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漳泉合併分析,有什麼好處?

2020-12-11 騰訊大閩網

打造廈漳泉大都市區,該從哪裡著手呢?今日,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將拉開帷幕。昨日,廈門市省政協委員小組已帶來一個策略性的提案——《關於以廈漳一體化為先導,加快推進廈漳泉大都市區建設》。舉個簡單的例子,廈門與漳州可以合併區號0592,移動通訊廈漳兩地同城化不收漫遊費。

廈漳泉「抱團」

迎接區域性競爭

廈漳泉三市合計,以全省1/5的土地面積,2/5的常住人口,產出了全省近一半的GDP。這是2009年的數據,但足以說明閩南可以打造一個特大型城市。

那麼三市怎麼融合呢?提案認為,要麼在行政上通過合併根本解決,要麼逐步推動城市融合,淡化行政界限,使廈漳泉成為一個統一的大經濟體。廈漳之間互補性比較強,廈泉之間競爭性關係多一些。廈漳泉大都市區建設,應當從廈漳融合開始著手,進而推進廈漳泉一體化。

三市「抱團」迎接區域性競爭,需要一個龍頭。提案認為,廈門的產業結構比較先進,城市管理比較成熟,知名度、美譽度比較高,可以為周邊漳泉地區作出更大的貢獻。當前,廈門正在加快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建設,實際上就是廈漳泉大都市區建設的重要環節。因此,廈門應當而且也有能力承擔起廈漳泉大都市區領頭羊的角色。

從廈漳融合著手

推進三市一體化

提案分析認為,廈漳泉大都市區建設,應當從廈漳融合開始著手,進而推進廈漳泉一體化。

從地域上看,廈漳兩地地域更相近,廈門海滄-漳州龍池開發區-角美開發區-長泰-漳州市區緊密相連。從角美到廈門海滄生活區只需十分鐘車程,到廈門島內也僅需三十分鐘左右車程。漳州是廈門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不少赴漳設廠的廈門企業的總部或功能總部還留在廈門。而泉州經濟總量是廈門的1.76倍,廈門與泉州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關係。因此,廈漳相對於廈泉,經濟互補性更強。

從發展上看,廈漳融合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廈門港與漳州主要港口已經完全合併,廈漳大橋將更有效地把廈門灣南北兩岸路網連接成整體,使海滄、龍海、漳州開發區形成新的經濟帶,實現南北兩岸半個小時生活圈。實際上,漳州和龍海已提出要主動對接廈門融入廈門。

以行政力量

推動六項對接

提案認為,借鑑其他區域性經濟體融合的經驗,廈漳融合一體化進程,最終是要形成統一的市場,但當前必須以行政力量推動六項對接。

要實現政府機構的對接。在省級政府層面上推動成立廈漳一體化建設領導小組,建立兩地協調常設機構,研究制定廈漳一體化方案。

要實現政策制度的對接。在廈漳兩市統一關區、檢區、港區的基礎上,加快產業政策、招商引資政策、社會保障政策、環保政策、金融政策、價格政策的對接。

要實現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對接。籤訂廈漳同城化建設城市規劃合作協議,將廈漳兩地特別是臨近廈門的龍海、漳州市區和招銀開發區作為一個統一的大都市區來規劃。

要實現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對接。

要實現市場的對接。例如在金融方面,未來廈漳匯款取款不收異地手續費。

要實現社會管理的對接。強化廈漳警務合作、計生合作、公共衛生合作,推進社保醫保卡E通卡信息共享、兩地通用。(張小燕)

有機會成為福建最大城市的選項最多四個:福州、泉州、廈門、漳州。

廈門地盤小,人口少,要短時間內聚集大量人口發展成第一大城市不大可能。

漳州雖然有省內最大平原,但是經濟基礎薄弱,人口分散,漳州+龍海+長泰這個區域人口總和不到170萬,比之廈門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成為第一大城市,趕上三大中心城市也還要花很長時間。

福州目前略大於廈門,是省內最大城市,但地形已經成為福州城市擴張的瓶頸,福州平原實際上是個四面高山的盆地,福州被封為新三大火爐之首也有這種地形的原因,即使福州+閩侯+長樂的平地面積也不到泉州灣的一半,三地城鎮被高山嚴重割裂,即使加上全部閩侯山區和長樂山區,三地人口之和也僅400萬左右,其中城市人口則遠少於這個數據。

而在泉州灣,泉州市區、晉江、石獅、惠安、南安的城鎮連成一片,泉州公交已經在這個區域內運行,區域內總人口接近600萬,尤其是泉晉石更是密不可分,從衛星夜景圖上看泉晉石已經完全是一個整體,只要把城市公交進一步深化(泉州新一屆政府全力在做的事),那麼泉州區劃調整一旦實現,一個新的福建第一大城市隨即誕生。

福建省十二五規劃也有議案表明泉州有機會成為趕超福廈的福建最大城市。而且就在有些地方的CBD建設還在搖擺不定(還在規劃階段,是東是西也爭論不休),拍地不順(拍給個人、小地產商)的時候,泉州名企爭相進駐東海商務區(已確定名單),擁有世貿中心的晉江濱江商務區一期也半數開工,因此可以預見泉州不僅早晚會憑藉地形條件和人口經濟的先天優勢成為福建第一大城市,也將成為福建最具品質的城市之一。

前幾年有人作過一份研究分析廈門擴區的可能性,也有人誤傳是廈漳合併。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擴區或合併之後能否一加一大於二,結果來說應該是利大於比,但短期來說可能會影響廈門的經濟數據。現在海西建設,廈門原有一個離岸金融市場發展受阻力,漳州也由於重重原因發展緩慢,個人認為。短期內最合適的方法還是加強兩地交流融合,加強閩南三地互補,廈門加速第三產業建設轉移出第二產業項目到漳泉

廈漳泉三兄弟,最早出現的是泉州府(魏晉時期),其次是漳州府(唐初),最後出現是廈門(一般廈門島最早出現地名的是明末清初,嘉禾裡)

泉州府和漳州府都是上千年的城市,各具特色,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廈門如同三房頭中的那最小的一房,備受泉州和漳州兩位大哥的照顧。

特別是泉州照顧了廈門上千年,漳州也代為照顧廈門海滄上千年。

由於同飲一江水,廈門與漳州在地理上可謂一脈相承

現在廈門的歷史文化,如南音、歌仔戲、大道公、清水祖師等,現在大部分聽到的說到的所謂廈門文化,最早都是源自泉漳兩地,原本廈門本島人煙不多

隨著明末清初,閩南經濟中心由「月港」轉向「廈門港」,還有當初鄭芝龍、鄭成功在廈漳泉一帶活動,大批泉州人和漳州人前往廈門島,隨後還去了臺灣,隨之也帶去了泉漳很多文化習俗、小吃、民間信仰

什麼小吃,如粿、粽子、滷麵、五香、海蠣煎、土筍凍等等都不是廈門特有的,是廈漳泉共有的

現在廈漳泉之間的關係,廈門就好像是廈漳泉的會客廳,無論是經商、工作、學習、居住還是遊玩,很多漳州人還有泉州人都會往廈門跑

漳泉是臺胞同胞還有東南亞華人華僑的祖籍地,這些同胞回家謁祖時,一般會選擇先到廈門登陸,然後再分別前往漳泉兩市

還是那一句話,廈漳泉儼如一個大家族裡的三兄弟,兄弟之間又親情關係,也會存在著競爭。

還有一句話就是「廈門是閩南大家族的會客廳」

相關焦點

  • 廈漳加快同城化進程 廈漳泉3市有望合併區號
    我市將力爭與漳州合併區號或者免收區間費用,移動通訊廈漳兩地同城化不收漫遊費。民革廈門市委會今年兩會上提出《關於以廈漳一體化為先導加快推進廈漳泉大都市區建設的建議》,市發改委和市經發局近日分別給予辦理答覆: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協調各部門,順應同城化發展的要求,不斷拓寬兩市合作領域,拓展民生共建共享的領域。
  • 廈漳泉會同城化嗎?真相被揭開
    被稱為閩南「金三角」的廈漳泉,語言、文化、習俗等相近,經濟交往、人員往來更是頻繁,要素的密集度、發展的繁榮度、聯繫的緊密度,堪稱全省之最,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因應形勢而生。2020年廈漳泉融為一城 "同城化總體規劃"浮出水面根據《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的目標,廈漳泉大都市區目標範圍包括三市全域,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2011年總人口1666萬人。
  • 廈漳泉大都市區 核心區達7772平方公裡
    到時,廈漳泉將基本形成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國際門戶功能,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國際性大都市之一,實現與臺灣經濟文化的深度融合。關鍵詞大都市區形成「一核、三帶、兩軸」空間格局根據意見稿,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準備規劃形成「一核、三帶、兩軸」的空間格局。所謂的「一核」指廈漳泉大都市核心區。
  • 「五個一體化」的廈漳泉都市圈探索與實踐
    廈漳泉都市圈地處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被稱為「閩南金三角」。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習近平同志主持編制的《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中就提出「建設以廈漳泉為主體的城市群體」,2002年調研廈門時明確指出「未來國家和區域間的競爭是城市群之間的競爭」,為廈漳泉都市圈建設指明了方向。廈漳泉三市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以「五大發展理念」統籌新型城鎮化與大都市區建設,區域競爭力、影響力持續增強。
  • 廈漳泉VS福莆寧 獨家解讀福建南北兩翼同城化
    有關專家嚮導報記者分析,在兩張近乎雷同的同城化路線圖中,要競爭更要合作。 相似的路線 同城圈都鎖定「一小時」 廈漳泉、福莆寧一前一後,還是讓人讀出了「兄弟情」。 「不管是從領導機制上,還是已經公布的路線圖,都很像。」當福莆寧同城化框架協議籤訂後,有細心網友對比之前的廈漳泉同城化協議,找出了一系列共同點。
  • 2015年廈漳泉「閩南金山角」 初步實現同城化
    早報訊 (記者蒙少祥)昨日下午,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第一次黨政聯席會在廈門召開。這標誌著三市同城化正式拉開了帷幕。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的發展分為近期目標與中長期目標,近期目標(2012年),同城化要邁出實質性步伐,中長期目標(2015年),要初步實現同城化。
  • 廈漳泉同城化日益加深 「鐘擺族」將越來越多
    廈漳跨海大橋將於明年實現通車 (曉飛 攝)發揮廈門經濟特區龍頭帶動作用,加快推進廈漳泉大都市區建設 ——報告摘要工作生活雙城化、房子兩地買、婚姻周末化、社交網絡多城交叉——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突破城市界限,原有的單一城市生活工作模式被打破,「鐘擺族」應運而生,他們每周過上「5+2」的雙城化的工作和生活。
  • 廈漳泉城際R1線擬年底開建!閩南大都市圈來了!
    廈漳泉比鄰而居 所以R1線的建設 一直備受關注 但令人鬱悶的是 2019年4月,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工作座談會上就已經透露,備受期待的廈漳泉城際軌道R1線正在緊鑼密鼓開展前期工作。 廈漳泉三市已成立R1線建設聯合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推進R1線相關工作,正在開展R1線位方案研究並開展預可行性研究。
  • 「廈漳泉大都市圈」悄然崛起,泉州市離真正的大城市還差幾步!
    論城市建設,這幾年,泉州始終走在發展快速道上,不論是「環灣、向灣」發展戰略、「海絲新城建設」,還是「廈漳泉大都市圈」的建設等均獲得了實質性突破,不斷助力著泉州往大城市的方向邁進。特別是廈漳泉大都市圈的規劃,將成為打開泉州大城市格局的重要一環。
  • 廈門房市低迷,漳州、泉州伺機而動,廈漳泉經濟一體化再上日程?
    廈漳泉同城化概念,是2011年福建省政府提出的重要發展策略,根據當時《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總體規劃》中提出的目標,廈漳泉大都市區目標範圍包括三市全域,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包括廈門全域,漳州、泉州兩市中心城區,龍海市、漳浦縣、長泰縣、南靖縣、華安縣的部分區域,泉港區、
  • 廈漳泉同城化總體規劃出爐 3市形成大心臟
    -龍巖-贛州發展軸和廈泉-三明-撫州發展軸。海西晨報(微博)10月11日報導,在昨天的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黨政第二次聯席會議上,三市研究討論了《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在總體空間形態上,《總體規劃》把三市簡化為「一核、三帶、兩軸」,即:「一核」指大都市核心區;「三帶」指綠色山地生態保育帶、沿海產業城鎮集聚帶、藍色海洋保護與開發帶;「兩軸」指廈漳-龍巖-贛州發展軸和廈泉-三明-撫州發展軸
  • 2020年廈漳泉融為一城 "同城化總體規劃"浮出水面
    2015年,廈漳泉大都市區要初步實現同城化,2020年基本實現同城化。     這是《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的目標。昨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規劃已經過三市研究討論,廈漳泉大都市區的範圍、發展目標、戰略定位和空間布局漸漸清晰。    廈漳泉長途編號加快編制實施深化"三網融合"試點    大都市區涵蓋三市全域    規劃提出,廈漳泉大都市區目標範圍包括三市全域,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2011年總人口1666萬人。
  • 廈門:發改委批覆廈漳泉區域氣象中心工程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曾文慧報導 日前,廈門市發展改革委員會批覆了《廈漳泉區域氣象中心工程(廈門一期)》項目投資概算。   《廈漳泉區域氣象中心工程(廈門一期)》項目是廈門市氣象現代化建設四大重點工程之一,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廈門市氣象局領導多次向市政府分管領導匯報,與市發改委積極溝通,最終確定採取分期實施的方式。本次一期工程的建設內容含五個業務系統:綜合氣象觀測站網系統、區域氣象預報預警業務系統、區域公共氣象業務服務系統、區域氣象裝備保障系統和區域氣象信息支撐系統。
  • 廈漳泉聯動樓市調控 嚴防新「地王」出現
    原標題:嚴防新「地王」 廈漳泉聯動調控廈門第一季度樓市有多火?最直觀的就是樓市的量價數據。昨日,廈門中原研究中心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廈門樓市數據。第一季度,一、二手房包括別墅、SOHO都呈現量價齊漲的現象,特別是二手住宅,共交易11766套。
  • 廈漳泉爭取同城化發展規劃報批國務院 欲形成國家戰略
    關鍵詞共同市場 建一體化資本市場  廈漳泉將不斷打破行政性壟斷,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統一規範企業登記註冊條件和程序以及重點行業準入標準。   三市計劃一起推進金融服務同城化,建立廈漳泉大都市區金融風險處置聯動機制。
  • 廈漳泉R1線再傳大消息 最新線路圖曝光
    廈漳泉城際軌道R1線線路再調整最新線路圖公開  路線、站點變化較大  新路線方案起於福廈高鐵泉州東站  其中,廈漳泉城際軌道R1線路線調整,與先前的規劃方案對比有明顯變化:新路線方案起於福廈高鐵泉州東站,不再經過惠安、泉港,線路全長由原來的205.45公裡變成了167公裡。
  • 廈漳泉樓市調控聯動 嚴查購房資格防出地王
    XMHOUSE消息(文/劉雅鳴)本網獲悉,廈門市國土局發布《廈漳泉房地產調控聯動機制實施方案文件指出,結合廈門實際,建立廈漳泉房地產調控聯動機制,促進廈漳泉三市調控取得成效,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調控我市及漳州、泉州兩市周邊範圍內土地出讓規模和節奏,實行相對集中供地,防控出現新「地王」。文件還強調,加強購買商品住房資格審查,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我市購買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嚴格按我市現行的調控政策執行。
  • 漳州構建生態之城 在廈漳泉同城化中彰顯個性特色
    漳州構建生態之城 在廈漳泉同城化中彰顯個性特色   漳州市城鄉規劃局局長陳躍鴻介紹說,目前,漳州市有在建生態公園項目4個,新建項目12個,累計總投資約3.38億元人民幣;年底擬竣工項目3個,計劃總投資約24.6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10.11億元。
  • 廈漳泉城際軌道R1線取消泉州惠安站點?官方回復
    日前,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諮詢:為何取消廈漳泉城際軌道R1線取消泉港惠安站點?對此,福建省信訪局近日作出回應:據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調查了解,廈漳泉城際鐵路R1線泉州段原近期建設規划起於泉港,經惠安、泉州中心市區、晉江、南安,進入廈門,目前正在進行環評公眾意見徵詢的近期建設規劃調整為泉州東站-南安-廈門段,泉港-泉州東站段作為遠期建設內容將適時啟動建設。
  • 官方:推動「廈漳泉」都市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強指出 將積極推動「廈漳泉」都市圈建設 上升為國家戰略 4月24日下午,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辦公室召開第四次主任會議,協同區五市領導通過「雲見面」方式,深入交流,共商、共謀閩西南協同發展之路,明確下階段重點舉措。