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凌遲是封建時代一種殘酷的死刑。《宋史·刑法志一》中就有關於這種刑法的記載:「凌遲者,先斷其支體,乃抉其吭,當時之極法也。」
之所以設計這麼嚴苛的刑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安分守己,不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以達到未雨綢繆的作用。
雖然有這樣的制度,當時的社會依舊有很多讓我們琢磨不明白的殘忍手段。
在古代,有專門拐賣人口的人販子,拐賣人口之後用極其殘忍的方法將他們變成殘疾人,讓他們失去生存的能力,藉此謀取別人的同情。
雖然這種方法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的確存在過。
這種做法還有專門的名稱叫「採生折割」。
很多人好奇:這到底是什麼呢?
採生的意思就是將拐騙來的正常孩子變成畸形怪狀的「怪物」。因為人販子所使用的工具一般都是刀具或斧頭之類的,所以叫做折割。
這種方式極其殘忍!製作出來的「怪物」除了在身體器官有變形之外,他們還會把動物的特徵安排到人的身上——方式方法令人髮指,泯滅人性。
一、會說人話的狗
都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非常的有意思。
《清稗類鈔》中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
「蘇州虎丘有乞丐帶狗熊出街,不能言語卻能做字吟詩,一時間引得無數圍觀者施錢觀賞。」
很多書中關於這樣的記載比比皆是。
在清朝還有一個關於會說話人話的狗的記載。
乾隆時期,在長沙市集上有這樣一件事情:
有一隻狗引得不少人圍觀。這隻狗體型非常大,還特別地聰明,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說話,不論是唱歌還是吟詩都不在話下。
就是這樣一副場景,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仔細觀察會發現,這隻所謂的「狗」,不僅身軀和四肢比一般的狗大,還有一特殊之處,就是和人一樣,它可以講人話,讓其做什麼就做什麼。
這一舉動引起了恰巧路過的縣令的目光。當時的縣令覺得事有蹊蹺,於是緊接著就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調查,想從中找出這個奇怪的秘密。
二、縣令調查「說話的狗」幕後真相
這一調查不要緊,還真發現了讓人吃驚的消息。
縣令一開始把兩個人和那隻奇特的狗帶回了衙門。
縣令想著:如果真是狗的話,就可以直接把他們給放走;如果是人的話,那就犯了大罪。
縣令先詢問了那隻聰明的「狗」,狗的回答讓縣令大吃一驚!
他說自己也分不清楚到底是什麼了。這隻「狗」說,自己平時是和這兩個人住在一起的。平時不出門賣藝的時候,就把他給關到屋子裡;只有出來表演的時候,他才有出來的權利。
在一番審問下,這兩人交代了他們的所作所為。
這兩人原本是人販子!他們專門拐賣年齡幼小的兒童。把孩子拐來以後,使用皮膚潰爛的藥水,抹到孩子身上,然後給孩子們身上沾上狗毛;等到孩子的新皮膚長出來,狗毛和人就連在了一起。
兩個人販子說完整個過程,在場的所有人都是非常吃驚!——這種方法聞所未聞。
聽完之後,縣令立馬做出了行動,搜查了人販子居住的地方,又在一樓箱子中有特殊的發現。
箱子裡面都是斷胳膊斷腿的木頭人。這些東西也是用來行刑的工具。人販子讓孩子蒙上眼睛隨便抓,抓到什麼就砍掉孩子的什麼,然後把他們扔到街上進行乞討。
人販子甚至表示:這個做法不僅錢掙得多,而且還能有效地預防他們逃跑。
三、抓住人販嚴懲不貸
針對這種情況,很多地方都出現了相關的法律。
《明律》中就明確了「採生折割」之人的懲罰:
一旦發現這種事情就凌遲處死,採取嚴刑。不僅對當事人進行處罰,還要懲罰他的家人:不管知不知情,家屬都要被流放,並要拿出家裡的財產賠償給受害人的家庭。
看得出在當時官府對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還是嚴厲打擊的。
現在在一些偏遠信息不發達的地區,也有很多危害兒童健康的事情;有許多人販子依舊遊走在法律的邊緣。
我們要知道:雖然有法律的保護,但是作為父母,還是不能掉以輕心,保護好孩子讓孩子健康幸福的長大!
至於人販子,最終會為他們的行為付出慘痛的教訓與代價。
大力弘揚池氏正能量文化
精彩由您續寫:
請關注「池氏網公眾號」:ID:chiszqw
池氏網公益法律援助律師:池春燕WX:xuyuanchiw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