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星河當中,宛如神話般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成為了人們口耳相傳的事物。在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當中,存在著許多讓人耳熟能詳的故事,或者說,這些是從前傳至當今的神話傳說,不得不說,這些神話傳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煉之處,而如今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其中關於周文王的神話故事。
縱觀朝代的興衰過程和各皇帝的豐功偉績,也許能夠讓我們膜拜和感到激動。然而,我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往往更傾向於光怪陸離的奇妙神話故事。這些膾炙人口的小故事往往能夠勾起我們好奇心和興趣。因而這些由一代又一代人耳濡目染,口耳相傳下來的故事便成為了我們了解歷史的最重要材料。
姜子牙可謂一個充滿著神秘而又奇特的歷史人物。姜子牙生活在商朝和周朝,經歷了朝代的變遷和國家的興衰。在當時,周文王身邊有著不少的家臣智士為他出謀劃策,以輔助周文王建設周朝。如今,我們對於姜子牙最熟悉的便是源於一句願者上鉤的歇後語。也正是這句歇後語,讓我們渴望去了解這段有趣的故事。
話說姜子牙在他年過七十的時候,內心有事,便想著去求見周文王,但是苦於沒有覲見的機會,於是常常一人在河溪邊垂釣。說起姜子牙釣魚,可謂獨特又奇怪。他這種釣魚的方式,沒有誘餌,也沒有魚鉤,有的只是一根普通的魚竿和一根細長的魚線。對於姜子牙這樣的釣魚方式,使得路過的人都十分的好奇和迷惑,都認為姜子牙無法釣上魚,只是在浪費時間。反而,姜子牙對於自己的釣魚方式非常自信,並且認為自己很快便能夠垂釣成功。恰逢周文王興致突來,想著外出打獵,於是臨出發前詢問卜士算了一卦,並且算到了周文王今日會收穫豐富,但卻不是捕捉到珍禽寶獸,而是能夠發現以為有才幹的重臣,並且他會輔助周朝以保其興盛。
果不其然,在周文王外出的時候,常聽到人們口中所講的博學多才的姜尚,恰巧在當天就遇上了正在垂釣的姜子牙。姜尚在路邊喊道他所垂釣的並不是魚兒,而是願意上鉤的東西,包括任何的事物都可以。聽聞這句話,周文王大喜,於是立刻親自出面懇求能將姜尚納為己用,並且激動的告訴了姜尚先人已經知道會有像他一樣的賢者輔助周朝的興旺,並且一直都期待著姜尚的到來。聽聞此話,姜子牙便答應了周文王的要求,跟隨周文王回去,成為了周文王身邊擔任重任的大臣。
得知姜尚的才華橫溢,於是周文王便希望他能夠展露自己的才能,以幫助自己建設國家,保證社會的穩定和諧。於是周文王便召見了姜子牙,希望他能夠全力輔助自己,為社會出謀劃策。聽聞此事,姜尚便想著試探一番周文王是否值得輔助,於是便提出要求讓周文王拉車載他。聽到這裡,朝廷中的大臣都開始埋怨姜子牙,認為這是無理的要求。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周文王一聽便痛快的答應下來,於是便自己代替了拉車的馬,直至將姜子牙拉了八百多步後沒有力氣才停下來。姜子牙對周文王包徵,今日周文王拉了他八百步,他以後將保周朝八百年興旺。
當然了,這只是傳說,只是我們也知道,後來周朝了真正的延續了將近八百年。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姜子牙的神奇之處,也不得不讓我們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