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能聽見農村裡的老人說一些俗語諺語,這些俗語大都是老祖宗經歷了很多風雨,從實踐中得出的經驗,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這句「燕知寒門,狗知新婿」!
「燕知寒門」
在過去,燕子的數量比較多,每到春天,它們就會成雙成對地來到北方農村安家落戶,人們都希望燕子在自己家築巢,農民把燕子當成吉祥鳥。
有人說,燕子不進寒門,意思是嫌貧愛富,其實,這是人們對燕子的一種誤解。因為在過去的農村,不太富有的家庭在農村基本上土磚房、茅草屋等,屋簷相對而言就不會建的長,而燕子們的窩主要是泥巴為主材料,沒有足夠長的屋簷,也會沒辦法爭風擋雨,雨水風吹自己的家太過不安全。
加上家境好些的農戶,對房屋經常修繕,保持下雨雪不漏水,家境貧寒的農戶,房屋修繕不及時,下雨天房子漏水,燕子找落腳的地方自然就會喜歡去房簷修繕好的家庭去,這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狗知新婿」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養狗,城裡人喜歡養寵物狗,而大多數的農村家庭,養狗則是為了看家護院,因為狗的嗅覺特別強大,它們能夠憑藉嗅覺的優勢分辨出諸多的氣味。所以能很好地記住人身上的氣味,搜救犬、警犬就是很好的例子。每次聞到這些熟悉的氣味後,便不會亂咬亂叫;而當有陌生的氣味出現時,狗便會表現出強烈的敵對態度來警告對方不要靠近,所以,只要是有陌生人,狗就狂叫,引起主人注意。
可為什麼狗對從未見面的新女婿表現得特別友好呢?其實這還是很好理解的,新女婿在上門之前,因為與主人家的女兒在一起,自然身上難免會沾上彼此的氣味,所以狗狗也就判定這是熟人,也就不會叫喚了!也就有了「狗知新婿」的說法。
其實「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你們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