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聽餘隆郎朗演繹柴科夫斯基鋼琴協奏曲

2020-12-13 騰訊網

時光倒回2014年9月,此時正逢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一切就緒準備開幕,樂團也即將迎來135周歲的生日,這場開幕音樂會由音樂總監餘隆領銜,邀請了郎朗、文格洛夫、康姆羅西、陳其鋼等多位樂壇大牌捧場。

今晚給大家推送的就是2014年9月6日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開廳的第一場正式音樂會,由余隆指揮,郎朗擔任鋼琴獨奏,演繹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推薦使用音響設備或耳機播放

周末線上音樂會

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作品23

I. 非常莊嚴而不太快的快板—精神飽滿的快板

II. 純樸的小行板—最急板

III. 火熱的快板

指揮:餘隆

鋼琴:郎朗

上海交響樂團

演出錄音時間:2014年9月6日

節目單

彼得·伊利奇·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出生於今屬俄羅斯烏德穆爾特共和國的沃特金斯克鎮,1893年11月6日逝於聖彼得堡。

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作品23號

柴科夫斯基此曲作於1874至1875年。當時,他處在創作高峰;第三和第四交響曲、《天鵝湖》、《洛可可主題變奏曲》都出自這個時期。《第一鋼琴協奏曲》現已是最著名的鋼琴協奏曲之一,在創作之初卻因為不符常規而受到嚴重打擊。柴科夫斯基本來想把它題獻給著名鋼琴家、他所任職的莫斯科音樂學院的院長尼古拉·魯賓斯坦並請他首演,但魯賓斯坦聽完全曲,認為它不可演奏、毫無價值。敏感脆弱的柴科夫斯基這回有了足夠的自信,將作品原封不動地出版,並轉而題獻給德國鋼琴家、指揮家漢斯·馮·彪羅,由他在美國首演,獲得空前成功。後來,在自己所有的鋼琴作品中,柴科夫斯基最喜愛這部,經常把它放在巡演曲目裡。魯賓斯坦後來也逐漸意識到作品美感所在,在1881年去世前多次演出。

這部作品最出名的是全曲的引子部分,即一開始的旋律。這條旋律氣勢恢宏,充盈著幸福感,在鋼琴的大和弦步伐下橫掃一切。其來源卻是柴科夫斯基在烏克蘭基輔附近聽到的一個流浪藝人。這個引子同樣也是全曲乍聽之下最不符常規之處:明明寫著降b小調,為何從其關係大調降D大調開始?這麼好聽的旋律,在長達半個多小時的音樂中竟然只出現了這麼一次,其他的音樂好像都和它沒有關係;而古典協奏曲中,引子總是包含了全曲最主要的素材的。音樂學家弗朗西斯·梅斯研究認為,柴科夫斯基實際上是把幾個主題以極巧妙的方式「藏」進了引子旋律,因此引子除了顯得張揚以外,並無出格之處。

第一樂章的主部主題是活潑短小、跳躍性的,它來自一首烏克蘭民歌。充分發展之後,木管和鋼琴奏出副部第一主題,隨後弦樂弱音奏出副部第二主題,二者均性格柔弱、舒緩,帶著企求。鋼琴不斷地重複它們共同的元素,並帶領樂隊發展起來。高潮之後,呈示部結束在副部第二主題。展開部利用的主要是主部主題,柴科夫斯基通過模進、和聲和轉調迅速推進音樂到達一輪一輪的高潮。再現部和華彩表現的主要是副部第一主題。之後音樂輝煌地結束。第二樂章樸素而溫暖,鋼琴和樂隊像兩個孩子一樣互相愛撫。中段「急板」突然進入調皮的嬉戲。慢樂章裡這樣的強烈對比,也是柴科夫斯基的獨創。「急板」的旋律來自一首法國歌曲《盡情歌舞歡笑》,柴科夫斯基和幾個好朋友當時經常唱著玩。第三樂章「火熱的快板」是一首標準的迴旋曲。它的主題是一首烏克蘭民歌《前進吧,伊萬》。樂章總體氛圍非常熱情,一鼓作氣,直衝到底。這部作品,如梅斯所說,柴科夫斯基在選擇民歌素材的同時就考慮了大型曲式的布置。另外,曲風豪放而不乏細膩的抒情,既遵循古典協奏曲體例又有恰到好處的革新,是一部才華橫溢的力作。

曲目介紹撰稿:楊寧

鋼琴郎朗

如果有一個詞來形容郎朗和他的音樂家身份、其個人及其世界觀,相信任何一個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會認為是「啟迪」二字。這個詞如同一個音樂動機,在他的生活和職業生涯中迴響。郎朗用他坦誠直率、充滿激情的演奏激勵無數觀眾,無論是在私人的獨奏會上,還是在最為豪華的舞臺上,例如他與金屬樂隊在第56屆葛萊美獎的合作演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世界各地約40億人觀看了他的演奏;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的倫敦逍遙音樂節閉幕音樂會;在李斯特200周年誕辰音樂會上與迪圖瓦指揮的費城愛樂樂團合作,這場音樂會在美國的超過300家電影院和歐洲的200家劇院進行了實況轉播(是第一次由獨奏音樂家舉行的古典音樂劇院轉播)。他除了與世界上最偉大的古典樂大師們建立了持久的友誼,如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古斯塔沃·杜達梅爾和西蒙·拉特,也和古典音樂界外的藝術家們,如電子樂舞者「機械哥」斯科特、低音歌者之王胡裡奧·伊格萊西亞斯和爵士樂巨人赫比·漢考克等保持深厚友誼。郎朗同時也與古典樂唱片公司保持密切聯繫,為向大眾推廣古典樂邁出重要一步:他與索尼公司合作,將普羅科菲耶夫《第七鋼琴奏鳴曲》帶到了銷量數百萬的電腦遊戲GT賽車系列的原聲音樂中。此外,他還在東西方聽眾之間搭起了音樂溝通的橋梁。

但郎朗從未忘記最初啟迪了他,並將繼續給他帶來啟迪的偉大作曲家們——如李斯特、蕭邦等等,郎朗現在演奏他們的作品給更多人帶來快樂。甚至在著名的卡通《貓和老鼠》中的「貓兒協奏曲」都向童年時期的郎朗介紹了李斯特——他現在仍擁有這種在發現音樂時孩童一般的快樂,並藉助他在聯合國的工作和其名下的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致力於他的「第二職業」,將音樂帶到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的生活中去。在啟迪別人的同時,郎朗自身也在受到啟迪。這或許正是他被《紐約客》雜誌稱為「世界鋼琴大使」的品質。

孩提時代,從中國瀋陽來到大城市,並贏得全國最好的音樂教授的注意是需要特殊努力的。接下來離開祖國,到世界聞名的美國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求學。郎朗小小年紀就實現了上述的這一切——他3歲時開始彈鋼琴,贏得了瀋陽鋼琴大賽,5歲時開了第一次公開個人演奏會,9歲時進入北京的中央音樂學院,贏得了柴科夫斯基青年音樂家大賽,並在13歲時在北京音樂廳演奏了完整的蕭邦練習曲。他遠赴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師從加裡·格拉夫曼,當他的機會到來時,他早已有所準備。17歲時,他被要求為著名的演奏家安德烈·瓦茨做一次極其偶然的替補演出——在「世紀音樂會」上演奏,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柴科夫斯基鋼琴協奏曲。這讓他成為了雜誌記者口中的「一夜成名者」,並很快收穫了在世界一流音樂廳中演奏的機會。

在今天看來,郎朗的經歷讀起來就像是一本暢銷書(實際上,他的傳記《千裡之行:我的故事》已由蘭登書屋用11種語言出版,並受到了廣泛好評;作為他對於兒童教育承諾的一部分,他還專門為琴童們出版了一本《我是郎朗》)。他被《紐約時報》稱為「音樂世界裡最炙手可熱的藝術家」,在世界上每一個主要城市舉辦過門票售罄的音樂會,還是首位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和紐約愛樂樂團合作的中國鋼琴家。

郎朗獲得的獎項有:世界經濟論壇選出的250個全球青年領袖之一,並在達沃斯獲得了2010年的水晶獎。2011年5月,郎朗榮獲威爾斯王子在皇家音樂學院頒發的榮譽音樂博士學位,並在2012年5月在曼哈頓音樂學院接受了他的第二個榮譽博士學位。2011年11月,他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發的最高獎。最近,他還獲得了德國最高的平民榮譽,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榮譽勳章,以表彰他對於音樂的卓越貢獻。2013年1月,他獲得了由法國文化部長頒發的藝術與文學勳章。

他是世界上最多產以及知名度最高的錄音藝術家之一。由他獨奏、亞歷山大·德普拉作曲的電影《面紗》配樂而獲得了金球獎。他還錄製了譚盾作曲的《夜宴》和《我與夢露的一周》的原聲配樂。他的所有唱片都進入了世界上的許多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排行榜。他與巴黎管弦樂團和艾申巴赫指揮合作的貝多芬第一和第四鋼琴協奏曲,初次登上了《公告牌》雜誌古典唱片銷量排行榜的首位。郎朗還出現在了目前古典音樂家在《公告牌》雜誌的新藝術家榜單上的最高位置。2007年,他獲得了葛萊美獎提名,成為第一位提名最佳器樂獨奏家的中國藝術家。他最近為轟動日本的電影《交響情人夢》錄製了原聲音樂,為「蕭邦計劃」(紀念蕭邦200年誕辰的最大項目)錄製了24首練習曲,與多明戈錄製了《五月之夜》,並與史上最成功的電子遊戲GT賽車錄製了開場音樂。

2010年2月,郎朗作為專屬錄音藝術家加入了索尼音樂娛樂公司。他和索尼合作的首張唱片是2010年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奏會的實況錄像(包括一段3D拍攝的片段)。他的下一張CD「李斯特:我的鋼琴英雄」和DVD「現在李斯特」,是為慶祝這位大作曲家的200周年誕辰而發行的。2012年他還發行了「蕭邦專輯」。他最新發行的唱片是與西蒙·拉特爵士以及柏林愛樂樂團合作的兩首20世紀鋼琴協奏曲傑作,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三協奏曲》和巴託克《第二協奏曲》。

明日預告

周末線上音樂會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

指揮:餘隆

小提琴:朱利安·拉赫林

演出錄音時間:2015年3月14日

推送時間:2020年4月12日

在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相關焦點

  • 郎朗發布首張貝多芬協奏曲專輯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娛樂消息:在上一張《黃河之子》取得雙白金銷量後,8月9日下午,郎朗攜新專輯《貝多芬第一、第四鋼琴協奏曲》在北京亮相。這是郎朗在環球唱片旗下的DG唱片公司所錄製的第六張專輯,更是郎朗本人灌制的首張貝多芬協奏曲專輯,同時也是郎朗與恩師艾森巴赫合作的首唱片。
  • 卡拉揚與懷森伯格演繹柴科夫斯基與拉赫瑪尼諾夫
    卡拉揚與懷森伯格演繹柴科夫斯基與拉赫瑪尼諾夫他們曾合作演出大量音樂作品,該視頻中包含兩部鋼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和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 聽朱利安·拉赫林演繹老柴《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繼昨天聆聽了由郎朗擔任獨奏的柴科夫斯基鋼琴協奏曲之後,今晚再給大家推送一首柴科夫斯基的巔峰之作《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擔任獨奏的是立陶宛小提琴家朱利安·拉赫林。 指揮:餘隆 小提琴:朱利安·拉赫林
  • 郎朗琴震米蘭教堂廣場與維也納美泉宮
    郎朗向觀眾致意  5月26日,郎朗在義大利的米蘭教堂廣場,與斯卡拉歌劇院樂團和指揮大師薩洛寧合作了《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郎朗:美泉宮音樂會獻給理查·施特勞斯  5月29日的維也納美泉宮音樂會意義非凡。這是郎朗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巡演的最後一站,包括此前在捷克布拉格和德國萊比錫兩場演出,郎朗攜手指揮大師艾森巴赫連續演繹了理查·施特勞斯的《d小調滑稽曲》,慶祝理查·施特勞斯誕辰150周年。
  • 每日一張經典黑膠(8)範克萊本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發現前幾期推的唱片總體成本偏高了些,作為開坑好像有點跑題了,所以今天就發一長價格親民而且易於尋找的,範·克萊本的柴一鋼琴協奏曲。說起來範·克萊本(Van Cliburn)以及他的作品的價值遠遠不只音樂這一方面可以衡量,他在1958年參加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榮獲一等獎,蜚聲國際樂壇;因為他是在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第一個美國人在蘇聯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 英國鋼琴泰鬥首登大劇院 權威演繹貝多芬經典
    ,為觀眾帶來一場集貝多芬、莫扎特、舒曼及勃拉姆斯等經典鋼琴作品的音樂會。  大不列顛的鋼琴驕傲  享譽半個世紀的琴聲悠揚  演奏生涯超過五十載的英國鋼琴家約翰-裡爾被歐洲媒體讚譽為當世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英國樂評更尊崇他是英國鋼琴家的領導者,他的演奏會曲目超過七十多首鋼琴協奏曲。這也源於約翰•裡爾自幼就顯示了天賦秉異的特質,他9歲便舉行了人生第一場獨奏音樂會。
  • 鋼琴家:郎朗
    13歲,郎朗以公派的身份參加在日本舉辦的柴可夫斯基青年音樂家比賽,並在這項艱難的比賽中戰勝國際眾多好手,獲得金獎。  在郎朗獲得柴科夫斯基鋼琴比賽第一名以後,爸爸讓郎朗從中央音樂學院退學,報考美國的科蒂斯音樂學院。郎朗又一次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美國這所著名的音樂學院。  在那裡,郎朗一面學習各種課程,一面進入當地高中上文化課。
  • 柴科夫斯基音樂大賽鋼琴比賽「驚魂一刻」,工作人員放錯樂譜
    第16屆柴科夫斯基音樂大賽鋼琴比賽於6月27日落下帷幕。中國年輕圓號演奏家曾韻與俄羅斯長號選手阿列克塞·羅比科夫一同並列銅管比賽第一名,鋼琴家安天旭獲鋼琴比賽第四名。這是中國首次在此大賽上獲銅管第一名的成績。
  • 讓中國鋼琴作品走向世界——觀郎朗演奏《黃河》引發的思考(2)
    郎朗最成功之處在於他把中國的《黃河》完全「國際化」!如果你欣賞過無數次的現場演繹,對比過無數個版本的唱片,那麼,郎朗的演繹一定會令你感到你是第一次在欣賞《黃河》,耳目一新!《黃河》在郎朗的琴鍵裡流出的不僅僅是一部分人一段時期的一種精神,而且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呼喚,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 第四屆深圳鋼琴音樂節開幕 鋼琴家演繹莫扎特鋼琴協奏曲
    央廣網深圳10月14日消息(記者李強)記者獲悉,在今晚開幕的2016第四屆深圳鋼琴音樂節上,中外四代鋼琴家將共同演繹莫扎特經典鋼琴協奏曲,以此來紀念莫扎特誕辰260周年。此次參演的演奏陣容強大,有9歲即舉行個人獨奏會、用鋼琴演繹京劇和中國古曲、將鋼琴協奏曲《黃河》推向世界的克利夫蘭音樂學院教授、當代中國最負盛名的鋼琴家之一殷承宗;施坦威籤約藝術家、21歲即成為柯蒂斯音樂學院首位華裔教授、演出被贊「完美無瑕的鋼琴演奏」的「奇蹟鋼琴家」劉孟捷;也有著名的「80後」青年鋼琴家、在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大賽中首位華人冠軍、蕭邦等多項國際大賽的評委、多媒體獨奏音樂會創始人宋思衡
  • 山西日報:郎朗版《保衛黃河》用激情演繹經典
    郎朗把《保衛黃河》演繹得驚心動魄。  紅色的衣服,紅色的鋼琴,熾烈的情感,旺盛的精神。當激越的情感和飽滿的力度得以結合,便有了眼前這一段激昂的樂章記載,他的服飾,如同一團紅紅的焰火在劇烈跳躍,他的手指,在鋼琴的黑白鍵盤上有力地跳動。欣賞郎朗的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就是來勁,興奮和激動的情緒經久不退。
  • 泉城奏響「柴科夫斯基之夜」 重溫大師經典樂曲
    「柴科夫斯基經典作品交響音樂會」演出現場。陳麗媛 攝  重溫大師經典樂曲  4月4日晚,當靈動的指揮棒打破寂靜,在俄羅斯著名指揮家亞歷山大·波利舒克與山東歌舞劇院交響樂團攜手演繹下,泉城觀眾盡情享受難忘的「柴科夫斯基之夜」。
  • 演繹5首貝多芬鋼琴協奏曲作品
    據新華社電 2012年,奧地利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在京連續7天上演貝多芬全套32首鋼琴奏鳴曲,以此榮獲第15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年度藝術家」獎;時隔6年,他重返北京國際音樂節舞臺,與指揮家楊洋執棒下的中國愛樂樂團合作,演繹貝多芬的全部5首鋼琴協奏曲作品。
  • 傳奇鋼琴大師帶來俄羅斯浪漫經典
    普列特涅夫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昨晚,傳奇鋼琴大師米哈伊爾·普列特涅夫攜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在廣州大劇院演繹拉赫瑪尼諾夫的兩部傳世名作《第二鋼琴協奏曲》和《交響舞曲》,帶領觀眾感受了俄羅斯浪漫經典。
  • 裡赫特版《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堪稱名版中的名版!
    《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是俄羅斯的作曲家、指揮家及鋼琴演奏家拉赫瑪尼諾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此曲既有李斯特般的強烈風格和高難度,又有俄羅斯傳統音樂特有的廣泛詠唱性與質樸的情緒表現力。
  • 國際著名指揮家餘隆個人介紹
    餘隆是活躍於當今國際樂壇的最傑出的中國指揮家之一。現任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和首席指揮、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和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1964年出生於上海一個音樂世家,自幼隨其外祖父、著名作曲家和教育家丁善德教授學習。後相繼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和德國柏林高等藝術大學。1992年任北京中央歌劇院常任指揮,同年創辦首屆北京新年音樂會,並連續三年擔任指揮,開啟國內演出新年音樂會之先河。1998年創辦北京國際音樂節並擔任藝術總監,經過十年發展,餘隆領導下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已成為全球最知名的音樂盛會之一。
  • 《紅樓夢鋼琴協奏曲》奏響俄羅斯
    早春的寒夜裡,新西伯利亞、莫斯科、聖彼得堡,迴響起以西方交響樂演繹中國經典的《紅樓夢鋼琴協奏曲》。如泣如訴、似幻似真的樂聲中,東西方文化水乳交融。    而此次巡演的重頭戲,則是鋼琴家克勞迪婭·楊演繹的《紅樓夢鋼琴協奏曲》。協奏曲共包括《絳珠還淚》《情天誰補》《虛花如夢》以及《萬豔千紅》4個樂章,音樂家運用鋼琴及交響樂的藝術表達方式,渲染東方女性的幽情浪漫。通過無國界的音樂語言,深藏中國意境的古典文學《紅樓夢》被賦予了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也為多元化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開闢了新的途徑。
  • 「鋼琴之夜」十大鋼琴家激情同奏《喜慶中國》
    他們用這臺「中國鋼琴之夜」盛典演出,為五環相聯的北京奧運添一份藝術的氣息。參加這臺盛典的老、中、青、少四代演員中,年齡最大的是83歲的美國演奏大師克勞德·弗蘭德,年齡最小的是16歲的上音附中學生秦雲軼,此外還有來自法國的菲利普·昂特蒙和希普林·卡薩利斯、美國的弗拉迪米爾·費爾茨曼、西班牙的吉列姆·岡薩雷斯、加拿大的路易·洛迪,以及中國的劉詩昆、郎朗和陳薩。
  • 郎朗老師——劉孟捷來深奏響「世上最難彈」鋼琴曲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趙偉君) 5月26日,郎朗在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的老師、被稱「奇蹟鋼琴家」的美籍華裔鋼琴家劉孟捷將攜手深圳交響樂團,在深圳音樂廳舉辦「大師經典系列之奇蹟鋼琴家」交響音樂會,演奏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序曲、《第四十交響曲》和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本場音樂會由深交音樂總監林大葉執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