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文房四寶」是中國獨有的四種書寫與繪畫用具,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在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文物中,不同產地、不同材質和以不同工藝製作的筆、墨、紙、硯,數量很大。狹義的概念是特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紙(安徽省宣州)和端硯(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
明萬曆 剔紅山水樓閣圖毛筆
毛筆是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書寫、繪畫工具,與西方用羽毛書寫的風格迥異。從考古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上的紋飾來看,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上古人就已經開始使用毛筆了;在商代至戰國的甲骨和竹簡上都發現用毛筆書寫的文字;漢代以後,因以帛和紙作為書寫材料,毛筆成為最主要的書寫和繪畫工具。
清 青花雲龍紋瓷管筆
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筆;其後,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筆,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出土的秦筆,長沙馬王堆、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甘肅省武威市、敦煌市懸泉置和馬圈灣、內蒙古自治區古居延地區的漢筆,武威的西晉筆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網絡配圖
秦朝之前毛筆被作「聿」和「不律」等,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才統稱為「筆」,蒙恬奉命對毛筆進行了集中生產和改良,所以有秦大將蒙恬造筆之說。從唐宋時期開始,宣州生產的的宣筆興盛了好幾個朝代。到了南宋和元代,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的制筆業非常發達,具有「尖、圓、健」特點的「湖筆」在毛筆中獨佔鰲頭,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毛筆品種,直到今天,非常有名的「善璉湖筆」和「老周虎臣筆莊」都是湖筆的傑出代表。
民國 湘妃竹管筆
中國傳統毛筆的品種較多,從筆毫的原料上來分,有兔毛、羊毛、馬毛、鹿毛、麝毛、獾毛、鼠須、鼠尾、虎毛、狼尾、狐毛等等;從性能上分,則有硬毫、軟毫、兼毫;從筆管的質地來分,有竹、木、骨、漆、象牙、玉、瓷等。
網絡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