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生完之後,女性多久可以生二胎?看看專家怎麼說,父母了解下

2020-12-15 J媽學堂

隨著國家政策的改變,社會主流意識也逐漸向著「生二胎」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接受兩個孩子,這給90後新婚夫妻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

身為獨生子女的她們,對於「生兩個孩子的注意點」,並不是很熟悉,就比如最基本的一個問題,一胎生完之後,多久可以生二胎?

在老一輩眼中,這根本不算是問題,她們認為,月子坐完後養個兩三個月,就能生下一個。在她們那個年代,大家都是這樣,連續生的比比皆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除此之外,有一位明星也是如此,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蔣麗莎,但是她在圈內寶媽界可是鼎鼎大名。5年生了4個孩子,這是她的輝煌戰績,幾乎可以說是連著生,試問誰能做到?更誇張的是,她還不坐月子,自稱常年生活在國外,身體特別棒,不需要坐月子。

這話是真是假我們不得而知,但從她的外在表現來看,此舉不值得大家學習

曾有專家直言,她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在生娃,別看現在沒啥大問題,在40歲左右,危害就會逐漸顯現出來,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那麼,一胎二胎之間到底間隔多久算是科學呢?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得分情況討論:

1、順產媽媽

眾所周知,順產媽媽的恢復速度遠遠快於剖腹產媽媽,3天即可出院,月子期也相對較短。

但這些都是外在表現,其實媽媽身體內部,比如子宮、產道、臟器、盆骨等等,這些都需要時間復原,大家一定要等一切都差不多了,再去考慮二胎問題,切不可操之過急。

醫生建議,兩個孩子間隔的時間最好選擇在1年以上,能達到2年的話,那就更加理想了。畢竟孩子生下來只是開始,照顧他們才是重頭戲,連續生娃,就算身體吃得消,精神方面也撐不住,帶娃是很容易出現心理崩潰的。

2、剖產媽媽

相對於順產媽媽,剖產媽媽恢復所需要的時間要長得多,世衛組織建議:頭胎選擇剖產,兩次妊娠間隔至少在2年以上,3-5年是比較理想的時間選擇。

剖腹產再小,它也是一個手術,由外到內,醫生需要依次劃開7層才能取出胎兒,縫合之後的傷口,需要很長時間去自愈。其是身體內部的傷口,癒合速度很慢,在此期間,任何外力拉扯都有可能導致崩裂。

而懷孕必然逃不過子宮膨脹,倘若時間間隔太短,誰都無法保證傷口不出現問題,萬一造成內出血,很難及時發現,這對孕媽而言,風險係數太高。

在孩子與媽媽之間選擇,個人認為還是媽媽比較重要。

如果打算生兩個孩子,下面這些東西,大家要考慮清楚

以一個過來人的角度,結合網友的留言,在這裡給各位打算要兩個孩子的家庭提一些小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頭胎的生產方式要考慮清楚

頭胎是順產,那一切都沒問題,二胎想怎麼來就怎麼來;可頭胎要是剖腹產,打算要兩個娃的夫婦就得當心了,儘管從理論上來看,「剖轉順」是可以實現的,也有不少成功案例。

但是從安全角度出發,很少有醫生會建議孕媽這麼做,還是老問題:準媽媽身體內部、一胎剖產留下的傷口到底癒合到了什麼程度?順產期間宮縮帶來的力量會不會讓其崩裂?這都是醫生無法預估的。

也許只有1%的危險性,但只要發生了,那就是大事情,院方肯定不可能去擔這個風險,一旦出了人命,家屬才不會承認是自己的不當要求造成的意外,倒黴的還是醫院。

所以說,要是打算要兩個,一胎最好選擇順產,方便下一個胎兒出生,否則兩個都得剖,大家一定要想好了。

2、物質上的壓力很大

兩個孩子不是一塊出生,就不存在什麼「窮養富養」的問題,二寶的生活標準有底線:大寶享受過的。

二胎家庭最怕一碗水端不平,一個孩子有,另外一個孩子沒有,必然會產生糾紛,破壞他們之間的感情。血濃於水只是人們理想的說法,現實中兄弟姐妹之間反目成仇的案例並不稀奇,其中相當大一部分都是爹媽做事不妥當引起的。

「沒錢就別琢磨著生兩個,幹嘛讓孩子跟著吃苦呢?這也是對大寶的不負責任。」

3、二胎意味著再無自由時間

閨蜜小周就生了兩個孩子,她在跟我視頻聊天的時候,抱怨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早知道會變成這樣,當初真的就不生兩個了。

根據閨蜜的描述,生兩個孩子,媽媽是必然要辭職的,不管之前工作再好,都逃不過這一法則。婆婆帶娃兩次?不存在的,老人會說很多閒話,讓人受不了。

其次,兩個孩子前後出生意味著媽媽所有的時間都得花在孩子身上,沒有逛街、沒有聚餐、沒有外出旅行,不管走到哪裡,都得帶著孩子。這一狀態一直要持續到二寶也上小學,也就是說,理想狀態下要9年左右。

家長所有的付出,未來都會有收穫

生二胎是很麻煩,家長要犧牲很多東西,但所有的付出都必然有回報,算不上虧本。

遠的不說,就拿養老問題來看,碰到白眼狼的概率是比較小,不過兩個孩子分擔總比一個孩子全抗要輕鬆許多。

現代社會,養老基本不分男女,很多時候閨女在這方面花的心思比兒子還要多,多生一個就意味著多一份保障。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父母不出問題的基礎上,有些家長自己品性不過關,存在重男輕女,偏心偏信,為老不尊等行為,他們晚年悲慘,也在情理之中。

總而言之,大家在生二胎之前,一定要仔細考慮清楚,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它關係到全家人的幸福指數,孩子一旦出生,再想去反悔,那時候可就什麼都晚了。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相關焦點

  • 剖腹產後多久可以生二胎?
    作者:寶寶知道 孕期知識庫說起剖腹產,想必大家都記得:陳浩民妻子蔣麗莎5年內生下4個孩子,而且個個都是剖腹產;小S則是6年3剖……對此,樂媽表示心疼她們一萬遍!所以,不想那麼快懷二胎,一定要注意:避孕!避孕!!避孕!!!回過來再說說剖腹產的事兒,究竟剖腹產後多久可以生二胎?二胎剖腹產會切同一個刀口嗎?來,範建輝醫生給你答案!剖腹產後多久可以生二胎?間隔2-3年之內彈性最好,但不是年限越長越安全「現在有很多人都會因為第一胎是剖宮產,然後這次懷孕了來諮詢這個問題,或者是也比較糾結。
  • 生第二胎真的比第一胎快嗎?來看下我生兩胎的經歷吧
    生第二胎真的比第一胎快嗎?大多數順產的產婦回答是肯定的。因為生育了第一胎,女性的恥骨聯合就已經打開過充分擴張過,所以二胎順產時產程時間會短一些,痛苦會小一點。但有個前提就是懷二胎的時候沒有出現過什麼意外情況,而且胎位是正的。
  • 剖宮產之後多久才能準備要二胎?
    說起剖腹產,可能大家都有印象:陳浩民妻子蔣麗莎5年內生下4個孩子,個個都是剖腹產;小S則是6年3剖……廣州33歲孕婦,5年內懷孕6次,10年和13年分別剖宮產1次,14年瘢痕妊娠手術切除,後來又陸續3次流產,而後正月初七再次剖宮產。
  • 1胎生了女兒,2胎又生女兒是怎樣的體驗?網友的回答很現實
    網友的回答很現實不少人生二胎之前都對二胎寶寶的性別充滿了期待,如果一胎生了女兒,那麼二胎多半是想生兒子的,但是很多人事與願違,二胎還是照樣生了個女孩,這樣一來寶爸寶媽或者家裡的老人未免心裡失落,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如果一胎生了女兒,二胎又生女兒是怎樣的體驗呢?
  • 明明是生二胎,為什麼會問生一胎的情況?看看婦產科醫生的說法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不知道待產的孕媽媽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你在臨產前,明明是要生二胎,醫生會問你一些生一胎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 「專家建議開放三胎」上熱搜!市民:生二胎都後悔了,不會再上當
    一、「專家建議開放3胎,你會生嗎」眾所周知,我國新生兒出生率自2017年以來逐年降低,在2017年約有1700萬,而到了2019年則降為1400萬,創建國以來歷史最低記錄。有專家解釋,照此以往孩子若再少5000萬,那麼中國或將進入無孩社會,生育危機極其嚴重。
  • 生男孩和生女孩沒區別?二胎寶媽直言:區別很大,生男孩更痛!
    案例: 小李是一名二胎準媽媽了,頭一胎生的是兒子,第二胎自然想要個女兒。本以為生女兒又要在「鬼門關」走一遭,可沒想到這胎生的極為順利,從陣痛到生產結束,總共也就幾個小時,比她生兒子容易多了。
  • 印度74歲老太圓了雙胞胎夢,生完孩子就進ICU,這真是圓夢?
    因為家長也要考慮很多問題,當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家長就需要對他們負責一輩子,所以很多人都選擇在自己有經濟能力的情況下選擇結婚生子,不僅對孩子負責,同時也是對自己的負責。但也出現了很多高齡產婦,四五十歲還在拼命生孩子,這樣的年紀卻也有些大了,這些寶媽可不會管專家說什麼,她們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
  • 剛生完二胎,婆婆要兒媳繼續生,女博士怒吼:你家有皇位繼承嗎?
    作為高知女性的瑤瑤,沒想到自己原本美滿幸福的家庭,在二胎女兒出生之後會突然觸礁。01瑤瑤是大城市獨生女,從小在富足而和平的家庭中長大。從小學習優秀,一路順風順水,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學校的尖子生,高考順理成章的考上了一所985大學。
  • 結婚3年,妻子拒絕生二胎,丈夫提出離婚:生女兒憑啥不要二胎?
    因為孕期反應大,再加上在家沒人說話聊天,陳怡如決定生完這一胎絕不再生,認真去工作,也將這個想法跟丈夫提過。沒想到丈夫支支吾吾地說:「看看吧,到時候再說,看咱第一個生什麼。比如他會提到自己的朋友,誰誰誰家裡有兒子,小男孩活潑好動可開心的,老家誰誰誰生了個男孩,覺得家裡可有底氣。用類似這些理由,一而再再而三勸著妻子生二胎。陳怡如忍無可忍反駁道:「是你生嗎?你知道生個孩子有多辛苦嗎?你知道生個孩子我損失了什麼嗎?
  • 兼具胎生和卵生的動物是什麼?專家:見證了進化
    動物品種千千萬,可以將其劃分為兩類——胎生和卵生。一般來說,一種動物只具備一種繁衍方式,比如說狗和貓為胎生、烏龜和蜥蜴為卵生,人類為胎生。那麼到底是否存在兼具胎生和卵生的動物呢,今天專家帶你揭開背後的真相,我們一起見證進化。人們認為胎生和卵生是生物的繁殖方式,三趾石龍子的出現標誌著生物的繁殖方式即將進化,奇蹟即將出現。
  • 不生二胎就離婚?拼死拼活生二胎,到底在圖啥
    而如果二胎相隔時間過近,對女性身體的損傷就更大了,缺鐵、貧血,腹壁破裂、胎盤早剝以及其他分娩併發症的機率也更高。 對女性來說,生孩子的不僅僅會帶來生理上的挑戰,心理上也會承受很大的壓力,比如產後抑鬱、職場失勢等等。 生不生二胎,看上去是夫妻兩個人的事,但更大程度上是女人的事。
  • 一胎剖二胎還能順嗎?美國婦產科學會:符合條件完全可以試產
    看來,一胎剖腹產二胎並不是沒有順產的機會的,身邊的很多人也存在著一胎剖腹產二胎也想順產的情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們的經歷吧。看看這些過來人怎麼說@坐在河邊洗腳丫子:第一胎是剖腹產的,現在二胎七個月了,前幾天去產檢,我們這裡的醫生直接說:頭胎破腹產,二胎只能剖腹產,順產不可能!沒辦法,可能縣醫院的技術達不到吧,看來免不了又要挨一刀了,唉!
  • 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有多難,不偏心的父母真的存在嗎
    也有的父母偏心較大的孩子小S曾在節目上坦言自己是一個「偏心媽媽」,比較偏袒大女兒。此話一出,大家都很驚訝。一般都是較小的孩子被偏愛,為什麼小S反而偏心較大的孩子。原來,小S生第一個女兒的時候是非常欣喜的,細心體貼地照顧孩子,每天花時間陪伴、念故事書等。但是生二胎的時候,小S只當二女兒是「一塊肉」,因為畢竟還只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嬰兒,不用花時間去互動,反而更注重大女兒的感受。後來,小S也對二女兒感到很抱歉。
  • 結婚前,父母希望以後生個二胎能跟我姓,可男友死活不同意
    文/隱塵非我和男友訂婚半年後,雙方家長坐在一起討論結婚事宜,我父母提出,我是獨生女,希望能生個二胎跟我姓,可他死活不同意。我家是城中村的,因為拆遷,陪了三套房和一些錢,而男友家是農村的,父母和一個哥哥都在老家,姐姐嫁人了,他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城裡工作。我們戀愛三個月,就見了雙方的父母,雖然男友家是農村的,城裡也沒房,但我父母覺得我家就我一個孩子,那三套房也住不過來,只要人不錯,有沒有房也無所謂。他父母對我也比較滿意。
  • 生二胎會「毀三代」?如果你是這種家庭,最好還是別要二胎了
    文|話梅的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今,二胎政策已經全面開放,有很大一部分家庭都加入了二胎生育大軍,其中,屬16年人均漲幅最大,新生兒數量高達8000萬,可是,之後每一年,新生兒數量都在減少,很多家庭都很抗拒生二胎,甚至連生頭胎都要好好考慮和準備。
  • 專家鼓勵高學歷生二胎:優生優育是好事,但高學歷人群答應有多難
    最近幾年關於二胎的話題真是越來越多了,自從2015年放開二胎,來年的人口出生率算是暴漲,達到了1786萬人,成為了2000年以來出生人口最高的年份。本以為二胎效果顯著,沒想到二胎政策的子彈還沒飛多久,2017年生育統計數據又給人生生潑了一大盆冷水,比16年直降63萬。
  • 哪些人可以合法生二胎?
    原國家人口計生委數據顯示,2011年之前,真正限定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獨生子女政策覆蓋率僅佔總人口35.4%,其他人口都實行有條件的生二胎政策。  盤點 之 身份  農村普遍「一孩半」  當前各地農村普遍實行「農村一孩半」:夫妻雙方或一方是農村居民,其夫妻僅生育過一個女孩,可以生二胎。
  • 開放二胎遇冷,年輕人不願生,中年人不敢生
    2,中年人不敢生再看看身邊被稱為「老阿姨」的我們這波80後,相對90後、00後有父母「兜底」,我們這波人到中年的80後,基本都已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夫妻二人本打算,閨女上幼兒園後就可以考慮要二胎了,但今年疫情的原因讓孩子入園成了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不得已託關係進了一家私立幼兒園。一學期光學費就6500,再加上夥食費、活動費,七七八八一個月下來最少就得8000。小兩口一合計,孩子學費、家裡房貸、平時開銷,就是不算孩子的輔導班開銷,一個月2萬都打不住,別說存錢生老二了,能保證現在的生活質量就謝天謝地了。
  • 專家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評論區炸了:對不起,拖國家後腿了!
    專家發表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你覺得這事靠譜嗎? 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執行了十幾年的計劃生育後,2015年我國出臺了全面開放二胎的政策,不少專家預言中國人口將暴增,但是年輕人卻不願為二胎買單,他們不僅不生二胎,而且連一胎都不想生了。 所以二胎開放以來,出生率遠遠不如預期,甚至幾年來有持續低迷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