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15日夜間起,北京市各大商場超市開始緊急自行排查日本進口食品。3月17日一早,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3·15晚會」中被點名的永旺超市和無印良品店發現,永旺超市已下架所有日本進口食品,無印良品則表示所售食品均為合法途徑進口,暫無下架措施。截至3月16日,北京市華潤、北京華聯等18家連鎖超市,以及全市農貿市場、京東等電商平臺中,均暫未發現國家明令禁止的產自日本核輻射地區的進口食品。
「3·15晚會」中曝光日本核輻射區進口食品流入中國,在永旺超市、無印良品等多家商戶銷售。3月16日早上,北青報記者來到永旺超市豐臺店,該店已在16日夜緊急下架停售了所有日本進口食品。在該店的員工區,幾十輛手推車靠牆停放,裡面裝滿了各式各樣標稱產地日本的食品,包括餅乾、飲料、麵條、調料品等。
永旺超市豐臺店店長楊女士對北青報記者說:「昨晚接到永旺公司總部統一通知,各超市均已下架了所有日本進口食品。」對於該超市是否有從日本核輻射區進口食品,楊女士表示正在排查。
同時,「711便利店」總部也已通知全市所有門店自行下架日本進口食品。截至16日上午9點,本市華潤、北京華聯、物美、家樂福、超市發、首航國力、幸福超市、華普、易捷、聯合快客、京客隆、華堂、順天府、永輝、易初蓮花、天超倉儲、沃爾瑪、樂天等18家連鎖超市以及全市農產品市場、京東等電商平臺均已開展進口食品自查工作,暫未發現國家明令禁止的產自日本核輻射地區的進口食品。
在企業自查的同時,市食藥監局也開展了全市範圍內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執法檢查,檢查範圍涵蓋商場、超市、便利店、農產品市場等實體食品經營企業,也涵蓋店商平臺等線上食品經營企業。市食藥監局食品流通處處長紀曄表示:「重點查看企業對進口食品的進貨查驗制度落實情況,包括查驗具體品種的海關報關單和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等材料。」據悉,全市16區均在進行該項檢查,例如順義區食藥監局檢查了北京華聯生活超市金街店等商場超市、便利店、進口食品專賣店20餘家,暫未發現產地來自日本核輻射地區食品。對涉及進口手續不完備、進貨查驗制度落實不到位的食品經營者,將會責令企業下架相關食品。
「如果發現核輻射區的食品,將會立即下架。」紀曄說,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經營者在發現出現食品安全風險的時候,要採取控制措施。「本市食藥監部門將對繼續督促企業控制風險食品,同時排查進口渠道是否合法,並將線索移送給進出口檢驗檢疫部門。」
進展
無印良品稱所有食品為合法進口
「3·15晚會」曝光無印良品兩款食品來自日本核輻射地區後,北青報記者昨日早上跟隨市食藥監局的工作人員來到無印良品豐臺店,該店所有食品仍在正常銷售,包括「3·15晚會」中點名的兩款食品。該店店長申女士表示,無印良品所有食品均為合法進口,沒有接到公司總部的任何下架通知,目前正常銷售。
對於「3·15晚會」中提到的來自核輻射區的食品,申女士表示,地址為註冊地址而不是生產地,「我們的食品均是合法進口,不會下架。」對於食品原包裝上是否標註了生產地,以及消費者如何辨識生產地,申女士表示不清楚。
16日中午,無印良品發布官方聲明,稱「3·15晚會」中曝光該公司進口食品來自核汙染區是一次誤解。此次引起誤解的原因是,其所銷售的進口食品日文標識上所標示的「販殼者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RD01東京都豐島區東池袋4-26-3」,這一地址為無印良品公司母公司名稱及其法定註冊地址,並非所售進口食品的產地。
無印良品稱,該公司未進口及銷售任何中國政府明令禁止的日本核汙染影響區域的食品。進口及銷售的進口食品均有「原產地證明書」,且證明書正本已提交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每批次進口食品的報關報檢單證齊全合規。
16日下午,上海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向媒體表示,經核查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的進口記錄,未發現有來自於日本核輻射地區的產品。
文/本報記者 張小妹
相關新聞
國家食藥監總局:
嚴查被曝光的違法行為
北京青年報記者3月16日從國家食藥監總局獲悉,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食品營銷欺詐亂象,國家食藥監總局已要求相關省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進行調查,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公安機關處罰。
「3·15晚會」曝光了一場面向老人精心設計的騙局:通過找假名醫演講、會診,銷售無資質保健品。日前,《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查處辦法》已向社會徵求完意見,即將發布。《辦法》將以網絡、電話、電視、廣播、講座、會議等方式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列為食品宣傳欺詐,在對生產經營企業處罰的同時,將對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食藥監總局要求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食品的生產經營監管,嚴懲重處非法添加、非法宣傳等嚴重危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同時鼓勵消費者舉報,發現食品欺詐行為時,撥打12331投訴舉報電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嚴肅查處。
國家食藥監總局提醒消費者,普通食品不能聲稱功能,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作用。消費者選購食品和保健食品時要認清包裝上保健食品標誌(小藍帽)和批准文號。
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要警惕「專家義診、權威證明、免費試用、宣稱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