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王朝從建立到滅亡,國祚不滿三年,只因劉知遠用人不當

2020-09-03 poul羚羊飛渡

公元947年,劉知遠趁契丹北逃之際,輕而易舉收復中原,建立後漢王朝,史稱後漢高祖


但後漢統治集團除郭威之外,全是一些殘暴亡命之徒,劉知遠的用人不當,給後漢滅亡埋下了滅亡的禍根。

但劉知遠之所以用人不當,一方面是因為劉知遠自身才能有限。

五代(梁唐晉漢周)開國君主中,劉知遠的綜合能力最差。

開國君主的生平事跡在《舊五代史》與《新五代史》中有很詳細的記載,所以很容易進行比較。

後梁太祖朱溫自身能力最優,白手起家,參加黃巢起義,僅用三年時間就從小隊長升任大齊政權東南面行營招討使,29歲就成為手握重兵的一方梟雄。


其次是後周太祖郭威,出身貧寒,僅憑自身本事,18歲就被招入潞州節度使李繼韜親兵衛隊吃香喝辣,20出頭就被後唐莊宗李存勖看中,任命為從馬直(後唐特種部隊)軍吏。後升為侍衛親軍軍吏、侍衛親軍都虞候,此時郭威還不滿30歲,就已經做到了朝廷禁軍高級軍官。

後唐莊宗李存勖與後晉高祖石敬瑭因本身起點就很高,一個有好父親,一個有好嶽父,但他們本身也戰績過硬,能力不容小覷。

劉知遠就與上述四位不同,劉知遠少年時期就加入李嗣源軍擔任軍卒,但直到38歲時才被石敬瑭賞識提拔為牙門都校,他花了二十多年才混成軍中低級軍官。


後因自己的上司石敬瑭稱帝,劉知遠才得以水漲船高升任一方節度使,本身也沒有什麼過硬的戰績,所以一直被排擠在後晉統治集團核心層外。

這就導致優秀的人才自然不會押注在劉知遠的身上,劉知遠在用人上選擇餘地較小。

另一方面,是因為對蘇逢吉偏聽偏信

在後漢王朝,蘇逢吉可稱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劉知遠與蘇逢吉這對君臣的親密無間與劉備和諸葛亮的「魚水之交」相比也不遑多讓。

劉知遠任職軍卒二十多年享受底層悽苦,造就了他孤傲冷僻的的性格,一朝得勢,其官威比常人大得多,令人不敢接近。


史載劉知遠主政太原時,河東節度府其他幕僚都不敢接近劉知遠,以致於府衙內公文案牘都堆積成山,只有蘇逢吉來的時候,才能將這些送遞至劉知遠處。

而且蘇逢吉善於揣摩人心,每次進言總是能合劉知遠的意,劉知遠也因此對蘇逢吉刮目相看,提拔他為節度府判官。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逢吉深得劉知遠的喜愛,以致於在劉知遠的書閣中往往只有蘇逢吉一位臣屬在辦公。


後漢建立,蘇逢吉直接升任當朝宰相,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史載:「是時,制度草創,朝廷大事皆出逢吉,逢吉以為己任。」

由此可見,蘇逢吉是後漢統治集團毋庸置疑的核心人物。

俗話說的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可惜蘇逢吉帶的卻是壞頭。

蘇逢吉本為文官,但卻是五代十國知名的酷吏。

劉知遠生辰,讓宰相蘇逢吉將重罪判輕,輕罪釋放,是謂「靜獄」,圖個吉利,大赦天下。

而蘇逢吉嗜殺成性,他公然違反劉知遠的命令,到獄中查閱囚犯,不分輕重全部殺之,回來報導:「獄靜了」。


而且蘇逢吉不求學問,販賣官爵,有時敲詐了別人錢又不給別人辦事,自己制定的制度,自己帶頭違反,隨意處理,這讓後漢朝廷在天下士人的心中威信掃地。

後漢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有的做起盜賊,蘇逢吉親自草擬詔書下到各州縣,凡是參加盜賊者殺其全族及其鄰家。

兩年後,後漢大將郭威篡位自立,上來就處死蘇逢吉等一應酷吏,一改後漢殘酷的治理方式,迅速獲得了軍民支持,輕鬆地穩固了自己的帝位



【我是羚羊飛渡,一個專注於五代十國的小眾歷史領域創作者。原創不易,小眾更不易,煩請多多支持,歡迎您的關注,感謝您的每一個點讚、轉發與評論】

相關焦點

  • 劉知遠:建立後漢,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從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中原大地就一直處於封建王朝時期。不可否認的是,封建王朝一直影響著中原大地,一直到清朝滅亡都是如此。古代封建王朝中,因為末代皇帝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一個王朝的末期,都是非常悽慘的。
  • 劉知遠:建立後漢,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從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中原大地就一直處於封建王朝時期。不可否認的是,封建王朝一直影響著中原大地,一直到清朝滅亡都是如此。古代封建王朝中,因為末代皇帝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一個王朝的末期,都是非常悽慘的。因此,在王朝滅亡後,會出現很多亂世,比如說三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等等。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時期,同樣是大亂世,甚至是讓人們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個亂世就是五代十國。說的詳細一些,五代是五代,十國是十國,這兩個不是一個王朝或者時期。
  • 五代後漢作為正統王朝,為何只存在4年就滅亡了?
    我國歷史上的朝代,有正統王朝和偽朝之分。所謂偽朝,是指像王莽建立的新朝,北宋末劉豫在金國扶持下建立的齊朝等等。所謂正統王朝,自然就是秦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這些大型王朝了,另外夾在唐宋之間的五代也是正統王朝。
  • 劉知遠徵戰沙場多年,如何建立後漢,又為何遭遇滅亡
    後漢王朝是五代十國時期由劉知遠建立的王朝,他的都城位於東京開封。公元前947年,契丹軍隊一舉覆滅後晉,最後便佔領了中原地區,但由於契丹軍隊在中原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導致百姓不滿,最終竟然爆發了集體起義,使得契丹軍隊被迫撤出中原地區。劉知遠意識到機會來了,便果斷抓住這個時機在太原登基為帝,建立了後漢王朝。
  • 應運而生卻無福消受,短命後漢劉知遠——或許他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他也乘機進入開封並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是為後漢。她建議去掉依靠括民財犒軍的慣例,而是拿出宮中所有財物賞賜將土,此舉果然深得人心,加上用人得當,進軍中派史弘肇為先鋒,他的士兵軍隊才治軍嚴整,所向無敵。(這個故事也有說是石敢當的由來一說,具體不詳)隨後他便因功累進官職,從節度使到北平王,太尉,實權在握。至後晉滅亡時已經掌握了河東的的控制權。他假借契丹之手,後晉滅亡,稱帝建立後漢,成就霸業。可惜的是他僅僅在位不足一年,便因病去世,自己的兒子在位三年,後漢便滅亡。這也使得後漢成為五代中歷時最短的朝代。
  • 五代中的後漢王朝為何其建立和崩潰都如此快速
    五代十國的亂世是我國歷史上最為特殊的一個時期,不僅北方的五個短命王朝都是旋起旋滅,根本不能維持穩固的統治,就是很少分裂的南方各地也紛紛建立起區域政權,使得這一時期的局勢混亂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北方這五個自命正朔的王朝中,除了後梁和後周以外,其他的後唐、後晉、後漢三個王朝的建立者都來自當時河東的沙陀軍事集團,表明這個小小的部族在唐末五代的北方政治軍事舞臺上佔據著最為突出耀眼的位置。
  • 劉知遠和他的後漢帝國,因為殘暴不仁,迅速走向滅亡的道路
    歷史上有兩個後漢王朝,一個是劉秀建立的東漢,存在了196年,而另外一個就是劉知遠在五代十國建立的後漢政權了,但是劉知遠建立的後漢政權只存在了4年便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而且他也只過了半年的皇帝的癮就一命嗚呼了。
  • 五代十國:在亂世中摘桃子,劉知遠是如何趁亂建立後漢的?
    在戰亂頻繁的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朝代存在時間非常短,存在感極其薄弱,這個朝代就是後漢。後漢在歷史上僅存在了4年就被後周替代了。雖然後漢存在時間短,但他的建立卻還是值得說一說的。後漢的開國皇帝是劉知遠。說起來,劉知遠建立後漢的過程很有趁亂摘桃子的嫌疑。
  • 時勢造奸雄: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
    梁唐晉漢周5個朝代共53年(公元907~公元960年),其中存在時間最長的是後梁(907~923)共16年,存在時間最短的後漢(947~950)只有3年。後唐、後晉、後漢建立者都是河東沙陀集團武人,被稱為「沙陀三朝」,再加上後周、北宋,後一個王朝的開國皇帝都是前一個王朝的臣子,都是以謀反登基稱帝。
  • 五代時期後漢開國皇帝——後漢高祖劉知遠簡介
    劉知遠是五代後漢王朝的建立者,生於唐昭宗乾寧二年(公元895年),卒於後漢乾佑元年(公元948年)。他在後晉開運四年(公元947年)稱帝建立後漢,廟號高祖。其祖先為沙陀人,世居太原。然而這位開國皇帝在五代時期甚至中國歷史上都鮮為人知,堪稱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劉知遠從小為人沉穩莊重,不好嬉戲。
  • 後漢劉知遠如何登上高位?從上門女婿到一國之君,混亂中求生存
    大唐盛世在一片繁華中走向衰落,讓大唐走向興盛的節度使也讓大唐走向滅亡,黃巢起義之後,大唐再也沒有苟延殘喘的機會。這時,後梁太祖朱溫稱帝,終結了唐朝,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這一個階段是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不同的地區都有人佔領,但是很快又被人代替。很多人很納悶後漢劉知遠如何登上高位?從上門女婿到一國之君,混亂中求生存。
  • 夢回五代:我,一個普通人,眼中後漢的建立與滅亡
    引言 山西地區地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北方地區還是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所以山西也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到了五代十國時期,除了中原內部爭奪之外,還有契丹的身影存在,畢竟當時的契丹是強大的民族,隨時可以入侵中原,所以不少人都將契丹視為心腹大患,但是也有人為了自身利益出發,決定拉攏契丹,比如說後晉石敬瑭和後漢劉知遠便是例子
  • 夢回五代:我,一個普通人,眼中後漢的建立與滅亡
    引言山西地區地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北方地區還是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所以山西也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到了五代十國時期,除了中原內部爭奪之外,還有契丹的身影存在,畢竟當時的契丹是強大的民族,隨時可以入侵中原,所以不少人都將契丹視為心腹大患,但是也有人為了自身利益出發,決定拉攏契丹,比如說後晉石敬瑭和後漢劉知遠
  • 從後漢開國功臣到開國皇帝,郭威如何帶領軍隊一舉滅漢,建立大業
    當時說來也是神奇,這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原本是後漢建立的主要開國功臣之一,因此受到了漢高祖劉知遠的極度寵愛,並且受任他崇高的職位。後來在劉知遠病重之際,他就委託郭威成為了顧命大臣,輔佐年幼的君主。奈何現今的地位已經不能使郭威得到滿足,因此他便發動了政變,最終覆滅了後漢政權,自己登基為帝,建立了後周,這也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最後一個朝代。
  • 後漢高祖劉知遠傳奇
    ,後來逐漸產生了想當皇帝的打算,就在後晉衰亡之時,劉知遠遂在公元947年在太原登基,建國號「大漢」,史稱「後漢」。,因此非常看不慣,拒絕調任,此舉讓石敬瑭大為不滿,兩人之間的關係開始出現裂痕。石重貴成為階下囚,後晉滅亡。
  • 五代時期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簡介
    劉知遠是五代時期後漢王朝的建立者,生於唐昭宗乾寧二年(公元895年),卒於後漢乾佑元年(公元948年)。他在後晉開運四年(公元947年)稱帝建立後漢,廟號高祖。其祖先為沙陀人,世居太原。然而這位開國皇帝在五代時期甚至中國歷史上都鮮為人知,堪稱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劉知遠從小為人沉穩莊重,不好嬉戲。
  • 史載在位年限最短的高祖皇帝——後漢高祖劉知遠
    宋元明清後,王朝自此完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有分有合,有合有分,分分合合。石敬瑭感而愛之,以其護援有功,奏請將劉知遠留在自己帳下,做了一名牙門都校。石敬瑭稱帝後,待劉知遠甚好,最終官拜河東節度使、北京留守。要知道北京留守,乃是石敬瑭竄唐時所任官職。(3)乞於契丹,建國肇基,終成帝王。公元947年,契丹進犯京師(現開封),俘虜了後晉少帝石重貴北去,後晉滅亡。
  • 亂世帝王——作壁上觀後漢高祖劉知遠
    這個人可以說是是坐山觀虎鬥、趴河望水流的優質代言人了,他就是將作壁上觀能力發揮到極致的後漢高祖皇帝劉知遠。後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以後唐末帝李從珂帝位非法為由,借契丹軍一舉扳倒被稱為五代十國之正統的後唐王朝。
  • 後漢僅存三年,追封過皇帝嗎?
    後漢百科:後漢(947——950),五代十國時期由劉知遠建立的王朝,都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後唐覆滅後,石敬瑭建立後晉,任命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公元947年,契丹滅後晉後佔據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燒殺搶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
  • 五代史話:劉知遠的後漢政權
    遼兵撤走後,後晉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乘虛取了中原。這個劉知遠便是後漢高祖,他的祖上原是沙陀部人。劉知遠本來是石敬瑭的心腹將領,當年曾經積極支持石敬瑭起兵反唐。石敬瑭做了皇帝,用他做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統率禁軍。後來一度出鎮魏州。天福六年(94),拜河東節度使,把根本重地付託給他。石敬瑭對劉知遠,可以說是一直倚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