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最近,不少來自江西省宜春市潤達公園裡樓盤的業主打來電話說,今年5月他們在樓盤買房子時,樓盤廣告宣稱擁有「雙學區」資源, 可是等到最近小學開始報名的時候,業主的孩子卻沒學可上。這是怎麼回事呢?
宜春市民曾女士說,今年5月份,她花73萬元在當地的潤達公園裡樓盤購置了一套住宅,當時,這家樓盤的戶外廣告、宣傳單頁和置業顧問的朋友圈,都把「雙學區」作為營銷重點。
業主曾女士:「當時置業顧問很明確地說這是宜陽雙學區,小學可以就讀宜陽錦繡校區,中學的話是讀宜陽中學,就是因為這個我才買的房子。」
業主們告訴記者,當時在選房期間,樓盤的門戶網站廣告中提到「宜陽新區·再遇半山純洋房」字眼,廣告中也明確,「買公園裡,讀宜陽學校」,並在樓盤配套一欄中標明中小學配套為宜陽學校錦繡校區和宜陽中學。此外,上述有關學區配套的信息,他們通過和置業顧問的微信對話也得到了確認。於是,不少消費者被優質教育資源所吸引,在該樓盤買房置業。可是,隨著8月底學校報名程序啟動,大夥發現情況不對了。
8月24日,曾女士帶著孩子去報名 ,但學校表示,他們沒有接到任何通知,說潤達公園裡小區的孩子能在他們學校上學。隨後,曾女士也打電話問了教育局,得到明確答覆,該小區不在宜陽新區的學區劃分之內,而是屬於城鎮,只能就讀渥江這邊的學校。
這樣的答覆,讓不少業主們懷疑自己被欺騙了。於是,他們將此事反映給了轄區市場監管部門。而對方的回覆,讓業主們更為意外。
業主曾女士說:「市場監督管理局在2019年就對他們虛假宣傳的行為進行了懲處,但從2019年至今,他們還是以宜陽新區、宜陽雙學區這兩個概念來售樓。」
業主曾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孩子本應該在9月份上小學,買的所謂「學區房」,現在只能上附近鎮上的小學。從中心城區的重點學校到鄉鎮學校,巨大的落差,讓像她這樣衝著學區買房的業主們無法接受。那麼,「潤達公園裡」樓盤是什麼原因承諾了學區,卻無法兌現?另外,去年已經因為虛假宣傳被罰款,這個樓盤為什麼仍然可以打著「學區」的概念繼續售賣呢?
8月24日下午,記者陪同業主們來到了位於宜春市袁州區渥江路上的「潤達公園裡」營銷中心了解情況。
宜春市「潤達公園裡」樓盤的銷售經理萬先生表示,他們2019年的廣告內容是宜陽學校錦繡校區,但之後就沒有打過這些廣告了,因為該樓盤目前不屬於宜陽新區,他們說的是「靠宜陽新區只有3公裡」。
這位萬先生解釋,自從去年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後,他們就把廣告撤了,再也沒有說過「雙學區」的事。
記者提出,如果去年相關「學區概念」的廣告全部撤下,那為什麼今年還有消費者因為看到學區房的廣告而買房呢?對此,這位萬經理沒有回應。於是,記者撥打了宜春市教育局的電話。
宜春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該樓盤項目不屬於宜陽新區範圍,是渥江小學的學區範圍,中學則是渥江中學。學區是由教育行政部門報市政府同意之後劃定的,不是開發商自己說了算。
市場監管部門:涉事樓盤是否涉嫌虛假宣傳 有待進一步調查
隨後,就業主反映的情況,記者來到了宜春市袁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城東分局。
宜春市袁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城東分局工作人員:「如果開發商有虛假宣傳、欺詐的嫌疑,我們還是會處罰他,現在政府領導正在積極協商此事。」
這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樓盤是否涉嫌虛假宣傳,還待進一步調查。
「潤達公園裡」業主孩子何時能正常入學?
記者注意到,在採訪過程中,潤達公園裡的銷售經理萬先生承諾,在本月26號,業主小孩就可以成功報上名,真的是這樣嗎?8月26日下午,剛剛帶小孩報完名的業主曾女士給記者打來了電話。
曾女士:」讓我們回去等通知,如果打了電話給我們,就是報不了名上不了學 ;如果沒有打電話通知我們,9月3號就可以去正常入學。開發商跟學校達成協議,捐贈給他們學校一個場館,如果協議沒有達成,我們還是可能會被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