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街和太原街高音喇叭全「閉嘴」

2020-12-13 搜狐網

  本報訊(記者汪洋)12月13日中午去逛中街的市民朋友,會發現當天的中街與平時不大一樣——雖然人群一如往日熙熙攘攘,但環境中卻少了一些噪音的嘈雜。當日上午,瀋陽市環保局與市公安局聯合開展了針對中街、太原街等主要商業區的噪聲檢查行動,一些平時用高音喇叭和揚聲器播放音樂或廣告招攬顧客的商家在此次行動中受到了警告,公安部門還依法責令這些商家拆除位於戶外的揚聲設備。

一位市民欣慰地告訴記者:「高音喇叭"閉嘴"了,逛街舒心多了,購物也有情緒了!」

  據介紹,人們平時所接觸到的噪聲可分為四種,即工業生產噪聲、建築施工噪聲、交通運輸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當天的檢查對象屬於社會生活噪聲範疇。《瀋陽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條例》第39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商業宣傳、禮儀慶典等商業活動中,不得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它發出高噪聲的方法招攬顧客。」第50條:「單位和個人在商業宣傳、禮儀慶典等商業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它發出高噪聲的方法招攬顧客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可以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當日,環保局和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向商家發放了《瀋陽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條例》宣傳手冊,並耐心講解了其違法行為及噪聲的危害。

相關焦點

  • 瀋陽太原街已經不是中街的對手了
    如今的中興大廈和所處的太原街確實大不如前,和中街的較量已經不太現實了。記得小時候由於太原街靠近瀋陽站的緣故,人們下了火車一定會去太原街逛一圈,當然也一定會去中興大廈,彼時的中興大廈人滿為患,說摩肩接踵一點也不為過,記憶裡的那裡從來都非常熱鬧,那時的中街倒是很少去。
  • 太原街中街成為旅遊購物休閒街
    據介紹,酬賓購物歡樂遊從12日開始,並將持續到24日,在太原街和中街舉辦。活動期間,瀋陽商業城、中興—瀋陽商業大廈、興隆大家庭、薈華樓金店等80餘家商業、餐飲、娛樂單位將推出商家誠信優質服務、動感影院、文化書市、茶文化節、美食節、打折抽獎六大主體活動。
  • 瀋陽:兩張圖看懂中街太原街哪有車位(圖)
    無論太原街還是中街,到了平安夜,這兩個地方幾乎到處都在「搶車位」。  昨日,瀋陽公安交管部門介紹,根據往年平安夜的工作經驗,晚7時起,太原街、中街等步行街商圈將成為車流陡增的開端。  找個地方停好車,才能放心上街遊玩。北國網、遼瀋晚報今推出平安夜太原街、中街停車指南,哪有車位,收費多少一目了然,讓您平安夜不再煩惱。
  • 一小時功夫她偷完中街偷太原街
    她在中街出現她又在太原街盜竊可這位姑娘一下午先逛中街後逛太原街,從頭偷到尾,手都沒閒著。她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舉動全都被監視器拍了個正著!  2月17日,中街和太原街的兩處檔口發生盜竊案。巧合的是,兩個檔口的失主拿著監控視頻來報社爆料,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意外發現,這兩起盜竊案都是一名年輕漂亮的女子所為。
  • 朋友來瀋陽帶他們吃點啥系列—中街&太原街商圈
    太原街&中街 口碑小店 中街、太原街商圈的餐廳更新換代特別快,而那些加盟的又沒啥特色,經不住咱們這些吃貨的打磨!
  • 瀋陽中街、太原街等黃金周客流滿 餐飲業態人氣旺
    國慶期間,記者瀋陽中街、太原街等購物中心看到,來這裡買東西的顧客川流不息,雖比不上店慶搶購時的場景,但人氣絕對算得上旺。   在瀋陽最主要的商業街之一——中街,記者看到,前來購物的市民擠滿了整條街道,紛紛湧入各大商場。「知道十一各景點都人滿為患,本打算逛逛街買點東西,沒想到人也這麼多!」市民王女士感慨道。
  • 韓朝針鋒相對重啟高音喇叭對喊 誰更勝一籌?
    作為對朝鮮宣布進行第四次核試驗的回應舉措,韓國8日重啟對朝高音喇叭喊話。而朝鮮針鋒相對,同一天也打開了自己的喇叭。  韓國國防部一名官員12日稱,在過去幾天的高音喇叭對喊較量中,韓方更勝一籌。  那麼,韓朝雙方用高音喇在向對方喊什麼?高音喇叭的威力究竟有多大?韓國官員為什麼說韓方的喊話效果比朝方好?新華國際客戶端為您詳解。
  • 瀋陽三大商業街中街、太原街、長江街爭霸2004
    因當時瀋陽已有東行和西行,該市場地處瀋陽北部,故稱為「北行」,由此拉開了長江街商業活動的序幕。  歷史變遷:凝聚差異化商業氛圍  近年來,太原街、中街的競爭加劇,對外加大招商引資,對內深化改造。而長江街也以新的面貌向瀋陽太原街和中街發起衝擊,欲將長江街建成長達3700米的瀋陽最長商業街。然而,我們也不難發現,在商業同化的新世紀,三大商業街的發展卻依舊保持著原有的商業氛圍,影響著現今的商業發展。
  • 如此「高音喇叭宣傳」同樣是暴力逼遷
    如今這些強硬的「擦邊球」不能再「擦」,那就只有另出高招,於是用高音喇叭「轟炸」不搬遷的村民的奇招「應運而生」,且還有一個好聽的名稱:「宣傳工作」。    小營村高音喇叭宣傳說,拆遷是人心所向。既然是人心所向,村民咋就不響應號召,積極行動呢?人心所向,是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嚮往的。
  • 電線桿上安裝的高音喇叭成為那個年代的重要標誌
    那時候到處都有架在電線桿上端的高音喇叭,高音喇叭是聽音樂、聽歌曲、聽新聞、聽通知的重要渠道,每個單位包括村莊都有廣播室專門負責高音喇叭播音內容。學校有個廣播室,廣播室有臺留聲機,唱片是上級部門發下來的,每天廣播室把需要播的歌曲唱片放上留聲機,留聲機喇叭對準高音喇叭的麥克風播放歌曲,麥克風再把歌曲通過高音喇叭傳到學生耳朵裡。學生回到家也可以打開電子管收音機收聽歌曲和音樂,能收到的電臺很少,電臺晚上也休息,早上電臺會重新工作。
  • 瀋陽中街又添新風景
    中街又添新風景,太原街再不努力真的不行啦!瀋陽兩處知名步行街,中街和太原街,中街越來越好,太原街不知道差在哪?11月27日中街中央裡滿族大院啟幕,網紅打卡地又添一處,之前頭條胡同可是一下出名了,這次估計還會更火。
  • 中街、太原街成為瀋陽商業中心 打造瀋陽人的現代化商圈
    從農村實行聯產承包拉開大幕,從南部沿海對外開放邁出堅實腳步,而身為中國重工(601989,股吧)業基地的瀋陽,也在新時期、新環境、新政策的推動下,調整工業和住宅布局,建設全新交通樞紐,太原(樓盤)街和中街更被改造成瀋陽的兩大商業中心。1975年,瀋陽開始編制第二輪城市總體規劃。改革開放以後,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歷經數次修訂、調整和補充,最終於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實施。
  • 高音對人耳的重要性 決定新奧迪A4L的A柱喇叭必須改
    但人耳卻天生對高頻的聲音最敏感,我們平時聽音樂所說的三頻均衡,基本是指喇叭高頻音域的突出表現,如果它能準確的從中低頻分離出來,才能準確的還原真實的音樂場景。人應該對聲音有很高的追求,但或許你並不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聽力會有所衰退,且首先表現為對高頻聲音敏感度的降低。
  • [萊蕪]婚慶公司設在小區 高音喇叭放音樂害苦居民
    「這幾天晚上,根本沒休息好,被我們小區裡一家婚慶公司的高音喇叭吵得不得了。我去找他們理論,他們還不聽勸。為此,我們還發生了糾紛。好在經過鄰居調解,他們同意儘量降低高音喇叭的聲音。」11日晚,市民劉女士打來電話反映。    晨刊訊(記者 尚敬鵬)「這幾天晚上,根本沒休息好,被我們小區裡一家婚慶公司的高音喇叭吵得不得了。
  • 瀋陽太原街,雖然也是百年老街,但是歷史與中街相比卻是截然不同
    在瀋陽,中街和太原街都是比較著名的百年老街。如今很多遊客們來到瀋陽以後,往往在有時間的時候,都會到這兩天街來看一看。瀋陽中街今年的變化,真的是讓很多遊客都感覺眼前一亮。如今的瀋陽城,在不斷的發展,雖說有很多的風景和舊址已經看不見,但是依然留給遊客們不少的舊址和典故,讓遊客們來到瀋陽以後,不會枯燥乏味。
  • 阿拉斯加與高音喇叭對唱 老闆的生意火了(圖)
    這天,網友騎車去外面擺攤,把阿拉斯加自己丟在家裡不放心,於是就帶著一起去,走到地點後,便把它栓在了車上,然後就隨手打開了剛買的高音喇叭進行吆喝來招攬客人!剛開始它還聽的津津有味,一臉享受的模樣!阿拉斯加:你快閉嘴吧,你唱的什麼玩意,還不如我叫的好聽!
  • 縣城安高音喇叭播廣告引爭議 居民褒貶不一(圖)
    伊通縣城安高音喇叭引爭議 群眾對此褒貶不一  -廣播每天早6點30分開始,分三個時段播放,有居民認為擾民 -電臺:個別居民質疑,多數居民支持  本報訊(記者 劉洋) 11月25日,百度「伊通吧」裡,一位匿名網友發帖「伊通最鬧騰的事是伊通的廣播」,強烈質疑當地廣播電臺在縣城內安裝高音喇叭
  • 渝中區人民廣場整治高音喇叭 壩壩舞不再「拼音量」
    在人民廣場上排練「壩壩舞」的市民隊伍 記者 趙仲夏 攝    華龍網1月13日20時訊(記者 趙仲夏)今日,渝中區人民廣場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組正式成立,將在未來100天裡對擴音設備高音擾民、攜帶寵物進入廣場和廣場賭博等不文明行為進行集中整治。
  • 小夥當街用高音喇叭循環播罵人髒話 罵的是親媽
    老子要跟你斷絕關係……」19日中午,九龍坡區六店子農貿市場門前,擺放在一個三輪車水果攤上的高音喇叭,循環播放著一連串惡毒的咒罵,各種髒話迴蕩在農貿市場上空,足有半個小時。罵人者是一名28歲小夥,被罵的王芬不是仇家,而是他50歲的母親。  母親跺腳兒子淡定  九龍坡區六店子農貿市場靠近協信阿卡迪亞小區,不少居民親眼見證了19日中午的一幕,回想起來仍覺得不可理喻。
  • 母子都設水果攤 兒子用高音喇叭放髒話罵母親 (圖)
    王芬的水果攤(紅傘)和兒子的水果攤(藍傘)距離很近 記者 張路橋 攝「王芬!你他媽窩囊得很!老子要跟你斷絕關係……」19日中午,九龍坡區六店子農貿市場門前,擺放在一個三輪車水果攤上的高音喇叭,循環播放著一連串惡毒的咒罵,各種髒話迴蕩在農貿市場上空,足有半個小時。罵人者是一名28歲小夥,被罵的王芬不是仇家,而是他50歲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