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雙鵰時代有2個隱世門派,不乏五絕級高手,卻被金庸強行雪藏

2020-12-05 耳東話史

金庸老先生的作品為何時至今日依舊讓讀者們津津樂道?毋庸置疑的一點是金老的確是個講故事的大師,然而如果僅僅只是做到主線故事十分精彩的程度,金庸作品也不至於讓人久久不能忘懷,事實上要從系統的角度來看金庸作品才會知道他的魅力所在,他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十四部作品看起來都是獨立作品,但在一些細枝末節的設定上卻能看出它們是在同一個武林體系中的,這樣的做法便讓「金庸作品」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觀,而不僅僅只是一段又一段天馬行空的故事,它們有了一種史詩感。

(丐幫劇照)

其中「射鵰三部曲」和飛狐系列之間的關聯自然是無需多言,然而《天龍八部》中丐幫、大理段氏的傳承也與《射鵰英雄傳》中完美銜接,而《神鵰俠侶》中提到過的獨孤求敗這個角色也曾經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中被再次提及,而《俠客行》中也有張三丰所創的武當派,正是因為這些細節的存在,證明了金庸作品的背景設定是一脈相承的。

(虛竹劇照)

就以丐幫的武功傳承為例,在最初的設定中,創作時間更早的《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時代已經失傳了三掌降龍十八掌,是他補全後才有了完整的十八掌,不過當《天龍八部》一書問世後出現了一個問題,丐幫的降龍十八掌隨著蕭峰的死,本該在天龍時代,也就是北宋時期就已經失傳了,不是三掌,而是全部,於是新版中金庸為了圓這個漏洞,是讓蕭峰傳功虛竹,再由虛竹將丐幫絕學傳回丐幫,順便也刪除了洪七公補全三掌的劇情,因為虛竹傳回丐幫時是完整的十八掌,並沒有失傳的理由,如此說來,《天龍八部》還算是《射鵰英雄傳》的前傳了。

事實上咱們甚至無需扯遠了,就說這「射鵰三部曲」中就存在著兩個不太合理的門派,它們明明十分強盛,卻都在雙鵰時期被強行雪藏了起來。

郭靖夫婦傳下了倚天劍、屠龍刀,卻沒有告知世人刀劍中的秘密,繼而引出了《倚天屠龍記》中的種種江湖紛爭,武林門派也被分為了正邪兩派,正派中的六大門派包括少林派、武當派、崑崙派、峨嵋派、華山派、崆峒派,而明教則被他們視為邪派,而問題就來了,少林派在《倚天》時代算是正派領頭羊,正道人士中除了張三丰之外,幾乎沒有人能夠與三渡對抗,而明教若不是教主陽頂天死去,只怕也不會落得被六大門派圍攻的境地,如此強大的兩個門派,怎麼就在雙鵰時期毫無響動呢?

(掃地僧劇照)

正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中臥虎藏龍,在《天龍八部》一書中就得到了證實,那明面上的方丈玄慈算是一流高手,但也遠遠不及蕭遠山、慕容博、蕭峰、鳩摩智的水平,然而誰能想到一個少林掃地僧卻能夠力壓天龍四絕?且不知少林派中像掃地僧這般的高手還有多少個,就算是《倚天屠龍記》中,三渡也是絕對的一流高手了,即便書中以「火工頭陀事件」來解釋也很難說得通。

畢竟《神鵰》之末還有個內力冠絕天下的覺遠禪師,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經神功附體,像他這般的高手又還有多少呢?少林絕對是有人能夠去爭一爭五絕之位的,然而他們卻幾乎沒有任何戲份。

(張無忌劇照)

而明教一方呢?張無忌是將乾坤大挪移練到了極致,能夠以一人之力挫敗六大門派,縱然明教歷代教主都不及張無忌這般強大,但至少前任陽頂天,還有第八代鍾教主都算是絕世高手,而歷代教主也都或多或少會乾坤大挪移,以此功去爭一爭五絕又有何不可?不過雙鵰時代也根本不見明教的蹤跡。

這兩個門派在雙鵰時代的沉寂是不合常理的,只能說是金庸老先生在寫雙鵰的時候並未構思好《倚天屠龍記》的故事,才留下了這種讓人刨根問底卻找不到答案的問題,若此二派在雙鵰登場,只怕故事又會更精彩一些。

相關焦點

  • 金庸雙鵰中一隱世門派,不爭五絕,派中打雜之人都能教出一代宗師
    金庸筆下十五部經典之作中有不少頗具傳奇色彩的門派,其中更是不乏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門派,只不過它們在金老筆下稍稍與史實有些不一樣,比如那丐幫,歷史上的丐幫始於唐朝,然而卻不是什麼名門正派,他們只是一幫靠採生折割謀利的惡人,其實很好理解,一幫連飯都吃不飽的乞丐你能指望他講什麼江湖道義?
  • 雙鵰大時代有五人,不是新舊五絕,但具備五絕實力
    我們知道,雙鵰時代武功最高的人是新舊五絕。不過老五絕和新五絕的人物還有重合,所以新舊五絕加起來總共有八人,分別是黃藥師,歐陽鋒,一燈,洪七公,王重陽,周伯通,郭靖,楊過。 其實雙鵰時代的高手非常多,即便是五絕級別的高手,恐怕也不止上述八人。
  • 金庸筆下最強武功秘籍,只是殘本便造就四位高手,讓三大門派崛起
    金庸筆下的武林是包羅萬象的,換言之,其筆下的武林中各門各派所學的武功各有不同,各門各派之所以能夠立足於江湖便是因為他們都有所謂的獨門絕技,比如《天龍八部》中少林派有七十二絕技,引來天下群雄垂涎,丐幫有那剛猛無比的降龍十八掌和不外傳的打狗棒法,而大理段氏則是有一陽指和六脈神劍,更不用說那隱世門派逍遙派
  • 金庸筆下明教早已存在,雙鵰時代為何沒登場?金庸改書後有了答案
    根據多數人認可的「武林退化論來看」,《倚天屠龍記》故事發生的元末明初時期應該是金庸筆下的「武學末世」,曾經強大的丐幫此時已經淪為三流門派,幫主史火龍雖是打傷了成昆,自己卻因此而死,而繼任的史紅石基本就是個普通小女孩,而少林派也在經歷了火工頭陀事件之後剛剛恢復元氣,不過早已算不上是正派最強門派
  • 金庸筆下最慘的3個門派,都曾出過絕世高手,後卻被三流高手欺負
    ,相對於個人而言,一個門派要在江湖中屹立不倒更是難上加難,尤其是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門派的興衰幾乎都是肉眼可見的,於是也就有了本文要提到的三個門派,它們原本都是武林大派,也都出過絕世高手,後來卻都被三流高手欺負。
  • 活在五絕的陰影之下:雙鵰時期的冷門高手
    很多人提到射鵰一書往往就想到射鵰三部曲,但實際上射鵰和神鵰兩書作為金庸前中期的小說,其風格比起倚天屠龍記反而更像是碧血劍,碧血劍和雙鵰有一個極相似的點就在於武林格局,以絕頂高手為核心,集中於主角陣營,而其餘的一流高手也絕大多數是絕頂高手的門生。
  • 金庸筆下射鵰三部曲很經典,卻留下7個大坑,兩次改書都沒有填坑
    ,不過對於讀者來說這也成了一個「幸福的煩惱」,龐大的世界觀中也留下了多個未填的坑,「射鵰三部曲」中就有這麼七個坑直至金庸封筆也未填上。為何武林中的五絕級別高手都沒聽過他的名號?仿佛他就如同平行世界的人物一般,渾身都是謎團。第二點:郭芙死了沒郭靖算是金庸筆下最具有俠義精神的一個角色,他也有了「俠之大者」的名號,當年華山之巔第三次論劍,旁人皆在討論五絕歸屬,唯獨郭靖一言不發,只怕他一心都只有守衛襄陽,最終他也的確是在襄陽戰至最後一刻。
  • 他們本是古代一弱小家族,金庸筆下成員都成高手,稱霸武林數百年
    一、逆襲的普通人 在《射鵰英雄傳》中,那全真教堪稱中原武林最強門派,其掌教王重陽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奪得天下第一的名號,也得到了《九陰真經》的持有權,不過王重陽原本就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宗師,金庸只不過是讓他的武功變得更誇張了一些,而全真教中的另外一位高手則不是如此,那人就是周伯通。
  • 金庸小說一隱世門派,門下13種武功皆為絕學,得其一便能所向披靡
    金庸小說一隱世門派,門下13種武功皆為絕學,得其一便能所向披靡在看武俠小說時,我們會發現江湖中的那些英雄豪傑們似乎都熱衷於一件事,那就是爭第一。沒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射鵰英雄傳》當中的華山論劍。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這幾個門派也都歷史悠久,門下的弟子在江湖之中的地位也都很高,所以嚴格的來說他們之間是分不出什麼高低的。雖然這老四家分不出高低,但是,金庸小說中並不是沒有最強的門派。金庸筆下最強的,其實是一個隱世門派,它門下13種武功皆為絕學,得其一便能所向披靡。
  • 金庸武俠小說五絕高手之笑傲江湖
    時至今日,仍有金庸武俠劇的不斷地翻拍面世。除了那些令人潸然淚下或嘴角掛笑的動人的愛情故事,這些武林高手究竟誰最強也是人們很關注的話題,數十年來,論武不斷。除了「射鵰英雄傳」的「五絕」,金庸先生似乎在其他小說都沒有排出江湖的高手名次。
  • 金庸筆下此派曇花一現,卻留下兩門神功,壯大一正一邪兩大門派
    金庸筆下十五部作品的時代背景設定多有不同,最晚成書的《越女劍》一書在時代背景設定上最早,乃是在春秋時期,而《鹿鼎記》一書的設定則是在清朝,而從金庸各部作品之間的細節關聯來看,其筆下的武林一直都是一脈相承的,這一點從越女劍法、降龍十八掌等武功的傳承都可以看出,在跨度如此之長的歲月中
  • 金庸筆下最強的3大家族,大理段氏墊底,第一吊打整個中原武林
    通常情況下,江湖人士都會加入各種門派,或者是出身自名門世家,尤其是在金庸筆下的武林中,想要靠單打獨鬥闖出名堂是非常難的,除非那人是有獨孤求敗那種級別的實力,才有一劍一人一雕走江湖的可能,但金庸筆下又有幾人能夠達到獨孤求敗的境界呢?
  • 有個門派的故事很精彩,金庸卻不忍寫
    金庸筆下的故事其實是可以連在一起讀的,即便是存在《笑傲江湖》和《俠客行》這種未明確標出年代的作品也同樣可以通過書中的蛛絲馬跡找出答案,比如兩部作品中都有武當派存在,所以至少是明朝之後的故事,不過要說關聯性最強的作品,莫過於《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了,當然,相對於《天龍八部》而言
  • 金庸筆下林朝英憑啥強於五絕?只因她曾有位師父,那人後來被刪改
    原因很簡單,書中還有不少未解之謎尚待解開,對於一般的武俠作品而言,書中往往會留下一些「坑」,之所以說是「坑」是因為那些作品經不起推敲,也就沒有分析的意義,而金庸作品不同,他兩次改動自己的作品,以至於有了連載版、三聯版以及新修版三大版本,經過改動之後的作品更加嚴謹,這也讓讀者對書中那些未解之謎更為痴迷,想要通過書中的蛛絲馬跡來尋求個答案。
  • 金庸小說地圖,哪裡的高手最多?哪裡的高手最能打?
    【《笑談金庸》第37回 文/江湖醉客】金庸武俠江湖有很多高手,而這些高手都出自不同的門派,不同的地方。當然,因為一些地方和門派的武學環境、武俠傳承比較良好,所以盛產高手,而且還都是一些頂級高手,武功高強、實戰也極其厲害。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地圖不只局限在某個地方,而且遍布天下,中原各地。同樣的,金庸筆下的高手,也是來自各個地域的高手。比如射鵰中的華山五絕,就來自東南西北中等不同的領域,是最具代表性的高手。然而,到底哪裡的高手最多?又最能打呢?答案其實很好猜,下面繼續。
  • 金庸江湖裡有一門派,掌門實力堪比五絕,幫眾眾多可媲美丐幫
    有網友說如果把金庸的江湖和古龍的江湖劃分難度,那麼古龍的武俠世界應該就是噩夢級難度,販夫走卒皆有可能是致命的殺手,家丁僕役也許瞬間就怒而弒主,而且反派們一個個智商高的嚇人,人格魅力比主角還強,當真小白活不過一個時辰。
  • 《九陰真經》中的武功非雙鵰最強,有一招更強,卻連五絕都學不會
    《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在故事劇情上聯繫十分緊密,所以金迷們也會將這兩部作品合稱「雙鵰」,雙鵰中的武功體系基本都是一樣的,不過還是可以明顯看出《神鵰俠侶》中頂尖高手的水平相對於《射鵰英雄傳》而言是有大幅提升的,其中最厲害的莫過於五絕高手了,而書中的五絕高手最感興趣的武功是什麼?
  • 射鵰中此神功強於九陰,名氣很大卻被金庸雪藏,五絕也不敢去搶
    金庸武俠中有幾大神功秘籍,他們都曾引起江湖上的腥風血雨,葵花寶典曾引起日月神教和華山派火併,連城劍譜引起梅念笙和三位徒弟反目成仇,六脈神劍引來鳩摩智踢館,蓋世神功似乎總會引發流血事件,相對而言,華山五絕爭奪九陰真經已經算很和諧了。
  • 金庸筆下最強主角是誰?並非石破天,金庸在《鹿鼎記》中說出答案
    似乎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不過金庸筆下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有趣其中有一點十分關鍵,即是他老人家常常會在各部書中藏下一些隱藏的線索,讓人探尋其中的奧秘,解開那些未被揭示的秘密,比如《天龍八部》中登場的掃地僧一角,關於他身上的謎團就有不少,首先是他作為少林僧人為何會知道隱世門派逍遙派的小無相功?其次是他所提到的少林寺兩百年內第一高僧玄澄到底是何水平?再加上那他三尺氣牆究竟是什麼神功?
  • 金庸小說當中,為何「朝廷鷹犬」的實力越來越強?
    2、《碧血劍》沒什麼高手,還得讓公主自己跑到江湖去……一路上比如安劍清一類的朝廷高手,武功雖然不錯,但和袁承志這類高手還是不能比。不過阿九到了《鹿鼎記》也混到了個絕頂高手的位置(那時候也已經不是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