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碩律師|村委會替村民籤訂徵地補償協議,它有這個權利嗎?

2021-01-17 網易

2021-01-03 16:41:03 來源: 北京浩碩律師事務所

舉報

  徵地拆遷問題,可撥打浩碩律所主任律師沈玉潮電話18618386842免費諮詢

  在農村徵收耕地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徵收部門為了省事,不願意挨家挨戶去談徵地補償協議,於是就找村委會,由村委會代替村民籤訂補償協議。甚至,在村民不知情的情況下,把錢撥到村委會,村委會下發給村民之後,徵收方就開始展開徵地工作了。這種情況下,許多老百姓覺得耕地是自己從村集體承包的,村委會是管事的,而且錢也給到了,就算心裡對徵地有怨言,也不敢多說什麼。但是,按照法律規定,村委會有權代替村民籤訂徵地補償協議嗎?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在耕地上開展徵收工作時,都需要給予哪些補償。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關於土地補償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由此可見,土地補償費是由徵收方交給村集體,然後才決定如何分配,並不是針對每一戶去補償。因此,關於土地補償費這一部分,應當是由村委會與徵收方籤訂補償協議。

  關於安置補助費,還需要分情況來看。如果被徵收人需要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則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如果被徵收人不需要統一安置,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一般來說,村委會和徵收方籤訂的徵地補償協議裡就包含了安置補助部分。

  關於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由於此部分補償費是用於補償給被徵收人的,因此,涉及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補償,應當由徵收方與被徵收人籤訂補償協議。這部分補償費,村委會是無權代替村民與徵收部門籤訂協議的。

  

  北京浩碩律師事務所是一家合夥制的綜合性律師事務所,業務範圍涵蓋民商事訴訟、企業法律顧問、勞動人事爭議、徵地拆遷糾紛、民事執行案件、抗訴案件、網際網路訴訟等多個領域。本所合伙人在相關領域擁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同時在多年執業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我們始終秉承著「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竭盡全力為當事人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在對現有業務精益求精的同時,也順應市場變化,吸納更多人才,在新興領域不斷開拓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村委會擅自籤徵地協議可以,但有關土地法規定第三類補償,必無效
    正常來說,徵地補償協議是由徵收方與被徵收方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簽訂,協議的籤訂必須是被徵收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即便是被徵收方由於各種原因不在現場,其近親屬或者其他的人替被徵收方籤協議,也是要在被徵收方的明確授權之下,籤訂的協議才具有法律效力。
  • 10年前籤署協議,10年後重新徵收,拆遷律師助力獲得合理補償
    本案代理律師馬娜律師團隊擅長領域:徵地拆遷、房地產開發及融資2009年,河北省秦皇島市的某村正在進行「三年大變樣」項目,村民將其理解為新民居建設,想到三年時間能換來美麗家園,大家心裡樂開了花,很多村民都跟村委會籤訂了
  • 村裡徵地拆遷,這4件事不歸村委會管,別再被騙了?
    遇到村委會組織徵地拆遷,或者來動員籤字交地時,農民朋友一定要問清楚,徵地公告發了嗎?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出了嗎?徵地項目有省級政府的批文嗎?如果徵地拆遷僅僅是村委會組織的,農民朋友是有權利拒絕交房交地的。一定要記住,村委會是沒有權利進行徵地拆遷的,這是土地違法行為!
  • 法律知識大講堂——村委會剋扣地上物補償你該這麼做!
    法律知識大講堂——村委會剋扣地上物補償你該這麼做!案例簡介某村村民章某1997與村委會籤訂了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承包了村裡20畝土地種植甘蔗,承包期為30年。去年,因國家建設需要,章某承包經營的土地被徵收,某國土資源局委託有關單位和人員對章某種植的甘蔗進行了清點。
  • 新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徵地補償款卻不歸村委會?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的相關規定,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兩個組織均有權對集體土地進行管理,因而有權對取得的土地補償款進行管理。對於土地補償款的分配與管理,屬於村委會自治權的範圍。最高院的裁判中也確認基於土地補償費與村委會的糾紛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村民無法通過行政訴訟要求村委會承擔行政責任。當然,法律要求對這筆款項的分配應透明、公開。
  • 徵地補償遲遲不發放,農民朋友該怎麼把錢要回來呢?
    下面愛土拆遷律師團為大家具體分析,在徵地拆遷補償被「為難」時,咱們該如何採取反制措施破解。村委會並不是行政單位,而是村民自治組織!《村委會組織法》是這樣說的: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徵地了,村委會有權決定補償怎麼分嗎?這是很多徵地農民朋友想了解的。
  • 最高法如何認定協議內容,如何劃分土地權屬和訴權?
    土地徵收過程中,村民能否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村委會與徵收辦籤訂的補償協議,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辦本案中涉及的協議內容核心關鍵點在於沒有涉及到村民的地上附著物,比如對青苗和房屋的補償,因為這個才是村民合法的核心權益,也就是說如果補償協議如果涉及的是補償村民的土地補償費,因為這個費用的歸屬權是村委會的,不屬於個人,個人作為訴訟主體
  • 村委會剋扣補償款,我該怎麼辦?
    村委會本應是為了服務村民而存在的,但其利用管理集體拆遷補償款的便利,常常成為違法徵收的幫兇。北京京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史西寧律師最近經常收到留言詢問,補償款被村委會某領導剋扣,多年得不到解決,我該怎麼辦?
  • 浩碩律師 | 被強拆後還能起訴確認行政行為無效嗎?
    被強拆後還能起訴確認行政行為無效嗎?徵收當時,王先生跟當地房屋徵收管理部門籤訂了安置補償協議,但是因為當時正好比較忙,就沒有來得及在協議約定的期間內把被徵收的房屋內的物品都搬出去,結果等到有一天他回去的時候,他家的房屋就已經被拆除了,只剩下一片狼藉。對此,王先生想起訴確認房屋徵收管理部門的強拆行為是無效的,要求房屋徵收管理部門給予賠償,想問他能打贏官司嗎?
  • 【姜飛調查】澄邁村民投訴:村長背著村民組織代表籤徵地協議
    南海網記者姜飛攝  村民反映:村長背著村民組織村代表到管委會領萬元籤協議  澄邁縣老城鎮馬村居委會包金村是個緊鄰海邊的村子,全村約700多口人。村邊靠海有一個華能電廠和新興港碼頭,兩者之間有一片空地。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村民投訴中,這次涉及的包金村村代表共有11名,王名機是11名代表中唯一沒有在徵地協議上簽字、沒有領取「誤工費」的村民代表。
  • 「協議拆遷」與「拆遷協議」弄不清?弄清這4點就夠了!
    本文,在明律師將為大家解析「協議拆遷」的那些事兒……【「協議拆遷」越來越普遍】所謂「協議拆遷」,並無法律上的準確定義,但卻有實踐中較為明晰的內涵——拆遷方通過直接與被拆遷人協商籤訂補償、收購等具有「領錢-騰房-搬遷」內容的協議而實施的拆遷,不以作出征收決定或持有拆遷許可證為啟動的前提條件。
  • 是否認定為行政協議?最高法這樣明確,將影響基層or中級法院審理
    什麼是行政協議?與土地儲備中心籤訂的協議是行政協議嗎?與村委會籤訂的安置補償協議是行政協議嗎?與鎮政府、街道辦籤訂的安置補償協議是行政協議嗎?與某某公司籤訂的安置補償協議是行政協議嗎?......什麼是行政協議,影響著案件是行政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 村民義憤填膺:可以讓村委會站上被告席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村民素質的普遍提高,一些黑暗的見不得光的角落得到了曝光,個別村支書作為小官巨貪的典型被披露,而徵地補償款作為一個惹人羨的大蛋糕則成為了魔爪的吸附地。一些村委會一方面控制著官方信息,一方面拿捏著村民怕官的心裡,還牢牢咬住村民不懂法的硬傷,甚至做出了隨便找個名頭就徵地的奇聞。
  • 浩碩律師|開墾的荒地被徵收,有補償可拿嗎?
    開墾的荒地被徵收,有補償可拿嗎?張三(化名):「律師,您好,前幾年我在我家耕地的旁邊開墾了一片荒地,連續種植了好多年農作物了,現在修路要徵地,新開墾的荒地我有權獲得補償嗎?」對破壞生態環境開墾、圍墾的土地,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退耕還林、還牧、還湖。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據此,農民開墾荒地應當提前向相應的部門申請並得到批准。承包合同或者確權證明是確權證書,如果農民手裡有這些證書,徵收時就可以拿到補償款。
  • 山東:被"借走"的徵地補償款 農民失地只獲利息
    300多畝土地被徵用後,農民拿到的不是徵地補償協議,而是用地單位的借款協議;到手的不是徵地補償款,而是用地單位分期支付的借款利息;本應支付給農民的徵地補償款,卻被借給了用地單位;而農民到底能拿到多少補償款,則成了一筆說不清的「糊塗帳」。  這一「離奇」事件,發生在沂南縣界湖街道辦事處後中疃村。
  • 【來碩徵地拆遷律師說案】廠房被深夜強拆,對此違法行為被拆遷人該...
    請通過以下案例進行深度了解  2005年2月20日,張明(化名)和新安鎮新北村村民委員會籤訂土地使用合同。合同約定,張明使用新沂市新安鎮郯新路80號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期限是50年。  獲得上述土地使用權後,張明在上面建設了557.45平米磚木結構的廠房、倉庫等,但其並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及建築的批准建設相關手續。
  • 街道辦竟然可以組織拆遷,籤署補償協議?
    房屋拆遷不是少見的事了,對房屋拆遷時就要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補償之後實施房屋拆遷,而進行主持拆遷的主體單位是誰呢?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為您解析,街道辦真的可以實施拆遷主體工作嗎?是不是合法的?
  • 青苗補助費應該直接給村委會還是所有權人?
    2010年9月13日,徵地單位福州市城鄉建設發展總公司與福州市晉安區嶽峰鎮人民政府、福州市晉安區某村民委員會分別籤訂《徵地協議書》。該徵地補償款已由福州市國土資源局根據村委會的申請轉帳支付給竹嶼村委會,村委會於2012年10月16日出具收款收據予以確認。
  • 超生子女,誰來保護他們的合法權利?
    村裡扣發徵地補償款的理由是:張敏與張宇是超生子女。姐弟倆更困惑了:我們沒法選擇自己的出生,難道要承擔父母的過錯嗎?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無論是非婚子女還是超生子女,他們都與合法生育的孩子一樣享有同等的民事權利。但現實的情況是,很多超生子女跟張敏姐弟一樣,他們的合法權利被侵犯、剝奪,遭受著社會歧視,而非婚子女的境遇更糟。
  • 自家院子被修建了公共廁所,村民討要說法,村委會卻說早有協議
    但是有時候住在農村因為一些公共設施的建設村民卻開心不起來,本來是利民為民的好事,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家住南京市浦口區的楊師傅本來擁有著人人稱羨的農村小院,但是離家兩月歸來後他卻傻了眼,只見村裡把公廁建到了自家門口。勸阻施工單位停止施工後,對方反而先發怒了,村主任認為這是組織決定,不能隨意浪費納稅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