覺得苦,我過得很充實,可以自己賺錢自己用,挺好!
- 02 -
王先生 40歲 軟裝設計師
我從25歲開始進入軟裝行業,做了15年的軟裝設計工作,見了形形色色的客人。
有一拍即合,對初始設計方案就很滿意的客戶;也有各種挑剔,一個設計方案修改十幾二十次的客戶……
軟裝設計師這個工作,其實挺不好做的,需要不斷地去和客戶溝通,去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喜好,然後再把設計方案做出來。
很多時候,客戶的想法總是一變再變,今天是這個想法, 明天可能又是那個想法,需要去反覆修改方案。
有時候遇到麻煩的客戶,或者棘手的方案,經常需要熬好幾個大通宵,才能把方案趕出來。
年輕的時候,熬幾個夜,感覺沒什麼。現在年紀大了,吃不消了,熬夜做一次方案,需要好幾天才能緩過來。
軟裝設計其實是一份挺累的工作,可它雖然累,卻並不會讓我覺得苦。
身體上是累的,心裡卻是愉悅的。
特別是當客戶對自己的設計方案表示肯定,房子裝出來後整體效果很好、很滿意的時候,這時真的很開心。
- 03 -
張先生 24歲 軟裝新人
大學一畢業,我就選擇了軟裝行業,跟其他有經驗的前輩相比,我完全就是一個小白。
剛開始上班的時候,什麼都不懂,不知道怎麼接待客人,不會量房,不懂提版本。
更別說搭配、做方案、安裝這些專業複雜的工作,完全不知道怎麼下手。
那段時間真的很難,為了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拼了命地學習,別人都睡覺了,我還在家裡加班加點看書,看網絡課程。
看著別的同事都能獨立成單,而自己一單都做不了,那種滋味真的很不好受,很沮喪,覺得自己太沒用了,有時候甚至想直接轉行。
但幸好,我遇到了一個好老闆,教了我很多,少走了許多彎路。慢慢地,我愛上了軟裝這個行業。
現在,我也能自己接待客戶、談單、下單了。就在前幾天,我還成交了一個15萬塊錢的全款單,老闆還特意在會議上表揚了我。
做軟裝苦嗎?說實話,挺苦的!
特別是作為一個新人,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你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專業知識,去提升自己。這個過程很累,也很麻煩和繁瑣。
但只要你挺過去了,學進去了,喜歡上它了,你就會發現做軟裝其實沒那麼苦。
相反,做軟裝很有趣,而且很有成就感。
- 04 -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還仍然熱愛生活。」
沒有哪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不順和煩惱。但就算再辛苦,我們也可以選擇負重前行。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生活沒有白吃的苦,當你努力奔跑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
只要努力了,總有一天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從此陽光萬裡,路邊鮮花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