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人為什麼會說粵語?粵和廣西是什麼關係?粵語發源地是廣西
人們通常把那種能說幾種語言的人稱為「語言天賦高」,但其實在我國,有個省份,很多人都能掌握幾種方言,所以人們說這裡的人們語言天賦高。這個地方就是廣西,它是我國華南的一個省份,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所以語言雜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許在人們的印象中,廣西的方言就是粵語,其實不然。在廣西呆過的人都知道,廣西有好幾種語言,大體分下來有三種,第一種是白話也就是粵語,他們分布於西南部,部分與土話混合。第二種是桂柳話,通常分布於西北部。第三種稱為土話。這三大語言以使用量來劃分的話,白話,也就是粵語佔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桂柳話,最後就是土話,也稱為壯話。
廣西的語言為什麼有這麼多種呢?原因就在於,在遠古時期,華夏大地因為戰爭和其它原因導致很多人員從北往南流動,這些漢人與當地的少數民族混居以後就創造了獨立的一種方言。每個時期湧入者創造的語言不同。而廣西本土的語言最初只是粵語,也就是我們現在在電視或者其它媒體聽到的語言。
廣西的語言多樣化的原因還有一點,這裡有很多方言島,方言種類非常多。所以廣西人通常用幾種語言來交流,粵語用來與外界交流,比如工作,談生意呀,都會用到粵語,而平時在家的時候,就會根據地方不同說不同的方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說普通話的人不斷湧入廣西。廣西的方言漸漸流失,不少孩子已經不再如小時候一樣,願意多語言交流了。而且,現在基本上多數媒體都取消了粵語,導致廣西大多數地區的白話,有瀕臨滅絕的危險。所以,近年來,不少網友呼籲,希望能保留方言。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