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先生的作品為何時至今日依舊讓讀者們津津樂道?毋庸置疑的一點是金老的確是個講故事的大師,然而如果僅僅只是做到主線故事十分精彩的程度,金庸作品也不至於讓人久久不能忘懷,事實上要從系統的角度來看金庸作品才會知道他的魅力所在,他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十四部作品看起來都是獨立作品,但在一些細枝末節的設定上卻能看出它們是在同一個武林體系中的,這樣的做法便讓「金庸作品」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觀,而不僅僅只是一段又一段天馬行空的故事,它們有了一種史詩感。

其中「射鵰三部曲」和飛狐系列之間的關聯自然是無需多言,然而《天龍八部》中丐幫、大理段氏的傳承也與《射鵰英雄傳》中完美銜接,而《神鵰俠侶》中提到過的獨孤求敗這個角色也曾經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中被再次提及,而《俠客行》中也有張三丰所創的武當派,正是因為這些細節的存在,證明了金庸作品的背景設定是一脈相承的。

就以丐幫的武功傳承為例,在最初的設定中,創作時間更早的《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時代已經失傳了三掌降龍十八掌,是他補全後才有了完整的十八掌,不過當《天龍八部》一書問世後出現了一個問題,丐幫的降龍十八掌隨著蕭峰的死,本該在天龍時代,也就是北宋時期就已經失傳了,不是三掌,而是全部,於是新版中金庸為了圓這個漏洞,是讓蕭峰傳功虛竹,再由虛竹將丐幫絕學傳回丐幫,順便也刪除了洪七公補全三掌的劇情,因為虛竹傳回丐幫時是完整的十八掌,並沒有失傳的理由,如此說來,《天龍八部》還算是《射鵰英雄傳》的前傳了。
事實上咱們甚至無需扯遠了,就說這「射鵰三部曲」中就存在著兩個不太合理的門派,它們明明十分強盛,卻都在雙鵰時期被強行雪藏了起來。
郭靖夫婦傳下了倚天劍、屠龍刀,卻沒有告知世人刀劍中的秘密,繼而引出了《倚天屠龍記》中的種種江湖紛爭,武林門派也被分為了正邪兩派,正派中的六大門派包括少林派、武當派、崑崙派、峨嵋派、華山派、崆峒派,而明教則被他們視為邪派,而問題就來了,少林派在《倚天》時代算是正派領頭羊,正道人士中除了張三丰之外,幾乎沒有人能夠與三渡對抗,而明教若不是教主陽頂天死去,只怕也不會落得被六大門派圍攻的境地,如此強大的兩個門派,怎麼就在雙鵰時期毫無響動呢?

正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中臥虎藏龍,在《天龍八部》一書中就得到了證實,那明面上的方丈玄慈算是一流高手,但也遠遠不及蕭遠山、慕容博、蕭峰、鳩摩智的水平,然而誰能想到一個少林掃地僧卻能夠力壓天龍四絕?且不知少林派中像掃地僧這般的高手還有多少個,就算是《倚天屠龍記》中,三渡也是絕對的一流高手了,即便書中以「火工頭陀事件」來解釋也很難說得通。
畢竟《神鵰》之末還有個內力冠絕天下的覺遠禪師,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經神功附體,像他這般的高手又還有多少呢?少林絕對是有人能夠去爭一爭五絕之位的,然而他們卻幾乎沒有任何戲份。

而明教一方呢?張無忌是將乾坤大挪移練到了極致,能夠以一人之力挫敗六大門派,縱然明教歷代教主都不及張無忌這般強大,但至少前任陽頂天,還有第八代鍾教主都算是絕世高手,而歷代教主也都或多或少會乾坤大挪移,以此功去爭一爭五絕又有何不可?不過雙鵰時代也根本不見明教的蹤跡。
這兩個門派在雙鵰時代的沉寂是不合常理的,只能說是金庸老先生在寫雙鵰的時候並未構思好《倚天屠龍記》的故事,才留下了這種讓人刨根問底卻找不到答案的問題,若此二派在雙鵰登場,只怕故事又會更精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